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CT扫描检查对眶内异物定位的准确性和显示并发症方面都显著高于普通X线平片检查.还可为临床手术方式的选择及预后估计提供参考.现对1999年6月~2002年12月,28例眶内异物定位的影像对比如下.

  • 标签: 眶内异物定位 影像学 临床资料 CT扫描 X线
  • 简介:摘要目的使用不同检测方法检验尿液红细胞的结果进行对比。方法选取接受尿液检查的500例患者,将每份尿液样本划分成相同的三份,分别对这三份尿液标本采取胶体金隐血检测法、尿液流式细胞分析法、尿液干化学分析法进行检验,并对红细胞检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使用胶体金隐血检测法、尿液流式细胞分析法、尿液干化学分析法测得的尿液红细胞含量,得出阳性率患者分别为29.6%、18.6%、25.8%;任何两种不同检验方法的检验结果进行比较之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使用不同的方法对尿液红细胞进行检验的过程中,其结果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在临床尿液检验中可以联合使用,以此提升检验的正确率。

  • 标签: 尿液检验 红细胞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住院病案首页质量改进前后的效果。方法 以随机抽样法对改进前2018年1月至6月(n=1000)和改进后7月至12月(n=1000)住院病案首页予以对比,主要对比改进前后不同科室住院病案首页缺陷情况。结果 比较改进前后的病案首页缺陷情况具有显著差异(P<0.05),感染科、呼吸科、介入肿瘤科、综合外科改进前共累计漏填项目数占19.90%,错填项目数为19.00%,改进后分别为2.30%、2.10%。结论 改进措施的实施有效提高了医院住院病案首页信息质量,同时减少了漏填项目数、错填项目数。

  • 标签: 住院病案 质量 改进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MRI、CT于副鼻窦炎诊断价值及优势。方法通过对78例患者进行CT、MRI扫描,对比。结果MRI能从多方位观察病变部位、范围、形态,反映窦壁黏膜病理改变、窦腔内分泌物性质,通过MRI可较早而准确地发现病变。结论鼻窦炎是导致头痛、头晕、耳鸣、颈部不适等的最主要的诱因之一,在平时的临床工作中常被忽略,CT凭借卓越的空间分辨率和组织密度分辨率判断副鼻窦炎范围及程度,特别是对窦口鼻道复合体解剖变异的显示更为直观。常规MRI颅脑图像较CT具有明显优势。

  • 标签: CT MRI 副鼻窦炎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几种治疗髌骨骨折手术方法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于2010年1月到2011年4月收治的80例髌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张力带固定法、空心螺钉固定法、空心螺钉张力带固定法、髌骨镍钛记忆合金爪固定法进行手术治疗,针对四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止血时间、切口长度,Lysholm评分以及Oswestry疼痛功能评分进行对比。结果四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止血时间、切口长度对比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Lysholm评分以及Oswestry疼痛功能评分方面,四组患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钢丝张力带固定组与空心螺钉张力带固定组相比,数据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张力带固定法和空心螺钉张力带固定法的固定牢靠,更加符合AO原则,具有理想的生物学稳定性,髌骨镍钛记忆合金爪固定法刺激小、适应性好、手术简单、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但是不适宜用于粉碎性骨折的固定上,因此,对于髌骨骨折患者的固定方式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根据患者的实际伤情选择最优的固定方式。

  • 标签: 髌骨骨折 手术方法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提高医疗质量,控制交叉感染,确保患者安全,为节省部门成本,清除生锈器械的锈迹。方法:选择了有锈迹的器械,并将其分为一次清洗、多项式浸泡、除锈处理、润滑和维护。结果表明,锈迹明显消失,

  • 标签: 供应中心 器械除锈 返锈 清洁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学科多模态对胰腺肿块对比。方法:选取本院2022年1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60例胰腺肿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28例和对照组32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影像学分析,研究采用组多学科多模态影像学分析,观察2组患者胰头肿块的大小、形态、密度/信号特点(包括多期强化特征等)、边界;肿块区及周围是否存在囊性灶,邻近组织器官的改变,包括有无腹腔及腹膜后淋巴结转移、肝脾有无转移、肾筋膜有无增厚等。结果:研究组胰腺肿块形态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胰管扩张、胰管结石、胰周及腹膜后淋巴结肿大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肿块钙化、坏死囊变、分叶征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多学科多模态对胰腺肿块具有良好影像学鉴别与诊断价值。

  • 标签: 多学科 多模态 胰腺肿块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乳腺三维断层摄影(DBT)与全数字化乳腺摄影(FFDM)在乳腺病症诊断中的效能比较。方法 挑选我院2021年7月-2022年1月诊断为乳腺病症病患6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选病患全部双体位拍摄同时开展COMBO模式检验(囊括DBT以及全数字化乳腺摄影(FFDM))。分别对COMBO以及FFDM检验落实BI-RADS分类。结果 FFDM以及COMBO两类不同检验方式对乳腺病灶BI-RADS分类诊断分布差异统计证实,两类诊断模式诊断分布存在区别,整体COMBO模式诊断分类更加高。结论 DBT在乳腺X线检验开展BI-RADS分类过程中具备较为突出的临床价值。

  • 标签: 乳腺三维断层摄影 全数字化乳腺摄影 乳腺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精神卫生领域患者安全中外研究。方法:通过检索各网站的文献,获取精神卫生领域患者安全中外文文献,其中包括:中国知网、万方、PubMed数据库等,并应用VOSviewer软件加以分析。结果:共纳入810篇中文文献,1427篇外文文献,其中中文文献主要包括老年、安全隐患以及应对措施等问题,外文文献主要包括老年、儿童、青少年、成人等阶段患者的安全问题。结论:精神卫生领域患者安全在中外研究中均涉及了老年及老年住院安全等问题,相比于外文文献来说,中文文献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 标签: 精神卫生 患者安全 中外研究 VOSviewer
  • 简介:目的探讨尿毒症行腹膜透析并发腹股沟疝患者改变治疗策略后产生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5年5月,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学院附属深圳市人民医院尿毒症行腹膜透析并发腹股沟疝患者49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单侧腹股沟疝28例,双侧腹股沟疝21例。所有患者均行腹股沟疝修补术,分组对比改变治疗策略前后的术后并发症。结果49例患者共施行了70侧疝修补术。49例有7例(7/70,10%)术后出现并发症,包括切口感染2例、切口出血2例、阴囊血肿3例,经非手术治疗后均痊愈。随访2~96个月,有3例复发(4.29%)。结论尿毒症行腹膜透析并发腹股沟疝患者选择无张力修补术是安全,有效的;术后尽快恢复腹膜透析不增加术后并发症。

  • 标签: 腹股沟 疝修补术 腹膜透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降温速率制备方法对冰冻血小板凝血质量的影响,以选择最优降温速率。方法收集16例健康捐血者200ml全血,制备浓缩血小板,按照不同冷冻速率(A组1℃/min、B组10℃/min、C组20℃/min)冰冻血小板,储存1周后复温,测定血小板凝血质量,与对照组(新鲜血小板)及(D组)非程序降温组比较。结果A、B、C、D组血小板计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血小板计数、回收率及聚集率均明显高于A、C、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C、D组CD42b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B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D组CD62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B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CD4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冰冻血小板凝血质量受降温速率影响比较大,10℃/min为最优降温速率。

  • 标签: 降温速率 冰冻血小板 凝血质量
  • 简介:  梅毒是由苍白螺旋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STD).梅毒螺旋体侵入机体后可产生两种抗体,即抗心磷脂抗体和抗密螺旋体抗体.由于潜伏期梅毒和晚期梅毒临床表现极不典型,常不出现皮肤黏膜病损,得不到直接检查梅毒螺旋体的标本,故梅毒的血清学试验非常重要.目前临床实验室常用的过筛试验主要有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属非特异性梅毒螺旋体血清试验,梅毒特异性试验主要以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为主.本实验室选用TRUST和TPPA两种方法,对112例早期梅毒血清进行检测,现分析如下.……

  • 标签: 梅毒 甲苯胺红试验 明胶颗粒凝集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