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格林巴利综合征是一种以周围神经炎性改变的脱髓鞘神经系统病变,在临床上比较常见。主临床表现为四肢瘫痪呈急性、对称性、松弛性,伴周围感觉障碍及延髓麻痹,严重者可引起呼吸肌瘫痪而导致呼吸衰竭而危及生命。因此,为了挽救生命,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做好护理工作常为重的环节。与此同时,做好心理护理也是使患者尽快康复的钥匙。

  • 标签: 格林巴利综合征 护理工作 神经系统病变 周围神经 临床表现 挽救生命
  • 简介:前不久,被称为"黑瘟疫"的博拉病毒还只在西非肆虐,如今全球已拉响"博拉警报"。博拉病毒为人所知已有38年之久,在非洲造成了至少3次大流行,造成数千人死亡,而此次卷土重来的"博拉病毒"被定性为"历史上最致命性的暴发"。就目前来看,虽然疫情尚未在非洲以外国家扩散,但人们对博拉病毒的恐惧却在不断增加。

  • 标签: 埃博拉病毒 大流行 致命性 非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格林-巴利综合征的临床康复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5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入院的96例GB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组48例,对照组行常规药物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康复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和MMT分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药物对症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康复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肌力,值得在GBS的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 标签: 格林-巴利综合征 康复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重症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的ICU护理对策,总结有效的护理经验。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重症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例,在ICU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系统的护理方案。结果效果显著19例(59.38%),效果良好10例(31.25%),无效3例(9.37%),总有效率为90.63%。结论重症格林巴利综合征在ICU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尤其是心理护理的干预,可使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从而提高疗效和生存质量。

  • 标签: 重症格林巴利综合征 ICU 护理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4-062-01
  • 简介:摘要:目的格林巴利综合征患儿早期康复护理效果归纳性总结分析。方法选取限定时间内,我院收治的格林巴利综合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共计60例,根据入院时间前后分为两组,给予不同护理方法,命名为对照组和研究组,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康复护理,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比患儿生活能力和肌力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后生活能力评分提升情况显著,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格林巴利综合征 康复护理 呼吸锻炼 肌力恢复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格林模式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家属预防知识认知的影响。方法将182例脑卒中患者家属按住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90例和干预组92例,对照组给予脑卒中疾病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以格林模式为指导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家属脑卒中知识知晓率、患者治疗的依从性。结果干预组患者家属脑卒中知识总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格林模式干预可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家属对脑卒中知识认知功能,提高脑卒中患者治疗依从性。

  • 标签: 脑卒中患者家属 格林模式 治疗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格林模式康复护理对老年骨折患者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2021年1月~2022年6月,选取徐州强华医院收治的78例老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n=39,予以常规护理)与康复组(n=39,予以格林模式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运动功能、生活能力及生存质量。结果:干预后康复组与常规组比较,康复锻炼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中文版WHOQOL-BREF量表各维度评分及简式Fugl-Meyer量表(FMA)上肢、下肢评分均明显更高(P<0.05)。结论:对老年骨折患者实施格林模式康复护理,能够促进患者关节功能恢复,改善生存质量。

  • 标签: 老年骨折患者 格林模式康复护理 运动功能 生活能力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格林护理模式对冠心病PCI患者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6月-2023年2月期间院内接受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96例,经入院先后顺序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常规护理联合格林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生活质量(CQQC)、左心射血分数(LVEF)、6min步行距离(6MWT)差异。结果:干预前,观察组CQQC评分、LVEF、6MWT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CQQC评分、LVEF、6MW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格林护理模式能够改善冠心病PCI术后护理效果。

  • 标签: 格林护理模式 冠心病 PCI术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格林巴利综合征又称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病,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的大多可恢复的多发性脊神经根(可伴脑神经)受累的一组疾病。本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明,一般认为本病属于迟发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病情稳定 2-4周开始恢复, 85%的病例可获完全性恢复,死亡率约 3%-4%。主要死因为呼吸肌麻痹、肺部感染及心力衰竭。通过采取系统、完整的护理措施,可以减少重症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提高生存质量 [1] 。我科收治一例老年男性患者,经过积极治疗与护理,患者恢复良好,无并发症,现将护理体会小结如下 :

  • 标签: 格林巴利综合征 早期康复 护理
  • 简介:摘要格林一巴利综合症(Guillian—BarresyndromeGBS)又称多发性神经炎、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是一种急性起病为病理特点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神经根、外周神经损害为主,也常累及颅神经,以脑脊液伴有脑脊液蛋白升高而细胞数正常(又称蛋白-细胞分离现象)为特征的综合征。本病的首发症状是四肢急性、对称性、迟缓性瘫痪,腱反射消失,周围性感觉障碍和面瘫,严重可出现呼吸肌和延髓麻痹。该病是迅速进展而大多可恢复的运动神经病,最严重的威胁是呼吸肌麻痹,其次是肺部感染及心力衰竭,死亡率极高。因此,密切观察病情、做出早期诊断、积极抢救、有效护理是救治成功的关键。我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收治1例男性GBS病人,70d医护人员综合治疗和精心护理于2016年11月7日治愈出院。现将该病人的护体会介绍如下。

  • 标签: 格林-巴利综合征 护理 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84例作为本次护理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早期康复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各42例,对比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情况、心理弹性水平情况以及平均住院时间情况。结果 干预前,两组在神经功能评分情况、心理弹性水平情况比较无差异性P>0.05;干预后,对照组的神经功能评分CSS为9.98±1.21分,焦虑评分47.03±2.01分;观察组的神经功能评分CSS为8.03±0.61分,焦虑评分42.13±1.11分;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

  • 标签: 早期 康复护理 格林巴利综合征
  • 简介: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临床上产生一些多重耐药菌株。多重耐药菌株的产生使常规抗生素在临床细菌性感染治疗中失效。细菌主动外排是耐药菌株产生多重耐药的主要机制之一。目前所知的外排泵共约250多种转运体家族,可归人数个超家族中^[1]:主要易化子超家族(majorfacilitatorsuperfamily,MFS)、耐药结节分化超家族(resistance-nodulation-divisionsuperfamily,RND)、药物代谢物转运体家族(drug/metabolitetransportors,DMT)[包括小多耐药蛋白(smallmuhidrugresistantprotein,SMR)家族]、多药及毒物外排家族(multidrugandtoxiccompoundextrusionfamily,MATE)和ATP耦联盒超家族(ATP-bindingcassere,ABC)等。

  • 标签: 大肠埃希菌 外排泵 抗生素
  • 简介:【摘要】博拉病毒是一种传染性极强、致死率极高的丝状病毒,最早爆发于西非的一个名叫亚布库的小村庄。由于爆发地缘的偏远性,导致大众对博拉病毒的警惕性不高。本文主要论述博拉病毒对人体造成的病理影响以及相关药物的研发,通过对博拉病毒的详细描述来增加大众的意识。通过进一步对博拉病毒治疗药物的整理,为人们抵御博拉病毒提供可靠手段。

  • 标签: 埃博拉病毒 单克隆抗体 Mab114 抗病毒药物
  • 简介:【摘要】 目的 创建梅尼病患者前庭功能分级的方式,探讨梅尼病听力分期与临床意义的关联性。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19年11月我院确认为单侧梅尼病患者120例为研究对够象,所有患者分别完成CVEMP、VHIT、OVEMP、纯音测听与冷热测试检查。VHIT与冷热测试的结果其中一项异常可作为半规管功能异常;OVEMP结果异常作为椭圆囊功能异常;CVENP结时异常作为球囊功能异常。半规管功能、椭圆囊、球囊功能正常患者视为前庭功能Ⅰ级,半规管功能、椭圆囊、球囊功能其中一项异常患者视为前庭功能Ⅱ级,两项异常患者视为前庭功能Ⅲ级,三项全部异常患者视为前庭功能 Ⅳ级。结果 Ⅰ期患者14例、Ⅱ期患者14例、Ⅲ期患者56例、Ⅳ期患者18例。患耳平均PTA是(50.28±20.64)dB HL。前庭功能测试结果显示CVEMP正常患者38例、异常患者64例,异常率分别是53.33%,其中Ⅰ、Ⅱ、Ⅲ、Ⅳ期的异常率分别是42.85%、64.28%、54.28%、72.22%;OVEMP 26例正常患者,76例异常患者,异常率为63.33%,其中Ⅰ、Ⅱ、Ⅲ、Ⅳ期的异常率分别是50.00%、50.00%、16.07%、83.33%。VHIT正常患者68例、异常患者32例,异常率分别是26.66%,其中Ⅰ、Ⅱ、Ⅲ、Ⅳ期 的异常率分别是7.14%、28.57%、28.57%、61.11%。冷热试验正常患者48例、异常患者54例,异常率分别是45.00%,其中Ⅰ、Ⅱ、Ⅲ、Ⅳ期的异常率分别是 21.42%、21.42%、53.57%、100%;据前庭功能分级,120例患者中Ⅰ级11例、Ⅱ级35例、Ⅲ级49例、Ⅳ级25例。其中Ⅰ期16例患者中前庭功能Ⅰ级5例(31.25%)、Ⅱ级6例(37.50%)、 Ⅲ级4例(25.00%)、Ⅳ级1例(6.25%)。Ⅱ期16例患者中前庭功能Ⅰ级4例(25.00%)、Ⅱ级5例(31.25%)、Ⅲ级4例(25.00%)、Ⅳ级3例(18.75%)。Ⅲ期56例患者中前庭功能Ⅰ级2例(3.57%)、Ⅱ级14例(25.00%)、Ⅲ 级28例(50.00%)、Ⅳ级12例(21.42%)。Ⅳ期21例患者中前庭功能Ⅱ级5例(23.80%)、Ⅲ级5例(23.80%)、 Ⅳ级11例(52.38%)。 结论梅尼病患者跟随病程时长的发展,半规管功能与白玻钢化石器功能测试异常率会渐渐增加。透过对半规管低频椭圆囊、球囊与高频功能的细致化检测,对梅尼病患者前庭功能做出精细标准的评估。前庭功能与听力分布的一致评估能反应出患者病症的发展情况,还能对患者治疗方法的选择与术后康复的评判起到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前庭功能 梅尼埃病 分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激素联合血浆交换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疗效。方法对2016年5月至2017年12月入院的24例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采用分组对照观察,其中观察组应用甲基强地松龙冲击联合血浆交换治疗组12例,对照组应用血浆交换治疗。治疗20d后比较不同治疗方案对格林巴利综合征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20d后病情均有好转,观察组疗效与对照组比较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基强地松龙冲击联合血浆交换对格林巴利综合征疗效均明显优于单纯血浆交换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格林巴利综合征 血浆交换 激素冲击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