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不稳绞痛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于2016年8月—2017年1月收治的64例不稳绞痛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心内科护理措施,研究组实施预见性护理方案。结果研究组有效31例,有效率96.8%,对照组有效27例,有效率85%,研究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满意32例,满意率100%,对照组满意26例,满意率81%,研究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能够促进患者预后康复,提高治疗效果,同时还可增强护患关系,提升护理满意度,实现医院与患者的双赢效益。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临床疗效 不稳定心绞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讨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绞痛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不稳绞痛患者患者中80例,按照其入院号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患者,常规组使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治疗组使用格氯吡格雷治疗,经过治疗后,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心绞痛症状以及心功能指标。结果在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绞痛都有所缓解,但是治疗组优于常规组,治疗组患者的治疗疗效比常规组高,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绞痛患者的治疗效率较好,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氯吡格雷 阿司匹林 不稳定心绞痛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稳定心绞痛不稳心绞痛的临床观察。方法于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心绞痛患者中选取60例,其中稳定心绞痛30例,不稳心绞痛30例,分析其临床诊断和治疗资料,总结该疾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预后。结果稳定心绞痛有诱发因素,少数不稳心绞痛无明显诱发因素;稳定心绞痛相较于不稳心绞痛的治愈率更高。结论心绞痛发作有诱因,经积极对症治疗后能取得显著的效果,治疗后患者预后更好。

  • 标签: 稳定型心绞痛 不稳定型心绞痛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系统化护理对不稳心绞痛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不稳绞痛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患者,观察组43例患者。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系统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时间、每日硝酸甘油的使用情况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时间、每日硝酸甘油使用情况和生活质量评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P<0.05)。结论对不稳心绞痛患者实施系统化护理可有效控制患者心绞痛的发作,减少硝酸甘油的使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系统化护理 不稳定型心绞痛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不稳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接收的66例不稳绞痛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给予丹红注射液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36例瑞舒伐他汀治疗)与实验组(33例丹红注射液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肿瘤坏死因子(TNF-α)、C反应蛋白(CRP)、总胆固醇(TC)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共有20例显效、12例有效,均多于对照组,P<0.O5。结论对于不稳绞痛患者给予丹红注射液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其疗效好。

  • 标签: 丹红注射液 瑞舒伐他汀 不稳定心绞痛
  • 简介:西雅图心绞痛调查量表(SAQ)是评估冠心病患者病情和疗效的理想工具之一,2006—08/2008—04我们对43例不稳心绞痛患者进行了心理护理干预,治疗结束后测评SAQ相关指标,并与42例同期就诊未进行干预的同病患者比较,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心绞痛 不稳定型/心理学/护理 心理护理 人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稳定心绞痛(SA)与不稳心绞痛(UA)药物治疗的差异及临床意义。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180例进行心绞痛治疗的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表现类型不同分为稳定组和不稳组,各9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美托洛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心绞痛、心电图和中医证候总有效率。结果稳定心绞痛、心电图和中医证候总有效率分别为71.11%、67.78%和73.33%,不稳组分别为87.78%、85.56%和90.00%。不稳心绞痛、心电图和中医证候总有效率均高于稳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托洛尔胶囊更适合于UA,可以有效降血脂,改善心电图,缓解心绞痛症状,提高中医证候积分,值得在UA中推广使用。

  • 标签: 稳定型心绞痛 不稳定型心绞痛 药物治疗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观察前列地尔治疗不稳心绞痛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不稳心绞痛患者80例,并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目标药物组TT和非目标药物组NTT。纳入研究患者入院至出院每日均行心电图检查3次/天,记录心电图ST段变化。两组患者均予冠心病不稳心绞痛相同治疗,TT组予以前列地尔注射液1ml1次/d加入1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注射,两组均观察10d。结果两组相比较,TT组能够明显的改善不稳心绞痛症状及ST段的压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前列地尔注射液能够明显地改善不稳心绞痛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可预防患者病情进一步恶化,可向临床推广。

  • 标签: 前列地尔 脂微球 不稳定型心绞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尼可地尔治疗不稳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不稳心绞痛患者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其中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用尼可地尔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尼可地尔用于治疗不稳心绞痛,能够纠正患者相应症状,治疗效果良好,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尼可地尔 不稳定型心绞痛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在不稳型性心绞痛患者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确诊为冠心病不稳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选取的病例数为92例。使用随机数字法对其进行分组,平均分成46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模式下的抗心绞痛药物开展治疗,观察组则是则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进行治疗。在用药1个月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表明观察组中总体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长较对照组明显更少(P<0.05)。结论临床上冠心病不稳心绞痛患者在常规用药基础上运用复方丹参滴丸能够进一步提高疗效,减少心绞痛的发作,带来临床获益,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不稳定性心绞痛 冠心病 复方丹参滴丸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不稳心绞痛治疗中比索洛尔的应用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搜集于我院治疗的80例不稳心绞痛患者的病历资料,选取时间为2015年8月至2017年7月,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均分两组,常规药物治疗者纳入对照组,观察组采取常规药物和比索洛尔共同治疗,观察增加比索洛尔与常规药物治疗的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治疗无效者仅2例,较对照组的8例明显少出6例,且不稳心绞痛发病次数和持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稳心绞痛临床治疗中比索洛尔的加用可提高治疗效果,对临床症状有显著改善作用。

  • 标签: 比索洛尔 常规药物 不稳定性心绞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自拟胸痹汤治疗不稳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60例不稳心绞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患者给予自拟胸痹汤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心绞痛、心电图和中医证候疗效及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心肌耗氧量以及心绞痛发作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数据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自拟胸痹汤配合常规西药治疗不稳心绞痛疗效显著,并可以有效改善治疗后C反应蛋白水平。这可能是其疗效机理之一。

  • 标签: 不稳定型心绞痛 自拟胸痹汤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万爽力对于冠心病不稳心绞痛进行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所有研究对象均为我院在2015年4月到2016年7月收治的冠心病不稳心绞痛患者,共计纳入本研究患者的例数为40例,采用随机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20例,为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之上,为患者配合万爽力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对于冠心病不稳心绞痛患者在进行治疗的时候,在常规用药基础之上为患者选择万爽力进行治疗,可有效的促进患者治疗有效率的提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万爽力 冠心病 心绞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优质护理在不稳心绞痛患者的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该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56例不稳心绞痛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28例与对照组2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不稳心绞痛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给予不稳心绞痛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心绞痛临床指标与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发作次数(3.85±1.72)次/d、持续时间(10.37±2.94)min、硝酸甘油用量(7.97±3.23)mg/d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发作次数(4.25±1.86)次/d、持续时间(11.29±3.02)min、硝酸甘油用量(10.93±3.65)mg/d。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28例,其中非常满意11例,比较满意15例,一般满意1例,不满意1例,总满意度为96.42%,对照组患者28例,其中非常满意3例,比较满意13例,一般满意8例,不满意4例,总满意度为85.71%。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不稳心绞痛患者采用个性化的优质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还能提升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不稳定型心绞痛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低分子肝素钠(LMWHNa)联用阿司匹林(ASA)治疗不稳心绞痛(UAP)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80例不稳心绞痛(UAP)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常规疗法加ASA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LMWHNa。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心电图及各项凝血生化指标。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临床疗效及心电图明显改善(P<005),而两组各项凝血生化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LMWHNa加ASA比单用ASA疗效更佳,心电图示心肌缺血改善明显,安全方便。

  • 标签: 不稳定型心绞痛 低分子肝素钠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补元益心汤对老年不稳心绞痛伴高脂血症(UAP)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5月-2017年5月接收的180例UAP老年患者资料,分对照组(90例)和研究组(90例),对照组患者行西医治疗,研究组患者行补元益心汤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血脂变化及疗效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血脂变化水平显然比对照组患者优,差异存在统计意义(P<0.05);在疗效中,研究组为95.56%(86/90)比对照组72.22%(65/90)高(P<0.05)。结论补元益心汤应用在老年UAP患者的治疗中,疗效显著。

  • 标签: 补元益心汤 老年 心绞痛伴高脂血症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选取66例不稳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33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组33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氯吡格雷治疗;综合评价患者的疗效及预后,并作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典型发作次数、硝酸甘油用量较对照组减少更明显,经T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BNP、LVEF水平改善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BPC、PT、APT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心绞痛的疗效显著,对于延缓病情、改善心功能均具有积极作用,且安全性较高,对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不稳定型心绞痛 氯吡格雷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个体化全方位护理对不稳心绞痛伴情绪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80例不稳心绞痛伴情绪障碍患者(2015年9月30日到2016年12月29日期间),将其依据红蓝球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开展传统护理)、观察组(实施个体化全方位护理),每组各占40例,对比2组不稳心绞痛伴情绪障碍患者的心理情绪、护理满意度、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不稳心绞痛伴情绪障碍患者的SAS评分与SDS评分数据同对照组比较,明显较低,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数据和疼痛评分数据比较于对照组,均明显较优异,P<0.05。结论个体化全方位护理可有效缓解不稳心绞痛伴情绪障碍患者的心理情绪及疼痛症状,有显著的临床应用效果。

  • 标签: 不稳定型心绞痛 情绪障碍 个体化全方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不稳心绞痛患者的效果及不良事件预防情况。方法收取本次研究老年冠心病不稳心绞痛患者80例,时间为2015年10月至2017年12月,随机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对2组心理状态评分、护理效果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概率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观察组老年冠心病不稳心绞痛患者心理状态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P<0.05。观察组老年冠心病不稳心绞痛患者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2组间相比较,P<0.05。观察组老年冠心病不稳心绞痛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概率2.50%,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冠心病不稳心绞痛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能够提高护理效果,降低不良事件发生概率,值得研究。

  • 标签: 延续性护理干预 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 不良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