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96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长期家庭和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方法:将112例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分组,干预组建立家庭病床,采用社区团队建立的家庭病床实施长期家庭(LTDOT)和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继续沿用上级医院的治疗方案进行间歇治疗。结果:干预组肺功能高于对照组,急性发作频率低于对照组。结论:长期可以改善肺功能,预防或延缓患者肺心病的进展。干预组的知识,氧气吸收时间,氧气安全性和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家庭病床的建立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的长期家庭中发挥了规范作用。

  • 标签: 社区 家庭病床 长期家庭氧疗 雾吸入 慢性阻塞性肺病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家庭配合肺康复训练治疗慢阻肺合并慢性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86例,以随机法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3)。对照组单纯进行家庭,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同时配合肺康复训练。结果:患者的FVC、FEV1、PEF值,干预前两组均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

  • 标签:
  • 简介:摘要:介绍了成人经鼻高流量的适应证、禁忌证、生理学效应,以及应用经鼻高流量疗治疗期间患者的基础护理、气道管理、疗效的观察及护理、终末消毒的新进展。

  • 标签: 经鼻高流量氧疗 HFNC 气道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呼吸机模式对神经重症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110例神经重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呼吸机模式)和对照组(人工鼻连接中心)各55人。结果:观察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低,炎性因子、血气指标、生活质量改善更明显(P

  • 标签: 呼吸机氧疗模式 神经重症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呼吸衰竭伴随高碳酸血症患者不同临床治疗方式所获得的结果。方法:研究的对象为呼吸衰竭伴随高碳酸血症的60例老年患者,根据其治疗模式分为A组和B组,两组均接受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而A组为传统的,B组加入经鼻高流量湿化,分析两种干预所获得的结果。结果:治疗后B组患者的pH等血气指标优于A组,B组通气治疗时间也短于A组。结论:老年呼吸衰竭伴高碳酸血症患者的治疗中,采取经鼻高流量湿化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效果较为理想,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治疗方式。

  • 标签: []呼吸衰竭 碳酸血症 氧疗 无创呼吸机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于ICU重症心力衰竭患者采用经鼻高流量(HFNC)进行辅助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照组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应用经鼻高流量疗治疗。结果: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对照组分别为94.74%、78.95% ,P<0.05;治疗前2组HR、RR、OI、MAP对比差异较小P>0.05,治疗后8h HR、RR、MAP观察组低于对照组,OI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ICU重症心力衰竭患者采用经鼻高流量能够显著提升治疗效果、加快患者病情康复。

  • 标签: 重症心力衰竭 ICU 经鼻高流量氧疗 价值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经鼻高流量(high flow nasal cannula,HFNC)对吸入性损伤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急诊科2017年9月-2018年7月收治的24例未进行机械通气的吸入性损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2人。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使用HFNC装置吸氧,对照组采用普通面罩吸氧。比较两组患者吸氧前及吸氧12h、24h、48h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指脉饱和度(SpO2)及呼吸频率(RR);48h的湿化效果;使用装置前后的呼吸困难评分与患者舒适度评分;医院获得性肺炎(HAP)发生率;住院时间等方面的差别。结果 因预设的合目标一致,两组之间在吸氧后12h、24h、48h的PaO2 、SpO2并没有统计学差异,两组RR在吸氧后12h时无统计学差异,但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观察组在吸氧后24h及48h明显低于对照组[24h RR(次/min):17.91±3.78比23.75±3.25,48h RR(次/min):17.5±2.61比22.67±3.58,均P

  • 标签:  [] 经鼻高流量氧疗 吸入性损伤 气道湿化 医院获得性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经鼻高流量湿化用于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2020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42例呼吸衰竭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开展经鼻高流量湿化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1例:未开展经鼻高流量湿化而行传统)与实验组(21例:开展经鼻高流量湿化),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7天后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等血气指标以及呼气时最高呼气流速(PEF)、最大通气量(MVV)等肺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

  • 标签: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 传统氧疗 呼吸衰竭
  • 简介:摘要:由于时代发展,从原有的游牧生活转变至今,蒙古灸逐渐被人们遗忘、失传。从2007年开始,鄂尔多斯市级名蒙医乌云托亚在孟柯老师的指导下继承蒙古灸并在传统术科广泛使用,从而蒙古灸在鄂尔多斯地区重新崛起并赢得了患者们的青睐。通过十五年的临床实践,治疗三千余例患者的同时培养出青达木尼、陶俐、呼和、布特格勒其、陶道、特日格勒萨仁等继承人。

  • 标签: 蒙医 蒙古灸疗 传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湿化在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重症医学科于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80例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在常规抗感染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经鼻高流量湿化。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比较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48 h后两组患者PaO2、pH值均呈降低趋势,PaCO2均呈升高趋势,两组改善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经鼻高流量湿化疗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对于改善患者血气水平与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有同等的疗效,但其可以有效减少临床并发症的发生,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 标签: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 AECOPD Ⅱ型呼吸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应用箱式吸氧进行对早产儿生命体征、喂养奶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3月于某医院进行的早产儿3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90例。对照组使用鼻导管吸氧法干预,研究组使用箱式吸氧干预。统计两组早产儿吸氧时间、住院时间,观察两组新生儿心率、呼吸次数、血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变化,统计两组早产儿喂养奶量及出院体质量,检测早产儿血气指标,应用酶标分析仪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结果:研究组早产儿吸氧时间与住院时间分别为(50.15±5.65)h、(11.56±1.24)d,对照组早产儿吸氧时间与住院时间分别为(58.12±6.23)h、(14.02±1.52)d,研究组吸氧时间、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060、17.290,均P

  • 标签: 早产儿氧疗 箱式吸氧 生命体征 喂养奶量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干燥综合征继发肺纤维化病患行高流量湿化治疗中的护理研究。方法:试验者是2019.01至2022.04在医院治疗的干燥综合征继发肺间质纤维化病患数量共计40例,采取随机信封法均分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护理,观察组则在上述基础上予以高流量湿化护理质量,比对组间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病患呼吸频率、pH值、PaO2及PaCO2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病患,观察组病患痰液粘稠度低于对照组病患,P<0.05。结论:以高流量湿化实施干预,可显著改善病患症状,减少痰液黏稠度,适宜推广。

  • 标签: 干燥综合征 肺纤维化 高流量氧疗湿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利用经鼻高流量湿化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时,采取优质护理的价值。方法:择本院2020年11月至2021年11月收治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均实施经鼻高流量湿化疗治疗,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行基础护理)、观察组(行优质护理),比较效果。结果:观察组肺功能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用经鼻高流量湿化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时,采取优质护理,具有高临床价值,能够提高护理效果,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效果显著。

  • 标签: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在职业性尘肺病合并I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经鼻高流量湿化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选取60例职业性尘肺病合并I型呼吸衰竭住院患者。随机分为经鼻高流量湿化(HFNC)组和对照组各30例。HFNC组予规范职业性尘肺病治疗辅以经鼻高流量湿化,对照组予规范职业性尘肺病治疗辅以传统。观察每组患者症状、血气分析及CAT评分、mMRC指数,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HFNC组PaO2、CAT评分较观察组改善更有效,PH、PaCO2、mMRC指数较观察组无显著差异。2、HFNC组PaO2在短期内可改善到正常水平,长期治疗症状仍可进一步改善患者症状。3、HFN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职业性尘肺病合并I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经鼻高流量湿化疗治疗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 标签: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 尘肺 I型呼吸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选择长期联合补肺汤加减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 于本院收治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筛选75例纳入本次研究。计算机随机分组。两组均接受常规西医治疗,37例分配到对照组联合长期,38例纳入观察组联合接受长期联合补肺汤加减治疗,对比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肺功能指标(FEV1、MMRC、6MWT)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COPD合并呼吸衰竭常规治疗之间,接受长期及补肺汤加减方案治疗,可改善肺功能和呼吸功能,强化运动耐受,继而提升治疗总体有效性。

  • 标签: 氧疗 补肺汤 COPD 呼吸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应用经鼻高流量(HNFC)和无创正压通气(NIV)治疗对AE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呼吸频率(RR)、 心率(HR)、血气分析[(血饱和度(SaO2)、合指数 (PaO2/FiO2)、二氧化碳分压(PCO2)]指标及治疗期间舒适度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1年 3 月至 2021 年 12 月我院30例AECOP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5例,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和观察组(15 例,采用经鼻高流量),两组患者均治疗 3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 RR、HR 及血气分析指标改变,两组患者间治疗后RR、HR及血气分析指标的差别,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舒适度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RR、HR 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 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饱和度(SaO2)、合指数 (PaO2/FiO2)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二氧化碳分压(PCO2)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间比较, RR、HR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 0.05);两组患者血气分析(PH、PCO2、PaO2/FiO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3.33%)显著低于对照组(23.33%) (均P < 0.05)。结论 经鼻高流量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均可显著改善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肺呼吸状况,但经鼻高流量不良反应发生更少,舒适性更好,且RR、HR 治疗后较治疗前降低更多。

  • 标签: AECOPD II型呼吸衰竭 经鼻高流量氧疗 无创正压通气 心率 呼吸频率 血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经鼻高流量在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并发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于本院收治的重症COVID-19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筛选4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时间为2020年2月-2020年12月。依据治疗方案不同进行分组,各20例。对照组选择常规,观察组则选择经鼻高通量,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判断不同方案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指数(OI)高于对照组,气管插管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经鼻高流量氧疗 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呼吸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 综合分析晚期肿瘤患者安宁护方式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2月年2020年5月进入我院展开治疗的晚期肿瘤患者进行研究,数量为74例,按照实验要求分为常规组与干预组,每组37例患者。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干预组应用安宁护护理方式,对比两组生活质量、癌性疼痛等反应。结果 晚期肿瘤患者应用安宁护的护理模式下,生活质量水平提升明显,癌性疼痛反应降低比较明显,数据有差异(P<0.05)。结论 针对于晚期肿瘤患者,在临床护理环节应用安宁护的模式,提高护理水平,可以充分的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促进癌性疼痛的缓解,让患者感受到来自人间与社会的温暖,从而保持良好心态。

  • 标签: 晚期肿瘤 安宁疗护 护理措施 应用
  • 简介:摘要:安宁护病房的建立要立足医院特色,积极探索以患者为中心的安宁护病房,提升终末期患者的治疗体验,减少终末期患者的痛苦,让其能体面离世。安宁护病房的建立是坚持人文关怀的典型表现,是现阶段对终末期患者实施护的重要方式,能显著提升生命质量;因此要建立安宁护病房,并对其进行有效管理,发挥其积极作用。

  • 标签: 安宁疗护 病房 建立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