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靶向药物治疗乳腺癌患者的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2

分子靶向药物治疗乳腺癌患者的护理体会

李婷1万丽君2

1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头颈外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00;

2新疆哈密市中心医院新疆哈密839000

摘要:目的:探讨分子靶向药物治疗乳腺癌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以2017年1月-2018年6月我院90例分子靶向药物治疗乳腺癌患者为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基础护理服务,实验组应用优质护理模式。比较效果。结果:实验组分子靶向药物治疗乳腺癌患者满意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对分子靶向药物作用机制和不良反应的认知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实验组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量表FACT-B分数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分子靶向药物副作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模式在分子靶向药物治疗乳腺癌护理中的干预结果确切。

关键词:分子靶向药物;乳腺癌患者;护理体会

分子靶向药物是一种治疗乳腺癌的有效药物,可有效抑制新血管的形成。分子靶向药物可有效识别VEGF受体,阻断肿瘤组织的营养和氧供应,有利于稳定肿瘤,对肿瘤生长进行抑制,用于乳腺癌治疗可获得良好的效果,但同时需要加强对患者的护理[1-3]。本研究分析了分子靶向药物治疗乳腺癌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7年1月-2018年6月我院90例分子靶向药物治疗乳腺癌患者为对象进行随机分组,按照信封法分组,实验组年龄31-68岁,平均(50.24±2.13)岁。对照组年龄31-69岁,平均(50.21±2.47)岁。两组一般资料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基础护理服务,实验组应用优质护理模式。第一,服药前护理。告知分子靶向药物治疗患者关于分子靶向药物治疗机制、副作用等,消除患者心理鼓励消除患者的紧张和恐惧。第二,健康教育。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评估用药的毒副作用,为患者提供健康教育,介绍药物相关知识,使其更好配合治疗,有效规避不良反应的发生。第三,药物储存。一般分子靶向药物需要在2至8°C条件冷藏,避免摇动。第四,用药护理。首次输液需要注意控制速度缓慢,患者可良好耐受。第二次输入时间维持在1小时左右,第三次开始每次输入时间半小时左右,输入之后导管可用100ml生理盐水冲洗。第五,不良反应护理。对于高血压不良反应,需要在服药前对血压进行监测,维持血压稳定,发生高血压后需要遵医嘱给予降血压药物[4-5]。嘱咐患者遵医嘱用药,重视主诉,若有皮疹、恶心、发热和寒战等症状,需要减慢输液的速度,或者暂时停止药物的使用,遵医给予吸氧、皮质激素、肾上腺素和抗组胺药物等进行治疗。对于出现胸闷、心慌和心力衰竭等心功能不全的患者,需要监测生命体征,及时汇报医生不良反应并采取急救治疗。用药期间给予清淡易消化、无油、少渣食物,对排便进行观察,便后温水清洗,维持皮肤清洁干燥。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分子靶向药物治疗乳腺癌患者满意比例;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对分子靶向药物作用机制和不良反应的认知程度(100分最高分,越高越好);护理前后患者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量表FACT-B分数(最高144分,最低0分,越低越好);分子靶向药物副作用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SPSS22.0软件统计计量以及计数数据,并分别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P<0.05显示差异显著。

2结果

2.1两组分子靶向药物治疗乳腺癌患者满意比例相比较

实验组分子靶向药物治疗乳腺癌患者满意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1.

表1两组分子靶向药物治疗乳腺癌患者满意比例相比较[例数(%)]

3讨论

分子靶向治疗是近年来癌症治疗的新进展的重要体现之一,分子靶向药物为抗血管生成药物,是抑制肿瘤生长的有效治疗药物,患者耐受性轻,不良反应较少,且不会导致化疗毒副作用增加,给多数乳腺癌患者带来治疗希望,有助于其生活质量的改善[6-9]。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对乳腺癌患者进行分子靶向药物使用详细的健康教育,严格的操作程序,熟悉药物的配置,并确保分子靶向药物的合理储存和给药,加强药物不良反应观察,可有效减少分子靶向药物带来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5]。

本研究显示,优质护理模式在分子靶向药物治疗乳腺癌护理中的干预结果确切,可减少治疗副作用,提高患者依从性和满意度,改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周巍,谭韡,操寄望,于红刚.肾细胞癌切除术后胰腺转移二例[J].海南医学,2018(12):1765-1766.

[2]宋伟欣,李东霞.长链非编码RNA在恶性黑色素瘤中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8(12):2345-2349+2355.

[3]戚敏芳,郑齐,周淑珍,高孟飞.程序性死亡受体和程序性死亡配体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8(06):892-893.

[4]刘宇,张永平,崔潇龙,魏志刚,刘建生.胰腺癌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表达及初步生物信息学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8(06):1039-1040.

[5]鲍敏,陈海军,毛新良,陈策实,刘蓉.米非司酮衍生物FZU-00,033通过负调控KLF5表达抑制三阴性乳腺癌的生长[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8(06):608-612.

[6]祝亚男,俞国红,杨方英,孔红武,汪永坚,倪建芬,陈晓洁.中医护理技术对减少乳腺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效果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7,52(03):289-292.

[7]夏小芳,练玲玲,徐民.心理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6,54(02):126-129.

[8]王莉莉,王蓓.品质链在乳腺癌手术患者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15,22(23):27-30.

[9]韩玲,王蓓,潘俊,王开慧.延伸护理模式在乳腺癌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5,15(12):856-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