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分子诊断学是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必修课,为了在这门课程教学中实现对研究生科研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笔者经过不断探索.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等进行改革,初步达到了预期效果。

  • 标签: 临床检验诊断学 分子诊断学 教学改革
  • 简介:肺脓肿在临床工作中并不少见,根据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诊断多不困难,但如合并其他疾患存在时,容易忽略并发症,导致误诊、漏诊,影响治疗。现将自己临床遇见3例特殊肺脓肿做以回顾、分析,总结经验。

  • 标签: 肺脓肿/并发症 病例报告 人类
  • 简介:胃癌是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上消化道恶性肿瘤。研究发现,早期胃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而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仅为20%[1]。为提高胃癌患者生存率,对癌前病变和早期胃癌进行筛查和精确诊断至关重要。传统白光内镜对早期胃癌诊断仍存在特异度和灵敏度不足缺点,不能准确诊断胃癌及癌前状态[2]。分子影像出现和发展则为解决这些临床难题提供了新技术手段。

  • 标签: 胃癌 分子影像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羊水过少患者中运用低分子肝素以及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确诊为羊水过少患者,选取时间段为2016年4月至2017年10月,病例数为60例。通过随机数字法进行分组,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运用能量合剂治疗,观察组患者运用低分子肝素以及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分析两组羊水指数以及妊娠结局情况。结果观察组中产妇治疗后逇羊水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以及新生儿窒息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针对羊水过少妊娠患者运用低分子肝素以及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具有较好效果,能够提升羊水指数,改善妊娠结局。

  • 标签: 羊水过少 低分子肝素 低分子右旋糖酐 妊娠结局 效果
  • 简介:摘要他汀类药物自1776年问世以来临床研究发现,他汀类不但有降脂作用,而且还有其他作用和用途。他汀类药物临床应用具有划时代意义,其可使冠心病发病率降低25%—60%,可使冠状动脉事件相对危险减少30%。被临床医生誉为血管“清道夫”。下面总结一下他汀类药物适应症和其他作用。

  • 标签: 他汀类药物 适应症 作用
  • 简介:目的探讨其他疾病误诊为心肌梗死原因,避免和减少误诊。方法对南京市浦镇车辆厂医院近5a首诊误诊为心肌梗死15例其他疾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好转出院14例,死亡1例。结论详细询问病史,全面综合地思考和分析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可减少误诊。

  • 标签: 心肌梗塞/诊断 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头孢曲松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临床治疗效果及合理性,为临床科学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接诊处方中应用头孢曲松注射240张,通过ADRRMS软件统计头孢曲松不良反应病理报告。分类统计头孢曲松与其他药物联用不良反应分类,分析临床用药合理性及安全性。结果本研究中头孢曲松与其他药物联用中65例为二次联用,比例为65.00%。23例为三联用药,比例为23.00%。12例四联用药,比例为12.00%。本次研究中主要联合用药种类为电解质、酸碱平衡药物、抗病毒类药物及调节水等。100例头孢曲松与其他药物联用报告中,出现4例严重不良反应病例,比例为4.00%。患者以学龄期儿童为主,经过临床诊治均痊愈。结论临床用药中应注意儿科头孢曲松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降低临床用药中不合理现象及不良反应发生几率,保证临床用用药合理性。

  • 标签: 头孢曲松 其他药物 联合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产妇羊水过少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羊水过少产妇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其中观察组患者使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疗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羊水指数上升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以及胎儿窒息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数据显示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用于治疗孕妇羊水过少具有良好治疗效果,能够改善患者羊水指数,降低剖宫产率以及胎儿窒息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低分子肝素 羊水过少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子靶向药物治疗乳腺癌患者护理体会。方法以2017年1月-2018年6月我院90例分子靶向药物治疗乳腺癌患者为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基础护理服务,实验组应用优质护理模式。比较效果。结果实验组分子靶向药物治疗乳腺癌患者满意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分子靶向药物治疗依从性、对分子靶向药物作用机制和不良反应认知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实验组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量表FACT-B分数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分子靶向药物副作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模式在分子靶向药物治疗乳腺癌护理中干预结果确切。

  • 标签: 分子靶向药物 乳腺癌患者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关于双重血浆分子吸附治疗重型肝病临床疗效。方法将时间节点在2017年1月~2018年1月28例重症肝病者做出医疗调研对象,观察患者临床症状表现。研究患者预后效果,检测患者检测TB、ALT、TBA等肝功能数据指标。结果5例(17.85%)、20例(71.43%)患者疗效显著、3例(10.71%)患者治疗无效。经过DPMAS治疗后,患者肝功能明显恢复P<0.05.结论对患者临床治疗数据进行验证和分析,将患者双重血浆分子吸附治疗数据进行归纳,治疗期间,患者预后质量明显提高。由此可见,双重血浆分子吸附治疗对重症肝病患者病情有一定缓解作用,值得更为深入研究和推广。

  • 标签: 双重血浆分析吸附 重型肝病 肝功能
  • 简介:摘要克雷式骨折是人体最为常见骨折之一,手法复位配合其他中医疗法治疗克雷氏骨折疗效明显、患者接受度高、愈后反应良好。现就近五年相关文献进行综述。

  • 标签: 克雷氏骨折 手法复位 小夹板固定 中医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头孢菌素类联合应用药物不良反应病例。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间出现头孢菌素类联合其他药物出现不良反应病例资料110例,对其联合用药种类及不良反应临床表现进行分析。结果110例不良反应病例中饮酒或服用含乙醇药物出现不良反应比例最高为28.2%,其次为联合考来烯胺、中药制剂、非甾体抗炎药,联合用药中抗凝血药物发生不良反应最低为3.6%;在110例不良反应病例中发生过敏样反应患者最多为32例,其次为泌尿系统、消化系统、血液系统、神经系统。结论应加强临床药师和医师专业知识,重视联合用药相互作用,不可盲目联合用药,避免医疗资源浪费。

  • 标签: 头孢菌素 联合用药 不良反应
  • 简介: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标志着人类正式迈进基因组时代,而其得益于测序技术和设备快速发展,以及费用不断下降,才使针对个人基因测序成为现实,人类由此进入精准医学时代。由于人体生殖细胞或受精卵遗传物质在数量、结构或功能上发生改变(如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畸变),并引起上代向下代传递疾病,称为遗传性疾病。遗传性疾病大多属于罕见病,影响了世界总人口约10%。

  • 标签: 遗传性疾病 精准医学 分子诊断 高通量测序 挑战
  • 简介:摘要目的对超分子水杨酸治疗痤疮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研究中对照组用红蓝光+强脉冲光治疗,观察组用红蓝光+强脉冲光+超分子水杨酸治疗;将患者各项临床数据详细整理后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各症状积分低、临床治疗效果优,与对照组比较存在差异,P<0.05。结论痤疮患者接受红蓝光、强脉冲光以及超分子水杨酸治疗效果显著,可充分改善其临床症状,皮肤损伤得以充分改善,具有极佳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超分子水杨酸 痤疮 应用价值
  • 简介:世界卫生组织最新公布数据显示,全球年新发胃癌患者达950000例以上,有超过一半病例发生于东亚国家,其中仅我国发病例数每年就超过40万,占全球每年新发胃癌病例40%。胃癌已成为不容忽视严重危害国民生命和健康疾病。目前,国内外针对胃癌尚缺乏特异性靶向治疗分子靶点,临床治疗手段相对单一。其中,早中期胃癌主要以手术切除治疗为主,而对于丧失手术治疗时机晚期胃癌患者则以化疗为主。

  • 标签: 胃癌分子分型 亚洲癌症研究组 诊断 靶向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低分子肝素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疗效进行研究探讨。方法选取我科在2015年2月--2017年8月期间收治44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采用抽签法分为两组,参照组(n=22)予以普通肝素治疗,实验组(n=22)予以低分子肝素治疗,较比二组治疗总有效率、凝血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95.45%>72.73%),各凝血指标均优于参照组,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9.09%<27.27%),组间比较P<0.05。结论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较比普通肝素更具优势,且不会带来严重不良反应,具有较高安全性,值得推广。

  • 标签: 低分子肝素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 疗效研究 安全性
  • 简介:摘要分子生物学是一门新兴边缘学科,是当前生命科学中发展速度最快学科。它发展为医学检验科学提供了较好方法,给人类认识生命现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会。

  • 标签: 分子生物学 医学检验 蛋白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