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5 个结果
  • 简介:为探讨人体机能信息和结构信息的内在联系,系统阐述了人体红外辐射的探测原理及其生理结构基础,探讨了人体红外辐射信息的本质和意义.并利用红外热像技术(IRT),实现了人体机能与结构多元信息的转换和表达,以促进医用红外热像分析技术的合理开发和应用.

  • 标签: 人体红外热图像分析技术 红外辐射 医学 红外热像 探测原理
  • 简介:急性颈椎损伤在骨科是常见损伤,据报道呼吸衰竭是患者死亡最常见的原因,发生率15%~40%。伴随对脊髓损伤产生的呼吸功能改变的研究进一步深入,有关呼吸的全方位的治疗已经开始进行,虽然脊髓损伤伴四肢瘫引起与呼吸有关的并发症和死亡率已显著下降,但是肺部并发症引起的死

  • 标签: 急性颈椎损伤 呼吸管理 呼吸衰竭 并发症 肺功能 呼吸生理
  • 简介:《X线影像设备原理与应用》一书由总后勤部卫生部药品仪器检检所(放射仪器室)齐伟光高级工程师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已出版。该书共分22章,81万字。内容X线机的结构原理,各种控制电路分析,常见故障排除和维修方法;微机控制变频式X线机,电容充放电式X线机、数字减影X线机,X线电视等的原理及电路分析;岛津500mA、800mA、西门子1250mAX线机整机电路分析,X线CT机、磁共振机的原理和电路分析等。该书可作为各医院放射科机器维修人员的参考工具书,也可作为放射机器专业教科书,是目前国内在放射机器保养维修技术方面内容较全较新的教材。

  • 标签: 影像设备 原理与应用 X线机 电路分析 数字减影 微机控制
  • 简介:目的综合评述CT灌注成像(CTperfusionimaging)的原理技术要求及其在颅脑影像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总结CT灌注成像的原理技术要求,评价其在颅脑疾病(主要是肿瘤、缺血)应用中所提供的组织器官微循环状况、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其它参数。结果CT灌注成像评价肿瘤、缺血性病变,尤其是肿瘤性病变,除了能显示解剖形态学改变,还能了解血供情况、血流动力学状态等反映功能、代谢变化的信息,对颅脑疾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结论CT灌注成像将在颅脑疾病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疗效评估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具有较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标签: CT灌注成像 颅脑影像 血流灌注
  • 简介:医院感染管理(hospitalinfectionadministration)就是按照医院在医疗、诊断过程中不断出现的感染等客观规律,运用有关的理论和方法对医院感染现象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活动,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感染发生[1].医院感染管理作为管理的一个分支,同样要运用到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其中的"整分合原理"可以使医院感染管理得到高效的管理质量.医院感染管理必须经过在整体下明确分工、在分工基础上有效综合的管理过程,才能很好的完成预期的任务.不能设想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没有规划、没有明确分工、没有综合的管理会取得成功.

  • 标签: 医院感染管理 整分合原理 应用
  • 简介:血液透析(hemodialysis)作为常规治疗急性和慢性肾功能衰竭,只是近半个世纪的历史.这种临床技术的出现,在医疗卫生事业上可说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拯救了千百万人的生命.

  • 标签: 血液透析机 主电源故障板 原理 故障 维修 德国贝朗
  • 简介:本文系统的回顾了若干传统的图像分割技术,包括基于灰度直方图的技术及基于空间细节的各种技术,也介绍了若干新的分割方法,如基于模糊集理论的方法,基于多分辨率分析的方法以及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方法等。同时也对分割结果的评价等作了概要介绍。

  • 标签: 图像分割 模糊集 分割 多分辨率分割 人工神经网络
  • 简介:本文给出一个基于VR技术的遥操作仿真演示系统,该系统使操作人员通过与虚拟环境中的运动客体进行交互,达到远程遥控真实世界中受控物体的目的.

  • 标签: 虚拟现实 遥操作 仿真
  • 简介:目的:对比常规3D-FISP,MTS及TONE三种序列MRA的效果。材料与方法:对10例受检者分别使用三种方法进行MRA成像,以相同标准评价其图像背景均匀度,血管与背景间的对比度,脑动脉末梢分支清晰度等方面。结果:在图像背景均匀度方面,TONE法与常规3D-FISP法相近,而MTS法因脂肪等组织很少被抑制而呈不均匀背景。在血管与背景间的对比度方面,MTS法与TONE法均优于常规3D-FISP法。在脑动脉末梢分支清晰度方面,TONE法优于常规3D-FISP法,而MTS法又优于TONE法。结论:MTS法与TONE法均能有效地改善MRA对细小动脉的显示能力,尤以MTS法明显,但因其成像时间较长及背景信号不均匀等缺点,在多数情况下,以使用TONE法较理想。

  • 标签: MRA 3D-FISP MTS TONE 对比
  • 简介:静脉肾盂造影是泌尿外科疾病诊断中的一个重要检查方法,在泌尿系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中,常规的造影方法不能满意显影而影响诊断,为提高IVU的诊断价值,我院自1984年始对患肾不显影或显影不佳的病人采用延缓法静脉肾盂造影,提高了IVU造影的诊断率,现就168例次资料总结如下:

  • 标签: 静脉肾盂造影技术 造影剂 排泄性尿路造影 输尿管狭窄 泌尿外科 缓法
  • 简介:江泽民同志在1995年的全国科技大会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医疗行业作为典型的知识密集型行业,创新的意义和作用更为巨大.我国加入WTO以来,医疗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努力提高诊疗技术水平是适应竞争的迫切需要.国家卫生部将于近期出台卫生技术准入制度,对技术创新工作进行规范化管理.在此形势下,医院更应该立足于挖掘自身潜力,着力做好技术引进工作,争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 标签: 医院管理 技术创新
  • 简介:目的比较血管造影跟踪法(BCA)与传统DSA的技术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1例全下肢动脉血管造影患者的造影技术参数,其中31例采用BCA,30例采用DSA血管造影技术。分别对完成造影时间、对比剂用量、图像质量、患者吸收辐射剂量(DAP)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应用两种技术分别成功完成全下肢动脉血管造影。DSA在膝至足背血管的图像质量上优于BCA(60/65VS52/62),但是DAP大[(134.67±1.34)Gycm^2VS(69.55±0.74)Gycm^2],对比剂用量多[(94.58±1.44)mlVS(46.77±0.94)ml],检查时间长[(47.17±0.56)svs(32.55±0.28)s]。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0)。结论BCA与DSA相比具有造影时间短,对比剂量用量少,DAP低的特点,DSA局部观察血管情况较细致。因此,先行BCA筛查,然后针对病变加作局部DSA。

  • 标签: 跟踪血管造影 外周血管疾病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 简介:目的:介绍膜技术制备用水工艺。方法:根据中国药典1995年版检测系统制水质量。结果:水质符合中国药典1995年版注射用水标准。结论:膜技术制备达到注射用水标准的制药用水是完全可行的。

  • 标签: 膜技术 制备 制药用水
  • 简介:图像后处理是数字成像设备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功能,是由病人参与实施的操作结束后,由计算机对获取的图像,进行信息处理,以提高图像质量,更大限度地满足诊断要求的主要技术措施之一。后处理的方式、种类、速度等代表着设备计算机的功能,是数字成像设备最重要的性能指标。

  • 标签: 医学影像 科技术语 术语解释 图像后处理 边缘增强 对比增强
  • 简介:血小板极其脆弱,在外周血循环中寿命仅为8~10d,离体后易发生变形和破坏,影响输后体内存活率,如何尽量地保护血小板的活力、提高存活率及延长贮存期限,对于血小板输注意义很大.多年来人们一直致力于延长血小板保存期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笔者现就血小板保存技术及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血小板保存 影响因素 低温保存 冷冻保护剂
  • 简介:背景:在肩袖损伤中,肩胛下肌损伤者较肩袖上部结构损伤者少见。本文的目的是报告单纯肩胛下肌损伤的治疗结果。方法:本文复习手术修复84肩肩胛下肌腱的手术记录,手术时平均年龄53.2岁,发病至手术的平均时间为12.5个月。创伤性断裂57肩,退变性断裂27肩。肩胛下肌上1/3断裂23肩,上2/3断裂41肩,完全断裂20肩。伴肱二头肌腱长头脱位或半脱位54肩,肱二头肌腱长头断裂10肩。同时行肩胛下肌腱修复和肱二头肌腱长头固定术48肩,同时行肱二头肌腱长头切断术13肩,同时行肱二头肌腱长头复位4肩。术后平均45个月(范围,24-132个月)对患者进行临床和影像学评估。结果平均Constant评分由术前55.0分,提高至术后79.5分,75例患者的疗效满意或非常满意。术前伴有轻度的孟肱关节炎4肩:术后有盂肱关节炎27肩,其中轻度25肩,中度2肩。不管肱二头肌腱术前有无病变,在修肩胛下肌的同时均行肱二头肌腱切除或固定术,以提高主观和客观的效果。结论:选择核实的病例行单纯的肩胛下肌断裂修复可较满意地改善肩关节功能。此外,本研究的结果支持在修复肩胛下肌的同时常规进行肱二头肌腱长头的切除和固定手术。

  • 标签: 肩胛下肌损伤 手术修复 手术技术 肱二头肌腱 孟肱关节炎 肩袖损伤
  • 简介:利用强脉冲光技术设计的光子嫩肤仪在国内应用已有三年余,这种技术在解决各种皮肤良性疾病,如毛细血管扩张、色素班等方面有良好疗效,并且不造成皮肤的损伤,因而一经问世即受到欢迎。我中心于2002年11月引进的武汉亚格激光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皇后光子嫩肤仪,经一年的临床应用,疗效满意。

  • 标签: 光子嫩肤 疗效 观察
  • 简介:经皮微创钢板同定技术(Minimallyinvasivepercutaneousplateosteosynthesis,MIPPO)治疗胫骨近端骨折,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愈合快的特点。笔者自2003年9月至2005年5月,采用MIPPO技术治疗16例,报道如下。

  • 标签: 微创技术治疗 胫骨近端骨折 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