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外伤性周围神经损伤以其所支配的肢体瘫痪、肌肉萎缩、感觉消失为主要症状、体征,属于中国传统医学“筋伤”、“痿证”的范畴。现代医学多考虑手术、药物及康复治疗的方法,近年我国传统医学使用针灸及电针治疗的方式对此类疾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本医案在患者拒绝针灸的情况下,使用屈伸肌交替结合穴位注射治疗的方式取得了良好的疗效,肯定了屈伸肌交替低频电刺激对此类外伤性周围神经病的疗效。

  • 标签: 屈伸肌交替 周围神经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展训练加交替遮盖治疗对非调节性内斜视眼位的影响,评价其在非调节性内斜视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2例非调节性内斜视病患者采用外展训练加交替遮盖治疗。结果32例患者均在训练一个月内取得明显效果,三个月内眼位恢复正常。结论外展训练加交替遮盖治疗可使患者眼外肌力量的不平衡逐渐达到平衡,使两眼分离的眼轴重新合一。

  • 标签: 非调节性内斜 眼外肌 外展训练.交替遮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比较夹板固定、石膏固定、夹板石膏交替固定在桡骨远端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120例,采取数字随机法分成3组,分别为夹板组(40例)、石膏组(40例)和交替组(40例),比较3组效果。结果交替组治疗12周后临床疗效优良率高于夹板组及石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交替组、夹板组平均愈合时间短于石膏组,且交替组平均愈合时间短于夹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夹板和石膏交替固定在桡骨远端骨折治疗中具有很高的可行性,效果较单独石膏或者夹板固定更好,临床价值较高。

  • 标签: 夹板固定 石膏固定 夹板石膏交替固定 桡骨远端骨折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通道交替互补教育模式在血透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 2018年 9月 -2019年 9月在本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 60例,按照随机抽签法分组,对照组 30例,用常规健康教育干预,观察组 30例,用双通道交替互补教育模式干预。对比两组饮食知识掌握度、肾病饮食依从性评分及血清钾指标情况。结果:经护理,观察在饮食知识掌握情况评分以及肾病饮食依从性评分均比对照组高( P< 0.05);护理前,两组血清钾指标差异不明显( P> 0.05),护理后,观察组血清钾指标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对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进行双通道交替互补教育模式的护理,能提高患者饮食知识水平以及饮食依从性,患者血清钾指标改善,可应用。

  • 标签: 血透 双通道交替互补教育 饮食知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冷热交替膀胱冲洗解除骨科留置尿管拔除后尿潴留的效果。方法我院骨科中心共5个病区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住院行骨科手术并发生留置尿管拔除后尿潴留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尿潴留的处理流程采用热敷、按摩、听流水声、通便等传统诱导排尿的方法,无效患者予重置尿管引出积尿后夹闭至再次胀尿后予拔管排尿;观察组在运用传统诱导排尿无效后,加用冷热交替膀胱冲洗的方法,无效患者予重置尿管引出积尿后夹闭至再次胀尿后予拔管排尿。分别统计两组患者经诱导排尿术后自主排尿的例数,及拔除尿管后12h实施各组尿潴留处理流程后自主排尿的例数。结果两组尿潴留患者经诱导排尿术后自主排尿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除尿管后12h实施各组尿潴留处理流程后自主排尿情况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骨科手术拔除尿管后尿潴留患者应用冷热交替膀胱冲洗,能有效使患者尽早恢复自主排尿。

  • 标签: 骨科手术 尿管拔除 尿潴留 冷热交替 膀胱冲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红蓝光交替照射治疗寻常型痤疮过程中特色护理的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的100例寻常型痤疮患者,通过完全随机方式形成不一样干预方式的组别,设定为增加特色护理干预措施的实验对照组和常规干预的常规对照组,并对比实际干预效果差距。结果:有效排除干扰因素,保障实验真实有效开展后,对比最终实验数据,得到在普通干预措施上增加特色护理后,所表现的实际疗效和组别内患者对自身所接受的干预措施认可度等相关实验数据,要优于日常常规干预措施的组别,组间采用数据对比,体现为P<0.05。结论:综上,在寻常型痤疮患者的红蓝光交替照射治疗中,增加特色护理可有效加快患者恢复并综合提高治疗有效率,除此之外,更可以促进寻常型痤疮患者对医护工作的认可度,故值得参考。

  • 标签: 特色护理 寻常型痤疮 红蓝光交替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穿刺方法对自体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及透析充分性的影响.方法入组91例自体动静脉内瘘的规律性血液透析患者,根据内瘘可穿刺血管长度分为A、B组,A组52例(可穿刺内瘘血管长度≥5cm)、B组39例(可穿刺内瘘血管长度<5cm).再根据穿刺方式,将A组分为钝针扣眼交替穿刺组(A1组)26例、绳梯向心穿刺组(A2组)26例;B组分为钝针扣眼交替穿刺组(B1组)20例、区域离心穿刺组(B2组)19例.12月后根据Kt/V、自体动静脉内瘘部位行彩色多普勒血管超声检查和临床护理观察的方法分别比较A1、A2组,B1、B2组透析充分性、内瘘血管狭窄、动脉瘤、血流量不足、渗血、血肿、感染、血管闭塞发生情况.结果A、B组内0、6、12月透析充分性无明显差别(P值分别为A组0.153,0.641,0.390;B组0.345,0.345,0.523);A组内A2组血管狭窄(P=0.009)、血流量不足(P=0.039)发生率高于A1组;B组内B2组渗血(P=0.007)、动脉瘤(P=0.047)发生率高于B1组.结论对于不同长度的可穿刺内瘘血管,钝针扣眼交替穿刺法能够保证透析充分性,同时可以降低动静脉内瘘血管狭窄、动脉瘤、血流量不足、渗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自体动静脉内瘘穿刺方法.

  • 标签: 自体动静脉内瘘 穿刺方法 扣眼穿刺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任督交替灸配合强筋合剂治疗产后肝肾亏虚型风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20年1月至2022年7月84例产后肝肾亏虚型风湿病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2例。对照组口服强筋合剂,每次25mL,每日2次。治疗组在口服强筋合剂的基础上,每周一次交替灸任、督经络。所有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指数(PRI)、视觉模拟量表(VAS)、现有疼痛强度(PPI)、奥氏功能障碍指数(ODI)和中医证候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PRI、VAS、PPI、ODI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P

  • 标签: 任督脉交替铺灸 强筋合剂 肝肾亏虚型产后风湿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浆与白蛋白交替输注治疗肝硬化难治性腹腔积液 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入我院于 2017 年 11 月— 2018 年 12 月期间进行治疗的肝硬化难治性腹腔积液 患者 94 例,以抽签法 的形式将其分为实验 组和参 照组,分别 为 47 例 。参 照组行传统的治疗方式,实验 组行血浆与白蛋白交替输注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 结果:实验 组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 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对于肝硬化难治性腹腔积液进行血浆与白蛋白交替输注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肝硬化难治性腹腔积液 血浆 白蛋白 临床效果
  • 简介:临床观察结果证明,砷剂在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过程中显示出卓越的疗效。复方柏子仁中的雄黄(As4s4)可诱导NB4、HL-60、K562白血病细胞株凋亡,柏子仁与雄黄伍用可显著增强其诱导白血病细胞的凋亡,在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诱导缓解阶段获得很高的完全缓解率(CR)。在以上基础上,我们以复方柏子仁与化疗交替作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缓解后巩固强化治疗方案,观察31例APL患者的治疗疗效。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复方柏子仁 化疗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治疗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硫酸镁与利托君交替用药方案防治先兆流产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20年3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先兆流产患者100名,分成两组,对照组50人,观察组50人,对照组采用硫酸镁治疗,观察组采用硫酸镁与利托君交替用药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更好,住院时间缩短,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硫酸镁与利托君交替用药可以有效预防先兆流产,值得推广。

  • 标签: 硫酸镁 利托君 先兆流产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急性喉炎合并喉梗阻患者交替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同时接受肾上腺素治疗的临床效果,并观察其安全性。方法 本次研究于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本院收治的急性喉炎合并喉梗阻患者中随机抽取84例进行,按照患者就诊的时间均分,两组各42例。其中,仅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的为参照组,联合肾上腺素交替治疗的为研究组,比较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对比两组治疗用时,研究组明显更低,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在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患儿对治疗耐受性较高。 结论 急性喉炎合并喉梗阻患者交替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同时接受肾上腺素治疗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且不会增加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安全性较高。

  • 标签: 急性喉炎 喉梗阻 交替雾化吸入 布地奈德 肾上腺素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宫腔镜下电刀与冷刀交替应用治疗中重度宫腔粘连合并不孕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3年4月期间本院收治中重度宫腔粘连合并不孕症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44例患者,分别给予宫腔镜下电刀粘连分离术、宫腔镜下冷刀和电刀交替使用粘连分离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总有效率、手术前后宫腔粘连程度评分及妊娠成功率、病情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总有效率、妊娠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宫腔粘连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腔镜下电刀与冷刀交替应用治疗中重度宫腔粘连合并不孕症效果理想,可减轻患者宫腔粘连程度,提高妊娠成功率。

  • 标签: []宫腔镜下电刀与冷刀交替 重度宫腔粘连 不孕症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背部腧穴结合下肢前侧腧穴交替针刺法配合康复训练对于外伤性截瘫患者的疗效。方法 对在我院住院治疗的2例外伤性截瘫患者进行病例资料的回顾性分析,在患者康复训练中配合不同穴位交替针刺法,观察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 2例患者经针刺治疗配合康复锻炼后,与入院时对比出院前股四头肌与大腿外展肌群等肌力均得到明显改善;深感觉均恢复正常,双侧L1平面以下浅感觉减退;双侧膝跳反射及跟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未见明显异常;ASIA分级从入院时的B级恢复到出院时的D级,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