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如何使用小剂量的钡均匀涂布结肠全程,以获得优良的结肠双重造影质量,从而提高早期病变的显示率.方法对年龄、条件及男女比例相近的4组病例(共82例),分别进行了不同钡温、压力和速度的检查对比.结果降低钡温或提高灌钡压力,加之采取正确的充气体位,可以缩短灌钡时间,用钡量也从300ml~500ml减少至150"左右,且保证了钡在全部结肠的涂布.结论采用低钡温、加压法,既可减少用钡量,又能保证造影的质量.

  • 标签: 结肠 钡剂 对比造影 临床应用
  • 简介:静脉肾盂造影是泌尿外科疾病诊断中的一个重要检查方法,在泌尿系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中,常规的造影方法不能满意显影而影响诊断,为提高IVU的诊断价值,我院自1984年始对患肾不显影或显影不佳的病人采用延缓法静脉肾盂造影,提高了IVU造影的诊断率,现就168例次资料总结如下:

  • 标签: 静脉肾盂造影技术 造影剂 排泄性尿路造影 输尿管狭窄 泌尿外科 缓法
  • 简介:目的比较血管造影跟踪法(BCA)与传统DSA的技术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1例全下肢动脉血管造影患者的造影技术参数,其中31例采用BCA,30例采用DSA血管造影技术。分别对完成造影时间、对比用量、图像质量、患者吸收辐射剂量(DAP)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应用两种技术分别成功完成全下肢动脉血管造影。DSA在膝至足背血管的图像质量上优于BCA(60/65VS52/62),但是DAP大[(134.67±1.34)Gycm^2VS(69.55±0.74)Gycm^2],对比用量多[(94.58±1.44)mlVS(46.77±0.94)ml],检查时间长[(47.17±0.56)svs(32.55±0.28)s]。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0)。结论BCA与DSA相比具有造影时间短,对比剂量用量少,DAP低的特点,DSA局部观察血管情况较细致。因此,先行BCA筛查,然后针对病变加作局部DSA。

  • 标签: 跟踪血管造影 外周血管疾病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 简介: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FluoresceinAngiography,FFA)是眼底病检查的重要方法之一,对眼底病的诊断、预后和疗效有特殊的价值,我院于2003年12月至2005年11月,共行FFA426例,现将有关护理配合介绍如下。

  • 标签: 眼底 荧光血管造影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DSA血管造影对不明原因小肠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25例小肠出血患者,均经Seldinger’s法行肠系膜上动脉插管造影。结果出血的直接征象11例,出血间接征象12例,其中5例同时具有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出血阳性率72%。病变性质为:肿瘤性病变10例,其中平滑肌瘤6例,平滑肌肉瘤2例,间质瘤1例,小肠癌1例;麦克尔氏憩室4例;血管畸形3例;炎症1例。阳性病例与手术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75%,定位诊断100%。结论DSA血管造影对不明原因的小肠出血的定位、定性诊断有较高的价值。

  • 标签: 小肠出血 不明原因 DSA血管造影 间接征象 直接征象 性病
  • 简介: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为定性和定量分析冠状动脉病变提供了准确的依据.我院自2001年7月至2004年3月共进行CAG58例,现总结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58例冠脉造影中,男51例,女7例;年龄30~80岁,平均(53.67±14.83)岁.58例患者按1980年全国制定的冠心病诊断标准,将其分为三组.心绞痛组23例,心肌梗死组15例,可疑冠心病组20例.

  • 标签: 冠状动脉造影 CAG 冠心病 心肌梗死 心血管疾病
  • 简介:目的评价冠状动脉造影对冠心病诊断价值。方法采用Judkins法和桡动脉法对118例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结果80例病人有严重或非常严重冠脉病变,38例无明显异常改变。结论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最可靠手段,可为冠心病患者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血管造影术
  • 简介:  本文通过探讨椎管造影+CT成像辅助诊断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对臂丛神经损伤的准确诊断及进一步合理的治疗做一有益的探讨.用椎管造影的方法诊断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该技术效果确切,通过椎管内注入造影直接显示臂丛神经根部的损伤情况,为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较为确切的依据,以往的诊断方法往往对于椎管内的神经损伤情况诊断不明,应用椎管造影则可以了解椎管内的神经损伤情况,有利于手术方案的制定.……

  • 标签: 临床应用 应用椎管 椎管造影
  • 简介:目的对GE(LCV+)型血管造影机所带的三种测量工具准确性及优缺点进行比较。方法对经手术证实的209例分三组分别测量比较。结果导管校准组准确率为97.97%(145/148),球体校准组准确率为97.6l%(40/42),标尺校准组准确率为89.94%(17/19)。结论导管校准在准确性及应用方便性均优于其他两种测量工具。

  • 标签: 数字血管造影 测量工具 导管校准 球体校准 标尺校准
  • 简介:目的评价冠状动脉造影在冠心病诊治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Judkins法和桡动脉法对51例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显示冠状动脉病变情况,依据病变程度、部位,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结果51例患者中确诊冠心病35例,阳性率68.6%,其中15例患者置入支架26枚,2例合并左主干病变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结论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方法之一,可为冠心病患者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

  • 标签: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 冠心病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诊断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 简介:目的评价DsA在脑血管造影中的应用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采用seldmger技术脑血管造影64例,就其影像学表现并结合文献加以总结.结果64例中,脑血管造影未见异常26例,占40.63%;动脉瘤30例,占46.88%;动静脉畸形7例,占10.93%;颈内动脉海绵窦瘘1例,占1.56%.结论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其定位、定性准确率高、图像清晰,在神经介入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脑血管病 动脉瘤 动静脉畸形 DSA
  • 简介:大家都知道,凡是经过加工的食品或多或少都会使用添加,食品添加按其用途可分为香精、香料、色素、抗氧化、杀菌、增香、甜味、漂白、疏松和营养强化等不同种类,它们具有提高食品质量稳定性、防止食品腐败变质和改善食品性状的作用。在所有的食品添加中。防腐可能是最为人们关注、争议也最大的一个品种。近年来,大多数消费者都认为防腐对人体有害。

  • 标签: 食品防腐剂 食品添加剂 营养强化剂 质量稳定性 抗氧化剂 腐败变质
  • 简介:烧伤、烫伤、术后感染等原因,往往会造成组织细胞的损伤,在受伤部修复过程中局部肉牙组织的纤维化而形成瘢痕,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

  • 标签: 氟尿嘧啶 哈西奈德 霜剂 瘢痕
  • 简介:目的分析钡灌肠双重造影对诊断阑尾炎的可行性.方法对临床疑有阑尾炎的75例病人,采用造影前2d流食,造影当日清洁肠道,用足量的钡快速注满右半结肠,辅以体位和加压促使阑尾显影.结果75例中,阑尾炎X线征象典型者41例,21例阑尾部分显影,13例未显影.41例手术病人中X线确诊病例25例,占61.1%,阑尾部分显影X线提示可疑阑尾炎10例,占24.3%,6例X线不显影,未能做出X线诊断,占14.6%.结论临床怀疑有阑尾炎的病人,可选择钡灌肠双重造影,其检查方法简单、安全且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

  • 标签: 钡灌肠 阑尾炎 手术对照
  • 简介:病例患者男性,22岁,林芝军分区某部战士,因“左下腹间断性隐痛2周”住院治疗,泌尿系统B超检查诊断为:左输尿管结石。为进一步明确结石位置,给予患者行“膀胱镜逆行造影”检查。查后患者自解血尿一次,随即出现无尿,多次静推“速尿”(最大用量达200mg)病情无改善。3天内患者仍无尿,再次行泌尿系统B超检查结果未见尿路梗阻情况,膀胱内亦无尿。检测患者肾功,血肌酐进行性升高,达897.5umol/L,即诊断为:急性肾衰竭。立即给予患者血液透析治疗及各种相应处理,患者血肌酐逐渐下降,膀胱镜术后第7天开始排出小便。患者病情逐渐稳定,尿量恢复正常,很快脱离血液透析治疗。

  • 标签: 膀胱镜检查 急性肾衰竭
  • 简介:目的观察Levovist声学造影判断射频消融治疗肝癌局部疗效的长期结果,探讨声学造影在局部疗效判断中的意义.方法对23例肝癌(25个结节)射频消融治疗后行增强CT扫描和Levovist超声造影检查,以增强CT结果作为判断是否完全消融的标准,决定是否追加治疗.追踪21~42个月观察局部复发情况,比较超声造影和增强CT对局部疗效判断的准确性.结果治疗1个月后超声造影检出8个有血流的结节,CT检出5个结节有血供,超声造影与CT比较对瘤内血流检出的敏感性为75%,特异性、准确性均为76%,假阳性5例,假阴性1例.但追踪观察21~42个月后发现5个超声造影阳性、CT增强阴性结节中的4个于治疗后3~15个月复发,其余超声造影和CT增强扫描均阴性的结节和CT增强为阳性经过再治疗的结节均未见复发.结论与CT比较,Levovist声学造影对瘤内血流检测有可能更敏感,声学造影阳性而CT增强为阴性的结节强烈提示有局部复发的可能,有严密观察或追加治疗的必要.

  • 标签: 超声造影 声学造影 结节 治疗 局部 肝癌
  • 简介:目的对湿疹喷雾提取方法进行优选,以保证制剂质量达到标准。方法选择渗漉法、回流法、浸渍法、超声法研究方中徐长卿、黄芩、紫草等六味药材的最优提取方法,并运用正交设计试验法优选工艺条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方中丹皮酚、黄芩苷的含量,以此作为评价工艺的指标。结果回流法提取徐长卿、黄芩等五味药材最优工艺条件为:不浸泡,加醇量6倍、4倍.回流时间60min和40min,黄芩苷、丹皮酚浸出量分别可达401.86、97.93mg;而渗漉法的最优工艺条件为:粉碎度20目,渗漉速度3mL/min,浸渍时间24h.加醇量为10倍,黄芩苷、丹皮酚浸出量分别可达332.04、92.27mg。紫草单独用超声法提取,加min时吸光值最大,为0.676;而用浸渍法则需36h吸光值才达到最大,为0.492。结论徐长卿、黄芩等五味药材采用回流法较渗漉法提取效率高,紫草采用超声法较浸渍法提取效率高。

  • 标签: 湿疹喷雾剂 提取方法 正交设计试验 黄芩苷 丹皮酚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目的:制备一种外用酮康唑的新剂型-凝胶,并建立含量测定方法,以控制制剂质量。方法:用卡波姆-940作基质制备酮康唑凝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酮康唑含量。结果:制剂稳定,无刺激性;含量测定线性关系(4~12μg)良好(r=0.9999,n=5)。其平均回收弦为99.65%,RSD为0.53%(n=6)。结论:本制剂设计合理,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可靠。

  • 标签: 酮康唑 凝胶剂 制备 含量 测定
  • 简介:目的探讨选择性动脉造影诊断不明原因下消化道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不明原因下消化道出血行选择性动脉造影14例,对血管造影表现、造影方法及诊断进行讨论.结果造影发现对比外溢6例43%(6/14),病变异常血管或局部血管痉挛的发现率为57%(8/14).全部病例经手术证实.结论在诊断中,间接征象特别是血管痉挛的发现显得尤为重要,不应强求等到出血活动期时再行造影.

  • 标签: 诊断 不明原因 选择性动脉造影 下消化道出血 血管痉挛 间接征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