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回顾国内外低氧训练的文献,总结了低氧训练的模式分类、概念、生理作用和对机体的影响,通过分析低氧训练的生理作用影响得出了低氧环境和运动对大部分的生理作用影响有双重刺激作用。所以在低氧训练过程中,不仅要关注低氧,还要合理的安排运动强度和持续时间,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训练效果。

  • 标签: 低氧训练 自由基 线粒体 抗氧化酶
  • 简介: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的发展,给组织器官功能修复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法。但是,在病理条件下,移植干细胞极低的生存率严重限制了干细胞功能的发挥。因此,体外低氧预处理诱导成体干细胞血管化,成为改善成体干细胞抵御缺氧、疾病等的可能方案。我们对低氧诱导成体干细胞血管化中不同诱导条件,及不同成体干细胞的优缺点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寻找较为理想的诱导血管化方案。

  • 标签: 低氧 成体干细胞 血管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动脉 CT测量运用在高原低氧地区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 2016年 4月 -2017年 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慢性高原疾病患者 65例为观察组,再选择同期来我院体检的健康者 70例为对照组,均行 CT检查,比较两组结果。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检查,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右肺动脉长径值较高,组间对比有明显差异( P<0.05),但是两组的右肺动脉主干前后径、主肺动脉长径和宽径值比较无差异( P>0.05);同时,观察组汉藏组的 CT肺动脉测量结果对比无统计意义( P>0.05)。结论:高原低氧地区环境是诱发肺动脉高压的一个重要因素,及时行 CT检查,有助于判断患者病情。

  • 标签: CT检查 体层摄影 肺动脉 高原
  • 简介: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早期低氧血症的原因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119例颅脑损伤早期发生低氧血症的原因及急救处理。结果119例患者中,因脑疝、脑干损伤引起低氧血症48例,经抢救后GOSⅠ、Ⅱ级48例。因后颅窝血肿、小脑损伤引起低氧血症7例,经抢救后GOSI、Ⅱ级2例。因误吸引起低氧血症33例,经抢救后GOSⅠ、Ⅱ级2例。因肺栓塞引起低氧血症2例,经抢救后GOSⅠ、Ⅱ级2例。因肺组织基础病变引起低氧血症5例,经抢救后GOSⅠ、Ⅱ级1例。因合并胸外伤引起低氧血症24例,经抢救后GOSⅠ、Ⅱ级2例。结论及时正确诊断、纠正低氧血症,并针对其原因进行抢救,能提高颅脑损伤早期低氧血症的抢救成功率。

  • 标签: 颅脑损伤 低氧血症 原因 急救
  • 简介:高海拔或高空环境大气压力降低对人体主要有两方面的影响:大气氧气分压降低所引起的缺氧及低气压的影响。两种影响同时发生,但低氧是影响人体生理功能的主要威胁。低氧分压使氧的弥散速度减慢,以致供应的氧不足,干扰机体的氧化反应,造成细胞代谢和功能紊乱,导致部分人群出现以缺氧为主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

  • 标签: 低压低氧 生理功能 急性 脊髓损伤
  • 简介:摘要高原环境具有低氧、低气压、寒冷、强辐射等基本特点,其中低氧是影响人类生命活动的主要因素。低氧应激对人脑的认知功能及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可能导致机体学习、记忆、认知功能的下降。目前在高原低氧环境下,对于人脑的认知功能的影响,以及是否促进认知功能减退并向阿尔茨海默病发展,是近期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对高原低氧环境下免疫系统及炎症反应参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作一综述,为预防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高原低氧环境 阿尔茨海默病 免疫系统 炎症反应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低氧处理对脐带血中有核细胞(total nucleated cell, TNC)、干细胞及T淋巴细胞等成分的影响。方法 采集脐带血10份,每份分为2组即空气氧组与低氧组,检测每个样本的白细胞数并作为TNC数,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干细胞(CD34+细胞)、T淋巴细胞(CD3+细胞)占CD45+细胞的比例,计算出干细胞与T淋巴细胞的数值。应用配对样本的t检验,分别比较空气氧组与低氧组在TNC数、干细胞比例、T淋巴细胞比例、干细胞数、T淋巴细胞数方面的差别。结果 1. 空气氧组、低氧组TNC数分别为(13.12±1.89)×109/L、(12.57±1.63)×109/L,低氧组TNC数低于空气氧组(P =0.001)。2. 两组在干细胞比例、T细胞比例、干细胞数、T细胞数方面均无差异(P >0.05)。结论 空气氧处理有利于提高脐带血中的TNC数,而不会改变干细胞与T淋巴细胞数。

  • 标签: [] 空气氧 低氧 有核细胞 干细胞 T淋巴细胞
  • 简介:摘要:研究运用氧气疗法对低氧血症患者治疗及护理,对低氧血症患者缺氧的生理病理类型、低氧血症患者临床表现、氧气疗法的适应证及吸氧浓度及氧气疗法常用的方法和低氧血症患者治疗及护理进行研究。

  • 标签: 氧气疗法 低氧血症 治疗 护理
  • 简介:低氧诱导因子-1(HIF-1)是目前发现的唯一一个高度特异性的,在缺氧状态下可发挥活性的核转录因子,是专一调节氧稳态的关键介质。其与人类众多缺血低氧性疾病有着密切联系,HIF-1在这些疾病中的作用机制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该类研究将为今后缺血低氧性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 标签: 低氧诱导因子-1(HIF-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低氧性疾病
  • 简介:背景: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在跟腱组织工程再生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研究其诱导分化的有利环境(氧体积分数)尤为必要。目的:将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与跟腱细胞在不同氧体积分数条件下间接共培养,比较氧体积分数对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向跟腱细胞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无菌条件下获取SD大鼠跟腱细胞。SD大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直接购买,经培养传至第1代后,与跟腱细胞一起在常氧(体积分数20%)和低氧(体积分数2%)条件下经Transwel间接共培养体系共培养。在培养7,14和21d,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跟腱细胞的特异指标胶原蛋白Ⅰ、胶原蛋白Ⅲ,Tenomodulin,Thrombospondin-4,Scleraxis基因相对表达量,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胶原蛋白Ⅰ和Thrombospondin-4蛋白表达量。结果与结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与跟腱细胞经间接共培养后,低氧组检测到的跟腱细胞的相关特异指标在基因和蛋白水平上表达水平均高于常氧组。提示氧体积分数可显著影响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向跟腱细胞分化的潜能,低氧是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向跟腱细胞分化的有利条件之一。

  • 标签: 干细胞 脂肪干细胞 跟腱细胞 低氧 常氧 共培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控制补液策略在降低AHRF患儿病死率中的作用,寻找可缩短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AHRF)患儿上机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改善预后的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对我院PICU及NICU2006年8月至2011年7月连续5年收治的AHRF207例患儿纳入研究,其中观察组PICU55例、NICU93例进行控制补液治疗。对照组PICU24例,NICU35例未实行液体控制方案。监测上机时间、血气PH值、PaO2、PaCO2、PaO2/FiO2和OI,以及是否进展为多器官功能不全(MODS)及肺外脏器功能不全数、出现呼吸机相关并发症的情况、ICU住院天数、ICU费用、病死率。结果1.研究显示2006年8月至2011年7月,观察组液体入量为需要量的80%,处于轻度负平衡状态(出量大于入量)。对照组前3天的液体处于正平衡状态(入量大于出量);2.控制补液组(观察组)上机后24、48及72hPaO2、PaO2/FiO2和OI值均优于对照组(P<0.05)。3.观察组上机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1);治愈率较对照组高(P<0.01)。结论AHRF高病死率、高疾病负担的危重症。AHRF患儿保护性肺通气策略外,适当控制补液,可以缩短上机时间及住院时间,减低病死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 控制补液 儿童 预后
  • 简介:目的分析食管重建术后吻合口瘢痕狭窄的相关因素,尤其相关的全身性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1111例食管癌切除、消化道重建术患者的病例资料,对可能导致吻合口瘢痕狭窄的全身及局部因素进行logistic单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并对筛选出的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术后持续低氧血症(P=0.003)、胸部并发症(P=0.000)、吻合口瘘(P=0.000)、糖尿病史(P=0.019)、慢性阻塞性肺病病史(P=0.046)和心血管并发症(P=0.015)6项因素有统计学意义;而多因素回归分析则显示仅持续低氧血症(P=0.044)、胸部并发症(P=0.009)、吻合口瘘(P=0.001)和糖尿病史(P=0.036)4项因素有统计学意义:相关分析显示:持续低氧血症与胸部并发症及吻合口瘘三者之间呈正相关。结论持续低氧血症是食管重建术后吻合口瘢痕狭窄的重要全身性因素。

  • 标签: 低氧血症 食管切除术 吻合口狭窄
  • 简介:[摘要] 目的 回顾分析我院麻醉恢复室(PACU)28例严重低氧血症的发生原因,确保患者麻醉恢复期生命安全, 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方法回顾2019.1月-2021年12 期间收住我院 PACU 发生严重低氧血症的28例患者,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成员查找原因并拟定对策。 结果 PACU 患者中发生严重低氧血症共 28 例, 占 PACU 患者总数的 0.13% , 术前合并呼吸系统疾病 、年龄≥65 岁、四肢大手术、胸科手术后和肌松药残留是导致 PACU 严重低氧血症发生的主要原因。 结论 针对诱发因素, 加强术前健康教育、 加强苏醒期监测、 细化转运流程等干预措施持续质量改进, 以期降低严重低氧血症的发生率, 保证患者苏醒期安全, 加速患者康复。

  • 标签: 麻醉恢复室 严重低氧血症 回顾性分析
  • 简介:氧稳态的平衡和稳定是机体新陈代谢和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在某些生理或病理条件下,机体内的氧稳态失衡,引起细胞或组织的整体或局部的缺氧。肿瘤都是以细胞的过度增殖为特点,导致瘤细胞处于低氧或缺氧的环境,氯化钴(CoCl)作为化学性低氧模拟剂,主要用于细胞内缺氧造模,其机制是2Co2+与Fe2+竞争性结合血红蛋白,抑制正常的含氧血红蛋白的形成,导致体内的脱氧血红蛋白的含量增加,从而阻断了氧信号传导系统中氧感受器与氧结合,使细胞的含氧量下降,引起细胞在不缺氧的条件下"感觉"缺氧,同时诱导促进或抑制细胞凋亡作用的低氧诱导因子-1(HIF-1)的表达。因此,了解CoCl2对肿瘤细胞凋亡的促进或抑制作用的机制,并根据肿瘤细胞类型的不同,合理运用低氧环境协同CoCl2细胞毒性作用和增强肿瘤细胞对放化疗的敏感性,从而能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 标签: 氯化钴 低氧 肿瘤细胞 生长代谢
  • 简介:目的建立慢性间歇性低氧(CIH)新西兰兔模型,应用超声心动图观察CIH早期(0~8周)新西兰兔右心结构、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动态变化。方法健康雄性新西兰兔24只置于8%~21%氧浓度的CIH舱内,每天持续6h,6d/周,共8周。于CIH第0、1、2、4、6、8周超声心动图观察新西兰兔右心室结构和功能,同时随机处死1只,观察右心室心肌和肺组织的病理变化。采用混合效应模型分析比较制模后0、1、2、4、6、8周右心结构及功能参数。结果右心结构参数与CIH0周比较,右心室前后径、长径、基底部横径、中部横径、右心室前壁厚度、右心室流出道内径、肺动脉内径、左肺动脉内径、右肺动脉内径、右心房前后径及右心房上下径8周时增大,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右心室收缩功能参数:与CIH0周相比,右心室心肌做功指数(RVMPI)于4周减小(F=3.46,P〈0.05),三尖瓣环平面收缩位移(TAPSE)于4、6、8周增大(F=3.11、3.41、3.86,P均〈0.05),右心室面积变化率(RVFAC)于8周增大(F=3.45,P〈0.05),心率校正的等容收缩时间(ICTc)于2、4周时缩短(F=3.13、3.33,P均〈0.05),8周时恢复至基础状态,肺动脉血流频谱射血时间(ET)于1、2周缩短(F=3.01、3.15,P均〈0.05),加速时间(AT)于1、2、4周缩短(F=3.13、3.15、3.32,P均〈0.05)。右心室舒张功能参数:与CIH0周相比,心率(HR)于1周、2周、4周加快(F=3.06、3.12、3.30,P均〈0.05),心率矫正的等容舒张时间(IRTc)于1、2、4周缩短(F=3.15、3.31、3.17,P均〈0.05),三尖瓣口舒张早期峰值流速/组织多普勒右心室侧壁三尖瓣环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E?)于1、2周时减小(F=3.13、3.44,P均〈0.05),三尖瓣口舒张早期峰值流速/三尖瓣口舒张晚期峰值流速(E/A)于4、6、8周时增大(F=4.01、3.82、3.37,P均〈0.05),组织多普勒右心室侧壁三尖瓣环舒张早�

  • 标签: 缺氧 心室功能 超声心动描记术 压力
  • 简介:磁共振波谱(MagneticResonanceSpectroscopy,MRS),在过去20年里已被应用于人和动物组织器官的活体检测,是目前唯一可以用来在活体无损伤地检测细胞水平代谢变化的非侵入性技术.此外MRS还可用于测量离体组织切片、组织提取物及培养细胞内某些化学物质的含量变化.它的应用使我们对人体的研究深入到细胞代谢水平,对了解多种疾病的生化、病理生理变化以及对疾病进行早期诊断、判断疾病预后和治疗效果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脑作为人体新陈代谢最旺盛的器官,其代谢率如果按重量比计算,远远超过体内其他的器官,又因为头部易于固定,脑内感兴趣部位易于定位,因此,MRS在脑代谢研究中得到迅速应用.

  • 标签: 磁共振波谱 MRS 脑低氧 治疗 脑代谢 小鼠
  • 简介:摘要:血管内皮主要通过分泌NO、内皮素(endothelin, ET)等生物活性物质发挥调节血管的舒张和收缩,维持血管张力和调节血压等生理功能,低氧和高脂膳食均可导致内皮损伤同时伴NO生成减少,内皮型NOS(eNOS)表达与心肌组织和血管内皮对血浆NO起调节作用。本文就eNOS及NO在低氧和高脂膳食所致血管内皮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进行概述。

  • 标签: 低氧 高脂 一氧化氮合酶
  • 简介:摘要:目的:对麻醉恢复室患者术后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且提出相关的护理措施。方法:纳入2020年3月到2022年5月在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514例全身麻醉患者进行试验,监测和记录其手术后转入恢复室的血氧饱和度和基本信息、术中麻醉情况、各项检验指标,开展回归分析。结果:发生低氧血症的患者占比21.79%,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0岁、体重指数≥25、ASA分级Ⅱ级以上、胸部手术是引发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P

  • 标签: 麻醉恢复室 术后 低氧血症 危险因素 护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