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我国医疗质量方面体现在医院对患者的服务情况、医生的技术水平、医院的医疗设备以及相关管理情况等等,都是体现医院整体水平的因素,同时也是影响医疗安全的条件。医疗质量风险预警能够让医院提前做好防范工作,这样能够防止在事情发生后不能及时、有效的进行处理,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医院在管理方面的情况。那么此时应用医疗质量风险预警体系可以使医院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安全隐患,可以提醒相关工作管理人员施行有效的预防措施。

  • 标签: 医疗质量 风险预警管理
  • 简介:摘要:医疗设备不仅是现代医学诊疗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开展医疗、科研、教学等工作的最基本要素。医疗设备的性能可靠与否直接影响医院临床诊疗工作的质量,因此,对医疗设备的质量进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医学装备部门需加强相关的研究、探讨与实践,科学地推进、落实医院医疗设备质量管理工作,保障医疗卫生工作安全、规范、高效并有序地开展。

  • 标签: 医院 医疗设备 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伴随着近年来科技的逐年进步与飞速发展,医疗行业也随之有了一定进步。医生的主体地位在医疗过程中是不可撼动的,但同时,医生要想看好病,也离不开医疗器械的辅助。因此,医疗器械的质量检测工作愈发重要。本文即针对医疗器械质量检测的重要意义、相关措施、问题等展开分析,以供参考。

  • 标签: 医疗器械 质量检测 研究
  • 简介:摘要:由于医院整体发展规模的扩大,业务量随之增多,医疗设备需求量更大,其质量与广大患者的人身健康、安全息息相关。本文主要研究医疗设备质量管理控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全方位保证医疗设备整体的安全性,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与效率。

  • 标签: 医疗设备 质量控制 管理
  • 简介:摘要:临床路径是美国将国外的工业质量管理体系成功应用于临床的健康照顾体系,在疾病诊疗过程中提供科学有效的医疗护理新模式,为患者节约治疗时间,增加治愈信心,节约治疗成本。同时能够提升临床工作人员及各个工作部门的合作协调能力,总体来说可以提高医疗治理体系水平。临床路径已经在许多国家施行,在实践过程中取得了颇多效益。本文主要对临床路径的实施过程、重要意义、相关人员职责及我国临床路径实施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展开论述。

  • 标签: 临床路径 医疗护理 新模式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质量显著提高,这就对现代的医疗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医疗设备生命周期全程管理的医院设备智慧管理平台,最终达到设备在其生命周期内费用最少,综合效益最高的目标。基于此,本文就医疗设备维修与质量控制的结合与应用进行了分析,仅供参考。

  • 标签: 医疗设备 维修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持续深入,人们对于医疗耗材经济管理工作的关注度也在不断提升。在医院开展各项工作的过程中,需求量最大、消耗成本最高的资源之一就是医疗耗材。为了有效控制医院的成本开支,就需要对医院的耗材经营管理模式进行彻底的优化,进而有效提升现有资源的利用率。本文针对医疗耗材经济管理的质量控制工作进行分析。

  • 标签: 医疗耗材 经济管理 质量控制策略
  • 简介:摘要:为了更好地提高目前的医疗护理质量,保证相关的血透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本文通过从医院感染角度对加强血液透析中心进行管理,并合理的加强血液透析室的医院感染管理,以此来最大程度上保证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安全。通过观察和分析,我们发现将血透室制度进行加强对提高整个医院的医疗质量和保护患者的安全都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 标签: 血液透析室 院感控制 医疗质量
  • 简介:摘要:医疗改革是时代发展所驱,是医疗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唯一手段。但为使医疗改革更加深入具体,相关工作人员应对全科护理进行深入研究和思考,并在实践中对全科护理工作进行不断优化与完善。本文就主要对医疗改革体制下全科护理的研究进展进行深入探究,希望可以推动全科护理在基层医疗工作中的应用和发展。

  • 标签: 医疗改革体制 全科护理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全程护理对减少急诊危重患者护理风险的效果。方法:从我院2019年11月~2020年11月中,选择96例急诊危重患者,将其按照信封法分为不同组别,每组均48人。常规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全程护理。最终,比较意外情况发生率、心理状况等指标,总结其中差异。结果:一方面,研究组及常规组意外情况发生率分别是8.33%、22.92%(P<0.05);另外,护理前两组心理状况无明显差异,干预后研究组SAS、SDS分数均更低。(P<0.05)。结论:针对急诊的危重患者,可采取全程护理措施,不但能够减少意外事件的出现,还能改善患者的负面心理状况,利于患者康复,值得运用及推广。

  • 标签: 全程护理 急诊 护理风险 意外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DRG的医疗服务质量与绩效评价干预效果。方法:将我省6家三级公立综合医院的DRG指标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对其以TOPSIS分析法和加权综合评价法对医院绩效评价进行综合分析,在服务效率、DRG能力指数、医疗安全等维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医疗服务能力方面6家医院差异较大,A、B、C三家医院位列综合评价前三位。结论:在DRG指标干预下,开展医疗服务绩效评价可以贴合医院的实际情况,评价不但有一定的科学性还十分可靠,医方也能接受评价结果接受,更对医院服务质量与绩效的提升作用明显。

  • 标签: DRG 医疗服务质量 绩效评价
  •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逐渐的提高,国家对医疗卫生的投入也不断提升,国家主要投入的是医疗设备,医院的医疗设备维修与质量是决定医疗水平的关键,也就是说,医院的经济效益与医疗设备紧密相关,国家和医院都要重视医疗设备的维修,保障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本篇文章主要对医疗设备维修与质量控制的结合相关的因素以及策略进行分析,以提高我国的医疗卫生水平,医院在医疗设备的使用中应注意设备的安全性与患者的人身安全,这样说明医疗设备对于医院来说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决定了一个医院的医疗水平也关乎着人们的人身安全,因此,要重视医疗设备的维修与使用。

  • 标签: 医疗设备 维修 质量控制
  • 简介:【摘 要】目的:观察临床路径管理措施对医疗质量管理及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抽签法将我院2019年1月-2020年8月间收治的22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管理手段,观察组则应用临床路径管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治疗期间的医疗不良事件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花费和患者满意度评分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医疗不良事件发生率和住院花费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也要短于对照组,且患者的满意度评分也要高于对照组,组间各项观察指标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临床路径管理措施的应用有助于医疗质量管理及控制效果的提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临床路径管理 医疗质量 管理与控制
  • 简介:摘要:近年来,社会进步迅速,我国的综合国力的发展也有了提高。医疗器械和医用耗材是提高医院医疗水平、患者治疗效果不可缺少的工具,但医疗器械与医用耗材的采购、使用都存在损耗医院经济成本问题,同时管理不足也会影响医院经济收益,若医疗器械故障而引起医疗事故,就会造成医患纠纷,损害医院的形象与声誉。优化医疗器械和医用耗材成本管理及质量控制是提高医院经济效益的有效保障,也是避免医疗成本浪费的重要途径。但是大多数医院在开展管理工作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降低管理工作效果,故需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才能全面提升成本管理和质量控制的效率,有利于实现医院医疗水平和经济效益的提升。

  • 标签: 医疗器械 医用耗材 成本管理 质量控制分析
  • 简介:摘要:现如今,我国医疗行业正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创新发展步伐不断提升,开始基于互联网技术理念大力发展医疗大数据。医疗缺陷预警作为行业建设革新关注的焦点,也是解决实践行业发展难题的有效途径。本文在了解医疗风险预警和缺陷管理基础内容后,通过明确医疗大数据应用特征,并分析如何在医疗缺陷预警中合理运用医疗大数据。

  • 标签: 医疗大数据 医疗 缺陷预警 临床辅助 科研领域 健康监测
  • 简介:摘要:公立医院可以通过持续不间断地在管理者与职工之间开展绩效管理循环,达成职工个体、医院整体业绩的改进。因此,文章结合绩效管理的概念,论述了绩效管理在提升公立医院医疗服务质量中的作用表现,并对基于医疗服务质量提升的公立医院绩效管理方案进行了进一步探究,希望为公立医院绩效管理提供一些参考。

  • 标签: 绩效管理 公立医院 医疗服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2020年某月的处方点评结果,分析其中的用药特点。方法:选择我院质控小组调取医院2019年以及2020年二月份10-14日处方610张,发现不合理处方9张,合格率为98.50%。抽取病历五份,甲级病历3份,乙级病历2份,无丙级病历。由医务人员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评估,分析处方在应用期间存在的问题。结果:在进行处方点评时,发现其中的用药特点存在明显的处方超量、抗菌药物选择不合理、抗菌药物联合使用不合理、中成药物联合使用不合理、扩大药物适应症和重复用药的情况。结论:在进行现代化的临床用药时,相关研究人员需要对处方进行有效的点评,了解药品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进一步的优化管理,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使药物的使用质量得到提升。

  • 标签: 处方点评 处方质量 医患纠纷 研究分析
  • 简介:摘要:急诊医疗质量控制是通过设定质量控制目标后,采用一定的管理方法和措施,从而来达到提高及保障急诊医疗质量的目的。由于急诊医学的飞速发展壮大,日常医疗服务中的医院急诊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尤其是在公共性医疗卫生事件及自然灾害的发生时,急诊科的快速反应、应急应变能力成为了最关键的因素。但是目前我国的急诊医疗管理存在一些现实问题,导致我国急诊医疗的情况并不尽如人意。例如:思想上重视不够、程序制度有短板、标准建设难统一 、人才资源极匮乏等现实问题,导致了我国急诊医疗管理成效和质量不高,制度和标准不统一,不完善等共性问题的普遍出现。本文针对我国急诊医疗质量管理的一些现实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对症下药地寻找解决问题根源的有效措施,从而达到提高急诊医疗质量的目的。

  • 标签: 急诊医疗 质量控制 问题 措施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影响消毒供应室医疗器械清洗质量的原因及解决方法。方法:抽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本院消毒供应室492件医疗器械,数字随机编号法划入试验组与普通组(n=246)。普通组行常规清洗管理,试验组在分析器械清洗质量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管理,对比两组医疗器械的清洗质量及医护人员对消毒供应室工作的满意率。结果:试验组器械回收合格率、清洗合格率、包装合格率及消毒灭菌合格率均相对较高,与普通组合格率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医护人员对消毒供应室环境管理、工作效率及管理流程的满意度评分均相对较高,优于普通组(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管理可提升消毒供应室医疗器械清洗质量,建议推广应用。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医疗器械 清洗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