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28 个结果
  • 简介:<正>肾盂囊肿(Peripelviccystofkidney),是一类非遗传性肾囊性病变,为肾脏囊肿病变中的一种特殊类型,发生于邻近肾盂的囊肿,为泌尿外科少见疾病。肾盂囊肿不同于一般的肾囊肿,它是位于肾门的囊肿,严格的说是肾门部淋巴结或其他非实质性组织发生的囊肿,常为多房性,如同许多小囊肿连接成网深入肾窦内,但也表现为覆盖

  • 标签: 肾盂旁囊肿 肾囊肿 肾盂扩张 肾实质 对比剂 增强扫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造口疝是指与肠造口有关的腹壁切口疝,是肠造口术后常见的并发症,现报道2例。1病例介绍患者女,60岁。因直肠癌术后3年余,造瘘口周围可复性肿物2年余入院。患者3年前因直肠癌于我科行直肠癌根治术(Miles),术后半年左右于造口处突出一肿物,质软,平躺可消失。

  • 标签: 腹部 肠造口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对床快速血糖测定仪测定血糖的准确度以及该测定结果和实验室测定结果之间的关联性进行研究,分析了保证床测定结果质量策略。方法分别通过快速血糖仪和实验室检测、常规检测这两种手段对37例病人进行血液标本中的血糖检测,对最后的检测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并根据实验总结提高检测结果质量的措施来。结果通过上述两种检测手段最后所得的检测结果分别是9.89mmol/L和10.3mmol/L,t=0.139,P>0.05,r=0.997。结论在对患者的血糖进行检测的过程中,快速血糖仪具有很好的效果。在辅助以有效的策略可以保证检测结果的正确性。

  • 标签: 血糖 质量控制 血糖测定仪
  • 简介:摘 要:目的:针对临床中应用母婴床护理模式的效果进行较深入地探讨。方法:收集 2015年 1月— 2017年 1月期间的 60例分娩产妇有关资料,随机将产妇分为两组,每组各有产妇 30例,对照组产妇采取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产妇基于此采取母婴床护理模式,对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产妇中有 17例护理满意, 11例护理比较满意,总满意率为 93.3%,完全掌握新生儿护理知识的比率为 63.3%;对照组产妇中有 12例护理满意, 10例护理比较满意,总满意率为 73.3%,完全掌握新生儿护理知识的比率为 33.3%,观察组产妇高于对照组产妇( P<0.05),两组产妇之间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结论:母婴床护理模式可使产妇的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而且对于掌握新生儿护理知识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母婴护理 护理模式 临床应用
  • 简介:纤维支气管镜技术具有操作简便、直观、成功率高、效果好、并发症少等优点,在危重病急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肺不张、肺部感染及机械通气时的病人应用床边纤维支气管镜,对各种呼吸道情况的诊断和治疗均有很大的价值.

  • 标签: 纤维支气管镜技术 床旁 机械通气 肺部感染 并发症 危重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2例肺炎胸腔积液诊疗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2012年11月入住我院呼吸内科的32例肺炎胸腔积液患者的病原学分析、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1)病原学分析支原体性胸腔积液19例,细菌性胸腔积液病原菌为肺炎球菌8例,肺炎克雷伯杆菌2例,病原不明3例。(2)临床特点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胸痛、发热等。(3)治疗均给予抗感染治疗,辅以祛痰、雾化吸入、并给予全身营养支持;均行胸腔穿刺引流,支原体性胸腔积液仅行1次穿刺引流,细菌性胸腔积液行3-5次穿刺引流,并胸腔内注入纤维蛋白溶解剂。(4)预后随访3-6个月,32例患者均痊愈。结论临床应根据不用病原体感染选择用药,必要时进行多次穿刺引流,积极治疗预后好。

  • 标签: 肺炎 胸腔积液 穿刺引流
  • 简介:摘要医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要对临床上各种疾病进行认识和掌握,床边教学则是较为重要的环节,是进行疾病诊治的基础。在床边教学过程中,医学生能将已经掌握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际工作相结合,有助于医学生对相关知识技能的理解和记忆,还能提高医学生对医学知识的学习积极性。所以需要对医学实习生的床边教学引起重视。

  • 标签: 床边教学 体会 思考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针灸联合杞菊润颗粒治疗干眼症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干眼症患者50例作回顾性分析,将患者分为A组与B组,各25例,给B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给A组采用针灸联合杞菊润颗粒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相同治疗时间后,A组取得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讨论干眼症的治疗采用针灸联合杞菊润颗粒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适合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干眼症 针灸 杞菊润目颗粒 临床效果
  • 简介:腹内疝最常见的疾病是十二指肠疝(paraduodenalhernia,PDH),在临床上很少见,因为其解剖特殊性,诊断比较困难,如果诊治不及时。有50%左右肠管会发生坏死。为了提高临床医生对PDH的认识,故将PDH介绍如下。

  • 标签: 十二指肠旁疝 临床医生 诊断比较 PDH 腹内疝
  • 简介:摘要《伤寒论》是由汉代张仲景写的,专门治疗外感病的一本医学著作。全书10卷。原著《伤寒杂病论》在流传的过程中,经后人整理编纂将其中外感热病内容结集为《伤寒论》,另一部分主要论述内科杂病,名为《金匮要略方论》。中医称外感为病邪,张仲景首开六经辨证,将病邪侵入六条不同的经脉,而怎么辨证,怎么用药计量写了出来。文中多次提及“和”,在《伤寒论》各篇可以见到,每一条症状中“和”其含义各有不同,大致分为有关病机、治法治则、辨证要点等多个方面。

  • 标签: 伤寒论 张仲景学术思想 病机 治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十二指肠疝为最常见的内疝,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占导致肠梗阻的内疝的53%,术前诊断较为困难,多为剖腹探查而确诊。现介绍我们诊治2例的体会。

  • 标签: 十二指肠旁疝 诊断 治疗 外科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