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2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红霉素联合氨茶碱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4年5月之间我院收治的哮喘患儿20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00例,均采取常规方法进行基础治疗,观察组采用氨茶碱联合红霉素,对照组采用其他的支气管舒张剂和抗生素。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4.0%,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0%,远大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全部显效患者中对照组的住院时间、肺部音消失时间以及喘憋消失时间均大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红霉素与氨茶碱联合治疗小儿哮喘临床效果显著,且价格不高,患儿家属基本都能接受,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红霉素 氨茶碱 小儿哮喘 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169-02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小儿哮喘的护理中引用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11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儿科进行治疗的哮喘患儿92例,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护理组患儿则在进行常规护理内容的同时对患儿以及其家属进行相关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儿及其家属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观察患儿的疾病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儿以及家属在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中,数据显示,护理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显著(P<0.05);经过患儿治疗后的随访状况得知护理组患儿的哮喘复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小儿哮喘的临床护理中结合健康教育能够显著提高其相关的疾病认识程度,同时能够改善患儿的疾病预后,非常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小儿哮喘 护理 健康教育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065-01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研究对急诊室急性胸痛患者实行护理干预的临床意义与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急性胸痛患者50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行常规护理;B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完善综合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不同程度干预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完善护理组患者无痛及轻微疼痛患者人数显著多余常规组患者且中、重度疼痛人数少于常规组(P<0.05)且完善护理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患者(P<0.05)。结论对急诊室急性胸痛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帮助患者减轻思想顾虑,提高治疗依从性。

  • 标签: 急诊室 急性胸痛 护理干预 临床意义与影响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099-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技术在重症哮喘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36例重症哮喘患者分为2组,每组18例。对照组常规给予抗感染、改善通气治疗;治疗组除上述治疗外,给予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结果治疗组血气分析、生命体征、平均住院时间明显好于对照组,显示无创正压通气技术能有效治疗重症哮喘导致的呼吸衰竭。

  • 标签: 重症哮喘 无创正压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顺尔宁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小儿哮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性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的40例患者接受普米克和博利康尼的治疗,治疗组的40例患者接受顺尔宁治疗。通过20天的临床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两组患者均接受一年的随访,针对两组患者的复发情况进行观察和详细的记录。效果在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方面,治疗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比较短,(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7.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率为5.0%,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率为2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小儿哮喘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用顺尔宁进行治疗,其具有较高的临床效果,复发率较低,具有推广和使用价值。

  • 标签: 顺尔宁 小儿哮喘 临床应用中图分类号R256.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4)02-0039-01
  • 简介:目的:观察宣肺平喘汤联合普米克令舒和可比特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予童肺平喘汤治疗,治疗组在宣肺平喘汤的基础上加用普米克令舒和可比特雾化吸入治疗.统计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疗效为8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5%。两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治疗组各症状体征好转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各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蛄论:在宣肺平喘汤的基础上加用普米克令舒和可比特雾化吸入治疗可有效改善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且其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少。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宣肺平喘汤 普米克令舒 可比特 雾化吸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对急性胃出血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140例急诊胃出血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0例,两组在常规的治疗之外,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护理,护理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24例显效,30例有效,16例无效,总有效率为77.1%,13例复发,复发率为18.6%;护理组36例显效,32例有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7.1%,2例复发,复发率为2.9%,与对照组相比,护理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提高,且复发率降低。护理组的总体满意度高达95.7%,对照组满意度为78.6%,两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对急诊胃出血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减少疾病复发,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 标签: 急诊胃出血 优质护理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063-0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不通用药途径对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在我院接收治疗的小儿哮喘患者,共98例,将患者平均分为两个组,即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均为49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口服盐酸氨溴索治疗。给予实验组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和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实验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1.8%,高于对照组的73.5%,对两组患儿症状的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对照组出现胃部灼热、呕吐、消化不良各1例,不良反应率为6.12%。实验组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在治疗小儿哮喘时,比经口服给药具有更加显著的临床疗效,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小儿哮喘 盐酸氨溴索 不良反应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147-01
  • 简介:目的:探讨腮腺及面神经急性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对21例腮腺及面神经急性损伤患者进行急诊处理。充分术前准备后,针对腮腺、腮腺导管、面神经主干及各分支损伤,采取不同判断方法,即时行破裂修补及吻合术。术后随访并统计疗效。结果93%腮腺破裂及导管断裂的患者完全治愈,7%患者出现腮腺漏,经换药、抑制腺体分泌药物和加压包扎等治疗后康复;66%面神经吻合的患者基本恢复,24%的患者部分恢复,10%的患者未恢复。结论应对腮腺及面神经急性创伤进行严格检查,并对腮腺及面神经急性损伤进行及时诊断和治疗。

  • 标签: 腮腺 腮腺导管 面神经 损伤
  • 简介: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瘦素水平与临床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将支气管哮喘患儿依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间歇组(A组)、轻度持续组(B组)及中度持续组(C组),比较各组间及组内治疗前后血清瘦素水平,并对瘦素和身体质量指数(bodymassindex,BMI)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A组治疗前后血清瘦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组治疗后血清瘦素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A、B、C三组治疗前血清瘦素水平依次升高(P〈0.05),治疗后A、B、C三组血清瘦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血清瘦素水平与BMI无相关性(r=-0.061,P〉0.05)。结论:哮喘患儿血清瘦素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其原因可能与瘦素介导炎症细胞活化和炎症介质释放的功能有关,具体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 标签: 瘦素 支气管哮喘 肥胖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脑外伤行急诊CT扫描首诊假阴性漏诊原因,为颅脑外伤急诊诊断、鉴别诊断提供科学诊断方法。方法对我院2010年2院-2014年8月31例颅脑外伤行CT急诊扫描假阴性患者的CT存图及复诊存图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漏诊原因。结果在不同复诊的时间、复诊次数或其他理化检查中,证实额叶眶回、直回及颞极挫伤漏诊9例,占29.03%;少量急性硬膜下血肿漏诊6例,占19.35%;蛛网膜下腔少量出血漏诊l0例,占32.26%;轴索损伤漏诊4例,占12.90%,外伤性脑梗死漏诊2例,占6.45%.结论颅脑急性外伤早期征象不典型是漏诊的直接原因,其平扫技术的局限性是颅脑外伤早期筛查漏诊的间接原因。在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应充分掌握颅脑外伤的病理病机,谨慎“一元化”武断,并建议加强动态监测力度,减少漏诊。

  • 标签: 颅脑外伤 CT 平扫 漏诊分析
  • 简介:头晕患者在急诊科日常工作中比较常见,作者自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对本院急诊科以头晕为主诉就诊的成年患者980例进行心脏听诊及心电图检查,分析头晕患者的心率,明确何种类型的头晕患者其症状与心动过缓有关,以便明确诊断。报道如下。

  • 标签: 成年患者 心动过缓 急诊科 相关性分析 头晕 症状
  • 简介: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syndrome,ACS)是一组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表面糜烂、诱发血栓形成或血管痉挛而致急性心肌供氧量突然减少,引起严重心肌缺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包括不稳定心绞痛、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及心脏性猝死,属内科急诊常见的急危症。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合理的膳食结构、工作压力大,加之人口老龄化,发病率有增多趋势,且病死率极高。

  • 标签: 急性冠脉综合征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机械通气方法治疗急诊内科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急诊内科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50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机械通气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联合纳洛酮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二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和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血气指标均得到了显著改善,治疗前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各项血气指标的改善程度和痊愈出院率均较高,二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急诊内科呼吸衰竭的治疗中,机械通气联合纳洛酮较单纯机械通气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在临床广为推广。

  • 标签: 机械通气方法 急诊内科呼吸衰竭 疗效中图分类号R96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4)02-0034-0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两组患者的抢救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进出急诊室时间、急诊球囊扩张时间、院内急性心肌梗死复发率、院内再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将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可有效的提高抢救效果,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 抢救程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期间心室颤动的原因。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至2014年9月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患者36例,对所有患者的冠状动脉介入检查、术中心电、压力监测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因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手术发生心室颤动的的有3例,占8.33%,造影发现单支血管病变1例,2支病变1例,3支病变1例。心室颤动发生在右冠状动脉2例,前降支冠状动脉1例。所有患者均经非同步直流电复律1次或多次、以及胸外心脏按压、静推肾上腺素等药物抢救后,成功2例,死亡1例。结论由本研究结果可知,冠状动脉介入时发生的心室颤动更多见于对右冠状动脉的操作中,其发生与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临时起搏电极的安置以及操作者的经验等因素有关。

  • 标签: 急诊 冠状动脉 介入期间 心室颤动 原因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024-01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指(趾)屈肌腱鞘内麻醉在急诊外科指趾创伤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13例普通手趾外伤病人应用指(趾)屈肌腱鞘内麻醉,观察其起效时间、麻醉效果、麻醉持续时间,局麻药用量、血管神经损伤风险进行分析。结果指(趾)屈肌腱鞘内麻醉效果确切、操作简单、病人痛苦小、血管神经损伤风险低。结论指(趾)屈肌腱鞘内麻醉是简单、安全、患者痛苦小的麻醉方法,无需刻意注射至屈肌腱鞘内就能起到满意的麻醉效果。

  • 标签: 腱鞘麻醉 手指外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