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巴利综合征早期康复护理效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29
/ 2

格林巴利综合征早期康复护理效果研究

孙利平,尹秀梅,熊小芳

广元市精神卫生中心 四川 广元 628000

摘要:目的格林巴利综合征患儿早期康复护理效果归纳性总结分析。方法选取限定时间内,我院收治的格林巴利综合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共计60例,根据入院时间前后分为两组,给予不同护理方法,命名为对照组和研究组,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康复护理,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比患儿生活能力和肌力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后生活能力评分提升情况显著,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肌力改善情况更好一些。结论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格林巴利综合症患儿生活能力和肌力,缩短康复周期,临床应用效果较好。


关键词:格林巴利综合征;康复护理;呼吸锻炼;肌力恢复;效果



格林巴利综合征也被称为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以侵袭患者运动神经和周围神经为主要表现,是临床中一种发生率极高的急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这种病症对患者身体机能影响较大,可导致肌力下降、四肢瘫痪,严重者还会出现呼吸肌麻痹现象[1],威胁患者生命。因此,在临床中加强对患者的康复护理对于提升其生存率和生存质量具有积极意义。本次研究选取2020年8月~2021年9月间入我院进行治疗的格林巴利综合征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8月~2021年9月间入我院进行治疗的格林巴利综合征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纳入研究患者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获得家属同意。患儿临床表现以呼吸困难、声音低压、肢体瘫痪和吞咽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其肌力情况分布如下:0级(完全瘫痪)患儿7例,1级(肌肉可收缩但不能动作)患儿24例,2级(可移动但不能抬起)患儿22例,3级7例[2]。7例患儿在发病前伴有感冒和腹泻情况。将60例患儿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2~14岁,平均(5.3±2.1)岁,研究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2~13岁,平均(5.1±2.5)岁,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康复护理。两组患者在护理期间均接受相同的常规护理、药物治疗和神经内科基础护理。护理人员为受过专业训练护士,实行24h全方位护理制度。护理内容包括心理护理、呼吸肌训练、作业治疗、运动训练和中枢冲动传递训练[3],由护理人员和家属共同操作完成,每天进行2次。康复护理内容如下。


1.2.1卧床和昏迷患者的护理对于卧床和昏迷患儿,护理工作要从预防并发症、被动关节活动和摆放功能位三方面做起。要加强患者的身体清洁,定时翻身,及时更换被褥,调整体位,防治褥疮等情况的发生。患儿的关节要每天定期进行正确的被动活动,保证每日最少进行两次。被动运动过程中,可适当进行按摩推拿,放松患儿肌肉,并与家属做好沟通与教育,共同完成关节的运动。功能位的摆放以上肢屈曲位、下肢伸展位为主,腕关节进行背伸,膝关节屈曲,幅度由小到大规律递增,可适当依靠加班或支具进行固定和支托。


1.2.2肺部康复护理呼吸肌麻痹导致的呼吸障碍和吞咽困难是格林巴氏综合征比较典型的症状,对于严重患者要应用气管切开手段辅助呼吸,内容包括腹式呼吸训练法、咳嗽训练和缩唇呼吸训练。腹式呼吸:帮助患儿调整到适宜体位再开始练习,将患儿手分别放在腹部和胸部,指导其闭嘴使用鼻子吸气,确保呼吸深长而缓慢,用鼻吸气用口呼气。腹式呼吸训练每次持续5~15min,每天2次,对于情况较好的患儿可适当延长屏息时间,呼吸节奏尽量放慢加深。身体差的患儿,可以省去呼吸。缩唇呼吸:呼吸时先用鼻吸气再用口呼气,呼气时尽量将口唇缩拢似吹口哨状,持续缓慢呼气。由护理人员和家属进行把握指导患儿,每次10~15min,每天坚持30min。咳嗽训练:指导患儿凝息屏气,闭紧声门,以便抬高膈肌增加胸内压,然后进行咳嗽,打开声门,时肺内液体或气体咳出,每次练习10~15min,每天25~30min。


1.2.3不同肌力的康复护理根据患儿肢体肌肉受累程度和肌电图检查结果,实施针对性的肌力护理。对于检查结果动作电位较少或无电位患儿,采用ROOD技术,对关节进行被动活动、中枢冲动传递训练,延缓、减轻肌肉神经萎缩程度。对于检查出现较多动作电位患者,加强肌力训练并进入康复训练,由护理人员和家属从旁进行看护指导,进行抗阻力运动,方法以渐进式为主,力量根据患儿抵抗程度调整,以增强肌力为根本目标。


1.2.4身体护理对于感觉功能异常患儿进行感觉功能训练,通过冷热刺激或肢体接触、抓摸各种物品来完成训练,期间注意保护患儿安全,禁止使用危险物品,防止烫伤或皮肤损伤等。患儿生命体征稳定后,可适当开始坐位训练,保持正确坐姿,早期可在创伤进行站立训练,并适当增加倾斜角度,训练期间要预防骨质疏松、低血压、坠积性肺炎等,确保患儿心肺功能的正常和运动功能的恢复。


1.2.5心理护理由于格林巴氏综合征进展迅速,发病突然,患儿家属及患儿均会出现恐惧、焦躁、绝望等不良情绪,护理期间要先与患儿家属做好沟通与宣传教育,缓解家属心理压力,调整不良情绪,并配合治疗与护理提升康复信心,对于患儿要通过亲切的态度和得体的行为、放松其心情,转移其注意力,缓解身心痛苦。要帮助家属正确认识和了解格林巴氏综合征,制定切实可行的康复目标,叮嘱好各项禁忌事项,共同支持患儿完成治疗和护理,提升康复质量。


1.2.6出院指导在患儿出院前,对家属和患儿做好指导教育,对于禁忌注意事项要重点叮嘱患儿,指导家属做好监督工作,并定期回访和复查。


1.3疗效评定


对患儿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选用改良Barthel指数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对比入院前后变化情况。


1.4统计分析


所得数据均使用统计软件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数据以()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前后两组患儿生活能力评分比较情况。从表中对比情况来看,研究组患儿治疗后评分提升情况显著,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儿肌力分布情况。对照组0级患儿5例,1级患儿14例,2级患儿7例,3级患儿4例,研究组0级患儿0例,1级患儿12例,2级患儿11例,3级7例,与治疗前相比明显有所改善,但是研究组患儿治疗效果更好。


3讨论


肢体运动障碍、呼吸麻痹和感觉障碍是格林巴利综合征临床中最典型的症状,在护理过程中也要针对这三种典型症状实施针对性护理。目前格林巴利综合征的临床护理主要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训练、卧床休息、切开器官护理等为主,对患者的功能恢复和指导康复训练研究较少,只重视生命的抢救而忽略运动功能残疾的预防,大多被动地等待其运动功能和感觉功能的自然恢复。一些患者可在几周到几个月内自然恢复,另有25%患者形成残疾,如掌指关节挛缩、拇指外展受限、足下垂等,主要原因是肌肉无力、肌肉萎缩、关节挛缩等,在康复训练方面研究和实践还有待深入。此次治疗患儿因年纪小,在急性期病情危重时自身缺乏处理能力,因此需要护理人员配合家属加强支持工作,在重视药物治疗的同时,多方面、全方位的加强肢体功能康复训练,防止肌肉出现萎缩和关节痉挛。通过康复训练,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肌力及生活自理能力有明显提高。此次康复护理不仅有效缩短了患儿康复时间,提升了其生活能力,改善机体肌力状况,患者家属也较为满意,对于护理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总体来说,早期康复护理取得了很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综上所述,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格林巴利综合征患儿生活能力和肌力,缩短康复周期,临床应用效果较好。


参考文献:


[1]杨芳.格林-巴利综合征患儿33例的早期康复干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10(20):4849-4850.


[2]胡桂芳,任忠夫,张晓霞.格林-巴利综合征康复护理与常规护理效果的对比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8(33):5019-5020.


[3]吴晋艳.护理干预对格林巴利综合征出现呼吸麻痹的临床价值[J].中国医药导报,2012,7(16):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