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3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 药品抽验工作是药品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药品质量,保证人民用药安全有效的重要手段之一。提高药品抽验的靶向性,对于打击制售假冒伪劣药品行为,尤其是在新的药品抽验体制下,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药品抽验;综合素质;药品质量信息
  • 简介:目的探讨任务导向性训练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7例给予脑卒中常规康复干预,观察组37例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任务导向性训练干预,干预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身体移动能力.结果干预后,观察组上肢FMA评分、下肢FMA评分、BI评分及EMS评分均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任务导向性训练,能够显著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身体移动能力,值得临床重视.关键词脑卒中;偏瘫;任务导向性训练;运动功能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402-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任务导向性训练(task-orientedtraining,TOT)对脑瘫高危儿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6~12月脑瘫高危儿患儿80例,单双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早期干预治疗均采用常规康复治疗,研究组增加任务导向性训练,每次40分钟,每日一次。采用GMFM、FMFM、PDMS-2的GMQ、FMQ评定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治疗后两组粗大运动功能、精细运动功能与治疗前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治疗后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较GMFM、FMFM、GMQ、FMQ得分均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结论任务导向性训练能够提高脑瘫高危儿的运动功能,可以在临床工作中推广使用。

  • 标签: 脑瘫高危儿 任务导向性训练 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 精细运动功能评定量表 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
  • 简介:摘要:在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中,事业单位在人才管理中虽然累积了大量经验,但面对日益革新的市场环境,依旧存在较多问题需要处理。本文在了解医院岗位设置现实意义的基础上,根据当前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情况,分析这是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导向性及具体对策。

  • 标签: 岗位设置 医院 人力资源 导向性 定期考核 合理流动
  • 简介:【摘要】目的 靶向性护理干预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对象总计84例,均为本院确诊为肾衰竭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患者。计算机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血液透析治疗同时,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靶向性护理干预,对比不同护理模式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肾功能水平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靶向性护理干预 肾衰竭 血液透析
  • 简介:RNA干扰(RNAinterference,RNAI)技术是一种有效的基因沉默技术,由于其高度特异性、高效性以及稳定性等特点,RNA干扰技术在肿瘤基因治疗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靶向性基因治疗是肿瘤生物治疗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本文以RNA干扰技术在靶向性基因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RNA干扰 靶向性基因治疗 DF3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调查沙盘游戏结合任务导向性游戏对轻度脑瘫患儿自我效能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期间收治的60例轻度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接受沙盘游戏结合任务导向性游戏干预,对照组仅接受传统康复治疗。使用自我效能评估量表和认知功能评估工具来评估两组患儿的自我效能和认知功能,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在沙盘游戏结合任务导向性游戏干预后的自我效能和认知功能得分均显著提高(P

  • 标签: 轻度脑瘫 沙盘游戏 任务导向性游戏
  • 简介:【摘要】任务导向性训练是一种新型的运动控制理论,任务导向性训练可以有效促进患儿的运动功能,其不只是单一的康复训练而是以功能性训练为主要任务,通过不同的训练方式和辅助器械改善患儿的功能活动,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本文主要阐述任务导向性功能训练对脑瘫患儿的康复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任务导向性训练 脑瘫患儿 运动功能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生物反馈联合上肢任务导向性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随机分为生物反馈的对照组(30例)与联合上肢任务导向性训练的观察组(30例),观察恢复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FMA评分高,WMFT评分高,MAS评分低,患侧手最大握力大,P<0.05。结论:给予脑卒中偏瘫患者生物反馈联合上肢任务导向性训练,能促进患者上肢功能、痉挛的改善,提高其最大握力,值得借鉴。

  • 标签: 生物反馈 上肢任务导向性训练 脑卒中偏瘫 上肢功能
  • 简介:摘要本文基于中医引经理论引经药引药物归经、引药至病所、引病邪外达的特点,通过分析引经药自身与靶部位的亲和性、对其他药物吸收的影响、对其他药物分布的影响三个作用,提出中药多靶点、多环节、多部位实现中药引经靶向治疗多靶点引导联合阻断是分子靶向治疗、减少机体毒副作用,增强化疗药物敏感性的理论并尝试在理论层次上进行探索,实现现阶段肿瘤靶向治疗、化疗增敏剂功能的取长补短,阐明引经理论在治疗癌症中的作用,更好地为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提供理论基础,增强化疗效果,造福广大患者。

  • 标签: 引经理论 中药引经 靶向治疗 化疗增敏
  • 简介:患者,女,39岁。高处坠落伤(约18m)致胸腰骶部疼痛、活动受限1d,入院前1天不慎从高处摔下致全身多处剧烈疼痛,伴头皮及眉弓撕裂伤,无昏迷,无心慌气短,送我院急诊,行头皮、左前臂及眉弓撕裂伤清创缝合处理,肌注破伤风抗毒素1500U,骨盆X线示骨盆多发骨折,予以骨盆带固定后以“骨盆多发骨折”收入我院外科。

  • 标签: 多发骨折 伤患者 镇痛镇静 临床观察 导向性 重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对脓毒血症休克患儿实施目标导向性护理干预的效果和价值。方法:此研究借助回顾性方式展开,选择我院儿科重症室2020.2-2021.8内50例脓毒血症休克患儿分为对照组(23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27例,目标导向性护理干预);观察护理前后患儿心理状况、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以及预后情况。结果:行目标导向性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儿心理状况改善幅度较大,PC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3.70%,对照组高达26.0%,观察组患儿预后情况明显比对照组好,两组数据对比,P<0.05(x2=5.1682)。结论:目标导向性护理干预可改善脓毒血症休克患儿心理状况并提升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并借鉴。

  • 标签: 泰州市人民医院儿科重症监护室 江苏泰州 225300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剖宫产再孕产妇分娩中全身麻醉与倾向性评分法辅助腰硬联合麻醉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2例剖宫产再孕产妇(2021.3~2022.3)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n=46)、对照组(n=46)。两组剖宫产再孕产妇均接受倾向性评分法,并且进行不同的麻醉方式,观察组给予全身麻醉;对照组给予腰硬联合麻醉。两组母婴结局、疼痛程度及阵痛起效时间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后住院时间、胎儿娩出时间、剖宫产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时间短,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P<0.05);对照组阵痛起效时间高于观察组,麻醉前、麻醉5min后、麻醉10min后疼痛评分高于观察组(P<0.05)。 结论:针对剖宫产再孕产妇来说,应用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与全身麻醉相比,全身麻醉能进一步缩短胎儿娩出时间,两种麻醉方式均有较高安全性,对母婴结局的影响差异较小,值得推广。

  • 标签: 剖宫产再孕产妇 全身麻醉 倾向性评分法 腰硬联合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急诊呼吸衰竭患者给予倾向性护理干预后获得临床效果,并观察对并发症发生率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1年8月收治的78例急诊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护理研究;随机分为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完成临床干预)和研究组(采用倾向性护理方式完成临床干预),各39例;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并发症(吸入性肺炎、胃肠胀气、口咽不适)总发生率。结果:护理前,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同常规组比较,未呈现出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常规组(P

  • 标签: 急诊呼吸衰竭 倾向性护理 生活质量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强制性运动疗法结合任务导向性训练对痉挛型偏瘫脑瘫患儿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对在我康复中心的40例伴有上肢功能障碍的痉挛型偏瘫脑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2组均应用常规康复治疗及任务导向性训练疗法,治疗组加用强制性运动疗法。在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定上肢痉挛改善情况,应用脑瘫儿童精细运动功能测试评估量表(FMFM量表)对患儿上肢运动功能进行评估。结果治疗4周后,2组MAS及FMFM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FMFM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IMT结合TOT可提高偏瘫型脑瘫患儿的上肢运动功能。

  • 标签: 任务导向性训练 强制性运动疗法 脑瘫 上肢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功能性电刺激结合任务导向性训练对偏瘫型脑瘫患儿手和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偏瘫型脑瘫患儿4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功能性电刺激结合任务导向性训练;共治疗1个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采用FMFM量表对上肢及手功能进行评定,使用量角器对腕背伸和拇指伸展主动活动度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FMFM评分,腕背伸和拇指背伸的主动活动度均高于训练前(P<0.05);实验组治疗后的FMFM评分,腕背伸和拇指背伸的主动活动度均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功能性电刺激结合任务导向性训练能改善偏瘫型脑瘫患儿手和上肢功能。

  • 标签: 偏瘫型脑瘫 功能性电刺激 任务导向性训练 手功能 上肢功能
  • 简介:目的研究负载表柔比星的磁性壳聚糖纳米粒(CS-PAA-EPI)的全身分布及器官靶向性。方法选用壳聚糖、磁流体及表柔比星为原材料首次合成CS-PAA-EPI,运用高效液相法(HPLC)检测CSPAA-EPI在大鼠体内各主要脏器的药物浓度,进而评价CS-PAA-EPI的器官靶向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实验组大鼠EPI在给药后5、15、25、30、40、60、180min的膀胱靶向率为:30%、55.4%、76.4%、74.3%、69.2%、56.6%、45.2%,提示给药后5min就明显的聚集到膀胱内,在给药后25min后其靶向分布率最高为76.4%,各个时间点实验组大鼠膀胱EPI靶向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磁性壳聚糖纳米粒可以很好的将表柔比星主动靶向于膀胱壁全层,从而明显减少了全身重要脏器内的分布,尤其是肝、脾的被动靶向,在不同时间点,实验组大鼠膀胱的靶向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大鼠,为后续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 标签: 壳聚糖 高效液相 纳米微球 磁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浅镇静为目标导向性程序化镇静镇痛方案对机械通气重症患者实施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我院ICU的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80例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采取随机分组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每组40例,常规组患者采取常规方案,干预组患者采用目标导向性程序化镇静镇痛方案。比较两组患者ICU住院时间、2天内的谵妄发生率及浅镇静程度。结果干预组患者2天内的浅镇静程度显著优于常规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的ICU住院时间和谵妄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标导向性程序化镇静镇痛方案相对安全,其能有效的使械通气重症患者达到早期理想的浅镇静目标。

  • 标签: 浅镇静 目标导向性 镇静镇痛方案 机械通气重症患者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基于翻转课堂的药学服务导向性教学在医院药剂科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我院药剂科于2021年1月起开始实施基于翻转课堂的药学服务导向性的实习生带教,分别选择2020年1-12月(实施前)和 2021年1-12月(实施后)的实习生分别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两组药学实习生结业评价优秀率、实习生药学专业技能评分以及实习生对教学满意度情况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结业评价优秀率、实习生药学专业技能评分以及实习生对教学满意度情况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翻转课堂 药学服务导向性教学 药剂科 实习生带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