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前我国野山参栽培品种和数量逐年增高,所产生的商业效益不可估量。对于野山参的纯与籽判断在中医药行业内研究讨论热烈。通过对纯和籽分别进行宏观、微观以及质地的分析,进一步掌握野山参纯和籽的区别所在,并总结出籽形状变异的原因,为野山参的纯与籽判定做出有效参看意见。

  • 标签: 野山参纯货籽货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160-01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在骨疏松骨折患者的术后护理中实施综合性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抽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我院收治的120例骨疏松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综合性健康教育,观察其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前,两组的生活质量、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的评分对比接近,P>0.05;干预后,试验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SAS和SDS得分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 对该病患者实施综合性健康教育,可有效减轻其消极情绪,还能改善其生活质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综合性健康教育 骨货疏松 骨折 护理方式
  • 简介:目的探讨各种原因导致血不相合的解决办法。方法对我院的6l例交叉血不相合的26例标本进行血型鉴定、意外抗体鉴定、献血者标本检测等免疫血清学分析,查找不相合原因,针对血不相合原因进行不同方法的交叉血,并对各种交叉血不相合原因及同种抗体鉴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多种原因可导致交叉血结果不相合,其中人为因素(操作失误)11例,血型鉴定困难11例,献血者原因17例,患者同种抗体17例,自身抗体5例。抗-E在同种抗体中的比例为12/17。61例交叉血不相合患者标本经过正确处理后均找到了相合的血液输注,均未发生输血反应。结论交叉血不相合时应在保证消除人为因素(操作失误)的前提下综合分析原因,并选用相适应方法进行交叉血,才能保障临床输血安全有效。

  • 标签: 交叉配血 不相合
  • 简介:图像准是图像分析和处理的基本问题,在医学影像,遥感遥测,计算机视觉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基于边缘提取和利用Fourier变换和Mellin变换,本文提出了估计医学图像之间的准参数的新方法。文中的计算机模拟结果表明,这种方法非常适合多模态医学影像处理。

  • 标签: 配准 FOURIER变换 Mellin变换 边缘提取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液中心综合护理安全及管理策略。方法  随机选取2022年7月-2023年2月我院收录的426例输液治疗患者作为研究样本,依据计算机表法将患者均等分为213例常规护理管理的对照组,213例综合护理安全及管理的实验组,对比两组患者因液中心问题所致护患纠纷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 护患纠纷发生率:实验组指标数值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护理满意度:实验组指标数值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将综合护理安全及管理策略应用在液中心,可以有效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配液中心 综合护理 护理安全 护理管理
  • 简介:血清中存在能凝集木瓜酶、菠萝酶处理过的红细胞抗体,可凝集自身及同型人的红细胞,干扰酶介质血.笔者在采用木瓜酶常规血时,发现1例患者血清与多名ABO、Rh同型供者红细胞交叉血不合.经反复检查,发现患者血清中存在"唯酶”抗体,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患者,女,58岁,血型为B型.一年前行子宫癌手术.1998年8月1日因腹胀、乏力、浮肿、腰痛来院就诊.化验结果:WBC3.4×109/L,Hb68g/L,PLT89×109/L.

  • 标签: 抗体 红细胞 血清 交叉配血不合 患者 木瓜酶
  • 简介:摘要:分析疑难血的原因并对其处理方法展开探讨。方法以2022年1月至2022年6月对我院收治的4260例患者为研究资料,采用回顾分析法统计其中的疑难血病例并收集其资料,分析疑难血原因与处理办法。结果 4260例接受输血治疗的患者中有疑难血者46例,总发生率为1.08%,发生原因包括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60.87%)、冷自身抗体(4.35%)、直抗阳性(13.04%)药物抗体(21.74%)结论 疑难血的主要原因为不规则抗体阳性,不同原因导致的疑难血其处理方法不同,在临床工作中需要重视疑难血原因分析并结合原因,选对应处理方法,以便进一步保障患者输血安全。

  • 标签: 疑难配血 原因 处理
  • 简介:摘 要:静脉输液治疗是临床最常见、最直接、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安全输液已成为现代临床的一个重要课题。液中心依据药物特性设计的操作环境下,由药学专业技术人员把关、核对的基础上,由受过专业培训的工作人员严格按照操作程序,为临床提供了安全、有效及无污染的静脉药物治疗服务。为使医院护理质量得以提高,对液中心相关技术操作进行规范,同时通过对液中心护理安全的有效管理,使护理过程中各类安全隐患问题的发生几率得以明显降低,达到管理质量的提升。因此,本文对液中心护理安全及管理措施进行探讨,以提高护理质量,现报告如下,以供参考借鉴。

  • 标签: 配液中心 护理安全 影响因素 管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交叉血试验中分别应用抗人球蛋白微柱凝胶法、凝聚胺法的血结果。方法:筛选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于2020年1月-2021年12月接受交叉血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符合研究需求的患者共计12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划分为所占比例一致的两组,设定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应用凝聚胺法,观察组应用抗人球蛋白微柱凝胶法,对比两组检验结果。结果:对照组、观察组血时间对比差异显著,所得结果为P

  • 标签: 交叉配血 抗人球蛋白微柱凝胶法 凝聚胺法 配血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对静中心高危药品管理的成效进行评价和分析。方法 通过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方法,比较了实施高危药品管理前后的误用率、事故发生率、配送速度、配药准确性、安全文化评分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结果显示,实施高危药品管理措施后,高危药品误用和事故发生率明显降低,配送速度和配药准确性有所提升,同时高危药品安全文化和管理意识也得到了改善。结论 这些结果表明静中心的高危药品管理措施在提高药品管理质量和安全性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 标签: 静配中心,高危药品管理,成效分析
  • 简介:目的进一步明确在输血科血液交叉血工作岗位的操作、监控管理,以品质圈形式提高输血科人员在交叉血过程中的技术技能和服务质量.方法运用品质圈活动的管理方法查找交叉血出错的可能原因,设立目标、制定对策并组织实施.结果通过品质圈活动,规范了输血科交叉血岗位的操作、监控,并改善流程,提高了员工的自学意识,增强了相互间的协作、学习,达到了持续改进工作的目的.结论品质圈活动的管理方法,提高了患者输血的安全性和满意度.

  • 标签: 品质圈 输血科 交叉配血 岗位 安全输血
  • 简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是由于某种原因,体内产生了自身抗体,这种抗体与红细胞表面抗原结合或游离于血清中。鉴于AIHA的免疫血清学特点,AIHA患者的自身抗体能与所有正常红细胞起反应,输血时会遇到血不合。用二磷酸氯喹处理AIHA患者的红细胞后,能消除自发性凝集,使ABO定型更为准确,输血更为安全。

  • 标签: AIHA 患者 氯喹 配血 自身抗体 输血
  • 简介:血清分离胶是一种由数种化合物组成的半固体惰性胶,其比重约为1.03,与血液混合离心后分离成血清(上层)、分离胶(中层)、血细胞(下层)。用血清分离胶真空采血管采集受血者交叉血标本,可以快速分离出血清和血细胞,在临床急诊交叉血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为了解血清分离胶是否影响凝聚胺法交叉血的结果,笔者作了比较,现报告如下。

  • 标签: 交叉配血 血清分离胶
  • 简介:摘 要: 输血是在患者临床治疗时候常用的一种医疗手段 , 同时也是一种不可替代的手段。近些年来 , 医疗水平和生活水平都在提高 , 使得临床用血的需求量也变得越来越大。但是随之而来也会出现一些问题 , 像是安全便成为了首要的问题。在血型鉴定的基础上 , 在人体之外进行检测供血者和受血者的血液是否出现抗原抗体反应 , 也就是所说的血液相容性实验 , 进而再进行交叉血。经过这样的步骤 , 才能够保证安全性。但是并不是所有实验的血型都相合 , 本文归纳总结不合的原因 及处理方式。

  • 标签: 输血 交叉配血 原因 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