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以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为例,对心理护理干预在其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评价。方法 本次以随机盲选法,将我院于 2018年 2月— 2019年 1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一共 84例分成两组,每组均为 42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干预,进一步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在焦虑( SAS)、抑郁( SDS)两项不良心理情绪评分方面,护理前两组比较均没有明显差异( P> 0.05);护理后,观察组均显著要比对照组低( P< 0.05)。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缓解不良心理情绪,所以值得推广及应用。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心理护理干预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大面积烧伤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后其创面换药时疼痛及不良情绪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 2018年10月至2020 年10月,病例数选取大面积烧伤患者98例;给予统一编号后按照单双数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分别给予普通护理(49例)和优质护理(49例),分析两种护理方式对患者创面换药时疼痛及不良情绪的影响。 结果 常规组和实验组护理前的情绪情感及疼痛程度相比,P>0.05;护理后实验组的疼痛持续时间、烧伤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情绪情感、疼痛程度均相比常规组高山效果较好,两组相比(P<0.05)。 结论 在大面积烧伤患者临床护理中给予优质护理干预对其创面换药时疼痛及不良情绪均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优质护理 大面积烧伤 创面换药 疼痛 不良情绪
  • 简介:[摘 要]目的 探究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脑梗死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为本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诊治老年脑梗死吞咽功能障碍患者62例,将其随机分为甲、乙两组,每组31例,甲组应用常规护理,乙组应用早期康复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 甲组护理总有效率为67.74%较乙组93.55%低(P<0.05);乙组吞咽功能、不良情绪改善情况均优于甲组(P<0.05)。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脑梗死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具有临床价值。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老年脑梗死 吞咽功能障碍 不良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 FD)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及效果分析。 方法:选定本院于2018 年 3 月到 2020 年 2 月收诊的 118 例 FD患者,便利取样 法分为研究 组( 59 例,心理护理干预 + 基础临床护理 )与对照组(59 例,基础 临床护理 ) 2组,比较 组间 FD患者的情绪变化 。结果:干预结束,研究 组 FD 患者的 HAMA 评分( 10.76±1.38 )分、 HAMD 评分( 10.14±1.45 )分 , 均较 对照组低 (P<0.05)。 结论:心理护理干预 有助于减少 FD患者的负面情绪 ,值得使用。

  • 标签: 负性情绪 FD 心理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儿科住院患儿家属心理需求进行分析,并寻求相应对策。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0年4月我院儿科住院患儿家属240例,对儿科住院患儿家属心理需求进行调查研究。结果 调查发现,患儿家属在护理服务需求满意度为96.25。结论 应该对护理服务与环境设施进行改进,最大程度满足患儿家属的需求,从而促使护理质量得以提升。

  • 标签: 儿科 住院患儿家属 心理需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重症监护室患者及家属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观察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18.6月 -2019.6月期间我院重症监护室所收治的 5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 n=26)、研究组( n=26)。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对两组重症监护室患者及家属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及家属焦虑、抑郁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对重症监护室患者及家属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健康状况,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荐与应用。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患者 家属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在结直肠息肉患者中开展临床护理干预对其并发症和家属健康知识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1月至2020年7月期间本院收治的结直肠息肉手术患者78例,单双号信封法分组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3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方式。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临床护理 结直肠息肉 家属健康知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改进家属健康教育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作用及影响。 方法:样本区间: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12 月,研究主体: 62 例 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治疗病例样本,以奇偶数字表法将纳入样本分组, 31 例实施常规护理(对比组), 31 例加强 改进家属健康教育(研究组),对比分析干预效果差异性。 结果:研究组康复锻炼依从性 96.77% ( 30/31 ) 比对比组 80.65% ( 25/31 ) 更高, 差异显著, P< 0.05; 干预前,两组 Harris 评分差异较小, P> 0.05,干预后 1 个月、 3 个月、 6 个月研究组 Harris 评分均比对比组更高, 差异显著, P< 0.05。 结论 :针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予以 改进家属健康教育,可提升患者锻炼依从性,促进 髋关节康复进程。

  • 标签: 老年 髋部骨折 改进家属健康教育 术后康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小儿营养不良是一个慢性疾病,如果不引起注意,会影响生长发育和智力,甚至危及生命。小儿营养不良的病因有喂养不当,疾病影响和先天不足。因小儿脾常不足,所以喂养不当伤及脾胃者多见。因而对于幼儿,更需要做好预防保健工作。小儿营养不良病因相互掺杂。

  • 标签: 小儿营养不良 预防保健措施
  • 简介:摘要:护理工作是军队日常疗养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其在实际疗养工作中所占的比例能够达到70%以上,疗养护理工作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与大部分医院的临床护理工作相比还具有一定的差别,军队疗养护理人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需要加强对于工作的整体观察能力运筹能力及沟通能力。因此,军队疗养护理工作在实际实施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其情绪劳动的重视和提升,随着情绪劳动概念的提出在各级管理及工作开展中的受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增加。

  • 标签: 情绪劳动 军队医疗养护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 儿童消化不良是儿科常见消化系统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上腹部剧烈疼痛,餐后出现饱腹感,伴随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临床症状。消化不良其主要与消化器官病变有关,病理上可分为功能性消化不良( FD )和器质性消化不良( OD ),临床多以 FD 患者为主。目前,对儿童消化不良患者采用中医治疗和西医治疗,本文主要研究中西治疗在儿童消化不良中的进展,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儿童消化不良 中西医 治疗进展
  • 简介:【 摘要 】 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的与护理有关的伤害,任何可能影响患者诊疗结果,增加患者痛苦和负担,并可能引起护理纠纷或事故的事件。新生儿学的研究对象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种种原因,不良事件在中国时有发生。本文对新生儿儿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进行了总结、探讨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对策,以期改善我国新生儿儿科护理的现状。

  • 标签: 护理不良事件 原因 防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供应室下收下送中存在的不良因素,制定相应的对策,改进不良因素造成的影响。方法: 2019年 1月至 2019年 12月,针对本院供应室下收下送中存在的不良因素展开相应研究,将 12例供 应室下收下送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9.1-2019.6这一时间段分析存在的不良因素,但不进行处理,该阶段为对照组;其中 2019.7-2019.12这一时间段根据不良因素的分析结果制定处理对策,并在工作中实施,该阶段为研究组。在研究结束后,采用统计学方法比较分析。结果:不良因素:①工作人员院感意识比较淡薄、②下收下送人员与临床科室缺乏沟通,供需不平衡、③下收下送的记录不完善,存在质量安全隐患。研究组的工作质量评分(供需平衡、质量保障、管理效果、服务态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明确医院供应室下收下送中存在的不良因素,制定并实施相应的处理对策,可提高工作质量,值得推荐。

  • 标签: 供应室 下收下送 不良因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对小儿消化不良患儿实施整体护理效果。方法:将2020年2月至2020年9月作为研究时段,在此期间至本院儿科加收治疗的72例消化不良的患儿为实验对象,将所有患儿的临床数据调取后随机分组,并命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6例患儿。对实验组患儿给予整体护理,对照组患儿给予传统护理,对比两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低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整体护理应用于小儿消化不良的护理中效果显著,可以加速病情恢复,提高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小儿消化不良 整体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对其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共计 84例,选取时间为 2018年 9月 -2019年 10月之间,并将此次研究的 84例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平均分组,将其中一组设为参照组,给予本组常规护理,再将另外一组设为实验组,给予本组全程护理干预,两组各有患者 42例,并对两组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得分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得分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护理后与护理前比较差异明显,且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焦虑、抑郁得分明显低于参照组,( p<0.05);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 p<0.05)。结论 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其负性情绪,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全程护理 冠心病介入治疗 负性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对慢性荨麻疹患者心理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慢性荨麻疹患者 74例,均为我院于 2019年 1月至 2019年 12月收治,随机分组,就应用常规皮肤科护理(对照组, n=37)与个性化的护理干预(观察组, n=37)焦虑自评量表( SAS)、抑郁自评量表( SDS)、依从性、满意度展开对比。结果:两组护理入院时, SAS、 SDS经检测无差异( P>0.05),护理出院前, SAS、 SDS均有均显著优于护理入院时。观察组患者荨麻疹治疗依从性( 92.56±3.25)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 81.42±3.1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所收治的慢性荨麻患者护理总满意度经评定为 94.59%,显著高于对照组 81.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在慢性荨麻疹患者治疗过程中效果显著,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具有较好效果,值得应用。

  • 标签: 个性化护理 慢性荨麻疹 心理情绪 护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