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对于产妇产后出血情况助产的应急能力具备以及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分析在产妇产后出血时助产的应急护理干预效果 方法 随机抽取 2017年 6月~ 2019年 6月在 本院产科进行分娩的 80例产妇,以其分娩顺序为标准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产妇采取助产的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则为其开展助产的应急 护理。结果 观察组的产后 1h、 24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且 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 97.50%,对照组 90.00%,且 P< 0.05。结论 通过对分娩产妇开展助产应急 护理,可有效降低产后出血量并改善护患关系。

  • 标签: 助产士 产后出血 应急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临床当中助产的护理对产妇分娩质量的作用及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19年11月之间的90位产妇,分为实验组45人,对照组45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办法,实验组则采用助产护理办法,然后对生产情况和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产妇自然分娩率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助产士 护理 产妇分娩
  • 简介:摘要:助产是参与产前服务非常重要的人员,以助产作为主导的产前服务模式,在临床当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有着理想的发展前景,同时也有学者针对助产为主导的产前服务模式开展相关的研究工作。本文主要进一步阐述助产为主导的产前服务模式和其他产前服务模式所存在的区别,同时对助产为主导的产前服务模式发展现状进行相应的综述,对该模式在未来发展方面的趋势提出相应的展望,以期能够为保障母婴健康和生命安全提供重要的借鉴。

  • 标签: 助产士 主导 产前服务模式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产房助产护理对产妇产后出血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2019年4月-2020年4月内80例产后出血的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产妇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助产干预护理。而后对比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采用产房助产护理的实验组产妇出血量明显少于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组间对比结果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产房助产士 产后出血 分娩 预防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助产实施“双心护理”对产科自然分娩产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8月-12月150例自然分娩产妇,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组,观察组(75例)给予“双心护理”模式,对照组(75例)给予常规助产护理,对比两组产妇相关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妇胎儿娩出时间、平均出血量、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双心护理”辅助自然分娩,效果明显,可降低产程时间,降低出血量,改善产妇焦虑情绪。

  • 标签: 产科护理 双心护理 助产士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助产实施“双心护理”对产科自然分娩产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8月-12月150例自然分娩产妇,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组,观察组(75例)给予“双心护理”模式,对照组(75例)给予常规助产护理,对比两组产妇相关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妇胎儿娩出时间、平均出血量、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双心护理”辅助自然分娩,效果明显,可降低产程时间,降低出血量,改善产妇焦虑情绪。

  • 标签: 产科护理 双心护理 助产士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产妇分娩中助产温馨护理干预的应用方法和临床效果予以分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对初产妇开展助产产前教育对产程进展及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妇产科 2017 年 9 月至 2019 年 4 月期间收治的初产妇 114 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每组均为 57 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产前宣教,研究组产妇开展 助产产前教育,对两组初产妇产程进展情况及分娩方式等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研究组产妇第一、第二及第三产程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 P < 0.05 ),同时研究组产妇阴道顺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阴道助产率及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 0.05 )。结论: 开展助产产前教育有利于促进 初产妇的 产程进展,提高阴道 分娩率,降低助产率及剖宫产率。

  • 标签: 助产士 产前教育 初产妇 产程 分娩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助产全程导乐陪伴护理对无痛分娩产妇的护理效果,以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以2019年4月~2020年12月为研究区间,以100例随机选择的于本院进行无痛分娩的产妇为研究对象,以双盲法将其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对照组的护理路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的护理路径为助产全程导乐陪伴护理,对比产妇分娩期各项指标。结果:对比产妇产程时间、出血量及泌乳始动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但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相对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无痛产妇而言,助产全程导乐陪伴护理能够有效缩短产程,获得更理想的妊娠结局,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助产士全程导乐陪伴护理 无痛分娩产妇 产程进展 干预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助产门诊对子宫下段横切口再次妊娠孕妇体质量管理对分娩结局的影响,为临床实践总结经验。方法:我院于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6月期间收治的子宫下段横切口再次妊娠孕妇,从中选择符合条件的 1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病例,采取计算机随机数字分组法进行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病例数均为 50例,前者接受助产门诊中的阶梯式 体质量管理及建立微信群 的方式,后者则接受一般的门诊护理模式,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孕妇 的并发症记录中共出现 3例,对照组护理期间共出现 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患者产后 24h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明显( P< 0.05)。结论:助产门诊对子宫下段横切口再次妊娠孕妇体质量管理对母婴 有益,能够提高阴道试产成功率, 值得推广。

  • 标签: 助产士门诊 子宫下段横切口 体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预纤维桩与可塑纤维桩在临床应用中的对比分析。方法:将160例于2018年2月-2020年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口腔修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修复牙齿主要包括双尖牙以及前后牙,以个人口腔修复意愿分为对照组(使用可塑纤维桩)与研究组(使用预纤维桩)各80例,评判标准:修复时间、修复成功率、患者满意度、咀嚼功能及咬合力、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患者修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修复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满意度的96.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P<0.05。治疗前所有患者的咀嚼功能及咬合力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咀嚼功能及咬合力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所有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口腔修复中应用预纤维桩所需时间较短,修复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较高,且利于提高咀嚼功能及咬合力,改善生活质量。

  • 标签: 预成纤维桩 口腔修复 可塑纤维桩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口腔修复治疗中金属桩口腔修复与预纤维桩口腔修复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我院 2017年 7月 -2018年 7月进行口腔修复治疗的 7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两组,对照组实施金属桩口腔修复治疗,研究组实施预纤维桩口腔修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牙周指数以及修复时间。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牙齿松动度、探诊深度、出血指数以及菌斑指数均优于对照组,且修复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口腔修复治疗中预纤维桩口腔修复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传统金属桩口腔修复,能够有效缩短修复时间,提升修复质量,值得进行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金属桩 预成纤维 口腔修复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互动式护理联合助产一对一陪伴对初产妇自然分娩率及总产程的影响。方法 抽取2020年1月至12月间我院收治的初产妇62例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并按照抽签法分成各有31例的参照组与研究组,分别接受常规护理与互动式护理联合助产一对一陪伴,并分析不同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参照组,总产程时间短于参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互动式护理 助产士一对一陪伴 自然分娩 初产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肺鳞癌组织 PD-L1表达变化及其病理学意义。方法:选择 2017年 2月 -2019年 2月肺鳞癌组织患者 88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44例。对照组取正常肺组织,观察组取肺鳞癌组织。两组均进行免疫治疗 PD-L1表达。分析两组患者 PD-L1的表达变化、病理学意义及患者生存预后的关系。结果: PD-L1表达在肺鳞癌组织患者中,阳性表达率高于其正常组织的表达,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病理分期越晚,变化越小,有淋巴结转移者, PD-L1表达越高,阳性率越高( P<0.05)。结论:肺鳞癌组织在 PD-L1表达变化及其病理学意义的探讨中,病理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肺鳞癌组织 PD-L1表达变化越高,肺鳞癌组织患者的淋巴结转移越高, PD-L1表达变化有助于判断患者预后情况。

  • 标签: 肺鳞癌组织 PD-L1 表达变化 病理学意义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航空、航天与航海医学
  • 创建时间:2021-01-04
  • 出处:《航空军医》 2020年第11期
  • 机构:重型肝炎是一种病情十分凶险的疾病,通过使用内科综合疗法也很难逆转肝衰竭的情况。目前使用最多技术最成熟的一种治疗方法就是血浆置换,它属于人工肝技术,通过新鲜冷冻血浆中的凝血因子、补体、清蛋白和调理素等帮助恢复肝功能,使干细胞获得再生的能力。与以往的常规内科治疗相比,人工肝的方法可以有效改善病人在疾病早期和中期时的病症情况,而且也有效提高了病人的预后效果。而在做好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还可促进重型肝炎病人的身体恢复,下面我们就讲讲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病人的相关护理。 一、进行治疗前的相关护理 1、心理护理:重型肝炎属于一种病情很重,治疗起来时间很长,而且预后效果很差的一种危重型疾病,所以病人很容易出现心情焦虑、难过和恐惧的情况, 不良情绪的变化不仅会影响病人本身,还会增加疾病治疗中的困难。所以心理护理很重要。工作人员一定积极向病人讲述重型肝炎的相关知识,包括病情的发展、治疗的预后情况等,而且血浆置换治疗可以有效缓解疾病的发展,还可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进而增强病人于疾病抗争的信心。这里要强调一点,医护人员在与病人的家属沟通时,要注意态度,一定要语气温和,讲话通俗易懂,避免讲一些医学专业术语,这样既可让病人感受到亲切温暖,还可增进医患之间的信任感, 提高治疗效果。 2、饮食护理:重型肝炎病人的饮食要注意很多,饮食原则是高纤维素、低脂肪、清淡易消化,同时还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饮食指导:如果病人已经有肝性脑病的倾向时要注意控制蛋白质的摄入,可食用优质低蛋白饮食;如果病人出现电解质紊乱是要适量进补一些可补充电解质的食物;如果病人心功能有障碍时,要注意钠盐的摄入,建议每天盐分摄入量控制在 5g 以内;如果有需要禁食治疗的病人,要积极做好补液护理。同时,对于重型肝炎病人而言,饮食要做好卫生清洁,避免因食物不卫生而引起呕吐或是腹泻等情况,可能还会引发全身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