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品管圈活动,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执行率。方法成立手卫生品管圈活动小组,确定主题,对医务人员手卫生的执行率进行现状调查分析,并从中找出要因进行分析,并制定对策进行改善。结果通过QCC活动,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率明显提高,不仅保护了医务人员、患者的身体健康,也大大的降低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 标签: 医务人员 手卫生 执行率 效果分析 品管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对初产妇使用健康教育执行单后对其乳房护理的影响及效果。方法收集初产妇患者共1349例,根据计算机简单随机化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674例)和观察组(675例),对照组接受口头健康教育,观察组联合使用健康教育执行单,将两组乳胀发生率、纯母乳喂养率以及乳头皲裂发生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乳胀发生率以及乳头皲裂均更低;在纯母乳喂养率方面,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初产妇的乳房护理过程中,健康教育执行单能够显著降低乳胀及乳头皲裂的发生几率,并提高纯母乳的喂养率,对母婴都更加受益,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初产妇 健康教育执行单 乳房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目的加强基础护理、专科护理,落实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基础护理质量。方法根据我科患者所需护理情况,自行设计基础护理执行表格,内容包括胃管护理、引流管护理、导尿管护理、洗头、口腔护理、肛周护理等,并应用于不同护理级别患者。结果使用基础专科护理健康教育执行表后,基础护理、专科护理质量以及健康教育质量达标率显著优于使用前,连续3个季度被护理部评选为:优质护理流动红旗。结论基础专科护理健康教育执行表的制作与应用,强化了护理人员的对基础护理、专科护理以及健康教育工作的进一步认识,降低了护理风险,提高了住院患者满意度,有助于专科护理、健康教育质量的持续改进,值得应用。

  • 标签: 护理学 健康教育
  • 简介:目的了解护理人员同理心现状水平。方法应用编译的Jefferson同理心量表对沈阳市两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的290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护理人员同理心水平呈近似正态分布,参加过相关课程培训和职业满意度高的护理人员表现出更高的同理心水平。结论改善课程设置和提高护理人员满意度有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同理心水平。

  • 标签: 护士/心理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应用PDCA循环对提高门诊手术安全核查执行率的影响。方法医院在2016年5月开始在门诊手术安全核查中实施PDCA循环,比较PDCA实施前的2016年1月-4月及PDCA实施后的2016年5月-8月的门诊手术室安全核查执行率,并对比PDCA循环实施前后的门诊手术安全质量。结果PDCA循环实施后的手术医生、麻醉医生、手术护士三方门诊手术室安全核查执行率高于实施前(P<0.05);PDCA循环实施后门诊手术安全质量评分中的护理安全、环境管理和手术记录评分均高于PDCA循环实施前(P<0.05)。结论在门诊手术安全核查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可提高门诊手术安全核查执行率,并可并提高门诊手术安全质量。

  • 标签: PDCA循环 门诊 手术安全核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医务人员针刺伤的现状,促使其加强职业防护意识和技能。方法根据汇总我院临床科室2015年1月至2017年9月期间上报的206例针刺伤事件,并进行分析。结果206例针刺伤事件中80.1%为护理人员,且均为女性;低年资工龄医务人员发生针刺伤比例远高于其他工龄组;最容易发生针刺伤事件的关联操作分别为处理针、拔针、回套针帽、手术;不同科室医务人员发生针刺伤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人员、低年资工龄医务人员是针刺伤发生的高危人群,医院应加强职业安全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和技能,规范各项操作行为,改善医务人员工作环境,可减少针刺伤事件的发生。

  • 标签: 针刺伤 医务人员 职业暴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血站成份制备人员的日常工作当中,出现的职业暴露问题及具体的防护措施。方法选择本血站的10名成份制备人员进行本次研究,对其出现的职业暴露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提出科学的防护措施。结果在所有10名成份制备人员当中,出现的职业暴露问题主要包括皮肤黏膜污染、针刺伤及不良热合反应等,所有制备人员在接受科学的防护措施干预后职业暴露问题得到显著改善。结论在血站成份制备人员当中,职业暴露的类型较多,制备人员需要接受有效、科学的防护,才能避免职业暴露的发生。

  • 标签: 血站 职业暴露 防护 成份制备 人员
  • 简介:摘要通过实施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使护理人员的福利工资与工作完成质量挂钩从而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为护理团队注入活力。方法根据护理人员的工作职责,对护理人员照顾患者的难度,患者数量,工作质量评分,患者满意度,参与护理研究等内容进行细化和量化,根据不同的项目设置不同分数。结果通过绩效考核,将护理人员的经济收入和数量,质量,患者满意度,参与护理知识培训和护理工作、护理研究相结合,从根本上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形成了积极的工作氛围。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更好地促进优质服务的发展。结论护理人员的绩效考核激发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感,极大地提高了护理质量,维护护理安全,稳定护理队伍,改善护理服务。

  • 标签: 护理人员 绩效考核 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和实施医务人员的职业感染防护知识,提高医务人员的职业感染防护能力,保障医务人员的健康。方法我们自己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并对600名医务工作者进行了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和防护措施的调查问卷调查。结果医务人员职业感染防护知识掌握率最高,为58.3%,标准预防知识掌握率最低,为31.7%。防护措施的正确实施率为破安瓿为0,二是在血液中佩戴防护镜,体液飞溅,占1.7%。双手分七步洗手,占9.7%,脱下手套后及时洗手,占12%。影响医务人员实施防护措施的主要因素是职业感染知识的知识不全面,自我保护意识不够强,医院感染的预防和防护设施不足,监督机制不完善。结论加强职业安全教育,提高人身保护意识,完善监督机制,保护设备,提高医务人员的自我保护素质,促进职业感染保护的实现。

  • 标签: 医务人员 职业感染 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相关危险因素,探讨有效干预措施,减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方法对2013年1月-2015年12月发生职业暴露的40名医务人员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职业暴露主要以30岁以下、工龄小于4年的医务人员为主,其中护士职业暴露发生率最高,占87.5%,医生居第二位占10.0%;职业暴露地点以病房为主,占85.0%;暴露方式主要以针刺伤为主,占77.5%;职业暴露的主要环节以输液拔针处理针头最多见,占45.0%;暴露源病原体以HBV为主,占47.5%;暴露后均能正确处理伤口,经随访均未出现医务人员感染现象。结论制定严格的职业安全防护制度,加强医务人员职业安全培训及操作技术培训,提高职业防护意识,执行标准预防,规范操作行为,能有效减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

  • 标签: 医务人员 职业暴露 干预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究ICU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的心理压力以及制定相应的疏导措施。方法通过随机选取我院若干名ICU护理人员,并对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的来源以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影响ICU护理人员心理压力主要因素来源于护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护理工作风险性较高,以及工作量大、工作时间长。同时也是医患关系的频发地点。如果护理工作得不到认可,家庭工作很难以协调。结论提高ICU医护人员的护理意识,强化其专业技能,同时还需要做好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等的教育工作,缓解患者心理压力,帮助ICU患者营造一个舒适的康复环境。

  • 标签: ICU 护理人员 心理压力分析 疏导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感染科护士戴防护手套执行率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确立主题,自制查检表进行调查统计,设立目标,对影响感染科护士戴防护手套的要因进行分析,运用PDCA理念制定对策并实施。结果QCC活动后感染科护士戴防护手套的执行率由之前的46%上升至改善后71%。结论品管圈方法的应用提高了感染科护士戴防护手套执行率,减少了职业暴露的风险,保障了护士的安全,提高了护士的职业幸福感。

  • 标签: 品管圈 感染科 防护手套 执行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生物检验人员生物安全防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方法调查统计加强生物安全防护前后微生物检验人员的安全防护知识认知状况。结果加强生物安全防护管理之后,微生物检验人员安全防护知识认知水平显著提高,加强管理后实验室感染概念、职业感染危险因素、以及生物安全防护概念,等方面方面的了解明显高于之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生物检验人员实验过程当中存在较高的生物危险性,需要分析其中风险因素并加强安全防护管理,从而避免检验人员的感染。

  • 标签: 微生物 检验人员 生物安全
  • 简介:摘要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是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的关键,如何有效调动医务人员的工作满意度,已经成为了当前医院管理和卫生决策的研究热点。由于研究对象、目的和方法等的不同,在不同年代、背景下,不同学者对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的相关结论各不相同。本文通过文献综述法,从工作满意度的定义、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研究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等方面入手,在既往关于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旨在及时、准确、全面地掌握当前国内外关于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研究进展。

  • 标签: 医务人员 工作满意度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职业安全危险因素分析,并探讨职业风险防护对策。方法通过分析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实际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风险问题,并制定且贯彻规范化的预防策略。结果采取针对性的职业风险防护对策进行干预后,可促进职业危害因素对护理人员产生的危害明显减少。结论降低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因素,对保障护理人员身体健康、重视职业安全防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医院消毒供应室 职业风险防护 护理人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科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医院的管理提供有价值的数据。方法126名急诊科护士进行SCL-90,同时分析心理健康状况。结果急诊科护士在SCL-90躯体化(1.58±0.51)、焦虑(1.658±0.47)、恐怖(1.48±0.39)、等因子得分高于常模。结论情绪稳定性对急诊科护士的心理健康影响最大,要加强心理卫生指导,促进心理健康

  • 标签: 急诊科 护士 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 心理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生物检验人员生物安全防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方法调查统计加强生物安全防护前后微生物检验人员的安全防护知识认知状况。结果加强生物安全防护管理之后,微生物检验人员安全防护知识认知水平显著提高,加强管理后实验室感染概念、职业感染危险因素、以及生物安全防护概念,等方面方面的了解明显高于之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生物检验人员实验过程当中存在较高的生物危险性,需要分析其中风险因素并加强安全防护管理,从而避免检验人员的感染。

  • 标签: 微生物 检验人员 生物安全
  • 简介:摘要新形势下,临床路径实施是一项全新的课题,也是艰巨的挑战,需要相关医务人员和病案信息技术人员的协作配合。本文分析了病案信息技术人员在临床路径实施前和实施过程中的作用,希望能够促进病案信息技术人员更好的为临床路径实施服务。

  • 标签: 病案信息技术人员 临床路径 实施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采血护理人员与献血者沟通技巧。方法择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来我血站献血的220名献血者作为研究组,采血期间通过专业性服务沟通、细致语言交流、心理护理等与献血者进行沟通互动,并择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血站进行献血的200名献血者作为对照组,通过常规采血流程进行采血,记录献血成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调查献血者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献血成功率、满意度、二次献血率高于对照组,晕针率、皮下淤血率、紧张与恐惧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高效、优质的沟通技巧可以使献血者得到良好献血体验,不仅可以使血液输出质量得到保障,还可以使献血者认可采血站工作人员的服务,另外对献血者二次献血意愿有促进作用。

  • 标签: 采血护理人员 献血者 沟通技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招募安全献血人员的综合促进型式及应用研究。方法选取本血液中心2016-7到2017-8共394例献血者的资料以及血液检测结果进行相关分析。对所有流动采血点的献血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方法394份,共收回394份。结果394例献血者,四项指标检出率为15.74%,阳性率和献血者的性别、职业以及年龄偏大、文化程度有所关联,男性阳性率64.52%,女性阳性率35.48%。28-53岁阳检率高于19-27岁,而且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中以下文化程度检测阳性率高于大专以上,献血者中检出率较高的为农民,其次为服务行业,学生的阳性率最低。44-52岁梅毒阳性男性高于女性,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19-27岁的学生血源、女性、高学历是最安全的。结论招募安全血液的综合促进型的操作性强,可以在根源性确保血源的安全性,提高工作人员的无偿献血招募知识和技能培训,让招募人员在招募过程中做好沟通和交流,提高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综合促进型式 安全献血人员 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