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77 个结果
  • 简介:血液是生命动力的源泉,在临床医学抢救中起着不可取代的起死回生功效。在血源日趋紧张的情况下,尽管本院住院病人呈上升趋势,但用血量却呈下降趋势。现将本院多渠道节约用血情况汇报如下。

  • 标签: 节约用血 血量 血源 住院病人 临床医学 紧张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加强用血质量管理对保证临床合理用血的促进作用。方法 抽取2015年-2018年四个年度我院临床用血情况统计单,对加强用血质量管理期间各年度的用血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分析显示,红细胞、血浆用量,呈逐年升高趋势,2018年较前有所下降,血小板用量,除2017年有所增加外,呈逐年减少趋势。冷沉淀用量2015-2017有逐年增长趋势,在2018年有明显减少。2015-2018四年内,供血血型用量情况表现为O型>A型>B型>AB型。结论 加强用血质量管理,可保证血液资源能够得到有效利用。

  • 标签: 用血质量管理 合理用血 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蚌埠市临床用血的变化趋势。方法对2008~2010年临床用血总量、每月、每季度用血量及各血型用血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临床用血总量每年以10%~16%的速度递增;每年的3、4、5和10月份用血量较大,1、2和8、9月份用血量相对较少,3年中第2季度用血量比其他季度增加3%~15%;各血型用血量为O型〉A型〉B型〉AB型;凝血因子的用量逐年增加。结论分析临床用血量的变化趋势,为做好血源管理提供了依据,为缓解临床用血紧缺提出了思路。

  • 标签: 用血量 血型 趋势 依据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麻城市是一个县级市,约130万人口。麻城市中心血库承担全市的采供血工作,血液标本送黄冈市中心血站集中检测。挂靠在麻城市人民医院内,同时承担麻城市人民医院输血科的职责。笔者对近几年麻城市临床用血情况进行统计,展开分析。

  • 标签: 麻城市 临床用血 状况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血液供应紧张时期,通过对各医院临床用血分析,指导临床合理用血。方法:本血库自 2015年起,制定并执行了临床输血申请分级管理制度。结果: 2016年上半年较 2015年同期,红细胞使用量和人均红细胞使用量均有下降,特别是人均红细胞输注量有所下降。结论:制定并执行临床合理用血管理制度,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医院临床用血的紧张,同时节约了宝贵的血液资源,而且促进了临床科学合理用血的发展。

  • 标签: 血液紧张,临床合理用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对输血质量与安全十项指标[1]进行管理、动态分析、反馈,掌握临床输血质量管理执行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指导临床输血质量与安全管理的整改和发展。方法 统计我院2018年至2021年输血患者临床用血质量与安全评价指标。结论 临床用血质量与安全评价指标客观、全面、真实反映输血质量管理执行情况,为临床用血质量与安全管理的整改和发展提供数据支撑。

  • 标签: 探讨   评价指标   提供    数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临床常见不合理用血情况,并且研究科学合理的输血方法。方法对长沙某二甲医院2015年至2016年临床不合理用血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调查的所有400例病例当中,有53%存在不合理用血情况,其中有73例(18.25%)属于少量输血情况,有65例(16.25%)属于搭配血情况,有43例(10.75%)属于营养血输注情况,有31例(7.75%)为无效血输注情况。结论需要不断规范临床用血情况,全面确保临床用血安全,从根本上节约输血资源,这样可以全面加强临床输血技术和输血质量。

  • 标签: 临床 不合理 用血 平均血红蛋白
  • 简介:我国在血液安全方面所做的努力,大多侧重于血液采血机构的管理,对临床用血的重视不够,正确的临床用血是安全输血的重要组成部分[1].加强卫生技术管理,提高临床用血管理质量,保障临床安全用血和合理用血,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大课题.近年来,我省在此方面做了许多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效.

  • 标签: 卫生技术管理 临床用血 血库 输血 合理用血 安全用血
  • 简介:目的掌握华东六省一市颅脑创伤(TBI)患者用血状况,为临床合理输血和及时救治患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组织华东六省一市77家医院神经外科医生对经治的14948例颅脑创伤患者严格填写《颅脑创伤流行病学调查表》,收集2004年颅脑创伤住院患者输血与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等相关因素的信息,获得的数据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4948例患者中经输血治疗2072例.其中男性1663例(80.26%),女性409例(19.74%),平均年龄(41.56±17.36)岁,15~44岁的占56.00%。平均每人输血1114.03ml,54%的患者输血盈在400~800ml。术中输血(70.08%)和失血性休克(23.75%)为输血主要原因。合并伤越重、颅内受损越重、颅脑手术越复杂者输血概率越大;颅脑损伤程度越重,输血景越多(x^2=103.44,P〈0.005);输血越多,引起感染等并发症的概率越大(x^2=1593.98,P〈0.001),预后越差(x^2=62.42,P〈0.005)。结论对颅脑患者早期应积极控制出血性休克,预防各种感染、休克等并发症,术中严格控制出血,术后及时纠正贫血。

  • 标签: 颅脑创伤 输血 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血科在科学合理用血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60例输血患者,将其中30例患者命名为甲组,剩余30例患者命名为乙组,只对乙组施行输血科监督下合理用血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结果:乙组患者的不合理用血事件发生率为6.66%,其显著低于甲组的36.66%(P

  • 标签: 输血科 用血 作用
  • 简介:目的分析合肥地区临床医疗机构的退血情况,避免血液资源不必要的浪费。方法按退血品种、原因分类整理,统计各自所占比例并作出分析。结果2006~2010年101家医院共计退回7个品种、2402U血液,占临床用血的0.25%。退回的血液产品中,血浆产品退回数量最多,占全部退血的87.15%;脂肪血、破袋、絮状物、凝块产生是退血主要原因。结论针对上述原因,提出相应的措施,保障临床用血安全、及时、有效。

  • 标签: 临床退血 血液报废 血液质量 血液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输血科在临床用血管理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2月~2015年1月期间临床使用全血量、成分血量、比例及输血时的不良反应情况等。结果统计显示,2014年2月~2015年1月期间,我院成分血使用率大幅提升,已约达100.00%;输血不良反应情况显著减少,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已由2014年2月的0.64下降到了2015年1月的0.31%,输血安全性显著升高。结论输血科能够加强临床用血管理和使用,对提升临床用血的质量及输血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 标签: 输血科 临床用血管理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输血前评估在输血管理中的效果以及对合理用血的价值。方法:分两阶段来开展研究,2019年3月到2019年5月间采用常规输血管理,2019年6月到2019年8月在常规输血管理的同时应用输血前评估。然后从不合理用血不良情况等方面对比两种模式下的应用效果。结果:对照组不合理用血发生率为9.79%,不良情况发生率为3.40%;观察组上述两项指标分别为3.40%和1.28%,后一组较低,(P

  • 标签: 临床输血 输血前评估 不合理输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液检验对于贫血鉴别诊断的重要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7月1日~2020年8月1日治疗的100例贫血患者进行检验研究,缺铁性贫血与地中海贫血各50例,并要求同期50名身体健康的血液受检者参与对照组研究,观察检验结果。结果:检验后,缺铁性贫血与地中海贫血Hb、RBC、RDW上均有明显的组间差异,P<0.05;检验后,缺铁性贫血与健康者Hb、RBC、MCV、RDW有明显的组间差异性,P<0.05;检验后,地中海贫血与健康者RBC、MCV有明显的组间差异性,P<0.05。结论:血液检验是判断贫血患者外周血成分变化的重要检验工具,临床医生可以根据不同类型贫血患者的检验结果特征鉴别诊断患者,具有非常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贫血 外周血 血液检验 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