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2 个结果
  • 简介:临床资料:本组37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17~49岁,因喷窑时热水泥喷射致全身多处烧伤,均于伤后3h内入院.患者意识清楚,三凹征明显,均伴有不同程度呼吸困难、烦躁、呛咳、声音嘶哑,痰中带有水泥粉尘.患者头、面、颈部皮肤深度烧伤,创面水肿压迫气管,呼吸困难进一步加重.双肺布满干湿性啰音,可闻及哮鸣音.喉镜检查:口腔、会厌充血、水肿,水泥粉尘堆积.纤维支气管镜示:气管内壁水肿、糜烂、出血,气管黏膜脱落,管壁有大量水泥粉尘黏附.诊断:(1)烧伤总面积20%~85%TBSA,深Ⅱ、Ⅲ度.(2)吸入性损伤.按吸入性损伤程度分为:轻度18例、中度10例、重度9例.

  • 标签: 热水泥 诊断与治疗 吸入性损伤 纤维支气管镜 呼吸困难 水泥粉尘
  • 简介:目的探讨使用Friendly骨水泥股骨假体在老年股骨颈骨折假体置换中的应用.方法2002年6月~2004年6月我科因股骨颈骨折使用Friendly股骨假体行髋关节假体置换的老年患者(68~85岁)共31例,股骨假体固定采用第四代骨水泥技术,分析其临床效果.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根据髋关节X线片,评价骨水泥质量A级29例、B级2例、无C、D级.所有患者均无髋关节脱位发生.所有患侧髋关节Trendelenburg试验均为阴性.双下肢长度差异为(3.4±1.8)mm.术后3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为85±10.结论Friendly骨水泥股骨假体通过其在假体设计和假体固定上的改进可以比较好地解决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假体置换中所遇到的软组织平衡困难和假体固定困难等问题.

  • 标签: Friendly骨水泥股骨假体 股骨颈骨折 人工关节置换 老年人
  • 简介:严重骨缺损的髋臼假体翻修在临床和手术治疗中都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在我们以前的报道中有连续24名患者采用巨大的(〉65mm)半球状非骨水泥髋臼假体进行假体翻修,其中15名患者平均随访了7年。现在报道该组中12名患者,他们术后至少存活12年(平均13.9年),并且同意再次进行随访。最终的Harris髋关节评分是79分。无一例髋臼假体由于无菌性松动而需翻修,并且在影像学上未发现松动迹象。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虽高,但主要应归咎于感染。如果患者未发生感染,长期随访证实巨大髋臼假体的固定依然是牢固的。

  • 标签: 髋臼假体 长期随访 非骨水泥 巨大型 翻修 无菌性松动
  • 简介:背景: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长期使用结果很难在年轻患者中获得。我们对一组活动量大、要求较高、年龄小于50岁的患者使用Metasul金属对金属关节行非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术,并对这组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的中期结果进行回顾研究。方法:对62例年龄小于50岁(平均年龄37岁)的患者行70个全髋关节置换术。2例患者(2个髋)因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5年内出现深部感染而行关节切除成形术,予以剔除。余60例患者(68个髋)获得完整的临床和影像学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7年。结果:患髋Harris评分从术前平均49分,提高至末次随访时的95分;56例患者(93%)疗效评价为优。末次随访时影像学检查未发现假体松动表现。1例患者发现一处骨盆局灶性骨溶解,另1例患者有两处小的股骨局灶性骨溶解。出现骨盆局灶性骨溶解的髋关节接受了翻修手术,更换髋臼内衬,对未松动假体周围的骨溶解灶进行植骨。结论:通过对本组患者术后平均7年的随访,可见Metasul金属对金属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骨溶解和无菌性松动发生率较低。但有必要进一步随访,以明确与金属对金属关节置换有关的任何长期不良事件。可信水平:治疗性研究,Ⅳ级[病例系列(没有,或历史,对照组)]。进一步可信度参见作者介绍。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术 金属对金属 50岁以下 Harris评分 关节切除成形术 非骨水泥型
  • 简介:我们早期曾报道应用半球窝状多孔涂层髋臼假体,连续对20例高选择性严重髋关节发育不良或完全脱位患者施行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后7年的结果报道。此文是对这些髋关节在其后9年,即术后平均随访16年(范围,11.5~19年)的结果报道。在我们早期报道后,有2个髋臼壳行翻修术,其中1个由于无菌性松动,另1个由于聚乙烯衬垫在固定齿片未破裂情况下脱落。其余髋臼壳固定良好。X线片未见骨盆骨溶解,聚乙烯衬垫平均磨损率为0.09mm/年。髋臼壳的无菌性松动定义为失败,术后平均16年髋臼壳的生存率为92%。我们认为本组经严格选择的严重髋关节疾患的患者,经长达16年的随访髋臼杯的固定极好。可信水平:治疗性研究,Ⅳ级。进一步可信度参见作者介绍。

  • 标签: 非骨水泥型髋臼假体 髋关节发育不良 完全脱位 治疗性 术后 随访
  • 简介:论述了显微三维分析软件系统的组织结构和程序流程;针对因离焦光线的干扰而产生的模糊光学断层图像序列,基于断层内相邻像素和断层间相邻像素的相关信息,采用改进的最大期望算法对光学断层图像序列进行去模糊处理;对去模糊处理后的三维光学断层图像序列,介绍了一种基于表面点绘制的三维数据场表面重建反走样方法,加快了重建速度,同时具有较好的显示效果;三维体绘制时,提出了多维半自动阻光度转换函数解决方案,清晰地显示出了物体内部的细节变化;采用基于体素的方法计算重建后的物体的表面积和体积;通过三维分割和标记算法,实现了在三维空间内选择感兴趣目标的操作.

  • 标签: 光学断层显微技术 去模糊 三维面绘制 三维体绘制 表面积估计 体积估计
  • 简介:鞋袜潮湿是部队冬季发生足部冻伤的重要原因,而在居室内烘干鞋袜又是污染居室环境的主要因素。为解决既能烘干鞋袜、又不污染环境的问题,我部大部分新建的楼房兵舍均设有鞋袜烘干室。经3年使用观察,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 标签: 观察 连队 足部 冻伤 烘干室 效果
  • 简介:医药药剂科开展药学情报资料服务及用药咨询是现代医院生物医学模式改变所需要求具备的,医院药学情报服务已不再停留在编写新药信息有提供一般性咨询服务的模式上了,而随之改变为提供多种渠道的药物信息咨询服务。本文介绍我院利用医院局域网建立药品信息情报咨询系统有开展药物信息和咨询服务的情况。

  • 标签: 医院 信息情报咨询系统 设计 药品 信息情报网站 咨询服务
  • 简介:随着医学事业的发展,外科手术传统的皮肤缝合也在不断的进展.手术之后皮肤不用缝合,已不是人们的梦想.美肤外科免缝拉链的问世,给手术患者带来了福音.美肤外科免缝拉链适用于切口,促进创伤的愈合.同传统的外科创伤相比,美肤外科免缝拉链代表了一种全新的、不致外伤的手术方法,并有着良好的整形功能.

  • 标签: 美肤外科 医学 手术 临床资料 免缝拉链
  • 简介:目的探讨治疗难愈性股骨颈骨折新的肌骨瓣及术式。方法在观察标本、复习解剖的基础上,设计了部分臀中肌肌蒂大转子部骨瓣转位移植于股骨颈骨折处。治疗难愈性股骨颈骨折7例,骨折延迟愈合并股骨头缺血1例。结果8例患者全部在术后3~4.5月愈合。结论臀中肌骨瓣转位移植术是治疗难愈性股骨颈骨折及骨折不愈合的有效方法,创伤小,操作方便。

  • 标签: 臀中肌蒂骨瓣 股骨颈骨折 骨折不愈合 手术方法
  • 简介:基于医学图像的人工骨三维仿生设计,包括两方面内容:在对医学图像数字化处理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人工骨外部结构三维重建和内部微观结构仿生设计.由此能够设计出具有仿生微孔内部结构并与人体实际骨外部形状极其相似的人工骨.本文同时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骨三维仿生模型的多材料快速成型加工方法,用于制造具有生物活性的人工骨。

  • 标签: 三维重建 分形技术 仿生制造 仿生设计 人工骨
  • 简介:随着显微外科手术在临床的广泛开展,术后观察及护理工作越来越被重视,尤其是局部血循环的观察,如皮温、色泽、毛细血管反应及肿胀程度等的变化关系到手术的成败.以往对观察后记录方式虽然各不相同,但缺乏连贯性,且不够规范详细.为此,我们设计了一张集皮温、色泽、毛细血管反应与肿胀度详情图,简称皮温图,分别由各自相应的曲线连成,由曲线高低反应出局部血循环动态变化,为临床诊治提供了确切依据.

  • 标签: 显微外科手术 皮温图 临床应用 皮温 色泽 肿胀度
  • 简介:本文介绍一种自行设计的用于尺骨膳嘴骨折内固定的爪形钢板。用拉力器测试加载情况下4种骨折移位时的拉力值,对比结果表明.爪形钢板的拉力值大于其它3种内固定器材(P<0.05)。临床初步用于4例,效果满意。

  • 标签: 治疗 尺骨鹰嘴骨折 爪形钢板 设计 测试
  • 简介:目的研制氟比洛芬滴眼剂,扩大临床应用,满足眼科需要.方法滴眼剂处方中用磷酸盐缓冲液为溶剂,Tween-80为增溶剂,PVA为增稠剂.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氟比洛芬的含量,测定波长为247Bn.结果该制剂工艺简单、质量可控制,含量测定回收率为100.29%,RSD为1.36%.结论该制剂既适合医院制剂室配制,也适合药厂大批量生产,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氟比洛芬 滴眼剂 质量标准
  • 简介:目的:实现计算机对部队基层门诊部药品的宏观管理。方法:系统采用Delphi3.0编制实现,在本机上的数据库为Paradox。结果:设计出了5个系统内含17个功能模块。(见系统模块图)。结论:实现了药品和器械管理的科学化和现代化,降低了医疗成本,提高了工作和经济效益。

  • 标签: 基层门诊部药房 管理信息系统 药品管理 器械管理
  • 简介:目的报道利用彩色多普勒影像技术(CDFI)设计腹部轴型皮瓣修复上肢深部创面的方法和疗效.方法根据上肢创面特点,选用髂腰皮瓣、下腹部皮瓣和胸脐皮瓣共3个部位8个皮瓣,术前传统方法设计皮瓣后,应用CDFI检测轴型皮瓣供血动脉的起止点和长度等,根据检测结果再次设计皮瓣并转移覆盖上肢创面.结果CDFI检测结果与术中所见相符,8例皮瓣完全成活.结论CDFI对腹部轴型皮瓣血管判断具有简单、直观和无创的特点,为确定腹部轴型皮瓣移植提供更准确的依据.

  • 标签: 彩色多普勒影像技术 腹部 轴型皮瓣 上肢 深部创面修复 CDFI
  • 简介: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与合成多肽方法,寻找SARS-CoVS蛋白的抗原表位,为抗SARS多肽疫苗的深入研究提供试验依据.方法利用网络共享软件对与S蛋白抗原性相关的参数进行预测分析,从而设计S蛋白的抗原表位多肽;将合成的抗原表位多肽免疫家兔,用ELISA法检测产生的抗体.结果ELISA法检测发现,设计合成的2个抗原表位多肽片段(残基348-380,434-470)在家兔体内均能诱导抗体产生.结论设计合成的2个抗原表位多肽片段中包含SARS-CoVS蛋白的抗原表位,免疫家兔后能产生特异性抗体.

  • 标签: 抗原表位 S蛋白 SARS-COV 合成多肽 免疫反应 家兔
  • 简介:目的:评价腹部“S”型瓦合真皮下血管网皮瓣的设计及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采用笔者设计的腹部“S”型瓦合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手部掌背侧撕脱伤、烧伤后皮肤瘢痕挛缩及手指脱套伤8例,其中应用大“S”型瓦合皮瓣5例,小“S”型瓦合皮瓣2例,连续多个小“S”型瓦合皮瓣1例。结果:8例皮瓣一期全部成活,其中1例皮瓣远端青紫起泡,表面坏死经换药后痊愈。6例随访2~6年,皮瓣的外形、色泽、弹性、柔软度均良好。结论:(1)腹部“S”型瓦合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为双蒂,转移至受区后,血供充足,生长良好,可缩短断蒂时间。(2)皮瓣设计简单,手术操作容易且安全,成功率高,易于推广。(3)因是超薄皮瓣,成活后不需再次手术作分指术和皮瓣修薄术,外观良好,且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

  • 标签: 腹部 真皮 血管网皮瓣 手外伤 手术治疗
  • 简介:目的:设计一种专门用于腰椎椎体间后斜向植入的解剖型融合器,并对其进行生物力学稳定性评价。方法:采用6具小牛标本用实验应力分析方法,对正常的腰椎功能节段(FSU)、切除左侧小关节及椎板的FSU、植入单枚解剖型融合器的FSU及同侧附加椎弓根螺钉的FSU分别测定纵向压缩、屈曲、侧方弯曲及伸展的刚度,进行生物力学特性分析,自身对照比较。结果:①腰椎椎间盘摘除与小关节突切除后其强度和刚度分别比正常标本下降69%和44%(P<0.05);②采用单枚斜向植入椎间融合器加强了腰椎的稳定性,能使损伤标本的强度和刚度提高55%和28%(P<0.05),但仍比正常标本差4%—20%;③采用椎间融合器附加同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能提高腰椎的17%强度和50%刚度(P<0.05)。结论:经侧后方斜向植入的单枚解剖型椎间融合器在腰椎椎体间融合术中能提供足够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如辅以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则更为牢固。

  • 标签: 单枚解剖型椎间融合器 设计 生物力学 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