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学专业学生9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抽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方法,观察组在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对两组学生成绩和教学满意度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观察组学生理论课考试成绩和试验技能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学生教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病理学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效果显著,能够提高学生成绩,并提升其满意度,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病理学教学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皮肤混合瘤(mixedtumoroftheskin,皮肤混合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方法报告2例男性皮肤混合瘤患者的临床及组织病理学特点,回顾近年来有关皮肤混合瘤的文献资料。结果2例患者均经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确诊为皮肤混合瘤,最终行Mohs(莫式)手术治疗。结论皮肤混合瘤是少见的皮肤良性肿瘤,鉴别诊断需要结合形态学及免疫组化。该病一般呈良性表现,最佳治疗方法是行Mohs手术完整切除,可有效防止复发。

  • 标签: 皮肤混合瘤 分析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伤寒爆发疫情流行特征及其危险因素,做好我区伤寒疫情防控工作。方法以新疆地区2005年-2014年期间伤寒爆发疫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为研究对象,使用流行病学描述性研究方法对其进行全面分析,以统计学软件SPSS19.0分析伤寒爆发疫情分布情况。结果2005年-2014年期间新疆地区发生7起伤寒疫情,763例相关病例。新疆地区伤寒爆发疫情主要集中在7月-10月,共计578例发病,占比75.75%,属于伤寒爆发疫情的高峰时间。其中学生、农民的发病时间多见于8-9月,5月开始呈增长趋势,7-10月呈高峰,1O-11月呈降低趋势;多见于农民,其次为学生、散居儿童。结论重点关注学生、农民等重点人群,加强病情监测,及早发现,加以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同时增强学生、农民对伤寒疾病相关防病知识的了解,切断传染源,积极预防伤寒的发生。

  • 标签: 伤寒 爆发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营养混合液的配制方式与护理管理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期间诊治的接受全肠外营养支持治疗的76例患者所配置的626袋全营养混合液作为研究样本,统计患者输注结果,总结护理管理方式。结果76例患者所配置的626袋全营养混合液,在配制的过程当中全营养混合液均未出现沉淀和浑浊现象,患者输注均未发生呼吸困难、恶心呕吐、发热、寒颤、皮疹、胸闷等不良反应。配制室空气培养细菌计数均<10cfu/m3。结论通过严格执行全营养混合液的配制程序,并严格控制全营养混合液的储存时间与条件,能够确保全营养混合液的理化性质稳定,保障患者输注安全。

  • 标签: 全营养混合液 配制 管理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传统混合痔切扎术与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混合痔的效果情况。方法抽选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混合痔患者80例开展本次研究,样本收集时间为2015年6月1日至2017年1月4日期间,依据治疗措施将其分为两组,接受传统混合痔切扎术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给予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用时与出血量等均少于对照组,疼痛评分较对照组低,切口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患者72小时内出血、肛缘水肿、肛门狭窄以及肛门溢液发生概率同对照组比较,均明显较低,P<0.05。结论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混合痔的疗效可观。

  • 标签: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 传统混合痔切扎术 混合痔
  • 简介:摘要中风后继发中枢性面舌瘫患者较多,其中部分患者会遗留上睑闭合不全,口角、伸舌歪斜等情况,部分患者会自觉面部麻木、目涩流泪等症状,现对临床诊治经验进行总结,以期找到合理有效的治疗药物和方法。

  • 标签: 中枢性面瘫 闭目乏力 面神经麻痹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了著名中医皮肤科专家艾儒棣教授使用古方“小定风珠”治疗混合结缔组织病1例,疗效显著。艾教授在治疗时以益气固表、养血柔肝、祛风解痉为主要治法,“活血通络”治疗痹症的思想贯穿始终,用药“精”、“准”、“效”、“廉”,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混合结缔组织病 小定风珠 玉屏风散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151例使用套扎器治疗混合痔的护理体会。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151例混合痔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使用套扎器治疗混合痔。结果使用套扎器术后1~3d第1次排便,术后3~10d出院。所有患者临床症状消失,痔体消失,恢复直肠下段正常解剖结构,有效率为100%。使用套扎器治疗混合痔具有安全、有效、住院时间短、恢复快、费用低等优点。结论由于术后仍有疼痛、尿潴留、出血等症状,因此对护理有更高的要求,通过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等方面的配合,可以减轻术后患者的疼痛、缩短住院天数,提高治愈率。

  • 标签: 套扎器 混合痔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混合痔的综合护理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PPH术治疗的65例混合痔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09%,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PPH术治疗混合痔,配合综合护理干预,能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有利于患者以健康的心态回归社会。

  • 标签: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 混合痔 综合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在药物滥用人群中预防艾滋病、降低毒品伤害方法以同伴驱动社区干预工作方法为起点,同伴为基础,外展干预活动、清洁针具等物资发放、健康教育活动、小组活动、艾滋病快速检测等活动。结果同伴驱动社区干预工作实现了在药物滥用人群中预防艾滋病和降低毒品伤害的目标,同时也对干预工作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

  • 标签: 同伴驱动社区干预 药物滥用 降低毒品伤害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对小儿呼吸阻塞患儿行以沙丁胺醇氧驱动雾化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110例小儿呼吸阻塞患儿,随机将所选患儿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行常规方法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方法治疗基础上加用沙丁胺醇氧驱动雾化治疗,对两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5%,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0.0%,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喘息、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消失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小儿呼吸阻塞患儿行以沙丁胺醇氧驱动雾化治疗效果良好,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具有显著临床价值。

  • 标签: 沙丁胺醇 氧驱动雾化 小儿呼吸阻塞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在混合痔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本院自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78例混合痔手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9)与实验组(n=39),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实验组常规护理+健康教育;分析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对比显示实验组高于对照组,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显示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混合痔手术患者护理中增加健康教育,既可提高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程度,又可改善临床指标、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健康教育 混合痔手术 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总结了30例1型糖尿病患儿行混合餐试验的护理经验。主要包括试验前充分评估病情、做好心理护理、试验过程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监测血糖及血气分析、试验及时处理高血糖、警惕酮症酸中毒发生。

  • 标签: 儿童 糖尿病 1型 混合餐 试验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PPH结合外痔切除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以在我院医治的82例环状混合痔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收录时间控制在2016年10月-2017年10月,依据计算机表法将所有患者平均处理为两组,即实施外剥内扎术治疗的参照组(n=41),以及实施PPH结合外痔切除术治疗的研究组(n=41),比较两组手术治疗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探讨PPH结合外痔切除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组手术治疗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价指标中呈现优势,且P<0.05,存在统计学分析价值。结论应用PPH结合外痔切除术治疗环状混合痔,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PPH 外痔切除术 环状混合痔 联合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医特色护理对混合痔患者术后创面愈合及疼痛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混合痔手术患者纳入本次实验,所有病例均选自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按照随机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干预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术后护理,干预组实行中医特色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创面愈合情况和疼痛程度。结果干预组患者在术后第5天的创面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干预组患者术后第1天、第3天、第5天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结论对混合痔手术患者实行中医特色护理利于加快其创面的愈合,并减轻疼痛症状,值得推广。

  • 标签: 混合痔 中医特色护理 创面愈合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干预联合氧驱动雾化用于小儿重症肺炎咳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80例重症肺炎咳嗽患儿,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均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措施,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进行氧驱动雾化干预治疗及护理,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包括对干预前后临床主要症状、中医证候积分、总体治疗效果、肺功能与家属护理满意度的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干预后各维度主要症状积分与主要症状总分、各维度中医证候积分与中医证候总积分组间比较均显著低于对照组;VC、FVC、FEV1与FEV1/FVC水平组间比较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家属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临床症状治疗总有效率与中医症状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小儿重症肺炎咳嗽患儿接受氧驱动雾化干预治疗及护理可促进病情恢复、改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氧驱动雾化 小儿重症肺炎 咳嗽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总结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及护理观察效果。方法将8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基础治疗、护理相同,对照组采用超声雾化吸入,观察组采用氧驱动雾化吸入及相应的护理。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满意40例,满意度为100%;对照组护理效果满意30例,满意度7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氧驱动雾化吸入药物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显著,可以明显改善患儿肺部缺氧状况,通过适当护理干预措施也能有效防止并发症出现,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氧驱动雾化吸入 小儿毛细支气管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吸虫病防控技术与示范II疫情纵向防治策略。方法示范区域封洲轮牧、改水改厕,健康教育,组织开展血吸虫病疫情调查和问卷调查,对防控效果与疫情情况进行评估。结果持续3年血吸虫病防控技术和疫情纵向防治使示范区居民血吸虫病感染率从3.5%下降至0.8%,耕牛血吸虫感染率下降至0,洲滩螺情检查也未见阳性钉螺。结论封洲轮牧、改水改厕以及健康教育等防控技术集成和疫情纵向防治措施能够有效控制血吸虫病,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血吸虫病 防控技术 疫情纵向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疫情监测在重大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中的具体应用。方法在我市范围之内对疫情监测的方法进行对比研究分析。随机数字法的原则在我市随机抽取25家医疗机构作为研究案例。根据疫情监测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强化措施,统计并对比在疫情监测工作改进前后的疫情防控效果。结果借助有效的疫情监测改进措施,可以有效强化重大疫情疾病的发病控制效果,强化疫情监测管理水平,改进多个疫情防控效果指标方面均有明显的改善,数据差异较大,统计学结果有意义(P<0.05)。结论针对重大传染病防控监测工作现状提出针对性改进措施,即是强化疫情监测的管理水平,强化传染病防控工作的实效性,从而提高疫情监测控制范围与控制。

  • 标签: 疫情监测 重大传染病 预防控制 具体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研究的是CT及MRI检查方法在腮腺混合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接收的30例腮腺混合瘤患者,在检查过程中应用CT或MRI检查方法,并结合检查成像分析患者的病变征象,以此来评断CT及MRI检查方法在腮腺混合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30例患者在经过CT及MRI检查,共检查出了32个病灶,且P<0.05,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T及MRI检查方法在腮腺混合瘤诊断中具有及其显著的应用价值,适合被广泛应用在临床医学研究中。

  • 标签: CT检查方法 MRI检查方法 腮腺混合瘤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