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实验的课题主要探讨90例女性阴道分泌物检查结果。方法先根据随机数字法选取本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期间的90例行阴道分泌物检查患者,对比所有患者不同洁净度阴道分泌物病原体检测结果,以及不同年龄段阴道患病的情况。结果通过检测结果显示,阴道洁净度为Ⅳ度的患者,其白假丝酵母菌、加特纳球菌以及滴虫的检出率远高于洁净度为Ⅰ、Ⅱ、Ⅲ度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年龄≥56岁的患者其非特异性阴道炎比例远高于其他年龄段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女性阴道分泌物的主要病原菌为白假丝酵母菌、加特纳球菌以及滴虫,且年龄≥56岁的女性病原体感染率最高。

  • 标签: 阴道分泌物 病原菌 检查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阴道分泌物临床常规检验特点。方法现随机选取2017年3月-2018年2月在我院妇科门诊实施阴道分泌物检查的1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阴道分泌物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在110例患者中有100例患者出现阴道感染,其中细菌性阴道感染发生率最高,其次为假丝酵母菌感染,之后为滴虫感染(P<0.05);阴道清洁度越高,假丝酵母菌感染、滴虫感染以及细菌性阴道炎的检出率也越来越高,其中3级和4级细菌性阴道炎的检出率差异比较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级别细菌性阴道炎的检出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阴道分泌物的检测发现发病率较高的阴道感染为细菌性阴道感染和假丝酵母菌感染,通过检测可了解到感染的病原菌,并给予针对性用药治疗。

  • 标签: 阴道分泌物 阴道感染 常规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妇科门诊女性的阴道分泌物临床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妇科门诊2016年1月到2016年3月间收治的女性患者4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病历资料、阴道分泌物检查方法、检查结果等进行回顾分析了解其患病情况。结果400例接受阴道分泌物检查的患者中,各类病原菌检验结果呈阳性的患者324例,检验阳性率为81.0%。其中,细菌感染阳性患者165例,占41.25%;真菌感染阳性患者37例,占9.25%,滴虫感染阳性患者122例,占30.50%,细菌感染阳性率最高。分析其阴道清洁度,则可见Ⅰ-Ⅱ度清洁患者57例,占14.25%,Ⅲ-Ⅳ度清洁患者343例,85.75%,Ⅲ-Ⅳ度清洁的患者显著高于Ⅰ-Ⅱ度清洁的患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妇科门诊接受阴道分泌物检查的女性中阴道感染率较高,以细菌感染、真菌感染及滴虫感染为主,做好阴道分泌物的检验,提高检验质量,是妇科疾病患者诊断治疗的基础。

  • 标签: 妇科门诊 阴道分泌物 检验结果
  • 简介:摘要当前,前列腺癌的发生率有逐年增高的迹象,多见于60岁以上的男性,在男性恶性肿瘤中排名第二,该病早期临床症状隐匿,不易发现,大部分患者在确诊时,基本发展到了晚期,治疗难度较大。当前临床对于该病的治疗方法有放射治疗或者根治性治疗,对于上述方法无效或者不适的患者,首选内分泌治疗,故内分泌治疗逐渐受到了广大临床医护人员的关注和重视,本文笔者主要针对前列腺癌的内分泌治疗展开了综述。

  • 标签: 前列腺癌 内分泌治疗 选择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小儿分泌性中耳炎早期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70例小儿分泌性中耳炎患儿,依据护理模式的差异性将70例患儿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予以基础护理,观察组患儿予以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种护理模式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29%,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7.15%,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分泌性中耳炎患儿采用早期护理干预模式有助于病情恢复,可提升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小儿分泌性中耳炎 早期护理干预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妇科门诊女性的阴道分泌物临床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妇科门诊2016年1月到2016年3月间收治的女性患者4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病历资料、阴道分泌物检查方法、检查结果等进行回顾分析了解其患病情况。结果400例接受阴道分泌物检查的患者中,各类病原菌检验结果呈阳性的患者324例,检验阳性率为81.0%。其中,细菌感染阳性患者165例,占41.25%;真菌感染阳性患者37例,占9.25%,滴虫感染阳性患者122例,占30.50%,细菌感染阳性率最高。分析其阴道清洁度,则可见Ⅰ-Ⅱ度清洁患者57例,占14.25%,Ⅲ-Ⅳ度清洁患者343例,85.75%,Ⅲ-Ⅳ度清洁的患者显著高于Ⅰ-Ⅱ度清洁的患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妇科门诊接受阴道分泌物检查的女性中阴道感染率较高,以细菌感染、真菌感染及滴虫感染为主,做好阴道分泌物的检验,提高检验质量,是妇科疾病患者诊断治疗的基础。

  • 标签: 妇科门诊 阴道分泌物 检验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泌性中耳炎患儿行早期护理干预模式的价值。方法将我院于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所收治的66例中耳炎患儿进行分组,采用抽签法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33例。两组患儿均行基础护理模式,在此基础上,实验组加行早期护理干预模式,对比两组患儿护理后总有效率以及患儿家属对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儿总有效率97%显著高于对照组79%;实验组患儿家长对护理满意度达到100%,对照组为87.8%,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早期护理模式的应用,能够提升患儿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提升患儿家长满意度。

  • 标签: 分泌性中耳炎 早期护理干预 满意度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产妇采用产前产后护理对其母乳分泌及喂养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10月接收的86例带产产妇,通过采用计算机产生随机数字,分为参照组和干预组,其中参照组为43例,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组为43例,予以产前产后护理,比较两组母乳分泌情况以及喂养情况。结果统计数据并分析,干预组母乳分泌情况,显著优于参照组母乳分泌情况,比较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采用产前产后护理干预手段,护理效果优异,值得推广。

  • 标签: 产前产后护理 待产产妇 母乳分泌 母乳喂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鼓膜穿刺术联合药物治疗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有效性。方法将我院2016年7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104例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根据干预方法分为对照组、联合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单纯鼓膜穿刺术进行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药物进行治疗。对比效果。结果联合组患者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联合组积液消失时间、耳鸣消失时间、听力复常时间、鼓膜平均愈合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结论鼓膜穿刺术联合药物治疗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有效性高,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听力恢复正常,缩短患者病程。

  • 标签: 鼓膜穿刺术 急性分泌性中耳炎 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临床治疗有效方法。方法将收治区间为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70例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作为本次临床研究资料,然后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将35例命名为对照组的患者进行西医治疗,将35例命名为观察组的患者进行中西医治疗,观察对比治疗效果选择最佳的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方式。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腰椎、髋骨、股骨、腕骨骨密度并无明显差异,经不同方式治疗后,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观察组患者腰椎骨密度为368.16±29.02、髋骨骨密度为443.33±54.65、股骨骨密度为349.90±26.15、腕骨骨密度为396.13±25.09,观察组患者骨密度明显提升。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临床疗效显著,是一种可行的治疗方式。

  • 标签: 内分泌失调性 骨质疏松症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产后康复治疗对产妇乳汁分泌及产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6年8月在我院分娩的140例孕妇,使用不同的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70例、对照组70例。观察组采用产后康复治疗方法,对照组运用常规产后康复护理方法。结果对两组产妇的各项研究数据进行比较,观察组产妇的乳汁分泌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对于产后恶露持续时间、肛门排气恢复时间、子宫复旧时间来说,观察组都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后康复护理方法能增加产妇的泌乳量,帮助产妇更快的完成产后康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产后康复治疗 乳汁分泌 产后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内分泌科护士甲状腺护理能力现状以及影响护理因素。方法选取我院内分泌科护士100名进行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甲状腺护理能力进行调查。结果在调查中能够看出护士甲状腺的护理能力与很多因素有关,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在做相关报告的过程中,有效的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并且分析相关的存在风险因素。结论想要提高护士的甲状腺护理能力,就需要相关的管理者从专业的知识角度对护士的护理水平进行总结和归纳,相对提高护士的工资,提供护士的护理质量。

  • 标签: 内分泌科护士 甲状腺 护理能力现状 相关因素研究
  • 简介:摘要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糖尿病分为两类第一类的病理原因不清楚,称之为原发性糖尿病,其包含两种类型的糖尿病,分别称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第二类糖尿病由特殊的病理机制引起,如胰腺疾病造成胰岛素合成不了,胰岛素分泌不出来,或者其他内分泌的原因引起对抗胰岛素的激素分泌太多等原因,属于继发性糖尿病。不论是原发性糖尿病还是继发性糖尿病,它们的相同症状为高血糖。而高血糖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亦或两者兼有所引起的。患有糖尿病时,其长期存在的高血糖症状,能够导致身体各部位器官、组织受损,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和功能障碍。

  • 标签: 糖尿病 内分泌 调脂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临床治疗中采用糖皮质激素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于2017年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集分泌性中耳炎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2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基于常规治疗行糖皮质激素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复发率进行比较,同时通过气导听阈测试对两组患者听力情况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3种频率条件下听阈值均显著降低,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效果理想,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 标签: 糖皮质激素 分泌性中耳炎 听力恢复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acutepancreatitis,SAP)常伴随肠屏障功能障碍的发生,使肠道通透性增加,继而引起细菌和内毒素移位,导致严重感染和多器官功能损害,加剧了SAP的病程.肠道微循环障碍、缺血再灌注损伤、炎症介质过度释放以及细胞凋亡,菌群失调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可能是肠屏障损伤的机制。探讨SAP中肠屏障功能障碍的发生机制,对治疗SAP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慢性胰腺炎 肠道 内外分泌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青岛甲状腺功能正常人群血清甲状腺激素和尿酸水平的关系。方法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收集资料,筛选符合要求的甲状腺功能正常者进行研究,对甲状腺激素与肾小球滤过率、尿酸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水平有显著差异(P<0.01),两组间甲状腺激素和游离甲状腺激素水平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甲状腺激素与肾小球滤过率为显著负相关(P<0.001);通过广义相加线性模型分析,发现随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血清尿酸水平先增后减,甲状腺激素值为2.0uIU/L时血清尿酸水平最低。结论在甲状腺功能正常人群中血清甲状腺激素与尿酸为U形曲线关系。

  • 标签: 促甲状腺激素 高尿酸血症 血清尿酸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耳内镜下鼓膜穿刺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2例患者,对实验组患者采用耳内镜下鼓膜穿刺联合地塞米松鼓室注射+负压吸引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式,主要是通过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常规抗生素、鼻用糖皮质激素,口服激素治疗。随访3个月至半年,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比较,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住院费用减低,且并发症情况显著少于对照组,组间数值存在显著差异性,统计学意义明显(P<0.05)。结论采用耳内镜下鼓膜穿刺联合地塞米松鼓室注射+负压吸引对分泌性中耳炎效果显著,可有效清除中耳积液,改善中耳通气,有效缓解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症状,显效速度快,可有效促进患者痊愈,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耳内镜 鼓膜穿刺 分泌性中耳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糖尿病健康教育在内分泌科护理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内分泌科2016年4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08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4例(一般性护理)和观察组54例(一般性护理联合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和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应用在内分泌科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干预中,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 标签: 糖尿病 健康教育 内分泌科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实施联合用药对矮小患儿的生长激素分泌的激发效果。方法以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64例矮小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同时给矮小患儿实施精氨酸和左旋多巴,而对照组分为两天分别给病患进行精氨酸和左旋多巴治疗。以两组患儿的激素水平以及阳性率为评定指标。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的生长激素分泌的峰值以及阳性率都较对照组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给矮小患儿同时使用精氨酸和左旋多巴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的提高生长激素水平,提高治疗效果,有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矮小患儿 精氨酸 左旋多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实施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共收治的80例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基础治疗,观察组采取综合治疗方式,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治疗对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疼痛,促进骨密度增加,治疗方式安全可靠。

  • 标签: 综合治疗 内分泌失调性 骨质疏松症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