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献血车血液采集是我国当前最常用的血液采集方式,它是血站功能的扩展,为增加血站的血液采集量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然而,在某些特殊条件下,献血车采集的血液的质量安全受到威胁,因此需要实施特殊的质量管理。本文以保证献血者安全和血液质量为宗旨,分析并总结了在特殊条件下提高献血车血液采集质量管理水平的方法。

  • 标签: 特殊条件献血车 血液采集 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GLP条件下临床检测的全程质量控制策略,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临床检验根据质量控制管理的不同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临床检验实验室样品质量控制管理、仪器和试剂质量控制管理、检验结果复检评估与记录;结果GLP条件下临床检验的全程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与应用,能够强化临床检验的准确性,提高检验过程的标准化程度,确保检验数据的有效性;结论GLP条件下临床检验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施能够有效避免技术不统一造成的检测结果失真,同时提高不同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对比性,以此强化临床检验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在临床实践中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GLP 临床检验 全程质量控制体系 策略 药物安全性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对无输血条件下抢救妇产科大出血病人的方法和临床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和总结。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6月~2014年12月在我院进行妇产科大出血治疗的患者52例,对其进行随机均分为两组,每组26例。将第一组作为对照组,对该组患者采用传统常规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而第二组则作为观察组,对该组患者在进行传统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药协同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在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期间,并对两组的症状变化和治疗效果进行及时记录和分析。结果通过对观察结果的统计和分析,对照组的治疗效率为88.46%,而观察组的治疗效率为96.15%,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通过对无输血条件下抢救妇产科大出血病人的研究,采用在传统常规治疗的方法基础上加上中药协同治疗的综合治疗方法进行治疗,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治疗方式,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和应用于临床。

  • 标签: 无输血条件 妇产科 大出血 治疗效果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4-0020-01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条件微波辐射对PC12细胞的损伤效应,为深入研究微波辐射的损伤机制提供剂量学依据。方法采用平均功率密度(重复频率×脉宽)分别为10mW/cm2(100pps×500ns)、30mW/cm2(300pps$500ns)和30mW/cm2(1000pps×150ns)的微波辐射NGF诱导后的PC12细胞5min,于辐射后6h,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凋亡和坏死率,采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凋亡和坏死率,采用透射电镜观察PC12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10mW/cm2(100pps×500ns)辐射后6h,G0-G1期PC12细胞数减少(p〈0.05),G2-M期细胞数增加(p〈0.01);30mW/cm2(1000pps×150ns)辐射后6h,G0-G1期细胞数增加(p〈0.05),G2-M期减少(p〈0.01);30mW/cm2(300pps×500ns)辐射后6h,G0-G1期细胞数增加(p〈0.05),S期细胞数减少(p〈0.01),细胞凋亡率增加(p〈0.01),PC12细胞核膜间隙增宽,染色质浓缩边集,核仁呈蜂窝状;线粒体肿胀、空化。结论30mW/cm2(300pps$500ns)微波辐射可引起PC12细胞生长抑制,凋亡率增加,结构损伤;30mW/cm2(300pps$500ns)可作为深入研究微波辐射的损伤机制的辐射剂量。

  • 标签: 微波辐射 PC12细胞 细胞周期 凋亡 超微结构
  • 简介:目的:分析某高校同质性群体在5km负重比赛中热射病发病相关因素,提出预防建议;分析本次针对批量集中发生热射病的救治情况,总结救治经验。方法:赛后根据热射病发病情况,将参赛人员分为热射病组及非热射病组,对参赛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热射病可能相关因素等,予计量资料t检验,计数资料χ-2检验,热射病可能相关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热射病患者行早期综合救治,院内动态监测生命体征及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记录每位患者ICU及总住院时间,随访观察预后状况。结果:共11例热射病患者,热射病组与非热射病组间年龄、体重指数、籍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比赛经验与热适应是热射病的保护因素,其对热射病的OR值分别为0.030、0.015,冲刺突然加速、赛前不适情绪、赛前躯体不适是热射病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73.511、99.235、453.769;热射病患者经早期综合救治后,患者生命体征及GCS评分在1h内明显好转,6h内全部恢复正常,平均ICU住院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分别为(14.18±7.24)h、(76.32±14.4)h,所有患者痊愈出院,无后遗症。结论:本群体高度同质性;热适应等措施可有效预防热射病的发生;越早对热射病患者行综合性救治,预后越好。

  • 标签: 热射病 相关因素 预防 救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乡镇卫生院输血条件薄弱环境下妇产科大出血病人抢救的临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3年7月进入该院治疗的妇产科68例患者均在输血条件薄弱的环境下进行抢救,进而对不同抢救方法产生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将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与单纯的西医治疗方法进行抢救,结果显示为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的患者其康复时间较单纯明显短与单纯西医治疗组。结论乡镇卫生院在输血条件薄弱环境下,选择适当抢救方法,同样会取得良好的抢救效果,从而成功挽救患者的生命。

  • 标签: 乡镇卫生院 输血条件薄弱 妇产科大出血 抢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