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持续正压通气在重症新生肺炎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进行调查。方法以60例重症新生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管理组、对照组,各30例。管理组患儿在对照组患儿治疗的基础上予以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干预组患儿疗效评估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80.0%,P<0.05。干预组患儿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为(2.4±0.8)天,咳嗽消失时间为(3.3±0.5)天、啰音消失时间为(3.9±1.1)天,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持续正压通气能够更好的改善重症新生肺炎患儿病症。

  • 标签: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重症新生儿 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导管吸氧,观察组给予持续正压通气,对比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HR(90.5±4.3)次/min、RR(18.2±4.0)次/min、PaO2(7.8±0.2)kPa、PaCO2(6.5±0.2)kPa、有效率97.3%、死亡率0、撤机时间(3.4±0.2)d、住院(8.1±0.7)d。对照组治疗后HR(100.3±5.6)次/min、RR(25.4±1.8)次/min、PaO2(6.8±0.1)kPa、PaCO2(6.8±0.1)kPa、有效率81.1%、死亡率18.9%、撤机时间(5.9±0.6)d、住院(10.9±0.9)d。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小儿重症肺炎,能够改善患儿的呼吸功能,降低死亡率,缩短撤机与住院时间。

  • 标签: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小儿重症肺炎 鼻导管吸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鼻塞持续正压通气(NCPAP)序贯流量导管湿化(HHFNC)联合猪肺磷脂注射液在新生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8年11月至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NRDS患儿3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15)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n=15)在NCPAP序贯HHFNC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猪肺磷脂注射液,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肺通气功能和开奶时间、时间、住院时间。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血酸碱度、二氧化然分压和氧分压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开奶时间、时间、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NCPAP序贯HHFNC联合猪肺磷脂注射液治疗法可有效改善NRDS患儿的肺部通气功能,对于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和预后效果均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新生儿 早期 鼻塞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猪肺磷脂 呼吸窘迫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探究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新生肺透明膜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84例肺透明膜病新生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双号法对患儿进行分组,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研究组,42例/组,对照组采用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治疗,研究组采用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和治疗后24h血气指标水平、治愈率、呼吸机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PaO2、PaCO2等血气指标水平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24h,研究组患儿PaO2水平、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儿PaCO2水平、呼吸机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透明膜病新生患儿采用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治疗,不仅能有效改善患儿机体血气指标水平和提高其疾病治愈率,同时还能降低其呼吸机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肺表面活性物质 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新生儿 肺透明膜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新生肺透明膜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患有肺透明膜病的新生34例作为本次的观察对象,选取时间为2017年12月-2019年3月间,将其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进行比对,一组为采取常规疗法进行治疗的常规组,一组为采取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进行治疗的联合组,分析两组的治疗有效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联合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差异显著。结论对新生肺透明膜病采取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肺表面活性物质 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联合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型鼻塞持续正压呼吸治疗新生呼吸衰竭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3月到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90例呼吸衰竭新生,依据不同的研究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n=44)与试验组(n=46),对照组施以简易水封瓶正压通气技术治疗,试验组施以新型鼻塞持续正压呼吸治疗,观察两组新生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的PaO2、SaO2、PaCO2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新生的PaO2、SaO2、PaCO2差异(P>0.05);治疗2周后,试验组的PaO2、SaO2明显提升,PaCO2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新型鼻塞持续正压呼吸治疗新生呼吸衰竭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 标签: 新型鼻塞持续气道正压呼吸 新生儿 呼吸衰竭
  • 简介:目的:探讨使用创高频振荡通气和CPAP通气模式治疗新生呼吸窘迫综合征,比较二者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是否可减少上机时间及住院天数等。方法:选择河南省周口市中心医院新生重症监护病房(NICU)2016-03—2018-03期间收治的RDS患儿74例,分为创高频组(NHFV组)36例及正压通气组(NCPAP组)38例,比较两组上机前和上机后12、24、48、72h动脉血气变化、并发症发生情况、上机时间等。结果:NHFV组PO2、a/APO2、SaO2在给予呼吸支持后12、24、48、72h均高于NCPA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NHFV组PaCO2在给予呼吸支持后12、24、48、72h均低于NCPA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儿均痊愈出院,在漏、持续肺动脉高压、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视网膜病、肺出血、颅内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其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NHFV组在气管插管、上机时间及住院天数均少于NCPA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高频通气治疗RDS疗效确切,且与CPAP通气模式相比,可减少RDS患儿CO2潴留,增加合指数,减少上机时间及住院天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无创高频振荡通气 呼吸窘迫综合征 无创正压通气 新生儿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重症哮喘患者使用正压通气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7月来我院治疗的患有重症哮喘的患者30例进行对比分析,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常规组15例和创组15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方法治疗创组在常规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正压通气治疗,对比常规组和创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和治疗前后患者的呼吸频率和心率。结果无创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创组和常规组患者的呼吸频率和心率都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创组的改善程度大于常规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正压通气治疗重症哮喘患者效果显著,值得今后的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无创 重症 哮喘 正压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 CPAP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护理体会。 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 6月至 2019年 6月收治的 80例小儿重症肺炎患者。患儿采用 CPAP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分析患儿的护理体会。 结果:本组痊愈44例,显效 32例,总有效率 95.0%。;本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为退热时间 3.0±1.6d,肺罗音消失时间 4.5±1.0d;患儿有不良反应发生,包括 1例感染、 1例腹胀。本组不良反应率为 2.5%,对症治疗后消失,取得了满意效果。 结论:小儿重症肺炎采用CPAP持续正压通气治疗疗效显著,要配合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具有较少的不良反应、症状消失较快,适于在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小儿重症肺炎 CPAP持续正压通气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有创机械通气 -流量序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急性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在 2018年度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中选取 58例,随机分 2组:观察组( 29例)行有创机械通气 -流量序贯治疗,对照组( 29例)行有创机械通气 -创序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相关指标、 48h再插管率及面部压力性损伤发生率。结果:序贯治疗 2h后观察组的 HR、 RR、 PaCO2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呼吸舒适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的面部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急性呼吸衰竭的治疗中采用有创机械通气 -流量序贯治疗可有效降低 PaCO2、提高呼吸舒适度、预防面部压力性损伤。

  • 标签: 有创机械通气 -高流量氧疗序贯治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呼吸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肠梗阻导管治疗粘连性小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 2018 年 8 月 - 2019 年 8月收治的粘连性小肠梗阻的患者 80 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措施不同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 40 例。研究组患者 行经肠梗阻导管治疗,对照组患者行胃管减压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腹胀腹痛改善情况、胃肠减压量、肛门排气排便恢复时间、腹部立卧位 X线平片示液平面消失时间,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 95.00%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7.5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组腹部症状改善情况、肛门排气排便恢复时间、腹部立卧位 X 线平片示液平面消失时间均明显降低,日平均减压量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肠梗阻导管置入术治疗粘连性小肠梗阻疗效确切,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粘连性小肠梗阻 鼻肠梗阻导管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呼吸衰竭的具体效果及护理情况。方法:将我院 2018年 1月 -2019年 1月收治的 36例新生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为 18例患儿。其中观察组采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机械通气治疗方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实际治疗效果、血气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几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 FiO2、 PaCO2、 a/APaO2值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 88.9%,对照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 72.2%,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为 11.1%,对照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为 33.3%,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结论:高频通气治疗新生呼吸衰竭属于十分有效的通气方式,可以明显缓解患儿症状,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方面得到进一步的推广与使用。

  • 标签: 高频振荡通气 新生儿 呼吸衰竭 疗效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呼吸衰竭中应用循证护理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80例新生呼吸衰竭患者,收诊时间为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随机均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干预,评价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血氧分压(PO2)、血二氧化碳分压(PCO2)、pH改善状况均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呼吸衰竭中应用循证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儿的治疗效果,改善患儿动脉血气相关指标,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 标签: 循证护理 新生儿 机械通气 呼吸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对新生持续性肺动脉高压采取高频振荡通气与西地那非联合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展开研究。方法拣选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儿科收治的51例持续性肺动脉高压新生,随机数字法分组,对照组25例(高频振荡通气),研究组26例(高频振荡通气+西地那非),对比两组患儿采取治疗措施后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肺动脉高压以及体循环收缩压明显下降,纠正效果较对照组好;研究组新生呼吸机撤离时间较对照组短,整体治疗费用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对新生持续性肺动脉高压采取高频振荡通气与西地那非联合治疗后能够有效降低新生肺血管阻力,联合治疗的效果显著。

  • 标签: 肺血管阻力 肺动脉高压 高频振荡通气 西地那非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小儿重症哮喘PICU机械通气治疗中气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2018年2月-2019年4月本院PICU接诊且行机械通气治疗的重症哮喘患儿6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原理将之分成试验和对照2组(n=30),对2组都施以常规护理,试验组加用护理。分析2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对其作出比较。结果试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23.33%,P<0.05。结论采取护理法对PICU接诊且行机械通气治疗的重症哮喘患儿进行干预,可有效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建议临床推广。

  • 标签: 小儿重症哮喘 应用价值 PICU 气道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浓度复苏治疗新生窒息临床效果比较。方法选取2017年11月到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90例窒息新生,随机分为对照组(n=45)与试验组(n=45),对照组予以21%的进行复苏治疗,试验组予以40%的进行复苏治疗,观察两组新生的复苏成功率、病死率、新生缺氧缺血性脑病发生率、心功能损害发生率,PO2、PC02、复苏5min的Apgar评分情况及神经行为测定(NBNA)评分、出生5min的心率情况。结果两组新生复苏成功率、病死率、新生缺氧缺血性脑病发生率、心功能损害发生率,PO2、PC02、复苏5min的Apgar评分情况及NBNA评分、出生5min的心率显著差异(P>0.05)。结论21%与40%的浓度复苏治疗新生窒息的效果无显著差异,均能够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不同氧浓度 复苏治疗 新生儿窒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大剂量维生素E治疗新生硬肿症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接受治疗的134例新生硬肿症患者,将所选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n=67)与对照组(n=67)。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保暖、输液、抗感染等常规疗法,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大剂量维生素E皮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总有效率及临床观察指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89.5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0.15%),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平均体温恢复时间、平均硬肿改善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大剂量维生素E治疗新生硬肿症的临床疗效肯定,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患者体温快速恢复,缩短患者疾病治疗时间,对提高患者预后生活质量有积极意义。

  • 标签: 维生素E 大剂量 新生儿硬肿症 价值分析
  • 简介:摘要分析对新生胆红素血症的患儿行临床护理路径的实践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入院治疗的96例患有胆红血素症的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按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实验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分析两组护理后的黄疸和胆红素指标,以及黄疸消退时间、住院时间。结果护理干预之后,观察组患儿的血清胆红素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中针对新生黄疸患者采取早期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缓解黄疸指数,降低胆红素血症的出现几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应该在临床中给予大力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 早期干预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正压通气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期间综合护理干预工作的落实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4月-2019年5月期间行正压通气治疗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n=74),进行对照组、试验组随机分组护理。对照组37例患者行常规护理,试验组37例患者配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依从率以及血气分析指标、情绪评分变化情况。结果试验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整体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干预后指标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正压通气治疗期间配合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更好的改善患者的情绪、血气分析指标,护理效果更佳。

  • 标签: 无创正压通气 综合护理干预 COPD合并呼吸衰竭 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