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产妇分娩时预防会阴深度伤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自2015年6月份至2016年6月份在我院顺产的130例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6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措施①做彩超检查胎儿情况,估算胎儿的大小、胎位、先露;②了解产妇的基本情况,产前进行会阴弹性、骨盆外径等检查,对产前进行有效评估;③教会产妇生产过程中正确用力及注意事项等;④发生会阴水肿需要消毒抽水,视情况进行侧切,助产士用手掌大鱼际肌对会阴进行保护。对照组生产过程中给予常规措施,实验组在此基础上①对初产妇进行呼吸训练,产妇了解生产过程,学会调整呼吸;②引导产妇进行产前锻炼,提高肌肉弹性及皮肤弹性,让产妇了解会阴保护的重要性;③围产期注意饮食搭配,保证营养充足,为生产过程保存体力;④对产妇进行心理疏导,尤其是初产妇容易过度紧张、担心,因加剧的痛苦感而消耗体力或影响产程进展;⑤在生产过程中监测胎心,胎心稳定的情况下待会阴充分扩张后分娩,尽量不侧切;⑥生产过程中,医师与助产士配合指导产妇生产,避免会阴伤。观察两组生产过程中会阴撕裂情况。结果实验组发生2例会阴伤,伤比率为3.08%,其中1例Ⅰ度伤,1例Ⅱ度伤;对照组发生9例会阴伤,伤比率为13.85%,其中4例Ⅰ度伤,3例Ⅱ度伤,2例Ⅲ度伤,经对比分析χ2=4.8663,P=0.0274,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自然分娩过程中,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预防深度伤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分析 产妇 分娩 预防 会阴深度裂伤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对脑挫伤合并颅内血肿患者术后护理方法。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 24 例脑挫伤合并颅内血肿患者根据病情采取急救治疗,并给与术前护理、术后生命体征监测、引流管、呼吸道和消化道护理和功能训练和康复指导。结果 24 例患者经过治疗和护理,痊愈 7 例,显著恢复 10 例,无变化 2 例,死亡 5 例;未死亡患者格拉斯哥预后评分良好 9例,中度残疾 8例,重度残疾 6例。结论 优质、精心、合理的护理措施可有效促进脑挫伤合并颅内血肿患者的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舒适护理在减少尿道下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80例实施尿道下手术的患儿,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几率。结果对照组患儿并发症发生几率2.5%显著低于观察组32.5%,差异显著(c2=11.057,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舒适护理在减少尿道下术后并发症中的临床效果显著,缓解患儿紧张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减少并发症发生几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舒适护理 尿道下裂 术后并发症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 奥拉西坦结合尼莫地平治疗重症脑挫伤的 临床效果 。 方法: 2013 年 1 月~ 2017 年 8 月,于 我院 收治的 重症脑挫伤 患者中选取 98 例 , 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单独采用 尼莫地平 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联合应用 奥拉西坦 与 尼莫地平 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 。 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 97.96% ,相较于对照组的 69.39% 更高, X 2 =14.6402 , P=0.0001 。 结论: 奥拉西坦结合尼莫地平治疗重症脑挫伤的 临床效果显著,可推广。

  • 标签: 奥拉西坦 尼莫地平 重症脑挫裂伤 联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修复与根管同步治疗隐牙牙髓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隐牙牙髓病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其中研究组(68颗患牙)采用冠修复与根管同步治疗,对照组(65颗患牙)采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疼痛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4.1%)明显高于对照组(67.7%),研究组疼痛反应出现例数(4例)明显少于对照组(14例),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0.0%)明显低于对照组(32.5%),且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冠修复与根管同步治疗隐牙牙髓病具有确切疗效,且能有效缓解疼痛症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冠修复与根管同步治疗 隐裂牙牙髓病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隐牙牙髓病患者应用冠修复与根管同步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中2015年3月至2018年4月间收入的所有隐牙牙髓病患者的一般资料,按照实验要求抽取出38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通过随机分组方案将所有实验对象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纳入19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案,实验组患者则采用冠修复和根管同步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17(89.47%),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12(63.16%),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隐牙牙髓病患者应用冠修复与根管同步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牙齿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和运用。

  • 标签: 隐裂牙牙髓病 冠修复 根管同步 治疗效果
  • 简介:背景:峡部是青少年腰痛的常见原因,也是造成后期腰椎滑脱的危险因素.目的:研究峡部清理取髂骨植骨运动节段固定治疗青年腰椎峡部的手术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采用峡部清理取髂骨植骨运动节段固定治疗青年腰椎峡部的患者128例,均为单节段双侧峡部患者.分析患者的年龄,峡部节段分布,疼痛程度,下肢根性症状.术前根据CT横扫将峡部分为Ⅰ型线型,Ⅱ型中间型;Ⅲ型硬化型.术后使用CT矢状位重建判断愈合情况,连续性的骨痂形成为峡部愈合的标准,记录愈合时间.愈合取出内固定后测量运动节段的活动度.分析手术并发症.结果:128例患者中97例获得随访,随访患者平均年龄(23.0±4.5)岁(17~36岁),均为男性.腰5峡部81例,腰4峡部13例,腰3峡部3例.术后6个月愈合41侧,双侧愈合17例;术后9个月愈合94侧,双侧愈合34例;术后12个月愈合159侧,双侧愈合72例,CT分型Ⅰ型患者均愈合.术后1年愈合率为81.9%.术后24个月愈合率92.3%,其中15侧未愈合.双侧未愈合6例,均为CT分类中的Ⅲ型.腰痛VAS评分由术前(7.2±2.1)分减轻为末次随访时的(1.3±0.4)分(P<0.05).腰椎JOA评分自术前的(21.0±3.2)恢复到末次随访时的(27.6±1.0)(P<0.05).术后1年取出内固定25例,运动节段平均活动度5.0°±2.7°.术后无脑脊液漏,无神经损伤,无术后感染并发症,切口延迟愈合3例.结论:峡部清理取髂骨植骨运动节段固定治疗青年腰椎峡部的融合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能够保留固定节段部分活动度,是一种可靠的方法.

  • 标签: 腰椎峡部裂 修复 内固定 运动节段
  • 简介:【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在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压迫脊神经与多肌萎缩和脂肪浸润相关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证实的60例单侧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和MRI资料,根据病程长短分为A、B、C三组,测量病变层面总多肌横截面积(totalcross-sectionalarea,TCSA)、无脂肪多肌横截面积(fat-freeCSA,FCSA)、多肌至椎弓板的垂直距离(distanceofthemultifidusmuscletothelamina,MLD),并计算FCSA/TCSA、MLD比(患侧MLD/健侧MLD)、FCSA/TCSA比[(患侧FCSA/TCSA)/(健侧FCSA/TCSA)]。ROC曲线用于计算诊断阈值和曲线下面积(areaunderthecurve,AUC)。【结果】三组组内MLD患侧大于健侧(P〈0.01),C组FCSA/TCSA患侧小于健侧(P〈0.05)。三组之间FCSA/TCSA比和MLD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呈负相关关系(r=-0.34,P〈0.05)。ROC曲线上MLD的诊断阈值是6.74mm,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3.3%和60.0%,AUC为0.682(P〈0.05)。【结论】MRI新指标可以有效评估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的脊神经压迫、多肌萎缩及脂肪浸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和评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磁共振成像 多裂肌 脂肪浸润 肌肉萎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修复与根管治疗同步治疗隐牙牙髓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0例隐牙牙髓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保守治疗,观察组组进行冠修复与根管治疗同步治疗。比较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显效35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7%;对照组显效22例,有效6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63.6%,观察组的有效率差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修复与根管治疗同步治疗隐牙牙髓病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可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促进患者康复,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 标签: 冠修复 根管治疗 隐裂牙 牙髓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隐性牙髓炎一次性根管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在 2016年 3月至 2017年 3月收治的 90例隐性牙髓炎患者纳入本次实验,按照随机双盲法将其均分为两组,将采取一次性根管治疗的 45例患者设为治疗组,将采取多次根管治疗的 45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93.3%)相比于对照组( 77.8%)更高,两组比较 P< 0.05。结论:对隐性牙髓炎实行一次性根管治疗可取得满意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隐裂性牙髓炎 一次性根管治疗 多次根管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显微镜下摘除反复感染耳前瘘管及鳃瘘管的效果。方法43例患者在静脉复合麻醉下耳显微镜下,在瘘口做一梭型切口,将瘘管完整摘除。结果43患者术后术中出血少,术后伤口渗血少,切口小,恢复快,无复发,取得很好的临床效果。结论耳前及鳃瘘管在耳显微镜下手术可在不易控制的急性感染期手术,避免切口大,术中可以防止对周围血管及神经的损伤,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渗血少,恢复快,无复发。

  • 标签: 耳前瘘管 腮裂瘘管 耳显微镜 自制钢针拉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外侧入路小骨窗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2010年9月采取经外侧入路小骨窗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26例临床资料。结果26例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至半年,结果死亡1例,死亡率3.8%,存活25例。26例患者按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分级,Ⅰ级7例,Ⅱ级12例,Ⅲ级4例,Ⅳ级2例,Ⅴ级1例。结论经外侧入路小骨窗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有效地清除血肿和止血,可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小骨窗 外侧裂 脑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侧区脑胶质瘤患者实施显微外科肿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7年3月~2018年3月106例侧区脑胶质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参与研究的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53例)和对照组(53例),实验组平均年龄为(35.3±3.7)岁。对照组平均年龄为(37.3±3.5)岁。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实施传统治疗,实验组则实施显微外科肿瘤切除术治疗。结果参与本次研究之后,实施显微外科肿瘤切除术治疗的实验组在治疗效果和术后并发症的控制情况优于实施传统治疗的对照组(P<0.05)。研究之后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侧区脑胶质瘤患者在实施显微外科肿瘤切除术治疗后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患者术后的并发症也得到更好的控制,由此可知,显微外科肿瘤切除术在侧区脑胶质瘤患者的治疗中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显微外科肿瘤切除术 侧裂区脑胶质瘤患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唇、腭侧联合入路牙槽突植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效果。方法本次实验对象为牙槽突植骨120例患者(在2017年6月26日至2018年6月26日期间选取),采用计算机分组模式,两组均进行唇、腭侧联合入路手术治疗,随后观察组进行围手术期间护理指导,有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有60例,同时对比两组疼痛感、肿胀率、感染率、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对护理服务满意度(96.67%)高于对照组(P<0.05),感染率(1.67%)、肿胀率(1.67%)、疼痛感(3.33%)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在实施唇、腭侧联合入路治疗牙槽突植骨患者中,可获取满意效果,增加满意度,降低并发症。

  • 标签: 腭侧联合入路 牙槽突裂植骨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背景:有研究表明核心稳定性训练有利于增强局部核心肌群,但超声联合表面肌电监测多肌核心稳定性训练是否更有利于下背痛康复尚待研究。目的:观察超声联合表面肌电监测多肌核心稳定性训练与无监测比较,对健康人训练前、后多肌肌肉厚度收缩比和表面肌电信号的影响。方法:选取50例健康成年人随机分成监测组(26例)和对照组(24例),监测组在超声联合表面肌电监测下进行核心稳定性训练,对照组在无监测下进行相同的核心稳定性训练,对两组训练前和训练4,8周后双侧多肌肌肉厚度收缩比和表面肌电信号的变化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与结论:两组受试者入组前多肌厚度收缩比和肌电平均振幅比较无显著性意义(P>0.05);经过8周训练,监测组和对照组双侧多肌厚度收缩比、肌电平均振幅均明显增大,与训练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监测组增大比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果证实,应用超声联合表面肌电监测核心稳定性训练能明显改善健康人双侧多肌厚度收缩比、增大表面肌电平均肌电值,效果优于无监测训练,为下背痛患者进行核心稳定性监测训练提供基础依据。

  • 标签: 下背痛 核心肌群 监测训练 核心稳定性训练 多裂肌 超声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隐性牙髓炎患者采用两种不同的根管疗法的具体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03~2018.04收治的隐性牙髓炎患者98例进行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0例,对照组48例,对照组行多次根管疗法,观察组行一次性根管疗法,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程度、发生率和有效率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有效率分别为98.0%、77.1%,观察组明显较高,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疼痛发生率分别为8.0%、18.8%,观察组明显较低,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结论对隐性牙髓炎患者行一次性根管疗法效果更好,能减轻其治疗后疼痛的程度和发生率,值得广泛运用。

  • 标签: 根管疗法 牙髓炎 疼痛程度 治疗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差异性重睑成形术对睑不对称单睑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在2016年5月—2017年5月这段期间内,选择来我院进行睑不对称单脸治疗的21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21例睑不对称患者,其手术前将患者分成三种类型(1)上睑皮肤松弛下垂量不等7例;(2)睑宽度不等8例;(3)上睑皮肤松弛垂量不等并睑宽度不相等6例。以患者双眼睑部特点为基础,应用差异性重睑成形术方式对患者不对称单睑患者进行矫正。结果三种睑不对称单睑类型患者术后复发率较低,闭合率较高,无明显差异(P>0.05),这说明差异性重睑成形术治疗患者复发率低,患者闭合效果良好。术后6、12个月后患者双眼睑宽度与术前比较具有较大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睑不对称单睑患者应用差异性重睑成形术治疗,其有助于缩小患者睑部差异性,减少患者复发率,提升闭合率。因此,差异性重睑成形术适合在睑不对称单睑中借鉴与推广应用。

  • 标签: 差异性重睑成形术 对睑裂不对称单睑 临床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与Duckett传统手术治疗小儿尿道下的临床价值。方法按照手术方式将河南省儿童医院92例尿道下患儿(2016年10月~2018年6月期间选取)分为A组与B组,每组46例。A组行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B组行Duckett传统手术。对比两组手术情况、一期手术治愈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组手术出血量少于B组,手术用时短于B组(P<0.05),一期手术治愈率80.43%(37/46)与B组69.57%(32/46)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70%(4/46)低于B组23.91%(11/46)(P<0.05)。结论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治疗小儿尿道下,较Duckett传统手术创伤小、用时短,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但两种术式在一期手术治愈方面无明显差异。

  • 标签: 尿道下裂 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 Duckett传统手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一次性根管治疗后结合冠修复应用于隐性牙髓炎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此文研究数据资料是本医院予以治疗的60例隐性牙髓炎患者,选取时间2015年2月至2017年10月,依据抽签法开展分组,试验组(30例)实行一次性根管治疗后结合冠修复治疗,对照组(30例)实行多次根管治疗后结合冠修复治疗,计算两组治疗后一周疼痛总计率、治疗后6个月X线改变总计率、治疗后一年成功总计率。结果试验组治疗后一周疼痛总计率(3.33%)比对于对照组相关数值(6.67%),P>0.05,未表明组间数值显著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治疗后6个月X线改变总计率(0.00%)比对于对照组相关数值(13.33%)更低,P<0.05,表明组间数值显著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治疗后一年成功总计率(96.67%)比对于对照组相关数值(80.00%)更高,P<0.05,表明组间数值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隐性牙髓炎患者采取一次性根管治疗后结合冠修复治疗呈现出较优临床效果。

  • 标签: 一次性根管治疗 冠修复 隐裂性牙髓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