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柱畸形合并妊娠的孕期监护及护理体会。方法分析4例脊柱畸形合并妊娠孕妇临床资料。结果除1例突发心力衰竭抢救无效死亡外,其他3例孕妇母婴平安。结论脊柱畸形合并妊娠少见,并发症多,但是通过妊娠期多方面的健康宣教及监护和护理,可以减少不良预后的发生。

  • 标签: 脊柱畸形 妊娠 孕期监护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后路脊柱截骨矫形术治疗脊柱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骨科收治的 30 例脊柱后凸畸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的先后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 15 例,对照组给予患者脊柱前方截骨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患者后路脊柱截骨矫形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的术后矫正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对脊柱后凸畸形患者实施后路脊柱截骨矫形术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畸形情况,缓解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并发症发生率低,预后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后路脊柱截骨矫形术 柱后凸畸形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为探讨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在先天性脊柱畸形诊断价值。方法:52例先天性脊柱畸形病例进行x线平片拍摄、CT扫描、MRI等检查。结果:X线平片、CT检出的52例中:①椎体异常、包括多节颈椎体融合7例;半椎体25例;蝴蝶椎14例;椎体序列旋转畸形14例;②椎体附件椎弓、棘突缺如2例;③椎管内异常、脊髓纵裂畸形21例;④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MPR及椎畸形处,脊髓受压、变细、成角;⑤MRI检出脊髓纵裂畸形7例、脊髓栓系6例、脊髓空洞症3例、脊髓脊膜膨出症2例、伴脂肪瘤6例。11例进行了手术矫治。结论:影像学检查在先天性脊柱畸形的诊断中很有价值,X线平片作为初查;CT作为椎体、椎管内畸形检出首选;MRI检出脊髓原发性、继发性各种合并症必不可少。

  • 标签: 先天性 脊柱畸形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 MRI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柱后路半椎体切除内固定术对低龄患儿脊柱畸形矫正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2015年5月至2018年12月于我院收治后路半椎体切除术的低龄(<6岁)半椎体畸形患儿为护理对象,在围手术期间进行的心理护理,完善术前各项准备,术后病情观察、预防术后并发症及早期功能训练从而确保手术的成功。结果对30例患儿,男19例,女11例,平均年龄(3.7±1.8)岁,术后平均随访时间(22.41±7.14)个月,随访期间未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及护理并发症,均取得良好效果。结论采用脊柱后路半椎体切除矫形术成功,不仅基于医生高超的手术治疗,更离不开护理人员在整个围手术期间精心护理。

  • 标签: 低龄儿童 先天性脊柱后凸 矫形术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先天性脊柱畸形矫形手术治疗策略。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本院脊柱外科2002年11月至2003年12月期间治疗的10例先天性脊柱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确定不同患者不同矫形术式的选择。结果:10例患者手术时平均年龄15.2(1~40)岁,平均后凸角度69°(35°~98°),2例行单纯前路矫形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1例行单纯半椎体切除术,1例后路原位融合内固定术,6例后路矫形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后畸形矫正率为32.2%。结论:不同年龄、不同分型以及不同的畸形程度,应选择相应的矫形术式。

  • 标签: 先天性脊柱畸形 外科治疗 植骨融合
  • 简介:背景: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superiormesentericarterysyndrome,SMAS)是脊柱畸形矫形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近年来,对此并发症易发因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患者的身高和体重方面。迄今为止,未见对脊柱侧凸患者的畸形严重程度、侧凸类型、侧凸纠正率与术后并发SMAS相关性的研究报告,而且所有文献中对SMAS的研究均缺乏对照组资料。本研究探讨脊柱畸形的纠正率与术后并发SMAS的相关性。我们的假设是畸形纠正率越高,术后并发SMAS的风险越大。方法:这是一项历时5年的病例对照性研究。主要评估指标为SMAS的发生。预测变量包括患者一般资料;术前身高、体重和体重指数;脊柱畸形参数,包括弧度大小、Lenke弯度分型和畸形纠正率;手术方面包括手术入路、估计手术失血量和有无术中低血压。结果:364例行脊柱畸形矫形手术的患者中,17例术后发生SMAS。从行脊柱畸形矫形手术但未发生SMAS的患者中随机抽取34例作为对照组。SMAS组中,8例行分期手术(对照组仅1例,P〈0.001),9例行前后路联合手术。SMAS组中,7例同时行胸廓成形术(对照组仅2例,P〈0.001)。SMAS组与对照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SMAS组患者身高更矮(平均为7.1cm,P=0.03),体重更轻(平均为11.5kg,P=0.001),体重指数更小(P=0.003);凸侧侧屈片上胸弯残留的度数较大[平均高12°(SMAS组为45°,对照组为33°),P=0.015],胸弯的纠正率较低(平均低11%,P=0.025),腰弯顶椎偏移更明显(88%的SMAS患者的Lenke腰弯矫正指数是B或C而不是A,而对照组为61%,P〈0.00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各可靠预测因素的优势比:分期手术次数(优势比,31.0)、腰弯矫正指数(优势比,9.06)、体重指数(优势比,7.75)和胸弯的僵硬性(�

  • 标签: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 脊柱畸形 术后并发 矫形术后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脊柱侧凸患
  • 简介:背景:自从现代脊柱内固定技术应用于临床以来,鲜有详细的关于成人脊柱畸形采用脊柱融合内固定术后假关节形成的报道。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成人脊柱融合内固定术后假关节形成的趋势、危险因素,并应用脊柱侧凸研究学会-24评价表对结果进行评分。方法:对同一机构的232例手术治疗成人脊柱畸形的病例进行临床和影像学评估。患者平均年龄40.8岁,初次手术150例,翻修术8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了长节段(4个或4个以上椎体)的固定融合,至少有2年以上的随访。临床结果的评估采用脊柱侧凸协会的问卷调查表。结果:40例患者有假关节形成。与假关节形成有关的因素包括术前患者胸腰椎后凸大于20。(p〈0.0001)、年龄超过55岁(p〈0.001)、融合S,节段(相比融合L5或更近端的节段,p=0.002)、融合多于12个节段(p=0.037)。问卷调查得出的有假关节形成患者的评分平均低于无假关节形成患者的评分(p=0.001)。结论:用长节段的现代脊柱融合内固定治疗成人脊柱畸形后,假关节发生率为17%,且临床随访效果不满意。可信水平:预后性研究,Ⅱ级。详细的可信水平描述参见作者须知。

  • 标签: 假关节形成 内固定术后 脊柱畸形 多节段 成人 脊柱内固定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保温护理在复杂脊柱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所接收的68例复杂脊柱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接受医院的常规的棉被被动保温,观察组在棉被被动保温的基础上实施综合保温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气管插管1h后、输血完成后、术毕入麻醉恢复室(PACU)、出PACU的鼻咽温度均比对照组高,其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复杂脊柱手术患者实施综合保温护理,可以使患者麻醉的苏醒质量得以有效提高,并使手术中的低体温得以有效预防。

  • 标签: 综合保温护理 复杂脊柱手术 麻醉苏醒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复杂性阴道畸形的辅助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复杂性阴道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与治疗结果。结果通过术前骨盆平片、造影、经肛B超及CT等检查可基本明确阴道损伤情况,根据阴道损伤发生的位置及损伤程度的不同,选择经耻骨前路、会阴或两者联合入路,运用游离植皮、皮瓣游离移植、阴道粘膜推进瓣、断端对断吻合、“Z”成形等方法进行修复,除1例发生阴道直肠瘘外,其余病例均取得满意治疗效果。结论术前对阴道损伤程度及相邻器官解剖关系的准确把握是决定手术入路、手术修复方法及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

  • 标签: 外伤 阴道闭锁 手术治疗
  • 简介:术中神经生理监测作为一种预测神经功能损伤的方法,越来越多的被用于脊柱矫形手术。本文简述了体感诱发电位、运动诱发电位及多模式术中监测在脊柱畸形矫形手术中的应用进展。目的是以标准的监测方法,在脊柱矫形手术中对脊髓功能进行实时的评估,预警术中神经功能损伤的发生。本文就上述监测方法在脊柱畸形矫形术中的临床应用、术中神经损伤的报警标准、麻醉对监测的影响因素、监测安全性和有效性及监测指标的作用做简要综述。

  • 标签: 术中神经生理监测 体感诱发电位 运动诱发电位 脊柱畸形 脊柱矫形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成人复杂型主动脉缩窄合并心内畸形的外科治疗。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8年2月医院收治的成人复杂型主动脉缩窄合并心内畸形患者12例,均采用外科手术方法治疗,其中8例患者行升主动脉-胸降主动脉旁路人造血管术,4例患者行升主动脉-腹主动脉旁路人造血管术。同期手术包括6例主动脉瓣置换术,4例二尖瓣成形术,4例主动脉根部置换术,2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2例动脉导管未闭缝合术,2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2例二尖瓣置换术。术后观察治疗结果及并发症,随访观察。结果12例患者均无手术死亡,术后未发生脊髓、脑部等神经系统并发症。2例患者二次开胸止血,术后发生急性肾功能不全,透析治疗后恢复正常。所有患者术后随访均存活,且血压平稳,人造血管畅通,无显著不适。结论在成人复杂型主动脉缩窄合并心内畸形的治疗当中,对心内畸形联合解剖外旁路主动脉转流术一期同时治疗,能够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且手术可行性、安全性较高。

  • 标签: 成人复杂型 主动脉缩窄 心内畸形 外科治疗
  • 简介:孕妇,25岁,孕30周,孕1产0,身体健康,无特殊病史,来我院作常规产科超声检查所见:胎头位于右上腹,双顶径74mm,头围303mm,腹围289mm,股骨长56mm。颈椎、胸椎、腰椎双线排列整齐,第1骶椎后方见一无回声区,大小约17mm×13mm,边界尚清,似与椎管相通(图1)。

  • 标签: 肛门直肠畸形 产前超声 复杂性 尸检 产科超声检查 身体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术中自体血回输技术在复杂脊柱手术中的效果,分析其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100例复杂脊柱患者,按照术中是否输注异体血分为试验组(采用自体输血50例)和对照组(采用异体输血50例),试验组行术中血液回输,对照组根据术中出血情况输注异体血。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后血红蛋白、凝血功能及电解质变化。结果试验组术后血红蛋白下降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凝血功能和电解质变化两组对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自体血回输技术在复杂脊柱患者手术中,一方面缓解了血源紧张,另一方面更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 标签: 脊柱手术 自体输血 回输 技术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手术治疗青少年脊柱侧弯的护理体会。方法在治疗中实施相应的临床护理。结论对手术患者,完善术前检查、术前准备,训练呼吸功能及床上大小便,加强必要的心理护理。术后密切监测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感染,观察脊髓神经功能变化,做好引流管及定期翻身护理,落实健康宣教及出院指导,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青少年脊柱侧弯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柱后凸畸形椎体后路截骨矫形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将我院114例脊柱后凸畸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患者均行椎体后路截骨矫形术,对照组57例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57例给予综合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手术住院、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VAS评分、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94.7%、78.9%,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脊柱后凸畸形椎体后路截骨矫形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佳,其手术耗时少、疼痛轻、住院短,护理满意度也较高,值得临床选择。

  • 标签: 脊柱后凸畸形 椎体后路截骨矫形 围手术期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