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共81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40)与观察组(n=41),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四联抗结核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四联抗结核治疗基础上给予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比较两组患者结核性脑膜炎治疗效果、病程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P<0.05)。观察组发热、头痛、脑膜刺激征及颅内高压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脑脊液白细胞计数、蛋白质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治疗结核性脑膜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缩短病程,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脑脊液置换 鞘内注药 结核性脑膜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治疗结核性脑膜炎(TBM)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TBM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脑脊液置换和鞘内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临床症状、脑脊液生化指标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1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体温正常时间、头痛消失时间、脑脊液压力恢复时间、脑脊液WBC计数恢复时间、脑脊液蛋白含量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治疗TBM可以较快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脑脊液生化指标,取得显著的疗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 标签: 脑脊液置换 鞘内注药 结核性脑膜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探讨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联合阿米卡星局部治疗支气管扩张并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134例支气管扩张并感染患者,将所有患者按照临床治疗手段分为对照组(67例患者)与实验组(67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方法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联合阿米卡星局部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以及并发生情况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7.02%)显著优于对照组(80.60%),实验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生发生率(2.98%)显著低于对照组(23.88%),经统计学检验,结果间具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支气管扩张并感染临床治疗中给予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联合阿米卡星局部治疗具有显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阿米卡星 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 感染 支气管扩张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血小板输治疗白血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现随机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在我院实施血小板输治疗的白血病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护理,实验组则给予综合护理,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定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白血病患者进行血小板输治疗的过程中给予综合护理,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患者治疗的适应性,促进疾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白血病 血小板输注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将局部亚低温治疗应用于重症脑梗死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中2016年10月至2017年6月间收治的重症脑梗死患者36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机随机分组方案,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均包含18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治疗,而实验组患者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局部亚低温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改善状况。结果治疗完成后,实验组患者的ES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更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实验组患者的FMA评分和Barthel评分照对照组,改善状况更为明显,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局部亚低温应用于治疗重症脑梗死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避免患者神经受到损伤,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一种积极的治疗方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重症脑梗死 局部亚低温 神经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离子渗透技术治疗白癜风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中将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接收的白癜风患者136例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抽取为对象,将其以单盲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患者68例。对照组患者内服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内服药物+离子渗透技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8.53%比对照组73.53%高,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0.59%、14.71%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白癜风患者接受离子渗透技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更佳,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的同时,未提高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 标签: 白癜风 药离子渗透治疗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神阙隔盐灸治疗的帕金森失眠 疗效。 方法选取欧阳群教授神阙穴 隔盐灸 进行治疗帕金森失眠 40 例,一次 /d,一次 45min,治疗 2 周为一疗程,治疗一疗程后观察疗效。 结果 40 例患者中,痊愈 24 例,占 60.0%,有效 15 例,占 37.5%,无效 1例,占 2.5%,总有效率为 97.5%。 结论从神阙穴入手,运用欧阳群教授的神阙穴 隔盐灸的方法治疗帕金森失眠的艾灸疗法 疗效持久、无副作用、操作易掌握。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重症脑出血患者局部亚低温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 2016年 8月至 2017年 8月我院采取亚低温治疗的重症脑出血患者 74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综合治疗,而观察组患者于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采取局部亚低温治疗,同时对两组患者给予相应的临床疾病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重症脑出血患者于相应临床治疗后疾病情况均有一定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水肿减少量相较于对照组更为明显, p<0.05。结论:给予重症脑出血患者常规综合治疗联合局部亚低温治疗同时给予临床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疾病情况,值的积极推广。    【关键词】重症脑出血;局部亚低温;护理  Objective: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nursing effect of local mild hypothermia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cerebral hemorrhage. Methods: the object of this study was to select 74 cases of severe cerebral hemorrhage with mild hypothermia treatment in our hospital from August 2016 to August 2017. The clinical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while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local mild hypothermia on the basis of general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and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given corresponding clin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he two groups was analyzed and compared. Results: the conditions of the two groups of severe cerebral hemorrhage were improved after the corresponding clinical treatment, and the edema reduction of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more obvious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the combination of routine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and local mild hypothermia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 severe cerebral hemorrhage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atient's disease and promote the value.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口服药物泼尼松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从我院2016年12月到2018年1月住院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中筛选出72例纳入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他巴唑口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服用泼尼松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用药安全性。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白细胞、血糖、TSH等水平逐渐恢复正常,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中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口服泼尼松片在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方面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较少。

  • 标签: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泼尼松 他巴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局部应用牙周抑菌剂治疗急性牙龈炎、牙周炎的作用。方法选取我处收治的急性牙龈炎与牙周炎疾病患者46例(160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3例,对照组给予碘甘油作为抑菌制剂,观察组患者应用牙周抑菌剂,分析两组治疗方法的作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30%(21/32)高于对照组65.21%(15/23),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且P<0.05。结论牙周抑制剂的制作工艺较为简单、成本较低,存放与运输较为方便,临床疗效较为显著,可作为急性牙龈炎、牙周炎等牙周疾病良好的局部抑菌剂,值得临床普及应用。

  • 标签: 急性牙龈炎 牙周炎 牙周抑菌剂 局部应用 作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研究牙体牙髓病治疗中疼痛局部麻醉控制效果。方法2016年11月--2018年2月期间,共选择我院收治的70例牙体牙髓病患者,采用双盲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利多卡因局部麻醉,观察组给予阿替卡因局部麻醉,比较麻醉效果。结果①观察组麻醉优良率为97.1%,对照组为77.2%,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②生命体征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并无明显差异(P>0.05)。③统计不良反应,观察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牙体牙髓病治疗中,相比利多卡因,采用阿替卡因局部麻醉,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牙体牙髓病 疼痛 局部麻醉控制
  • 简介:摘要普通感冒是常见病和多发病,在针对普通感冒临床诊疗工作进行研究的过程中,要构建有效的疗效评价标准。以此为基础,按照国家新药审评技术要求,在针对维新药治疗普通感冒开展临床治疗研究工作的过程中,要制定相应的指导原则,增强研究工作的科学性。

  • 标签: 维药新药 普通感冒 临床治疗 指导原则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殷克敬教授运用针结合治疗肝气郁结型乳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0例,口服自拟方结合针刺治疗,对照组30例,口服自拟方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54%,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治愈率为13.3%,总有效率为7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自拟方配合针刺治疗乳癖效果显著。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局部枸橼酸抗凝在出血患者中行CRRT(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2017年1月—2018年7月,于我院收治的出血患者中选取121例(348例次),所有患者均采用局部枸橼酸抗凝技术行CRRT治疗,并在其治疗过程中为其提供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研究干预结果。结果所有患者出血程度均没有加重,且治疗过程中,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处于稳定状态,血钙水平正常。结论局部枸橼酸抗凝可靠、安全,不会影响患者的凝血功能,治疗过程中加强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可推广。

  • 标签: 局部枸橼酸抗凝 CRRT治疗 出血患者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中西医结合局部用药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感染科就诊的100例手足口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研究组54例,对照组46例。研究组患者使用中西医结合局部用药治疗手足口病,对照组采用西医用药治疗手足口病,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彻底痊愈所需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手足口病患者治愈效果优于对照组手足口病患者治愈效果,两者之间的彻底痊愈率以及有效发生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足口病患者基本在五天以内彻底痊愈,对照手足口病患者基本需要七天才能彻底痊愈,研究组患者彻底治愈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两者治疗效果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均无不良反应,两组患者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观察,发现中西医中西医结合局部用药对于治疗手足口病效果更好,彻底治愈所需时间更短,并且没有不良反应,可以在临床治疗手足口病上推广应用。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局部用药 手足口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联合抗结核治疗难治性肺结核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间我院接收的92例难治性肺结核患者随机分成观察和对照两组(n=46例),其中对照组采用抗结核药物进行治疗,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使用中药联合的治疗方式,进而对比两组患者之间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经过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经过治疗后的总有效率78.26%,并且观察组经过治疗后的FEV(101.33±9.86)L和PEF(289.77±88.77)L/s明显高于对照组经过治疗后的FEV(92.23±8.14)L和PEF(245.33±69.78)L/s(P<0.05)。结论对难治性肺结核患者使用中药联合抗结核的方式对患者进行疾病的治疗工作,有利于患者治疗效果的提升,有利于促进患者的身体健康,值得推广。

  • 标签: 中药 抗结核药 难治性肺结核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心房颤动 (房颤 ) 是一种最常见的心率失常,房颤患者一旦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其致残率和致死率高,抗凝治疗是预防房颤患者发生脑卒中的最佳手段。传统抗凝华法林的一些缺陷使其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从而促进了新型口服抗凝药物达比加群、阿哌沙班、利伐沙班、依杜沙班等的研发。现就口服抗凝在房颤患者中抗凝治疗的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心房颤动 抗凝治疗 新型口服抗凝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