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作业疗法联合刺对脑卒中上肢偏瘫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脑卒中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和常规康复作业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头穴刺治疗,2个月后采用Fugl-Meyer上肢评定做综合评价。根据改良Barthel指数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前两组Fugl-Meyer上肢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评定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作业疗法联合刺对脑卒中上肢偏瘫患者有较好的康复效果,优于单独的作业治疗。

  • 标签: 脑卒中 作业疗法 头穴丛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颈+臂联合麻醉结合舒芬太尼静脉镇痛导致心动过缓的原因。方法分析一例行颈+臂联合麻醉结合舒芬太尼静脉镇痛患者心动过缓的原因及处理经过并复习麻醉药利多卡因、罗哌卡因、舒芬太尼的副作用。结果该例患者于臂+颈联合麻醉下行左侧肱骨内固定取出术,于手术开始时静脉加用少量舒芬太尼后患者迅速出现心动过缓,后经对症处理恢复正常。结论大剂量局麻药结合静脉阿片类药物的使用可以使其毒副作用叠加而导致严重后果,临床麻醉中应慎重选择麻醉药种类及剂量。

  • 标签: 局麻药 舒芬太尼 毒性反应 心动过缓
  • 简介:目的探究低位与高位交替的反复体位改变模式(head-downandhead-uptilt,HDT/HUT)对人体立位耐力的影响。方法12名受试者进行HDT/HUT模式的反复体位改变试验,试验前、后分别进行头高位立位耐力测试,取测试时平卧位和立位第1min(HUT1min)的心率(heartrate,HR)、收缩压(systolicblood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bloodpressure,DBP)、平均动脉压(meanarterialpressure,MAP)、每搏量(strokevolume,SV)、心输出量(cardiacoutput,CO)、总外周阻力(totalperipheralresistance,TPR)数据,用于比较分析。结果反复体位改变前、后立位耐力测试相比,试验后平卧位HR、SV、CO明显降低(P〈0.05、P〈0.01),TPR明显升高(P〈0.01);HUT1min时,DBP、MAP、SV、CO明显降低(P〈0.05、P〈0.01),TPR明显升高(P〈0.01)。结论低位与高位反复体位改变降低了人体立位耐力。

  • 标签: 头高位 头低位 反复体位改变 立位耐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甲状腺结节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抽选我院42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病例资料,对其诊断和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2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病例中,实质性节结20例,多结节甲状腺肿(MNG)9例,囊肿良性退行性变6例,摸不到的结节5例,放射结节2例,采用针对性手术治疗后均取得较好疗效。结论按照甲状腺结节治疗原则实施针对性手术治疗措施有利于甲状腺结节患者的早日康复。

  • 标签: 甲状腺结节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位难产的临床表现、原因、处置方法。方法选取202例2011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位难产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分娩方式的不同,分为剖宫产组(112例)和阴道分娩组(90例),采用回顾分析法对临床效果、产程、产后出血情况进行研究。结果两组在宫缩乏力发生率、胎方位、枕后位、宫颈水肿的差异明显(P>0.05),引产率差别不大(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胎儿因素、产力异常、心理因素可导致位难产。通过心理疏导、产前检查、保健可降低头位难产对母婴的伤害。

  • 标签: 头位难产 患者 临床治疗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朝声音道锁骨上臂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本院2016年10月到2017年10月实施上肢手术的7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平均分配的原则分为三组,即常规组(T)、神经刺激仪组(N)、超声引导组(U),每组患者25例,对比三组患者的临床麻醉效果。结果超声引导组神经阻滞起效时间明显短于神经刺激组、常规组,超声引导组神经阻滞完善率明显高于神经刺激仪组、常规组,超声引导组神经阻滞麻醉效果明显优于神经刺激仪组、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锁骨上臂神经阻滞与神经刺激仪、传统麻醉方式相比其所产生的麻醉效果更佳,具有起效时间短、阻滞完善率高的特点,因此,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超声引导 锁骨上入路 臂丛神经阻滞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腰 -骶神经阻滞在高龄患者髋关节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 选取 2014年 12月至 2016年 12月期间 收治的择期行侧髋关节置换术的高龄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 A组) 麻醉方式为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定位腰-骶神经阻滞复合镇静,对照组(B组) 麻醉方式为单纯喉罩通气全麻。记录术前一般情况,手术方式,手术时间,出血量,各时点患者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y pressure, MAP)、心率( heart rate, HR)、呼吸( respiration, R)的数据,术中枸橼酸舒芬太尼的用量,苏醒时间, PACU停留时间,不良反应, 术后镇痛泵枸橼酸舒芬太尼用量,术后 24小时随访 VAS评分等情况 。结果 两组术前一般情况,手术方式,手术时间,出血量,无统计学差异(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脐带脱垂分娩方式选择,分娩时间与新生儿预后关系。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至2017年3月住院患者中发生位脐带脱垂8例救治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性脱垂5例,隐形脱垂3例,剖宫产7例,阴道分娩1例,正常评分新生儿5例,新生儿重度窒息2例,新生儿死亡1例。发现隐性脐带脱垂多发生在临产前,显性脐带脱垂多发生于活跃期及第二产程。结论脐带脱垂剖宫产率明显增加,围产儿病死率明显增加,脐带受压的程度和脱垂的时间长短与新生儿预后密切相关。脐带脱垂重在预防,及时发现,早期诊断,正确处理可以明显改善围产儿结局。

  • 标签: 脐带脱垂 剖宫产率 围产儿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胸外科手术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收集124例胸外科手术患者,常规组对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治疗组对患者实施全方位护理。结果在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治疗组优于常规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98.38%高于对照组的87.10%(P<0.05)。结论胸外科手术患者实施护理,临床效果显著,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值得推广。

  • 标签: 护理效果 胸外科手术 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臂神经损伤规范化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针对本科室2015年3月~2016年11月臂神经损伤病人中选择80例。两组分别为40例。讨论组采用规范康复诊疗,参照组采用保守训练法。分析两组患者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讨论组和参照组前后臂功能结果对比有明显差距。结论采用规范化的康复诊疗对臂神经损伤患者有突出成效,使致残率下降,提升痊愈率。有效缓解患者病痛,是广大患者的福音,可以广泛推广。

  • 标签: 临床观察 规范康复 臂丛神经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治疗脑卒中患者认知障碍的效果。方法本文随机抽取我院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68例脑卒中认知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便利分组法将其均匀分成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4例)2个组别。给予两组患者常规治疗,观察组增加针治疗。观察患者的疗效及认知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认知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治疗用于脑卒中患者的治疗,可显著提升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改善其认知功能,临床价值极高。

  • 标签: 头针治疗 脑卒中 认知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全臂术后患者采取推拿干预的康复疗效。方法选取解放军第一七一医院2016年4月至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全臂术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遵循双盲法分组标准均分成常规组与实验组,前者实施常规康复治疗;后者在前者治疗的前提下加用推拿治疗。经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疼痛量表与上肢功能评分的优劣。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疼痛量表评分低于常规组,上肢功能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推拿应用在全臂术后患者中有利于增强康复治疗的效果,还可减轻痛苦,恢复患肢功能,临床推荐价值高。

  • 标签: 康复治疗 推拿 全臂丛损伤术
  • 简介:摘 要 目的 : 对头针配合体针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 : 选取 1994年至 2016年 我院收治的 210例 急性腰扭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针中的双侧顶颞前斜线上1/5以及顶旁 1线较长时间留针,再配以循经取穴 开展 治疗。结果: 经过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 有效率达100%。 结论 : 提示针配合体针治疗急性腰扭伤,方便易行,康复迅速。

  • 标签: 急性腰扭伤 针灸疗法 头针 体针
  • 简介:目的:对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6年2月接受肌间沟臂神经阻滞麻醉的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两组。解剖定位组采取解剖定位进行肌间沟臂神经阻滞麻醉,超声引导组则进行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麻醉药物用量、麻醉阻滞起效时间、镇痛持续时间;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超声引导组患者麻醉效果高于解剖定位组,P〈0.05;超声引导组麻醉药物用量、麻醉阻滞起效时间、镇痛持续时间优于解剖定位组,P〈0.05;超声引导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解剖定位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确切,可减少麻醉药物用量,缩短麻醉阻滞起效时间,延长镇痛持续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麻醉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超声引导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健康教育指导在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7年1月-12月为时间区间,选择80例产后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健康教育指导,比较效果。结果研究组产后2h、24h出血量分别为(120.43±10.72)ml、(259.46±20.33)ml,而对照组分别为(220.39±15.26)ml、(396.43±26.71)ml,研究组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予以产后出血患者健康教育指导能够有效减少出血量,临床应用价值高。

  • 标签: 健康教育指导 产后出血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电脑血糖监测记录的设计应用,为临床医师提供准确可靠数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微电脑血糖监测记录记录患者的血糖数值,及时给予有效处理,归入护理文书管理。结果微电脑血糖监测记录符合电子病历要求,使用简单、数字详尽直观。结论及时、全面掌握患者血糖情况,提高了患者治疗依从性,受到医师、护士、患者及家属的好评。

  • 标签: 微电脑血糖监测记录单 肝病 糖尿病 血糖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