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索 China-PAR 10 风险预测模型 【 1 】 在在健康管理中评估风险及干预效果的应用。方法 利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副院长顾东风教授团队针对国人的 China-PAR 10 风险预测模型开展心血管风险评估,及健康管理结果评估。 对高危人群进行干预,并干预评估效果。通过模型的应用找出重度干预人群, 将心脑血管病发病风险分层,包括10风险分层:低危( <5%)、中危( 5%-9.9%)或高危(≥ 10%);终生风险(从目前生存至 85岁时发生心脑血管病的风险)分层:低危( <32.8%)或高危(≥ 32.8%);对中高危人群进行干预并对干预结果进行评估。 结果 针对不同风险分层和单个危险因素水平给出相应提示和建议,开展健康管理并评估健康管理效果。结论 通过有效的评估和干预效果的评估提高了健康管理的水平,量化健康管理效果。

  • 标签: China-PAR 10 年风险预测模型 健康评估 干预效果评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通过测量3D-DSA图像上大脑动脉A2段与交通动脉的夹角大小,探讨该角度与交通动脉瘤发生率的相关性。方法对31例颈内动脉系统动脉瘤患者的3D-DSA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交通动脉瘤患者为观察组,其余患者为对照组,使用配套软件分别测量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大脑动脉A2段与交通动脉(ACoA)的空间角度,利用SPSS11.5统计软件分析两组间的差异性。结果31例患者中交通动脉瘤者15例,对照组16例。观察组A2-ACoA夹角平均为140.5°±19.76°,对照组平均夹角为114.7°±16.73°,统计分析两组间有非常显著差异(t=3.928,P〈0.001)。结论大脑动脉A2段与交通动脉的空间夹角与交通动脉瘤的发生有相关性。夹角大者易于发生前交通动脉瘤。

  • 标签: 大脑前动脉 前交通动脉 血流动力学 角度
  • 简介:19941月6日民航上海医院隆重庆祝开院10。民航总局领导蒋祝平、胡逸洲、柯德铭,民航华东管理局领导边少斌等为开院10题了词。民航总局医学卫生中心、民航华东管理局、东航集团、虹桥国际机场、上海市(区)卫生局等单位顿导同志出席了庆祝大会。

  • 标签: 医院 医学卫生 卫生局 华东 民航 上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急救术是在紧急情况下利用可利用的设备和材料挽救患者的生命,减轻创伤,促进康复的救治技术,它是急救医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一名护士应当掌握院急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现就常见疾病介绍院无任何设备下的急救术。

  • 标签: 院前急救 常见疾病 下利 急救医学 护士 创伤
  • 简介:【摘要】我国现行院急救发展模式,在新冠疫情下暴露了某些短板与不足,亟需进行供给侧改革。本文通过详述我国院急救发展模式的现状、分析疫情下现行院急救发展模式的不足、学习借鉴相关国家院急救发展模式的长处,提出从“急救立法、体制建设、标准制定、健全机制”等四个方面着手,重点从“人才队伍建设、社会急救体系建设”发力,以改善我国院急救发展现状,适应未来可能要直面的新的公共卫生事件,推进“健康中国”战略实施。

  • 标签: 院前急救发展模式 公共卫生事件 急救体系建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院急救心肺复苏的效果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 2016 1月— 2018 10月期间 某 中心接诊的心跳、呼吸骤停患者 52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接受心肺复苏情况将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均为现场没有目击者进行心肺复苏患者,治疗组均为现场有目击者进行心肺复苏患者,对比各组复苏总有效率差异性,比较两组患者心肺复苏开始时间、入院时血压、乳酸浓度,并分析影响心肺复苏效果的因素。结果:治疗组复苏总有效率 73.08%明显高于对照组 3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6.3148, P<0.05)。结论:心跳、呼吸骤停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救治分秒必争,应向民众普及心肺复苏技术,为后续抢救治疗争取更多时间。

  • 标签: 院前急救 心肺复苏 影响因素 心脏骤停 复苏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 研讨社区居民院急救知识培训的效果。 方法 在社区内部采用自愿接受培训的方法,选取 2020 3 月至 2020 7 月期间参加培训的人员 850 名,通过对院急救知识的培训,观察培训效果。 结果 培训后培训人员的急救理论知识和急救操作技能分数均显著高于培训( P< 0.05)。 结论 给予 社区居民院急救知识培训能够显著提高培训人员的急救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效果明显。

  • 标签: 社区居民 院前急救知识 培训 培训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胸痛患者院急救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取我院20204月~2021 4月急性胸痛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院急救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院急救护理干预进行胸痛患者护理救治比常规护理救治手段效果要好,可明显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患者及家属对本次护理工作非常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胸痛 院前急救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