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术后疼痛护理持续时间长、强度高,与手术切口、留置导管刺激、情绪变化、术后活动、炎症反应有关。应合理的评估疼痛,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时机,指导镇痛工作。加强基础护理,开展疼痛教育,做好环境管理、规范护理管理,预防疼痛。配合药物与神经镇痛,做好给药护理、不良反应观察,指导缓慢呼吸节律法、按摩法、腹式呼吸训练法、肩关节锻炼法等非药物镇痛方法。为预防慢性疼痛,需做好生活管理,养成健康的生后习惯,戒烟酒,适量运动,控制血糖、高尿酸等并发症。

  • 标签: 疼痛 开胸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手术术后镇痛方法与其进展。方法:本次研究中筛选2020年7月-2022

  • 标签:
  • 简介: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趋势,须进行手术治疗的高龄患者逐渐增多。有文献报道高龄患者术后发生心律失常为58.1%,主要是因老年人体质较弱,且伴有不同程度的心肺功能减退,心肺代偿能力差,对手术创伤、麻醉、失血等耐受力差所致。我院胸外科自2003年3月-2006年5月为高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42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标签: 高龄患者 开胸术后 心律失常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术后肺部感染( PTPI)易感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 选择至我院给予胸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共 160例,时间段为 2016.1.22-2017.1.22,分析术后 PTPI的发生率,总结易感因素与防治方案。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出现 PTPI的有例,发生率为,实验组患者年龄大于等于 60岁、术后肺功能最大通气量低于 70%、存在吸烟史、第一秒用力呼出量小于 60%、术前肺内存在感染病灶的发生率相比常规组明显更高, P< 0.05。结论 分析术后发生 PTPI的易感因素多种多样,临床上应加强相关的防治措施,将术后 PTPI发生率降低。

  • 标签: 易感因素 开胸术 肺部感染 防治措施
  • 简介:目的:总结17例心内直视手术后出血二次止血病人的出血原因及处理得失.方法:17例病人因心内直视手术后大出血行二次止血术,其中男12例,女1例,年龄7~66岁,平均(27.7±16.3)岁,体重16~64kg,平均(43.37±18.5)kg.心内直视手术毕常规置纵隔、心包引流管,胸膜腔敞开者置胸腔引流管.术后保持引流管通畅并监测引流量、心率、血压、中心静脉压.记录心内直视术后至二次止血观察时间,输血量及二次术中探查所见.结果:心内直视术后引流量400~2520ml,平均(1449±622)ml.心内直视术后至二次止血观察时间1~27h,平均(7.1±6.7)h,心脏术后4h以内两次止血7例(41.2%),8h以内二次止血12例(70.1%).二次术中发现活动性出血11例(64.7%),渗血5例(38.5%).输库血400~3200ml,平均(1820±919)ml.17例病人中切口感染5例(29.4%),死亡3例(17.6%).结论:心内直视手术后出血是一凶险并发症.一旦出现,尤其术后8h以内,有二次止血指征,应尽速止血.心内直视手术后出血大部分是由于止血或结扎不严密造成的,重在预防.

  • 标签: 心内直视手术 术后并发症 出血 二次开胸 止血 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部肿瘤病人术后肺栓塞的预防与护理。方法分析我院5例术后并发肺栓塞的发生原因。结果4例患者治愈,2例死亡。结论正确识别、充分认识肺栓塞的基础病因及高危因素并给予恰当预防,可大大降低术后肺栓塞的发病率及死亡率。

  • 标签: 开胸术后 肺栓塞 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胸外科患者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原因。 方法 选择 534 例手术患者,其中 416 例患者未发生术后心律失常作为对照组, 118 例患者发生术后心律失常作为观察组,比较分析 2 组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淋巴清扫、术前并发症、肺部切除、术前低肺功能、吸烟、高龄是胸外科手术发生心律失常的高危因素( P<0.05 );动脉轨道建立时间长、病变部位大、年龄大是心外科手术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高危因素( P<0.05 )。 结论 心律失常是胸外科手术常见的并发症,医生在进行胸外科手术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降低诱发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因素,以预防和控制胸外科手术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

  • 标签: 胸外科 心律失常 开胸术
  • 简介:摘要:术后的患者将承受剧烈疼痛,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胸外科一直很重视术后的镇痛治疗。有效的镇痛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为患者节约住院费用。现阶段术后可采用的镇痛方式主要有静脉镇痛、硬膜外阻滞、胸椎旁神经阻滞等,目前镇痛治疗方式向着多模式镇痛方向发展。

  • 标签: 胸外科 开胸手术 镇痛 治疗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胸部肿瘤术后肺栓塞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2020年2月~2021年10月在我院接受术后肺栓塞介入治疗的胸部肿瘤患者60人纳入研究小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有人数30人。对照组患者开展常规护理,实验组开展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持续时间、止血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呈更低值,数据有差异(P

  • 标签: 综合护理 应用 开胸 肺栓塞 胸部肿瘤 护理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胸部肿瘤术后肺栓塞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2020年2月~2021年10月在我院接受术后肺栓塞介入治疗的胸部肿瘤患者60人纳入研究小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有人数30人。对照组患者开展常规护理,实验组开展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持续时间、止血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呈更低值,数据有差异(P

  • 标签: 综合护理 应用 开胸 肺栓塞 胸部肿瘤 护理价值
  • 简介: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佛山市第六人民医院)麻醉科广东佛山528100摘要目的研究比较术后持续段硬膜外阻滞(TEB)与持续胸椎旁阻滞(PVB)镇痛效果的不同.方法50例行肺叶切除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段硬膜外阻滞(TEB组)和胸椎旁阻滞(PVB组),每组25例.术后分别采用持续段硬膜外阻滞镇痛和持续胸椎旁阻滞镇痛,观察术后6h、12h、24h和48h的静止和活动状态下各自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低血压、恶心呕吐、尿潴留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48h静息VAS评分,PVB组的VAS评分小于TEB组,而两组在术后6h~24h的静息VAS评分和6h~48h的活动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并发症方面,与TEB组相比,PVB组低血压、尿潴留和恶心呕吐、慢性疼痛的发生率更低,而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术后FEV1水平、住院时间等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VB与TEB的镇痛效果较为相似,PVB的镇痛效果可能略优于TEB,另外,PVB镇痛的相关并发症较少,并且可以减轻患者的慢性疼痛,故PVB在临床上应用更为广泛.

  • 标签: 开胸术 持续胸段硬膜外阻滞 持续胸椎旁阻滞 镇痛中图分类号R61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246-01
  • 简介:目的探讨治疗食管癌的合理术式。方法收集术治疗食管癌患者2226例(组),非术治疗食管癌患者196例(非组),并对两组患者年龄、术前伴发病、肿瘤部位、病理特征、术后并发症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与非组比较,组肿瘤浸润深(T3、T4期较多)、TNM分期晚(Ⅲ、Ⅳ期比例高)(P〈0.01)。非组术前有伴发病,肿瘤位于颈段、下段的患者居多(P〈0.02),非组老年患者比例高(P〈0.05)。术后心肺并发症发生率较高(P〈0.05),但其他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年生存率非组高于组(P〈0.01),但5年生存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术治疗食管癌的近期疗效优于术,且为不能耐受或不宜的食管癌患者提供了治疗的机会。

  • 标签: 食管肿瘤 外科手术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实施胸外科术后患者出现心律失常症状的临床分析,探究致使其心律失常发生的原因。方法40例术后并发生心律失常症状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另从同期患者选取40例术后未发生心律失常症状患者作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进行对比。结果年龄较大、长期吸烟、淋巴清扫术前存在并发症等原因是造成术后心律失常的最常见诱因,观察组比例都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患者经过胸外科手术后,出现心律失常症状属于比较常见的,为了预防这一状况的发生,要求术前医生对于患者的身体有充分的了解,在手术过程中密切关注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变化。

  • 标签: 胸外科 开胸手术 心律失常 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开术后传统闭式引流同负压吸引引流引流效果及护理要点。方法选择我院术后患者103例,传统闭式引流组51例,负压吸引引流组52例,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住院天数及拔管时间。结果负压吸引组较传统闭式引流组住院天数减少,拔管时间较短,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负压吸引引流相对传统闭式引流能减少缩短引流管留置时间、减少住院天数,可以对肺不能完全膨胀及应用传统闭式引流效果不佳患者及时应用,但没有必要将其作为常规引流方式。

  • 标签: 开胸术后 引流 护理
  • 简介:手术具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其中尤以心肺并发症为多见,是导致围术期死亡的重要原因,必要的预防和护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对2004年3月至2007年12月我院收治的115例手术病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以总结护理经验,有效预防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现将护理经验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115例,男76例,女39例。年龄14~79岁,中位年龄52.7岁。急诊手术47例,非急诊手术68例。其中因胸部肿瘤行各种肺叶切除术24例,全肺切除3例,肺楔形切除12例,食管胃切除吻合术14例,纵隔肿物切除术8例,因反复气胸行肺大疱切除胸膜固定术7例,因外伤行探查止血术36例。膈肌破裂修补术6例,心脏损伤修补术5例。2护理措施2.1心理护理:我们对非急诊手术患者加强术前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对疾病的认识,焦虑程度,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辅导,介绍术前注意事项、手术方法以及术后护理措施和配合的方法,告知术前戒烟的重要性,让患者熟悉监护室的环境,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解除患者不必要的紧张。经过我们的术前心理护理,本组68例非急诊手术患者均获得较好的手术依从性,能进行良好的配合。2.2术前心肺功能锻炼:术前对非...

  • 标签: 例开胸 并发症预防 开胸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开术后患者不同时机拔除尿管对排尿情况的影响,为医护人员拔除尿管的时机提供参考.方法将160名术后患者按手术日期分组,双日为实验组80例,在拔除尿管时,先夹闭尿管,待患者主诉有尿意时拔出尿管,单日为对照组80例,在膀胱排空状态下给予拔出尿管.结果实验组发生尿潴留1例,对照组发生尿潴留8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患者拔除尿管时应先夹闭尿管,待膀胱充盈,患者有尿意时再拔除尿管,可降低尿潴留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术后康复,同时减少护士工作量.关键词术后;尿潴留AbstractObjectiveThisresearchistoexploretheeffectsofpatientsafterthethoracotomyofdifferenttimingofremovalofcatheteronurinationconditionItprovidesevidenceforhealthcarestafftoreferenceoftimingtocatheterremoval.MethodsAccordingtotheoperationdate,theresearchersdivided160participantsintotwogroups.TheDoubledayincluding80casesisexperimentalgroupwhichremovesthecatheterwhenthepatientscomplaintheyhaveurine.TheOdd-numGbereddayincluding80casesiscotrolgroupwhichremovestheurinarycatheterwhenbladderemptying.ResultsComingup1caseofurinaryretentionintheexperGimentalgroup,8casesofurinaryretentioninthecontrolgroup.Thedifferencebetweengroupsi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Whenhealthcarestaffremovetheurinarycatheterforthoracotomypatients,shouldclampthecatheter,removingtheurinarycatheterwhenbladderfilledandpatientswithacomGplaintofhavetourinate.Thiscanreducetheincidenceofurinaryretention,reducethesufferingofpatients,promotepostoperativerecoveryandreducingtheworkloKaedyowfonrudrsses.AfterthethoracotomyUrinaryretention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454-02

  • 标签:
  • 简介:科手术的创伤大,术后切口疼痛可影响病人咳嗽、排痰以及呼吸运动,且易引起术后感染、肺不张等并发症。因此恰当的术后镇痛对降低胸科病人术后并发症以及减轻病人的痛苦尤为重要。舒芬太尼是一种强效的阿片类镇痛药,是一种特异性的α-阿片受体激动剂,是芬太尼的N-4位衍生物,对μ-受体的亲和力比芬太尼强7-10倍。本研究旨在观察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在科手术病人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其对呼吸循环的影响及产生的并发症情况。

  • 标签: 舒芬太尼 镇痛效果 开胸病人 后静脉 术后并发症 阿片受体激动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