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久居平原的人,入海拔3000米以上高原地区,由于机体缺氧,会出现程度不同的头晕、头痛、心慌、胸闷、呕吐、食欲减退、失眠或嗜睡、高血压及鼻出血等症状,甚至引发高原肺水肿和脑水肿等严重疾病。科学预防措施,可有效减轻和防止入高原的不良反应--1.掌握相关知识,消除恐惧心理,建立良好的自信心。2.入高原前,进行一定时间的适应性训练,可采取较高强度的长跑、负重行军、爬山等形式。3.路途中避免饮水、饮食过多。

  • 标签: 高原地区 科学预防 防护 高原肺水肿 适应性训练 食欲减退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利普刀手术在宫颈癌筛中的应用。方法顾分析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行利普刀手术治疗的5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微波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利普刀手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手术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手术总有效率较高,痊愈的患者也显著多于采用普通微波治疗的对照组患者(P<0.05)。同时,治疗组患者术后仅发生3例痛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0%,其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利普刀手术对宫颈癌的筛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其治疗效果显著优于普通手术方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利普刀 宫颈癌初筛 临床效果
  • 简介:背景:股骨近端畸形存在严重解剖结构异常,导致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具有手术复杂、耗时长、技术要求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疗效差等特点。目的:探讨股骨近端畸形部位截骨矫正联合组配式生物柄假体进行股骨固定与重建的全髋关节置换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8月至2014年9月,应用股骨畸形部位截骨联合组配式S-ROM生物型假体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合并股骨近端弯曲畸形的髋关节疾病患者12例(12髋)。其中男10例,女2例;年龄38~52岁,平均43.5岁。12例均为并发股骨近端转子下部位弯曲畸形的晚期髋关节病变,其中髋关节发育不良6髋,先天性髋关节脱位行股骨截骨术后3髋,股骨近端骨折术后2髋,陈旧性化脓性髋关节炎1髋。记录术前肢体短缩、术中截骨及术后肢体长度,对临床结果采用髋关节Harris评分进行评价,术后复查X线片观察假体位置,是否有骨溶解、假体松动、下沉等。结果:12例患者均获得术后随访,随访时间20~55个月,平均42.5个月。术后患者双下肢不等长相差(1.0±0.5)cm,与术前(3.2±1.2)c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01,P=0.002)。Harris评分为由术前平均(47.2±9.9)分提高至末次随访的(89.7±3.9)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31,P=0.001)。术后即刻X线检查示股骨截骨后下肢力线恢复,假体柄初始生物压配固定牢固,髓腔填充良好。依据Engh骨长入标准12髋均为稳定骨长入。无感染、假体松动、假体周围骨折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伴有股骨弯曲畸形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时,精确的股骨截骨、紧密的截骨断端髓腔对合以及正确应用组配式S-ROM假体进行股骨重建与固定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股骨近端畸形 股骨截骨 全髋关节置换术 组配式人工关节假体 股骨重建
  • 简介:摘要高值耗材对于医院的发展来说十分重要,如何对其进行高效管理,成为了医院需要重点研究的话题。本文首先阐述医院高值耗材管理难点和传统管理方式的弊端,然后以某医院为例,对以信息管理系统实现高值耗材全部动态监管进行探析,希望对促进医院发展有所帮助。

  • 标签: 信息管理系统 高值耗材 动态监管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生活方式也在逐渐进行调整,艾滋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社会各界对于艾滋病的关注以及治疗研究也在不断推广,人们对于艾滋病的病毒筛查以及疫情控制的工作在逐渐完善。提升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的准确率是提升艾滋病治疗效果的重要内容,需要以此为基础进行病毒传播的控制,避免艾滋病的进一步发展恶化,确保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身体健康质量的保障,通过基层疾控中心艾滋病筛实验室质量管理工作质量的提升是促进检测准确性的重要措施,根据检测结果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本次研究主要从基层疾控中心艾滋病筛实验室质量管理情况入手进行综合全面的分析整理,以期为相关管理工作提供更加准确的科学依据,提升艾滋病传播的预防效果。

  • 标签: 基层疾控中心 艾滋病筛查 实验室 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治鼻咽癌中调强放射治疗与常规放射治疗的近期疗效。方法以2017年4月-2018年12月本院接诊的治鼻咽癌病患80例为研究对象,并将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试验和对照两组(n=40)。当中,试验组接受调强放射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放射治疗。分析两组的近期疗效,并对其作出对比。结果试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2.5%,比对照组的77.2%高,P<0.05。结论采取调强放射治疗方案对治鼻咽癌病患进行治疗,可取得比常规放射治疗更为显著的疗效,建议临床推广。

  • 标签: 初治鼻咽癌 调强放射治疗 近期疗效 常规放射治疗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在出院后接受延续性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在我院就诊的 76例治涂阳肺结核患者,通过随机分组形式分成对照组( 38例)和观察组( 38例)。对照组出院后进行常规随访;观察组在出院后于常规随访基础上增加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出院后不同时间点的生活质量评分、居家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对出院后护理干预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出院后不同时间点的生活质量评分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居家期间不良事件发生仅 1例,少于对照组的 6例;对出院后护理干预的满意度达到 94.7%,高于对照组的 8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在出院后接受延续性护理干预,可改善生活质量,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 标签: 初治 涂阳肺结核 延续性护理干预 生活质量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治青少年急性白血病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诊治治青少年急性白血病患者108例,随机划分为2组,54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54例作为观察组,对观察组采用心理护理,实验结束后根据2组患者的焦虑度和抑郁度进行评分。结果由此观察得出,实验期间观察组患者的焦虑度及抑郁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探究结果得心理护理在对治青少年急性白血病患者的护理上有较佳的护理作用,不仅缓解了病患的不良情绪1,降低了患者的焦虑度及抑郁度,优于传统护理,是值得推广的护理路径。

  • 标签: 心理护理 初治青少年急性白血病患者 心理状况
  • 简介:[ 摘要 ] 目的: 观察分析抗结核固定剂量复合制剂 (FDC)治疗治肺结核患者出现抗结核药物不良 反应 (ADR))的频率和主要表现,为制订和完善抗 结核药物 ADR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武汉盘龙城经济开发区卫生院 2018 年 1月 -2019 年 3 月收治的 124例应用 FDC治疗的治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在治疗期间患者 ADR的发生率以及 ADR在各器官系统中的分布。结果: 本组 124例患者中,发生 1种及以上 ADR的患者有 68例,占 54.84%。本组发生 ADR的 58例患者中,消化系统的发生率最高,约 36.29%, 其次是运动系统,约 12.10%。另外,变态反应、神经系统、血液系统以及呼吸循环系统也受累。结论: 接受免费 FDC治疗的治肺结核患者 ADR发生率较高,临床表现涉及多个器官系统,应积极预防抗结核药物 ADR的发生,以保证规范化抗结核药物治疗的完成。

  • 标签: [ ] 抗结核固定剂量复合制剂 初治肺结核 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 发 2 型糖尿病患者采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观察该种方法的短期应用效果。 方法 :随机抽选我院 2017 年 4 月到 2019 年 4 月收治发 2 型糖尿病患者,并且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每日多次注射胰岛素治疗,治疗组采用胰岛素泵强化 治疗 。 结果 : 两组患者 血糖达标时间对照中,治疗组所用时间明显低;两组 低血糖发生率,治疗组 4.34% ;对照组 15.21% 。两组数据对照有差异,( P<0.05 ),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 发 2 型糖尿病患者采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效果明 显, 延缓并发症进展, 临床值得推荐。

  • 标签: 短期应用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 初发 2 型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 发 2 型糖尿病患者采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观察该种方法的短期应用效果。 方法 :随机抽选我院 2017 年 4 月到 2019 年 4 月收治发 2 型糖尿病患者,并且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每日多次注射胰岛素治疗,治疗组采用胰岛素泵强化 治疗 。 结果 : 两组患者 血糖达标时间对照中,治疗组所用时间明显低;两组 低血糖发生率,治疗组 4.34% ;对照组 15.21% 。两组数据对照有差异,( P<0.05 ),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 发 2 型糖尿病患者采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效果明 显, 延缓并发症进展, 临床值得推荐。

  • 标签: 短期应用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 初发 2 型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发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发MM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20例采用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对照组20例采用长春瑞滨、吡柔比星、地塞米松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指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化疗后M蛋白、β-2微球蛋白、血清肌酐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白细胞下降、血小板降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在消化道副作用、乏力、感染、周围神经毒性、心脏毒性等方面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方案治疗发多发性骨髓瘤疗效理想,优于VAD化疗方案,且安全性高,患者耐受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初发,多发性骨髓瘤,硼替佐米,地塞米松
  • 简介:摘要目的利妥昔单抗(Rituximab,RTX)作为一种靶向大分子药物,其在原发中枢系统淋巴瘤(primarycentralnervoussystemlymphoma,PCNSL)的治疗中作用并不明确,本文通过Meta分析来评价利妥昔单抗治疗发PCNSL的有效性。方法通过检索数据库查找文献,利用RevManManager软件对含或不含利妥昔单抗治疗方案的疾病缓解情况和生存结局进行分析。结果含RTX组较不含RTX组的完全缓解率(CR)、2年无进展生存率(PFS)及总体生存率(OS)、5年PFS及OS均有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利妥昔单抗能提高PCNSL的疾病缓解率,改善此类患者的生存预后。

  • 标签: 利妥昔单抗 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析急诊科护士分诊时筛胸痛患者心电图在诊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作用。 方法: 将 2018 年月到 2019 年 2 月在我院急诊科分诊中采用心电图筛查前被分到普通病房的 358 例胸痛患者作为对照组,将采用心电图筛查后被分到普通病房的 317 例胸痛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诊断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占比。 结果: 观察组患者中分到普通诊室的急性灌装综合征患者占比为 1.26% ,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中的 6.98%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在对胸痛患者进行急诊预检分诊的时应用心电图进行筛查的效果更好,能够减少对胸痛患者的分诊失误率,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胸痛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心电图 急诊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尿路感染诊断的筛中应用尿沉渣法与尿干化学法的价值。方法将2017年4月到2018年8月在本医院就诊的疑似尿路感染患者纳入到研究中观察,共76例对象,采集患者的尿液样本后进行检测,分别实施尿沉渣法、尿干化学法与联合检测。将定量细菌培养结果作为金标准,将不同检测方法的结果与其进行比较,以此评估不同检测方法的准确度、灵敏度与特异度。结果尿沉渣法与尿干化学法的准确度、灵敏度与特异度之间没有明显差异(P>0.05);联合检测法的准确度与灵敏度均优于两种方法单独检测的结果,且差异明显(P<0.05)。结论使用尿沉渣法与尿干化学法的结果的灵敏度与准确度更佳,对尿路感染诊断的筛价值更高,应推广。

  • 标签: 尿沉渣法 尿干化学法 尿路感染 初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6月-2019年2月发2型糖尿病患者总数100例。随机分组,单一药物治疗组实施二甲双胍治疗,双联药物治疗组则实施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发2型糖尿病疗效;餐后血糖以及空腹血糖降低到标准范围的时间;治疗前后发2型糖尿病患者脂肪代谢、糖代谢和胰岛素指标;不良反应。结果双联药物治疗组疗效更高,x2=8.256,P<0.05。双联药物治疗组餐后血糖以及空腹血糖降低到标准范围的时间和单一药物治疗组比较有优势,t分别是6.913和6,522,P<0.05,双联药物治疗组餐后血糖以及空腹血糖降低到标准范围的时间分别是5.78±1.86天、8.26±1.11天,而单一药物治疗组餐后血糖以及空腹血糖降低到标准范围的时间分别是7.78±2.22天、10.85±2.27天。双联药物治疗组和单一药物治疗组不良反应相似,x2=0.000,P>0.05,其中,单一药物治疗组1例低血糖。双联药物治疗组有1例低血糖。结论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发2型糖尿病效果确切,可获得理想效果。

  • 标签: 磷酸西格列汀 二甲双胍 初发2型糖尿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硼替佐米为主的化疗方案治疗治、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分别选取在我院进行化疗的治及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30例并设为治组与复发组,均采取以硼替佐米为主的化疗方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治组总缓解率为93.3%,复发组总缓解率为7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发生程度不等的化疗不良反应,但均经对症处理后消失或明显缓解。结论以硼替佐米为主的化疗方案治疗治与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均有较好疗效,但治患者疗效更佳,并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可控,总体耐受性良好。

  • 标签: 硼替佐米 初治 复发难治性 多发性骨髓瘤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磷酸西格列汀对胰岛素强化治疗的发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降糖效果和血糖搏动性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发2型糖尿病患者78例,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单纯接受胰岛素强化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磷酸西格列汀联合胰岛素强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水平、体重指数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值、餐后2h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和体重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磷酸西格列汀可有效提高胰岛素强化治疗发2型糖尿病的早期降糖效果,对于降低血糖异常波动也具有明显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胰岛素 磷酸西格列汀 2型糖尿病 血糖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