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小儿腺样扁桃的围术期护理效果。方法:选取110例接受低温等离子消融术的小儿腺样扁桃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综合护理。结果:试验组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给予接受低温等离子消融术的小儿腺样扁桃患者综合护理,可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加快患者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低温等离子消融术 小儿腺样体扁桃体肥大 护理
  • 简介:  【摘 要】目的:分析探讨牙牙髓病应用三氧化物凝聚治疗的临床预后效果。方法:筛选本院 2017年 7月至 2019年 7月间收治的牙牙髓病患者 66例,按照修复材料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3例。观察组应用三氧化物凝聚治疗,对照组应用光固化玻璃离子水门汀治疗,比较预后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比较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应用三氧化物凝聚修复治疗牙牙髓病操作便捷,治疗有效率较高,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对患者预后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牙体牙髓病 三氧化物凝聚体 修补 预后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疼痛经皮椎成形术与保守治疗对缓解骨质疏松椎骨折患者疼痛影响。方法选取30例患者使用保守治疗,并与30例使用经皮椎成形术患者比较,观察治疗后患者疼痛VA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各个时间点VAS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患者VAS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保守治疗方法相比,PVP治疗OVCF优势明显,应作为首选的治疗手段。

  • 标签: 椎体成形术 保守方法 椎体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课题主要探讨牙髓病和牙缺损应用一化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参研对象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医院诊治的64例牙髓病合并牙缺损患者,遵从随机的分组标准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前者施行根管治疗和冠方修复一化治疗,后者施行根管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复发以及疼痛情况。结果研究组牙髓病合并牙缺损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复发率小于对照组,疼痛率小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牙髓病合并牙缺损患者的疼痛情况以及治疗情况能够通过根管、冠方一化治疗明显改善,值得推广。

  • 标签: 牙髓病 牙体缺损 一体化治疗 必要性
  • 简介:摘要:目的:弯角椎成形术应用在疏松性椎压缩骨折患者治疗中并观察其效果。方法:选择患者为我科治疗的疏松性椎压缩骨折78例,分析开始于2019年1月,分析结束于2022年1月,并根据患者治疗方法不同分成弯角组与直行组,弯角组使用弯角椎成形术治疗,直行组使用直行椎成形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1)弯角组和直行组手术指标情况,弯角组上椎骨水泥灌注量是5.01±0.34(ml),直行组是4.12±0.27(ml),(t=3.478,p=0.036),结果有差异。(2)弯角组和直行组疼痛情况,弯角组治疗后VAS是2.58±0.34(分),直行组是3.79±0.42(分),(t=3.229,p=0.038),结果有差异。结论:疏松性椎压缩骨折使用弯角椎成形术治疗效果优良,可推广。

  • 标签: 弯角椎体成形术 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直行椎体成形术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随机对照研究,探索椎成形术(PVP)联合高电压脉冲及射频消融治疗椎压缩骨折的临床作用。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11月北京市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疼痛科住院区92名患者纳入回顾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D四组,A组22例B组24例C组24例D组22例。A组采用PVP联合高电压脉冲调节及射频消融相结合的治疗方法。B组采用PVP联合靶点射频消融。C组采用PVP联合高电压脉冲调节。D组只采用PVP治疗。结果 四组治疗后与治疗前VAS评分明显下降,且远期效果A、B两组下降程度较C、D组两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VP联合高电压脉冲及射频消融使用较PVP单独使用效果更好,对椎压缩骨折患者,无论是单独或联合使用,在术后短期内均能迅速缓解疼痛症状取得肯定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椎体成形术 脉冲 射频消融 高电压 压缩骨折 脊神经 腰痛
  • 简介:[摘要]目的:伴有椎体内裂隙的疼痛性OVCFs患者,是PVP治疗的独特且可能具有优势的指征。然而,很少见到对照研究,结果常常相反。在识别椎体内裂隙方面观察个体之间存在差异,而这种差异有多大目前尚不明确。方法:197名长期疼痛的OVCFs患者中102人接受了PVP治疗,运用疼痛强度数字表表示背痛程度,观察36项调查表及常规的脊柱摄片。

  • 标签: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疼痛性 治疗 疼痛强度 PVP
  • 简介:目的:探索离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stemcell,HSC)活力维持的相关措施,为超远距离转运非血缘HSC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外周血造血干细胞(peripheralbloodhematopoieticstemcell,PBHSC)采集物按不同分组要求给予相应处理后,于4℃冰箱保存,并分别于0、24、48和72h检测CD34^+细胞比例、相对细胞活性、相对细胞增殖率、相对集落形成率、氧分压以及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oxygenspecies,ROS),另设未经处理的PBHSC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CD34^+细胞比例在72h内未检测到变化。对照组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相对细胞活性、相对细胞增殖率和相对集落形成率均逐渐下降(r=-0.796、r=-0.883和r=-0.815)。血浆稀释、抗氧化剂和充氧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相对细胞活性和相对细胞增殖率,但充氧可降低相对集落形成率。2种或3种因素联合显示出更强的保护作用。细胞内ROS水平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充氧在提高氧分压的同时,也增加细胞内ROS水平,加入抗氧化剂可降低ROS水平。结论:CD34^+细胞百分比不能作为细胞活力观察指标。血浆稀释、充氧和抗氧化剂可提高PBHSC存活和活力,但充氧可增加细胞内ROS水平,不利于PBHSC集落形成能力维持。多因素联合可更好地维持细胞活力。

  • 标签: 造血干细胞 细胞活力 细胞活力维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虫草菌丝胶囊免疫调节功能。方法:应用经口灌胃方式给予小鼠不同剂量虫草菌丝胶囊30天,进行淋巴细胞转化实验、迟发型变态反应实验、抗体生成细胞检测实验、血清溶血素实验(半数溶血值HC50测定)、碳粒廓清实验、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实验、NK细胞活性实验。结果:虫草菌丝胶囊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NK细胞活性三个方面结果为阳性。结论:虫草菌丝胶囊具有增强小鼠免疫力功能。

  • 标签: 虫草菌丝体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恶性肿瘤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安全,是造成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在本次研究中,本文针对肿瘤靶向羟氯喹前药物设计合成工艺展开研究,以天然多不饱和脂肪酸α亚麻酸作为载体,通过羟氯喹形成靶向前药,最终结果证明该药物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具有技术合理性。

  • 标签: 羟氯喹 肿瘤靶向药 肿瘤细胞 合成工艺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老年患者骨质疏松椎压缩性骨折经皮椎成形术术后护理与康复的效果。方法 :将 2 0 21 年 6 月至 2 0 21年 12月我院收治的 140 例老年骨质疏松椎压缩性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68例)和观察组(72例)。对照组给予手术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康复锻炼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水平。 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健康问卷(SF-3 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5)。结论 :老年患者骨质疏松椎压缩性骨折经皮椎成形术后实施康复锻炼干预的效果较好,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椎体压缩性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老年骨质疏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本文通过分析医院档案、图书、情报管理的现状,对一化管理模式、一化管理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探讨研究,提出医院的档案、图书、情报一化管理模式和主要措施。

  • 标签:
  • 简介:随着分子标记技术和光学成像技术的发展,在生物光学成像倍受关注,已经开始应用于对生物组织的生理或病理过程的无损实时动态成像.光子在生物组织中的传输模型和光学仿真环境的建立是开展在生物光学成像前向问题研究的关键环节.因此我们实现了在生物光学成像前向问题的仿真,采用MonteCarlo方法模拟光子在生物组织中的传输规律及光子被CCDCamera吸收的过程,并对仿真实验结果进行了验证.

  • 标签: 在体生物光学成像 MonteCarlo方法 前向问题 仿真环境
  • 简介:摘要:虫草菌丝是通过对冬虫夏草菌进行人工培养、液体发酵获得的,是与冬虫夏草功效相似的替代资源。虫草菌丝的生产成本低,产品服用方便,无毒副作用,适宜于免疫力低下者,多以胶囊剂内服。笔者总结虫草菌丝近年来的文献,主要包括冬虫夏草相关菌、产业化技术、药理作用及质量分析等内容集结成本文,为虫草菌丝的开发利用及产业化发展提供参考。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2014.7~2015.12朝阳双桥医院玻璃混浊口服复明片治疗疗效。方法把门诊患者随机分A、B两组,A组口服复明片每日3次,每次5片,同时氨碘肽滴眼液滴眼,每日4次,每次1滴;B组氨碘肽滴眼液滴眼,每日4次,每次1滴,连续观察3个月。结果A组38例60眼,显效9眼,占15%,有效40眼,占66.7%,无效11眼,占18.3%。B组38例62眼,显效5眼,占8%,有效33眼占,53.2%,无效24眼,占38.7%。结论A组疗效优于B组,复明片治疗玻璃混浊值得探讨。

  • 标签: 玻璃体混浊药物治疗 复明片 氨碘肽眼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