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法在中等长度导管维护中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分2020年4月-2021年12月我院56例型号相同中等长度导管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均为28例,分别给予常规维护方法、采用PDCA循环法维护,对比两组导管维护达标、并发症及依从性。结果:观察组导管维护达标率92.86%相比对照组67.86%明显较高(P

  • 标签: PDCA循环 血栓性堵管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在年轻恒牙外伤固定治疗中应用连接技术的优势。 方法 选取2021年8月~2022年8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年轻恒牙外伤患者72例,使用随机法进行平均分组,各36例。常规组在固定患牙时使用牙弓夹板钢丝,实验组则使用粘技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的基牙附着功能丧失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基牙附着功能丧失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治疗有效率及基牙附着功能丧失情况均比常规组更优(P

  • 标签: 粘接技术 年轻恒牙 外伤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全髋关节置换术中Offset重建与双下肢长度差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关节外科自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由同一术者行单侧髋关节置换的患者术前及术后标准双髋正位片40例患者资料,随访时间6-12个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较治疗前Harris评分明显升高,数据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5);Offset重建组与未重建组在等长率方面有统计学意义(P<0.05);Offset重建组患者,其双侧股骨偏心距差值较小组同差值较大组在术后双下肢等长率方面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双侧股骨偏心距差值同术后双下肢长度差存在正相关,相关系数r=0.651。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可帮助患者改善髋关节功能,通过中Offset重建,并尽可能保证双侧股骨偏心距接近,从而有效预防相术后双下肢不等长问题的发生,进一步提升全髋关节置换术综合效果。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术 Offset重建 双下肢长度差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胃管置入长度对脑梗死长期鼻饲饮食患者营养改善情况产生的影响。方法:对来自我院罹患脑梗死疾病并且接受长期鼻饲饮食的66例患者进行抽取,时间介于2020年2月~2022年3月范围;采用数字奇偶法分组后完成本次干预研究各组别划分,即包含33例采用45~55cm胃管留置长度干预的参照组,与包含33例采用55~65cm胃管留置长度干预的研究组;组间比较两组营养改善情况(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回抽胃内残留量以及并发症(呕吐、吸入性肺炎、呛咳以及胃反流)总发生率。结果:干预前,研究组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较参照组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差别不明显(P>0.05);干预后,研究组、参照组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均较干预前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更高(P0.05);研究组回抽胃内残留量较参照组回抽胃内残留量更少(P

  • 标签: 胃管置入长度 脑梗死 长期鼻饲饮食 营养改善 回抽胃内残留量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眼轴长度用于近视预测模型对儿童和青少年近视筛查的效能。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3月-11月期间参与儿童眼病研究的100例小学一年级学生和100例初中一年级学生进行研究,建立近视预测模型使用Logistic回归方法,对不同模型预测近视的灵敏度、特异度、受试者特征曲线下面积( AUC)、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进行分析。 结果 使用单一AL指标预测模型时小学一年级学生中的灵敏度为6.62%、阳性预测值为91.84%,初中一年级学生中的灵敏度为87.35%、阳性预测值为47.18%;使用2种指标预测模型时预测效果最好的是AL+UCDVA,小学一年级学生近视预测灵敏度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48.43%和78.75%,初中一年级学生中近视预测灵敏度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7.56%、79.84%。结论 AL在儿童和青少年早期预测近视方面具有较高的灵敏度,是一种非侵入式检查,操作简单,是儿童和青少年眼球发育过程中不可逆性、与形成近视有关的重要指标,可以作为筛查、诊治儿童和青少年近视的一个指标,值得推广。

  • 标签: 眼轴长度 近视 预测模型 儿童 青少年 近视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自酸蚀粘修复系统对老年牙体缺损伴重度磨耗的修复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110例老年牙体缺损伴重度磨耗患者,对照组55例开展全酸蚀粘系统修复,观察组55例自酸蚀粘系统修复,观察不同修复系统对老年牙体缺损伴重度磨耗的修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咬合力、咀嚼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牙齿敏感程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酸蚀粘修复系统对老年牙体缺损伴重度磨耗的修复效果更为显著,可提高患者咀嚼能力,值得推广。

  • 标签: 自酸蚀粘接修复 老年牙体缺损 重度磨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自酸蚀粘修复系统对老年牙体缺损伴重度磨耗的修复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老年TD伴SA患者1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对照组52例,对照组采用全酸蚀粘修复系统,观察组采用自酸蚀粘修复系统。记录口腔恢复情况、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口腔恢复情况对比:治疗后1周,组间对比(P>0.05);治疗后3个月,组间对比(P0.05);治疗后3个月,组间对比(P

  • 标签: 自酸蚀 粘接修复系统 老年牙体缺损 重度磨耗 修复效果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自酸蚀粘修复系统对老年牙体.缺损伴重度磨耗的修复效果。方法:在我院就诊的DD伴重度磨耗老年患者中选取60例,随机分为均衡的两组,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60例患者行口腔常规消毒,除去口腔内杂物、菌斑。将全酸蚀粘系统修复给予对照组,将自酸蚀粘结修复系统给予观察组,对比组间咀嚼功能、组间敏感性,同时观察组间治疗1年后发生不良事件的情况。结果:经治疗,组间咀嚼功能对比P=0.000,组间牙齿敏感性对比P=0.000,经治疗1年后,观察组出现1例继发龋,占比3.3%,对照组6例继发龋,2例修复体脱落,占比26.7%,组间发生率对比X2=12.074,P=0.000。结论:DD伴重度磨损老年患者治疗时选择自酸蚀粘结修复系统,疗效显著,可选用。

  • 标签: 自酸蚀 粘接修复系统 老年 牙体缺损 重度磨耗 修复效果 观察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品管圈”活动对于降低无托槽隐形矫治附件粘不合格率的作用。方法 成立“品管圈”按照PDCA循环开展活动,找到无托槽隐形矫治附件粘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拟定相应的对策并实施,通过回归分析评估“品管圈”活动的成效。结果 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无托槽隐形矫治附件粘不合格数从原来的246个/800个降至73个/800个,同时品管圈成员对品管圈的认识、沟通与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解决问题能力、团队精神及和谐度等方面得到了提高。结论 通过品管圈活动能够有效的降低无托槽隐形矫治附件粘不合格率,提高牙科医生的工作效率。

  • 标签: 无托槽隐形矫治附件 品管圈 不合格率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急性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患者接受直接取栓与桥治疗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用2019年9月-2020年9月院内医治的61例急性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患者,随机分两组,30例参照组进行直接取栓,31例观察组进行桥治疗,对比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疗效比参照组好,数据有差异(P<0.05)。结论 两种治疗方式中桥治疗能更好的影响预后,提高急性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治疗效果。

  • 标签: 急性大血管闭塞性卒中 直接取栓 桥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急性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患者接受直接取栓与桥治疗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用2019年9月-2020年9月院内医治的61例急性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患者,随机分两组,30例参照组进行直接取栓,31例观察组进行桥治疗,对比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疗效比参照组好,数据有差异(P<0.05)。结论 两种治疗方式中桥治疗能更好的影响预后,提高急性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治疗效果。

  • 标签: 急性大血管闭塞性卒中 直接取栓 桥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口腔正畸治疗中光固化复合树脂在树脂修复牙正畸附件粘中的护理配合效果。方法: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对本院2020年4月-2021年4月收治的60例口腔正畸患者分组(各组30例)探究,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配合,观察组采用四手操作法的护理配合,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牙龈指数、菌斑指数对比无差异(P>0.05);干预后3个月,两组对比,观察组牙龈指数、菌斑指数更高(P<0.05);干预前,两组负性情绪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负性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手操作护理配合模式可显著减少本研究患者口腔炎症反应,缓解负性情绪,可推广。

  • 标签: 口腔正畸 光固化复合树脂 正畸附件粘接 牙龈炎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胆汁经PTCD与胃空肠营养管体外桥转流治疗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南部战区海军第一医院肿瘤科、肝胆外科2019年3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8例胆道支架植入失败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行PTCD胆道支架植入或内镜引导下胆道支架植入,均未成功,遂留置PTCD管及空肠营养管,术后10天待胆汁质与量正常后,将PTCD管与胃空肠营养管在体外相连接。结果 8例患者胆汁经PTCD引流术后1周;ALT、AST、T-BIL、D-BIL、I-BIL明显下降;胆汁经PTCD与胃空肠营养管体外转流术后2周,ALT、AST、T-BIL、D-BIL、I-BIL继续下降,营养状态逐渐改善(PA、ALB逐渐升高),无腹泻及其它并发症。结论 对于胆道支架植入失败的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行胆汁经PTCD与胃空肠营养管在体外桥转流,可显著改善老年恶性梗阻患者黄疸指数、维持水电酸碱平衡,改善其营养状态,缩短下一步治疗准备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经皮肝穿刺引流 老年 胆管内支架植入 恶性梗阻性黄疸 体外转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