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如果采集的血小板可以推迟1天进行病原体活,则可对血液中心的物流、人员配置和献血流程进行优化,但是此期间细菌会快速增殖。本研究目的是评估补骨脂素衍生物和紫外光对采集24和30h后血小板中细菌的活效果。

  • 标签: 血小板 细菌灭活
  • 简介:摘要采用不同浓度的β-丙内酯(BPL)活狂犬病毒株收获液,在活后的不同时间取样检测病毒滴度及抗原含量,并对活后的样品进行病毒活试验。结果,三种不同浓度的β-丙内酯在4℃条件活24h后,样品内均未检测到病毒,较高浓度β-丙内酯对病毒抗原含量损失较大。

  • 标签: &beta -丙内酯 灭活 病毒滴度 抗原含量 细胞培养
  • 简介:目的比较新型植物螺剂-螺威(TDS)与50%氯硝柳胺乙醇铵盐(WPN)两种螺药物的两种现场螺方法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WanFangData、VIP和CBM数据库,纳入比较TDS和WPN现场螺效果的研究,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4年4月。两位研究者按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个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使用浸杀法螺时,与WPN相比,TDS施药后1d、3d的钉螺死亡率无明显差异,7d的钉螺死亡率较低[RR=0.96,95%CI(0.93,1.00),P=0.04]。使用喷洒法螺时,WPN与TDS施药后1d、3d、7d、15d后的钉螺死亡率以及15d后的活螺密度均无显著性差异。GRADE系统评分结果显示,证据水平为中等或低级。结论与WPN相比,TDS达到了天然源杀螺剂现场评价的要求,对钉螺的杀灭效果较好,其存量较大且价格低廉,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螺威 氯硝柳胺乙醇铵盐 灭螺效果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检血液检验质量评价回报结果,旨在提高检验水平。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的的共300个项目间质量血球分析仪、血液分析仪进行分析,并分析WBC、RBC、HB、HCT、PLT等指标检测结果。结果2015年、2016年、2017年检测合格率分别为83.75%、92.5%、98.75%,质量检测合格率逐年升高,血液指标检测总符合率为91.25%。结论对质量进行评估,对临床检验结果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价值。

  • 标签: 临检室 血液检验 室间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手术护理质量出现的问题,通过护理质量查检表研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整改措施,减少手术护理差错的发生,提高手术护理质量,保证手术病人的安全。方法:手术建立四个护理质量查检小组,分别设立组长与组员及各组护理质量查检表,科室实行护士长-质控组长-质控组员三级护理质量管理模式。护理质量查检各小组对于分管的护理查检内容设立年度目标值,选取2018年1月至12月在我院手术的480例手术实例,对于每月护理质量查检存在的问题计算出实测值,将目标值与实测值进行比较,总结,分析,以达到持续改进。结果:通过护理质量查检表对每月护理质量进行查检分析,发现护理质量查检出现的护理问题有所减少。结论:手术护理质量查检表在手术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应用过程中行之有效。

  • 标签: 手术室 护理质量 持续改进
  • 简介:摘要:动物检疫和病原微生物的检测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由于我国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畜禽养殖数量的增加,导致动物产品的进出口数量不断增加,所以,检验检疫工作面临着很大的挑战。病毒作为一种病原微生物,其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在畜禽养殖过程中会对动物产品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并且存在一定的传播风险。因此,在进行病毒检测和检疫工作时,需要采取相应措施对其进行处理。目前,国内外常用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高温灭菌法、紫外线照射法、化学试剂浸泡法等。本文分析了不同检疫处理方式对病毒活效果的影响,为动物产品进出口检验检疫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检疫处理 病毒灭活 效果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由于艾滋病的强大影响力,所以大家对于艾滋病存在偏见,认为艾滋病病毒传播非常简单,而且危害巨大。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解除偏见,本文通过分析艾滋病病毒的特性,针对性的提出关于艾滋病病毒的消毒与活方法的研究探讨。最终的目的是形成关于艾滋病病毒防治的正确认识,消除对于艾滋病的偏见。

  • 标签: 艾滋病病毒 消毒 灭活
  • 简介:目的分析病毒活新鲜冰冻血浆中纤维蛋白原、总蛋白、凝血因子FⅧ:C的含量,探讨病毒活血浆的质量控制指标,以保证病毒活血浆的质量。方法取成分制备好的同一份血浆平均分成容量相等的两组,一组为非病毒活、另一组做病毒活,留取各10ml,分别检测纤维蛋白原、总蛋白、FⅧ:C含量,并把相对应的两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的纤维蛋白原、总蛋白、FⅧ:C含量t值分别为1.120、1.135、1.275,均无统计学意义,且病毒活血浆蛋白回收率为91.42%,FⅧ:C回收率为81.60%,纤维蛋白原回收率为90.27%。结论病毒活新鲜冰冻血浆的纤维蛋白原、总蛋白、FⅧ:C损失较小、质量可靠,应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使输血更科学、更合理、更安全。

  • 标签: 病毒灭活 新鲜血浆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消毒供应质量对手术器械清洗包装的影响。方法现阶段的手术绝大多数都是对医疗器械进行消毒后再进行重复使用,而这种复用通常是利用消毒供应来完成的。通常做法是由消毒供应护理骨干人员,按照既定的机械洗涤流程与保障流程,参考治疗标准进行处理、包装,利用氧化氢离子灭菌与灭菌器来完成精密消毒,并对这部分器械的卫生水平与包装质量进行监督、管控,同时采取护士长负责制进行督导,最终将消毒完成的手术器械转交给相关人员进行集中处理与发放。结果在消毒供应参与到整个的手术器械清洗后,其包装质量有所明显提升(p<0.05),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消毒供应通过科学的手术器械清洗包装流程展开工作,可以显著提升手术器械清洗包装质量,同时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工作人员的满意程度,为新时期的医疗护理工作质量提升奠定了基础保障。

  • 标签: 消毒供应室质量 手术室器械清洗包装 影响
  • 简介:摘要:护理质量监测在护理质量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最终目标是改善护士的工作质量。手术是医院里的一个特殊部门,专门为病人做手术。手术护理的好坏,不仅关系到病人的身体健康,也关系到医院的长期发展。目前,外科手术护理工作的重点是护士,随着我国目前的医学状况日益严峻,外科护士的工作水平也随之提高。外科护士要与时俱进,以“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对每个病人都要小心谨慎、细心,把手术的护理质量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水准,赢得病人的信任和合作,才能使医院的健康发展。

  • 标签: 手术室 护理管理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护理质量监测在护理质量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最终目标是改善护士的工作质量。手术是医院里的一个特殊部门,专门为病人做手术。手术护理的好坏,不仅关系到病人的身体健康,也关系到医院的长期发展。目前,外科手术护理工作的重点是护士,随着我国目前的医学状况日益严峻,外科护士的工作水平也随之提高。外科护士要与时俱进,以“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对每个病人都要小心谨慎、细心,把手术的护理质量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水准,赢得病人的信任和合作,才能使医院的健康发展。

  • 标签: 手术室 护理管理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优质手术护理对手术患者满意度的影响,并从手术护理质量和安全管理的角度进行分析和调查。方法:选取了50例外科手术患者进行观察和比较,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取精细操作间优质护理方式,每组各25例。结果:采取精细操作间优质护理方式可以显著提高手术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这种护理方式注重细节化操作和注意事项,如设备清洁和消毒、手术器械的正确使用和归位、手术室内空气流通和过滤、手术患者体位等,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者安全性。结论:优质手术护理可以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在今后的手术护理工作中,应进一步加强细节化护理操作和安全管理,不断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 标签: 手术室 优质护理 细节化 安全管理 护理质量 满意度
  • 简介:摘要在临床上血液制品能够为有需要的病患提供治疗帮助,但是在进行制作的过程中,血液制品有传播病毒的风险,因此对血液制品进行病毒活以及去除是对其质量的重要保证,随着人们思想水平和安全意识的提高,对血液制品的质量也越加重视,本文对血液制品病毒活以及去除工艺的进展进行了研究探讨。

  • 标签: 血液制品 病毒灭活 去除工艺 进展
  • 简介:摘要对于医院的供应来说,在医院中起着比较重要的作用,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供应能够提供一系列的无菌器材、无菌物品等等。同时还能够对相关的器材进行回收、消毒。加强供应的护理质量管理,能够有效地保障整个医疗的质量,而且也能够最大程度的保障患者的健康。当然具体论述一下供应护理质量管理的措施。

  • 标签: 供应室 护理质量 管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实施护理质量的监控体系的过程与效果。方法选取某 院 2018年 2月~ 2019年 2月收治的 100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患者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质量监控。观察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结果本次探究中通过对实施质量监控前后的对比可以发现,观察组的护理质量明显提高( P< 0.05)。结论在手术护理的过程中实施质量监控方法可以明显地提高护理水平跟护理质量,效果理想。

  • 标签: 手术室护理质量 监控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手术持续质量改进工作中应用手术护理质量综合评价指标的价值。方法:择取240例手术治疗患者纳入研究范畴,120例患者为参照组,通过基础方法进行质量控制与评价;120例患者为观察组,应用手术护理质量综合评价指标开展质量控评。观察指标为不良事件发生率、满意度评分。结果:对主要不良事件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参照组各项目的发生率均更高,观察组优势明显,数据包分析证实,P值均在0.05以下。对患者做满意度调查,观察组的平均评分高于参照组20分以上,数据包分析证实,P值均在0.05以下。结论:护理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有利于改善手术工作质量,让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拥有更好的预后状态,确保手术安全与效果。

  • 标签: 手术室 护理质量综合评价指标 持续质量改进 应用方法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手术护理质量综合评定指标在手术持续质量改进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分析。方法2013年1-6月采用传统质量控制法对实验进行管理,本阶段为对照组;2013年7-12月采用新的手术护理质量综合评定法对实验进行管理。本阶段为实验组。结果本次采用的新手术护理质量综合评定法共含有11项指标,实验组共有10项指标的不良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护理质量综合评价指标应用在手术持续质量改进中可以有效降低手术差错率,能够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手术室护理质量综合评价指标 手术室持续质量改进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术护理质量反馈表用于手术的价值。方法:2021年1月-2022年1月本院手术未使用手术护理质量反馈表期间接诊的病人200人为对照组,2022年2月-2023年3月本院手术使用手术护理质量反馈表期间接诊的病人200人为试验组。对比。结果:关于手术耗时,试验组数据(4.52±1.31)h,和对照组数据(5.64±1.68)h相比更短(P<0.05)。关于术中失血量:试验组数据(15.37±4.29)ml,和对照组数据(26.31±6.42)ml相比更少(P<0.05)。关于护理质量:试验组数据(97.92±1.03)分,和对照组(87.13±2.59)分相比更高(P<0.05)。结论:手术用手术护理质量反馈表,病人的手术耗时更短,术中失血量更少,护理质量改善更加明显。

  • 标签: 反馈表 手术室 失血量 护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