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手指离复合组织的再植适应证和治疗效果。方法本组9例10指复合组织块离断均行再植术。结果成活8指,完全坏死1指,行皮瓣修复;1指1/5坏死,行换药愈合。随访4"16个月,外形、功能恢复满意。结论随着小血管吻合技术的提高,手指离复合组织在正确把握适应证情况下,应尽力再植。

  • 标签: 复合组织块 再植
  • 简介:来自五项随机或半随机对照研究的证据表明,桡骨远端骨折常优先采用经皮穿针合并石膏固定治疗而非单纯的石膏固定,但是在大多数的临床试验中发现,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并无统计学差异。在解剖测量和功能评分方面,经皮穿针固定(除Kapandji穿针外)与石膏固定的效果相近或较之更好,并且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采用Kapandji穿针技术时,在功能评分方面与石膏固定效果相当,但是桡侧缩短畸形更为严重,而且桡神经浅支的损伤也更为常见。这些结果并不代表最终的结论,根据标准指引进一步开展严格的临床试验将会更有利。

  • 标签: 石膏固定治疗 经皮穿针固定 桡骨远端骨折 半随机对照研究 临床试验 功能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比较夹板固定、石膏固定、夹板石膏交替固定在桡骨远端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120例,采取数字随机法分成3组,分别为夹板组(40例)、石膏组(40例)和交替组(40例),比较3组效果。结果交替组治疗12周后临床疗效优良率高于夹板组及石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交替组、夹板组平均愈合时间短于石膏组,且交替组平均愈合时间短于夹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夹板和石膏交替固定在桡骨远端骨折治疗中具有很高的可行性,效果较单独石膏或者夹板固定更好,临床价值较高。

  • 标签: 夹板固定 石膏固定 夹板石膏交替固定 桡骨远端骨折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研究舒芬太尼复合瑞芬太尼静脉全麻用于小儿扁桃腺样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60例择期行扁桃、腺样切除手术的患儿,随机分为A组(舒芬太尼组)和B组(芬太尼组),每组30例.麻醉诱导采用静脉注射咪唑安定,丙泊酚,维库溴胺、舒芬太尼或芬太尼.术中麻醉维持均采用持续静脉泵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观察诱导前,诱导后1min,气管插管后2min和5min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同时观察麻醉效果,麻醉苏醒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两组诱导后MAP和HR值均较诱导前下降,气管插管后2min,5min时A组血流动力学变化幅度明显小于B组,A组的呼吸,睁眼和拔管时间及术后苏醒恢复情况均优于B组.结论使用舒芬太尼复合瑞芬太尼的患儿术中血稳定力学更稳定,术后苏醒快且副反应少,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

  • 标签: 舒芬太尼 瑞芬太尼 芬太尼 血流动力学 小儿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石膏退热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发热患者均为我院20174-2019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采用复合树脂充填治疗后牙牙缺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至2014年12月接收的乳磨牙大面积缺损患儿7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对照组采用玻璃离子水门汀填充治疗,对观察组采用复合树脂修复填充治疗,之后观察并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失败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后牙牙缺损的治疗采用复合树脂充填治疗,填充成功率显著,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明显优于玻璃离子水门汀填充治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复合树脂 牙体缺损 疗效
  • 简介:   摘要 目的 通过分析数字化印模取得的三维重建模型和硅橡胶取模后翻制的石膏模型与患者口内制备的牙进行精度比较,进而指导临床。 方法 选取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0日,我院门诊需要修复固定冠的患者,进行牙预备后,分成两组进行取模,A组30例:数字化印模取模;B组30例:硅橡胶轻体重二次取模法取模,并灌制石膏模型;测量每组与预备后的牙在唇舌近远中精度差值并进行比较,明确两者之间的精度差异性。 结果 A组:(唇颊)L=0.026mm±0.009mm;(舌腭)P=0.025mm±0.009mm;(近中)M=0.025mm±0.009mm;(远中)D=0.025mm±0.009mm;B组:(唇颊)L=0.051mm±0.007mm;(舌腭)P=0.061mm±0.009mm;(近中)M=0.067mm±0.008mm;(远中)D=0.066mm±0.008mm。 结论 数字化印模精度比硅橡胶传统印模的精度更高。

  • 标签: 数字化印模 硅橡胶印模 精度
  • 简介:目的探讨玻璃纤维桩联合复合树脂应用于牙缺损修复的疗效,为纤维桩的进一步临床应用探索积累经验.方法选取68例患者合计102颗牙严重缺损的患牙,用玻璃纤维桩制作桩核,制作金属烤瓷金冠或全瓷冠修复,随访24个月,观察修复效果.结果68例102颗复查的患牙中,有1颗修复松动,但桩核稳固未松动,重新修复后效果良好,其余病例均未见玻璃纤维桩折断及牙根折裂等情况.结论玻璃纤维树脂桩的强度高,色泽好、操作方便,是牙缺损修复中是一种较好的支撑材料.

  • 标签: 玻璃纤维桩 桩核 牙体缺损 疗效
  • 简介:[摘要] 目的:评价光固化复合树脂对于牙楔形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分析治疗干预办法及其临床应用效果,70例牙楔形缺损患者为研究样本资料,在2018.01~2021.07研究时间段,分层随机化分组,对照组/35(玻璃离子水门汀修复),实验组/35(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对比患者(1)修复成功率;(2)修复失败原因。结果:(1)修复成功率:相较对照组,实验组患者修复成功率有显著改善趋势,(P<0.05);(2)修复失败原因:填充脱落为修复失败的主要原因,对照组填充脱落率5/35(14.29%),实验组填充脱落率0/35(0.00%),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于牙楔形缺损,实施光固化复合树脂治疗干预,修复效果显著,可积极提升患者牙齿美观度,改善咀嚼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光固化复合树脂 牙体楔形缺损 修复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摘要】 目的:观察不同部位的牙缺损使用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采用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不同部位的 64颗牙缺损,并随访 3、 5、 8年,对临床修复效果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64颗牙缺损修复后随访 3、 5、 8年,治疗成功率分别为成功率分别为 90.63%、 81.25%及 68.75%,失败病例主要表现修复松动脱落、折裂、变色、继发龋、患者出现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结论:光固化复合树脂治疗不同部位的牙病成功率较高,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提高。  

  • 标签:    牙体缺损修复 光固化复合树脂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牙病治疗中应用光固化复合树脂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口腔科于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130例牙病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均采用光固化复合树脂治疗,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154颗患牙治疗总有效率为90.3%,前牙治疗总有效率为96.8%,双尖牙治疗总有效率为85.9%,两者对比差异显著,可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光固化复合树脂在治疗牙病中具有显著疗效,能有效改善牙的颜色、形态,在填充后牙和邻牙间的契合度很好,患者舒适度较好,该材料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牙体病 光固化复合树脂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韦达普爱妙因复合粉治疗儿童腺样肥大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某地区三甲医院 2021 年 4月至 2021 年 7月收治的34例腺样肥大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对照组( 17例)患儿接受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喷鼻治疗,试验组( 17 例) 患儿接受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喷鼻 + 韦达普爱妙因复合粉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治疗效、体征改善情况。 结果:试验组的有效率优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试验组的打鼾、张口呼吸、腺样肿大等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儿童腺样肥大患儿接受韦达普爱妙因复合粉治疗预后更好,能有效改善打鼾、张口呼吸、腺样肿大等体征,减少复发,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韦达普爱妙因复合粉 腺样体肥大 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硅酸锂高嵌体和复合树脂嵌体修复牙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院内修复牙缺损患者80例对比观察,随机分两组,对照组复合树脂嵌体修复,观察组硅酸锂高嵌体修复,对比疗效。结果 两组效果无差异性,但观察组美学满意度相对较高。结论 两种嵌体修复效果无明显差异,但硅酸锂高嵌体的美学价值较高。

  • 标签: 硅酸锂高嵌体 复合树脂嵌体 修复牙体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牙缺损修复中联合玻璃纤维桩复合树脂的应用价值。方法:2020年03月~2021年03月从我院接收的牙缺损病人内随机抽选100例,根据入院的顺序分为两组,其中参照组(n=50)使用金属桩进行修复,而试验组(n=50)使用玻璃纤维桩复合树脂联合进行修复,对比两组病人的修复效果与血清ALP状况、病人对治疗的满意度以及复诊情况。结果:治疗后的牙修复完整状况、边缘适合状况以及牙松脱状况试验组均比参照组高,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牙体缺损 玻璃纤维桩 金属桩 复合树脂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硅酸锂高嵌体和复合树脂嵌体修复牙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我院就诊的牙缺损患者中选取96例(患牙96颗),以治疗差异将96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观察组48例,嵌体修复时,将复合树脂给予对照组,将硅酸锂高嵌体给予观察组,对比组间微渗漏情况,分析组间观察指标。结果:组间微渗漏情况对比(P=0.003,0.000,0.017,0.014,0.000)。组间观察指标对比(P=0.00,0.00,0.000,0.000)。结论:硅酸锂高嵌体修复牙缺损,取得了理想效果, 可推行。

  • 标签: 硅酸锂高嵌体 复合树脂嵌体 修复牙体缺损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