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采用ICP-AES法直接测定了硅钙孕育中铝、元素含量,对试样的制备、溶解方法、波长的选择及标准曲线的建立、基体干扰试验的影响进行了试验。建立的方法简便、快捷,有较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回收率为99.2%~101.0%,RSD(n=10)<1.0%。

  • 标签: 孕育剂 硅铁 ICP-AES法
  • 简介:针对高含地层条件,以有机酸A和有机酸B为主要原料,制备了防垢FX.考察了防垢加量、防垢时间、温度、氯化钠含量、体系pH值对高含地层条件下硫酸垢防垢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防垢FX是一种很好的硫酸垢防垢,当防垢FX加量为26mg/L、体系pH值大于9、温度小于70℃、防垢时间为18h时,防垢FX的防垢率可达80%以上.

  • 标签: 防垢剂 硫酸钡 pH值 制备 原料 氯化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病理检查以及X线造影对于食管癌临床确诊率。方法抽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通过病理检查确诊为食管癌疾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48例,所有患者均通过X线造影进行诊断,对比与病理检查方法的诊断符合率。结果X线造影与病理检查诊断符合率分别为早期94.29%、中期80.00%、晚期33.33%。结论X线造影检查用于食管癌的临床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价值,且具有操作简单等优势,可作为初诊和初筛的首选方法,尽早为治疗方案提供良好的依据。

  • 标签: 食管癌 病理检查 X线钡剂造影 诊断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灌肠小儿肠套叠手法复位方法。方法左手4指按压肠套叠部位,用力要适中,向下压入3cm左右,手指向梗阻端前推2—3cm,持续2—3分钟,可重复数次;当梗阻端位于回盲瓣处,左手4指指尖在梗阻端外侧方向下压入3cm左右,向内侧推。结果肠套叠经手法复位成功30例,1例未成功,成功率96.8%。结论正确的手法复位方法能明显提高肠套叠复位成功率。

  • 标签: 钡剂灌肠 肠套叠 手法复位
  • 简介:目的:研究硅烷偶联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MPS)在玻璃表面的分子取向.方法:应用漫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DRIFT)对γ-MPS在玻璃表面吸附的特征谱带进行分析,根据C=O基谱带的变化判断γ-MPS在玻璃表面的分子取向.结果:γ-MPS低浓度时,分子在玻璃表面的吸附既有垂直取向又有平行取向;随着γ-MPS浓度的增高,垂直取向的分子逐渐增多,而平行取向的分子逐渐减少;当γ-MPS的浓度达到其在玻璃表面形成整体覆盖(单分子覆盖)时,γ-MPS分子在玻璃表面趋向于垂直取向.结论:揭示了硅烷偶联γ-MPS在玻璃表面的吸附特征,为新型复合树脂的研究和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硅烷偶联剂 无机填料 分子取向 复合树脂 钡玻璃
  • 简介:以顺丁烯二酸酐、丙烯酸和丙烯酸甲酯为原料进行共聚反应,制备了防垢FBR。考察了防垢加量、温度、防垢时间、体系pH值及矿化度对防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70℃下防垢时间为16h时防垢率在97%以上,80℃下防垢率仍可达95%以上;在高成垢离子浓度条件下,FBR仍具有较好的防垢能力。

  • 标签: 防垢剂 硫酸钡垢 三元共聚物 性能评价
  • 简介:研究了硫酸重量法快速测定含铁合金中量的条件。结果表明,在0.12mol/LHCl介质中,选择EDTA作掩蔽,绝大多数离子不干扰测定,Ba(Ⅱ)在2~50mg范围内的回收率为97.60%~101.0%;当Ca(Ⅱ)、Pb(Ⅱ)含量高时,将沉淀酸度调至pH=5,则至少25mgCa(Ⅱ)、5mgPb(Ⅱ)不影响测定。所拟方法用于硅合金及硅钙、硅铝铁合金样品分析,费时仅为4~6h,RSD(n=5)=0.60%~3.83%,结果满意。

  • 标签: 硫酸钡 重量法 含钡铁合金 硅钙钡合金 硅铝钡铁合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X线透视下灌肠诊断小儿肠套叠及灌肠复位的可靠性及有效性,提高肠套叠X线诊断率和整复率。方法对30例经灌肠或手术证实肠套叠患儿的X线透视下灌肠点片及复位影像作对照分析。结果对肠套叠病人灌肠后所有病例均可见肠管内软组织肿块或杯口状充盈缺损,合理灌肠使26例成功复位,成功率约85%。结论X线透视下灌肠为肠套叠的确诊及治疗提供了有效方法,具有疗程短、创伤小、价廉、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

  • 标签: 肠套叠 钡剂灌肠 复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透视下观察流动在胃双对比造影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胃双对比造影过程中,透视下观察在胃粘膜表面的流动变化,发现病变或排除病变并点片。结果检出经胃镜、手术病理及临床随诊证实的微小病变40例,包括早期糜烂性胃炎8例,胃溃疡22例,胃息肉3例,平滑肌瘤2例,胃癌5例;另有6例除外胃部病变。结论透视下流动的观察在胃双对比造影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提高胃部疾病的诊断水平。

  • 标签: 透视观察 钡剂流动 胃双对比造影 胃部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胃肠道间质瘤应用造影及CT扫描的影像。方法选取我院经病理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回顾性分析其全部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应用造影及CT扫描。观察分析间质瘤性质、部位、CT影像特征及造影表现。结果30例患者中,间质瘤恶性15例、良性7例、交界性8例。造影显示良性间质瘤体积较小,表现为蠕动波变小,腔内小充盈缺损;而经CT平描,间质瘤密度呈均匀强化。CT平扫显示密度不均,且壁外或跨壁巨大肿块;增强扫描后主要为不均匀强化。结论采用造影检查胃肠道间质瘤缺乏特征性,但在初步定性、发现及定位病变方面有利,而采用CT扫描特征性较强,且针对间质瘤的定位和准确定性意义重大,因此临床应用时需将两者联合使用。

  • 标签: 胃肠道间质瘤 钡剂造影 CT扫描 影像研究
  • 简介:目的如何使用小剂量的均匀涂布结肠全程,以获得优良的结肠双重造影质量,从而提高早期病变的显示率.方法对年龄、条件及男女比例相近的4组病例(共82例),分别进行了不同温、压力和速度的检查对比.结果降低温或提高灌压力,加之采取正确的充气体位,可以缩短灌时间,用量也从300ml~500ml减少至150"左右,且保证了在全部结肠的涂布.结论采用低温、加压法,既可减少用量,又能保证造影的质量.

  • 标签: 结肠 钡剂 对比造影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硅铝钙作为一种全新的脱氧,与其他的脱氧相比,其脱氧能力是十分优越的,不仅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非金属杂质的含量,而且对于提高钢的质量又有重要的作用。而元素之所以能广泛的被应用到实际生产中,主要是因为在炼钢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实际的炼钢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的相关规定,把握其含量,才能达到预定的炼钢效果。

  • 标签: 硅铝钙钡合金 钡元素 含量 方法
  • 简介:资料患者男性,51岁。因颈前痛及吞咽困难2d于2013年7月16日来我院急诊。患者2d前曾进食猪蹄,之后出现颈前根部梗阻感,伴咽部不适,喜进流质,易流口水。因患者自幼确诊为“21三体综合征”,平日言语表达不清,故家人未能带其及时就医。2d后上述症状加重,于我院行食管造影,结果显示:食管上段可见局部棉絮存留征象,双侧中下肺野支气管内存在(图1)。暂给予禁食、禁水、留院观察等处理。

  • 标签: 21三体综合征 食管造影 患者 钡剂 误吸 吞咽困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肠道原发性淋巴瘤消化道造影和CT扫描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13年1月间经消化道造影和CT检查诊断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2例胃肠道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胃肠道淋巴瘤造影表现为多发或单发结节,多发浅表溃疡,胃壁弥漫性增厚但胃壁蠕动存在且胃腔缩小,本组20例表现为消化道腔内不规则充盈缺损,5例表现为多发卵石样充缺,6例形成“牛眼征”,单发巨大溃疡8例,4例消化道管腔变形、狭窄,但管壁较软;CT主要表现为多灶分布,密度均匀,增强后呈均匀性强化,胃壁广泛显著增厚但柔软,胃周多区淋巴结肿大等,本组20例表现为管腔内不规则肿块,增强后明显强化,8例胃周脂肪间隙显示不清;病理结果,非霍奇金淋巴瘤30例,其中T细胞性8例,B细胞性22例,霍奇金淋巴瘤2例。结论消化道造影是诊断胃肠道原发性淋巴瘤的首选辅助检查手段,CT扫描是对造影的补充检查,可对消化道管壁、管腔内、外及其周围组织器官受累情况和腹腔淋巴结转移情况等做出有效评价,以此来指导临床治疗,所以,造影与CT联合应用诊断胃肠道原发性淋巴瘤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胃肠道 淋巴瘤 钡剂造影 CT扫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础医院运用普通X机行上消化道造影检查对食管裂孔疝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以来的18例食管裂孔疝患者的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患者均为可恢复性食管裂孔疝(滑动疝),其主要X线影像表现为膈上疝囊征、胃粘膜征、食管下括约肌上升和收缩(A环征)、食管胃环(B环)征。但并不是每例患者均具有上述典型的X线影像表现,伴食管炎性改变11例。结论熟练掌握普通X胃肠道造影检查技术和充分认知食管裂孔疝的影像表现是诊断食管裂孔疝的必备条件,检查中,细致辨认、多运用检查技巧,在最佳的视角进行点片确诊,才能减少误诊、漏诊的几率。

  • 标签: 食管裂孔疝 X线检查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  本文开展PX吸附装置在生产过程中含废水的分析,确立了回收含废水的可行性,系统经设计改造后,实现了含废水的零排放钡盐单耗由0.88t/t,降低至0.73t/t。

  • 标签: PX吸附剂 含钡废水 零排放
  • 简介:本方法采用硝酸,氢氟酸溶解试样,高氯酸冒烟赶氟,盐酸(1+1)溶解盐类,用ICP-OES同时测定硅铝中铝、。通过多次试验确定仪器的最佳工作条件,并对影响测定的主要参数进行研究,本方法对试样中铝、的检测结果令人满意,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1.6%。

  • 标签: 硅铝钡 ICP-O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