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皮肤护理在气管切开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呼吸科2015年4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100例气管切开患儿为研究对象,患者随机平分为两,对照患儿进行常规护理,观察患儿进行皮肤护理,对比两护理效果。结果观察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两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并发症发生率为4.0%;对照并发症率为12.0%,两并发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肤护理干预措施对气管切开的护理效果显著,可以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率,适于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气管切开 人工气道皮肤护理
  • 简介:摘要代谢学对某一生物或细胞所有低相对分子质量代谢产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一门新学科,利用先进的仪器分析技术如GC-MS、LC-MS、NMR等来检测各种生物样品中代谢物的信息并结合模式识别等分析计算,对所得代谢学数据进行处理,最后综合解析这些数据以用于药学研究,如药物作用机制及新药研发,药物安全性评价,中药现代化的应用研究。

  • 标签: 代谢组学 分析 药物
  • 简介:代谢学是以生物体新陈代谢的中间产物或终产物等一系列小分子物质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先进的方法研究机体在多种病理生理学改变下,各种内源性代谢物质的定量改变与应答规律的一门科学[1]。基因学、转录学、蛋白质学、代谢学等密切联系而又相互独立的一系列学共同构成了系统生物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代谢学是对生命,

  • 标签: 代谢组学 肿瘤 诊断 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肿瘤转移是一个涉及肿瘤细胞本身、肿瘤细胞与其周围的微环境及宿主免疫状态的相互作用等多种因素的复杂过程,并有许多因素参与调节。既往的单因素研究难以反映肿瘤转移过程中的本质,无法准确预测临床病程。

  • 标签: 肝肿瘤 组学技术 转移 机制
  • 简介:到目前为止,人们对肿瘤发生机制的认识可归纳为几个基本假说,即基因突变、染色体易位、表观遗传修饰和干细胞起源。其中,基因点突变、缺失、扩增的变化已得到较多的实验证据。但这些研究结论是建立在仅对很少一部分基因进行了分析的基础上。可见,我们靠现有的知识很难真正揭示基因变异与肿瘤间的关系。如需全面了解,必须进行肿瘤全基因变异分析。

  • 标签: 肿瘤 基因组 变异 分析
  • 简介:为促进全国高等医学院校检验医学的发展,提高《临床检验仪器学》课程的教学水平,按照全国高等院校医学检验专业校际会议上的相关决定,定于2012年7月20日~7月25日,在包头市北方宾馆举办全国高校临床检验仪器学专业学校际会,本次会议由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承办。

  • 标签: 检验仪器学 临床 内蒙古科技大学 高等医学院校 医学检验专业 校际会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切患儿照护者的培训模式及培训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到2018年4月期间的60例切患儿照护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培训模式将其分为常规与规范,每组均为30例,常规采取常规护理宣教模式,规范采取切专项护理规范化培训模式,对比两照护者的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护理操作情况以及患儿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规范照护者培训后的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得分均高于常规,差异显著(P<0.05);规范照护者培训后护理操作的错误率为26.7%,规范为10.0%,规范低于常规,差异显著(P<0.05);常规切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3.3%,规范为6.7%,规范低于常规,差异显著(P<0.05)。结论切专项护理规范化培训模式在切患儿照护者培训中的运用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照护者的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照护能力,有助于降低切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气切 患儿 照护者 培训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小儿肠套叠灌肠整复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36例小儿肠套叠灌肠整复术。结果836例病人中,818例整复成功,18例整复失败,47例48小时内再次套叠,二次灌肠整复后成功。所有病例术后3个月回访未再发生肠套叠结论肠套叠灌肠整复大大减少了患儿痛苦,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

  • 标签: 小儿肠套叠 气灌肠整复
  • 简介:目的对比研究三模型的特点,探讨海水及其成份对肺直接损伤机制,为治疗提供研究平台。方法为了排除低氧血症和酸中毒等因素对海水直接肺损伤机理研究的影响,随机选择普通级健康杂种犬18只分为三(n=6),即全肺海水灌注(A),右肺海水灌注(R),有隔叶海水灌注即海水直接肺损伤(D);对比观察三血流动力学和血气酸碱及电解质等指标变化、肺组织细胞学改变。结果A、RPaO2、PaCO2、PH、AB、BE、Vt、RR值与D组组问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A、R各时段PaO2、PaCO2、PH、AB、BE、Vt、RR值与海水灌注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D血流动力学和血气酸碱及电解质等指标与海水灌注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模型海水灌注区肺组织损伤均明显。4小时内海水末灌注区肺组织形态学结构无异常发现。结论三模型海水灌注区肺组织均发生损伤性改变;低氧血症和酸中毒的发生及其严重性与海水灌注区范围呈正相关;D模型在排除了低氧血症和酸中毒等因素的作用后肺损伤明显。因此,海水淹溺后海水可导致直接肺损伤,是海水淹溺后急性肺损伤的原发性因素。

  • 标签: 海水淹溺 肺损伤 动物模型 全肺海水灌注 右肺海水灌注
  • 简介:摘要随着蛋白质学概念的提出及其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拥有了一条寻找恶性肿瘤诊断及判断预后重要的线索,这对于恶性肿瘤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诊治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着重于蛋白质学的研究现状、研究意义以及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为今后开展恶性肿瘤的蛋白质学研究提供部分参考依据。

  • 标签: 蛋白质组学 恶性肿瘤
  • 简介:世界卫生组织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全球年新发胃癌患者达950000例以上,有超过一半的病例发生于东亚国家,其中仅我国的发病例数每年就超过40万,占全球每年新发胃癌病例的40%。胃癌已成为不容忽视的严重危害国民生命和健康的疾病。目前,国内外针对胃癌尚缺乏特异性靶向治疗的分子靶点,临床治疗手段相对单一。其中,早中期胃癌主要以手术切除治疗为主,而对于丧失手术治疗时机的晚期胃癌患者则以化疗为主。

  • 标签: 胃癌分子分型 亚洲癌症研究组 诊断 靶向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机械通气患者道湿化的护理措施与护理效果进行探究。方法从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中抽取110例随机分为对照与研究。对照55例,给予常规护理模式。研究55例,给予优质护理模式。对比不同组别湿化效果、护理质量评分。结果研究湿化满意率高于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服务质量、仪容仪表、健康教育、护理技术、工作态度、总分评分高于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机械通气患者道湿化中应用优质护理模式,可提升湿化效果与护理质量。

  • 标签: 机械通气 气道湿化 湿化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年患者强化道护理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2017年 2月 ~2019年 9月期间,选择我院 104例接受气道护理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和参照,各 52例;观察采取强化道护理,参照采取常规道护理,对比两患者的血气指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首先对两患者的血气指标进行对比,护理前两数据无差异, P>0.05;但在护理后,观察高于参照,数据有差异, P<0.05。最后对比并发症发生率,观察低于参照,数据有差异, P<0.05。结论:强化道护理对于老年患者的血气指标有一定改善作用,同时降低并发症发生,有应用价值。

  • 标签: 老年患者 强化气道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本文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分别对人工气囊压力值范围、压力的影响因素、监测方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

  • 标签: 人工气道 气囊压力 管理
  • 简介:摘要微生物在抵抗致病微生物,维持正常的机体免疫及功能、改善药物作用等诸多方面都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微生物学研究的深入发现,在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哮喘、COPD、肺癌的治疗过程中,微生物稳态的改变、以及与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对疾病疗效、患者康复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并且微生物被认为可作为多种疾病潜在的治疗靶点。本文将对微生物在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与治疗过程中所受的影响进行探讨,并对如何进一步提高临床药物治疗的精确性和有效性进行简要的分析和阐述。

  • 标签: 微生物 呼吸道疾病 临床用药 指导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急诊不同心肺复苏初期道开放方式的效果。方法依据患者入院时间的不同将我院自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68例急诊心肺复苏患者随机分为参照(n=34)与实验(n=34),参照患者实行常规气管插管治疗,实验患者实行喉罩或者普通面罩-气管插管,对两急诊心肺复苏患者临床效果予以分析。结果实验急诊心肺复苏患者存活率、治疗总有效率、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完成人工通气时间等与参照数据对比差异显著且P值<0.05,统计学分析有对比意义。结论将喉罩或者普通面罩-气管插管应用在急诊心肺复苏中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 标签: 急诊心肺复苏 气道开放方式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人工道患者的集束化管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12月三所医院收治的人工道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法分为对照和观察,各150例。对照采用常规护理,观察采用集束化护理,观察两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出现不良现象的发生率为9.52%,明显低于对照出现不良现象的发生率38.09%,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人工道患者进行集束化护理,能够降低ICU的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直接影响机械通气重症患者的疗效及转归。临床效果好,具有积极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ICU 人工气道 集束化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在急性重症酒精中毒院前急救的过程中行道管理干预措施,以此分析道管理干预措施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急性重症酒精中毒患者60例,选取时间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在对60例急性重症酒精中毒患者行院前急救的过程中进行不同的道管理措施气管插管+球囊、口咽通气管+面罩、口咽通气管+面罩+球囊,对应组别名称研究1、研究2、研究3。经SPSS21.0系统软件分析间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抢救成功率数据指标差异。结果研究1、研究2、研究3的急性重症酒精中毒患者经SPSS21.0系统软件分析发现,间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抢救成功率数据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急性重症酒精中毒院前急救的过程中行道管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改善患者的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指标。

  • 标签: 急性重症 酒精中毒 院前急救 气道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已经建立人工道的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方法162例脑卒中并已经建立人工道的患者,采用计算机随机法分为常规护理和循证护理,每组各81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方案和循证护理方案,观察两患者的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切口感染发生率、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两的护理效果。结果循证护理的肺部感染发生率、切口感染发生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均小于常规护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人工道管理中能有效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切口感染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了患者的预后。循证护理在本病的护理中效果较好,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 标签: 循证护理 脑卒中 人工气道 肺部感染 切口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