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1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度近视内障患者术后发生角膜水肿的危险因素及其防治。方法:甄选高度近视内障患者64例,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角膜水肿分为两组:水肿组23例,未水肿组41例,分析角膜水肿的危险因素,并制定相关干预对策。结果:通过对比发现年龄、晶状体核硬度分级、手术切口靠前、长时间高灌注压、玻璃体溢出、合并糖尿病是高度近视内障患者术后发生角膜水肿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高度近视内障患者术后发生角膜水肿的危险因素较多,应在术前、术中、术后都做好防护措施,保障患者眼部健康。

  • 标签: 高度近视眼 白内障 角膜水肿 危险因素
  • 简介:[ 摘要 ] 目的:研究 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开展 改良性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的价值 。方法:纳入本院自 2017 年 6 月至 2019 年 5 月接收 的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 n=72 ) 作为研究对象,以 入院前后时间 为基准, 分为试验组 ( n=36 )、对照组( n=36 ),对照组常规手术治疗,试验组 改良性超声乳化手术治疗, 评估角膜内皮计数、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试验组 角膜内皮计数高 于对照组, 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结论: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开展 改良性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的价值显著, 值得借鉴 。

  • 标签: 改良性超声乳化手术 高度近视 白内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实施改良超声乳化手术治疗对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 方法: 我院在 2018 年 6 月 ~2020 年 7 月期间对 42 例( 52 眼)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开展治疗,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 21 例患者( 26 眼)。改良超声乳化手术用来治疗研究组患者,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用来治疗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具体情况、角膜内皮细胞计数的情况。 结果: 相比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明显较低, P < 0.05 ;( 2 )治疗前,两组角膜内皮细胞数量之间无差异, P > 0.05 ;治疗后 1 、 3 个月,有所改善,而研究组增加情况更好, P < 0.05 。 结论: 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实施改良超声乳化手术治疗,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概率较低,角膜内皮细胞在治疗后 3 个月有明显的改善,因此该手术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和推广价值。

  • 标签: 白内障 并发症 近视眼 改良超声乳化手术 角膜内皮细胞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超声乳化技术在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中的作用。方法:本实验所涵盖的对象是2019年4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患者总数76例,依照双盲法将其分为观察、对照两组,每组包含患者38例。对照组患者进行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观察组患者进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清除术,将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治疗前后的视力、眼压、散光度进行比较,分析超声乳化技术在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中的作用。结果:对比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的视力、眼压、散光度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

  • 标签: 超声乳化技术 青光眼 白内障 并发症
  • 简介:【摘要】  近视是青少年的常见眼病,分轴性近视和非轴性近视,轴性近视与人眼球发育规律有相关性:新生儿绝大多数是远视,随着眼球发育,眼轴由远视进入正视,以后进入近视的过程。青少年近视多数是轴性近视,随着近视早龄化趋势突出,近视加深时间段延长,高度近视发生几率增加。方法:根据对全国学生的视力情况调查分析,总结针对学生近视的综合防治措施。结果:针对学生近视这一情况,尚未出现治愈近视的方法,但是我们要尽力寻找有效的防治方法。结论:为控制学生的近视程度,应及时适当地治疗和正确科学的用眼以阻止、延缓近视病情的发展。

  • 标签:         学生 近视眼 综合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前路前段玻璃体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术后的恶性青光眼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用前路前段玻璃体切除术,对早在患者仅采用保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患者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别明显(P<0.05)。结论:前路前段玻璃体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术后的恶性青光眼疗效明显,能够减少并发症,值得被推广。

  • 标签: []前路前段玻璃体切除术 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术 恶性青光眼
  • 简介:摘要:目的:对硬核白内障患者治疗过程中常规治疗及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的应用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本次实验对象为硬核白内障患者,本次实验在2019年4月初开始实施,正式结束时间为2021年2月,实验对象共计90人。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出现情况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对本次实验进行系统的分析,95.56%及84.44%分别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组间数据相比后者较低,差异较为凸显,(p<0.05);对本次实验进行全面的分析,6.67%及15.56%分别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出现几率,组间数据相比后者较高,差异较为凸显,(p<0.05)。结论:在硬核白内障患者治疗过程中常规治疗的效果相比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有待提升,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在提高硬核白内障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出现几率方面有着较为突出的作用。

  • 标签: 硬核白内障 常规治疗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 2019年 10月 -2020年 5月 来我院治疗硬核白内障的70例患者( 70只眼) ,并将这70例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其中实验组 35例患者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 35例患者则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术后一个月对两组患者裸眼视力进行比较,两组患者裸眼视力明显提高,且实验组患者视力高于对照组, 但两组之间没有明显差异 ( P>0.05) ;两组患者术后一个月角膜散光程度较术前明显有所提高,且术后一个月实验组患者角膜散光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来治疗硬核白内障,可以使患者的散光度得到显著改善,并且可以使角膜内皮细胞率以及角膜水肿率有效的降低,该治疗方法可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 硬核白内障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和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对照实验中共选取70例患者作为实验研究对象,经诊断均被确诊为白内障,在该病症影响下患者视力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入组后,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患者随机分配为A组、B组,每组35例,前者使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后者使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比其临床疗效。结果:在治疗前,两组患者视力无统计学意义,在术后30d、90d均无较大差异,(P>0.05)。其次,A组、B组患者在术后分别出现3例、4例并发症情况,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和超声乳化术对白内障均有良好疗效,且效果差异不大。

  • 标签: 白内障 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超声乳化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应用于皮质性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 抽选2019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70例皮质性白内障患者,参照其症状分型分成2组。其中对照组(未成熟型)、观察组(成熟型)。就临床指标、并发症、视力状况展开比较。结果 观察组手术用时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前、术后1周和1月视力值全部低于对照组,但两组术后1周和1月视力值全部高于术前,P

  • 标签: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皮质性白内障 临床疗效 视力状况
  • 简介:摘 要:本文主要对因外伤原因而导致形成的白内障手术后的临床表现进行具体分析。我院从去年的今天起至今共收治了 62位外伤性白内障患者,其中有 58例患者症状较轻,主要采取人工将白内障摘除,一期二期植入人工晶状体的方式治疗,另外有 4例因出现晶状体破裂或存在对药物的不良反应,治疗时放弃了植入人工晶状体。在术后一段时间,对患者的视力康复情况进行了跟踪回访,有半数患者的视力达到了 0.5及以上,二期人工晶状体的植入效果比一期植入的要好一些,所以要根据不同患者的发病原因及特点,执行不同的手术方案,同时要把握最佳的治疗时机,以免延误病情。

  • 标签: 外伤性 白内障 临床分析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为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实施单纯白内障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主动就诊的78例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分组,对照组(38例,小梁切除术),观察组(40例,单纯白内障手术),分析手术预后、平均眼压和术后并发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不同阶段SF-36分值明显更高(t=7.304,P<0.001;t=8.921,P<0.001);观察组平均眼压为(19.33±2.69)mmHg,对照组为(16.01±2.54)mmHg,观察组眼压明显更稳定(t=5.598,P<0.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对照组为21.05%,观察组发生率低(Χ2=4.879,P=0.027)。结论:单纯白内障手术方案治疗效果优良,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闭角型青光眼 白内障 纯白内障手术 手术预后 平均眼压 术后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于硬核白内障患者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术的治疗价值。方法:对照组为传统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应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进行治疗。结果:术前2组角膜散光度及视力对比差异较小P>0.05,术后角膜散光度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视力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率观察组、对照组分别为5.88%、20.59%,P<0.05。结论:对硬核白内障患者运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术进行治疗可获得比较确切的临床疗效,且手术安全性较高。

  • 标签: 硬核白内障 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 小切口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研究两种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疗效对比。方法:用随机数字法将本科2015年1月1日至2018年1月1日期间收治的200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分为甲组和乙组两组,甲组选择手法碎核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手术治疗方案,乙组选择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手术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手术安全性的影响。结果:经对比研究发现,两种手术方法对常规老年性白内障症状均有较好干预效果(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但碎核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方案干预后发生副作用的概率更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该方案的临床安全性更好。结论:碎核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手术治疗方案对老年性白内障症有较好干预效果,安全性高,可按照患者实际情况选择该方案。

  • 标签: 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 白内障 临床治疗效果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工泪液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100例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进行研究,根据不同治疗手段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行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实验组行人工泪液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BUT与SIT水平。结果:治疗后实验组BUT(t=7.8521,P=0.0000)、SIT(t=14.5241,P=0.0000)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采用人工泪液治疗具备疗效确切,安全性高的优势,可有效改善患者的BUT与SIT水平,值得推广与应用。

  • 标签: 人工泪液 白内障 干眼症 BUT SIT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飞秒激光辅助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PHACO)对于老年性白内障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研究时间为2019年10月-2020年10月间,共计老年白内障患者75例(92眼)。以随机法为准,A组38例(49眼)采取飞秒激光+PHACO治疗,B组37例(43眼)采取常规PHACO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对比两组的散光度和裸眼视力并无差异(P>0.05)。治疗后,A组的散光度低于B组,裸眼视力高于B组,对比后差异显著(P<0.05)。A组的并发症率低于B组,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为老年性白内障患者采取飞秒激光+PHACO治疗能够改善裸眼视力,降低散光度,且安全效益较好。

  • 标签: 飞秒激光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老年性白内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单眼高度近视性弱视采用屈光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 2017.10-2018.10, 1年内收治的 100例儿童单眼高度近视性弱视患儿,将所有患儿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 50例,使用传统遮盖法治疗)和观察组( 50例,实施准分子激光屈光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完成后的效果进行收集和分析。 结果:观察组患儿单眼高度近视性弱视治疗有效率为 100%,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 96%,在治疗效果差异上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4%,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 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采用屈光手术治疗法在疗效上与传统遮盖法无明显差异,但有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 标签: 单眼高度近视弱视屈光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白内障护理中的价值。方法:以2019年7月-2020年7月收治的82例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82例患者纳入到两个不同研究小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患者,给予患者不同护理指导方案,对比患者临床护理效果,指标观察护理效果及护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护理效果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研究证实,在白内障患者护理指导过程中,给予患者循证护理护理效果显著,患者护理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较高,所以能够在患者护理过程中推广该模式,以此提高患者护理水平。

  • 标签: 循证护理 白内障 护理方法 价值探讨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透明角膜小切口白内障手术后角膜散光的变化。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60例(70只眼)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切口方向将其分为甲、乙两组,甲组患者30例(37只眼),乙组患者30例(33只眼)。甲组患者的切口方向为角膜曲率最大子午线方向,乙组患者切口方向为颞上方及鼻上方,将两组患者的术后手术性角膜散光度以及术前术后角膜的散光度进行对比,分析透明角膜小切口白内障手术后角膜散光的变化。结果:对比研究发现,甲乙两组术后3个月手术性角膜散光度差异不大,但甲乙两组平均角膜散光度差异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

  • 标签: 透明角膜小切口白内障手术 切口方向 散光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