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儿科住院患儿家属心理需求进行分析,并寻求相应对策。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0年4月我院儿科住院患儿家属240例,对儿科住院患儿家属心理需求进行调查研究。结果 调查发现,患儿家属在护理服务需求满意度为96.25。结论 应该对护理服务与环境设施进行改进,最大程度满足患儿家属的需求,从而促使护理质量得以提升。

  • 标签: 儿科 住院患儿家属 心理需求
  • 简介:病案是医疗部门记载病人病情、诊断和治疗方法的实践记录案卷。它体现着医院的医疗质量,管理水平和医护人员的业务素质。为探讨提高病历书写质量的有效途径,找出病历书写中存在的问题,现将我院1990-1993年抽查的868份病历分析如下。

  • 标签: 住院病案 浅析 病历分析 病历书写质量 医疗部门 病情
  • 简介:当代医学已由过去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到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护理学也已走向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综合应用科学。护士除要具备传统的护理医学专业知识以外,还要有心理学、社会学和伦理学等人文科学知识,其中重要的是心理学的掌握和应用。没有心理护理,便不能进行整体护理。

  • 标签: 心理护理 住院 外科 飞行人员 医学专业知识 当代医学
  • 简介:摘要: 儿童抵抗力、免疫力低,是血液疾病的高发期。儿童容易患的血液病种类较多,常见类型有白血病、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儿童的血液病治疗过程中,护理显得更为重要,由于年龄小,护理存在一定困难。家长由于孩子病情,也容易产生急躁情绪。本文就儿童血液病如何进行优质护理进行了探索,以 70例在本院治疗的儿童进行分组,分为基础护理组和参照优质护理组,并进行比较,得出结论,优质护理组儿童血液病治疗并发症少,情绪恢复好,产生纠纷数量少,对儿童血液病治疗有一定帮助作用。

  • 标签: 血液病 医患纠纷 输血 并发症 感染
  • 简介:摘要:本篇文章的研究目的是分析小儿内科患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了进一步控制医院感染的情况,提供更严谨的数据和实验依据。研究方法主要是以回顾性分析,近几年医院小儿内科363例患儿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相结合的回顾性分析法,对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处理。本篇文章研究结果表明,小儿内科363例患儿中发生医院感染有167例感染率在23.3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小儿内科患儿住院时间大于两周,并伴随有一定的静脉插管,白血病,肺炎以及恶性肿瘤等感染病,分别占比超过50%以上,与医院感染发生存在密切联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小儿内科 患儿 感染病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本篇文章的研究目的是分析小儿内科患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了进一步控制医院感染的情况,提供更严谨的数据和实验依据。研究方法主要是以回顾性分析,近几年医院小儿内科363例患儿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相结合的回顾性分析法,对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处理。本篇文章研究结果表明,小儿内科363例患儿中发生医院感染有167例感染率在23.3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小儿内科患儿住院时间大于两周,并伴随有一定的静脉插管,白血病,肺炎以及恶性肿瘤等感染病,分别占比超过50%以上,与医院感染发生存在密切联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小儿内科 患儿 感染病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高血压病患者住院的应激源因素及护理措施,观察其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 50例高血压病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给予有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应激源评分以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应激源评分及满意度方面相较对照组均占据极大的优势。结论:通过分析总结高血压住院患者应激源因素,并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值得应用于临床上推广。

  • 标签: 高血压病人 住院应激源 护理干预 总结分析
  • 简介:【摘要】麻醉药品是我国依法依规实行特殊管理的药品,是医院药事管理的重要内容,为了加强麻醉药品的管理水平,我院住院药房采取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对麻醉药品进行规范化管理,为临床合理使用麻醉药品奠定基础。

  • 标签: 麻醉药品 住院药房 管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骨科患者手术治疗后容易出现感染,对感染因素分析,并且提出解决措施。方法:将我院在2017年2月到2019年2月骨科手术治疗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且随机抽选40例感染者编入感染组,随机抽选100例未感染者编入未感染组,分析两组治疗资料,获得感染因素。结果:两组资料对比中,骨科患者出现感染和年龄、合并糖尿病、手术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有关系,(P<0.05),结果有显著差异。结论:骨科产生感染因素多样化,需根据不同影响因素采取有效措施,以此来保证患者治疗的安全。

  • 标签: 感染 相关因素 骨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对提高输液患儿护理效果的作用。方法:使用随机计算机表法,将我院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90例输液患儿,分为了A组、B组2组,每组均各45例。A组施行临床护理路径,B组施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①A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B组比较统计学的意义存在,P<0.05。②A组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与B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在癌症患儿治疗过程中使用临终关怀护理的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5年1月~2020年12月接受治疗的5例癌症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法将所有患儿分为观察组(n=3)和对照组(n=2)。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临终关怀护理。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比较两组护理前疼痛评分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疼痛评分均有改善,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家长的抑郁状态均有改善,观察组家长的抑郁状态改善情况优于对照(P

  • 标签: 常规护理 临终关怀护理 癌症患儿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此次课题主要针对支原体肺炎患儿采取CT进行诊断的临床优势进行了分析。方法:选取了近几年左右时间内到我院接受诊断的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本次课题所研究的样本,从中抽取样本量为50例,之后对这些患儿均实施CT与X线检查,然后对所有患儿的临床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调查评估,分析CT与X线的诊断准确度,并探讨了CT与X线在病灶影像学特征表现测试效果。结果:针对实验研究期间所得数据进行评比,可以掌握到经过检查后可知,经病理诊断可知,在左肺部位中的下叶,病理确诊例数为24例,占比为48.00%,CT诊断与病理诊断情况相同,X线诊断出21例,占比为42.00%;在左肺部位中的上叶,病理确诊例数为15例,占比为30.00%,CT诊断一致,但X线诊断出13例,占比为26.00%;在右肺部位中的下叶,病理确诊例数为23例,占比为46.00%,CT诊断与病理诊断一样,X线诊断出20例,占比为40.00%;在中叶,病理确诊例数为11例,占比为22.00%,CT诊断例数一致,X线诊断出9例,占比为18.00%;在上叶,病理确诊出13例,占比为26.00%,CT诊断相同,X线诊断出10例,占比为20.00%;经统计分析可知,CT诊断准确度比X线诊断准确度更高(P<0.05);分析病灶影像学特征表现测试效果可知,CT诊断出的大面积斑片状影、斑点状影、磨玻璃样影、肺部纹理增多以及条索状影等概率显著高于X线诊断(P<0.05)。结论:对支原体肺炎患儿实施CT检查,具有十分显著的准确度,非常有利于患儿疾病的早期诊治,值得进一步临床观察并推广应用,同时对于后续研究也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 标签: 支原体肺炎 儿童 CT诊断 临床优势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针对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具体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择我院精神科收治的 68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患者入院顺序的奇偶性对其展开交叉分组,命名其中一组为对照组并为其提供常规护理服务,命名另一组为研究组并为其提供优质护理服务,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两种护理服务的护理质量。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满意评分与患者家属护理满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优质护理服务下的基础护理、病房管理、护理安全及感染控制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护理服务下( P< 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可有效增加患者及其家属对所接受护理措施的满意度,从根本上提升精神科整体护理工作质量,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精神科护理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主要针对儿科住院患儿在临床中采取护理干预的效果开展分析。方法:研究开始到结束的时间段为2019年6月-2020年6月,研究病例来源于我院儿科治疗的患儿88例,按照患儿采取护理方法的差异来实施分组,患儿采取优质护理可作为实验组,患儿采取常规护理可作为常规组,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

  • 标签: 儿科住院患儿 优质护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通过对1995年~1996年南航深圳公司空勤人员住院病人所患疾病的病种统计.了解了近两年来我公司空勤人员的身体健康状况,为有针对性地进行压学干预、预防和减少疾病的发生提供依据,从而延长空勤人员的飞行年限,保障飞行安全。

  • 标签: 住院病人 疾病统计 计分 空勤人员 病种 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内科住院患者出现院内感染的风险原因和预防。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对90例心血管科住院患者中出现院内感染的具体情况,涉及住院时段、季节、侵入性操作、基础病情等进行数据分析,并对数据分析做出解析。结果:中老年人、容易出现的基础病情、常发生侵入性操作、使用的抗生素种类较多(3种及之上)、入院治疗持续时间较长、春秋季就医等属院内感染的风险因素,与其他科相比差异显著(P

  • 标签: 心内科 院内感染 原因 预防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脑瘫患儿精细运动功能治疗的过程中采用作业训练治疗方法的影响及临床效果。方法 :从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瘫精细运动障碍患儿中选取其中 68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开展时间为 2019年 3月 -2020年 3月。将所有的研究对象根据 1:1的比例分到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儿均接受常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运动、感觉统合训练、推拿、高压氧等疗法。对照组( n=34)患儿接受以上疗法,观察组( n=34例)患儿除了接受以上治疗方法外,还接受祖业治疗方法。两组患者治疗一段时间( 3个月)后,观察和分析患儿的临床状况,并使用( FMFM)精细运动功能评估表,对患儿的运动功能进行评价,并且将相关数据进行详细记录,尤其是( FMFM)评分、治疗效果等数据,要详细记录。同时将两组统计后的数据进行比较。 结果:采用常规疗法的对照组和常规疗法+作业训练治疗的观察组,比较 FMFM评分,观察组相对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两组治疗效果相比,对照组相对较低,同样具有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在脑瘫患儿精细运动功能的治疗中,采用作业训练的治疗方法,不仅能够改善患儿的精细运动能力,还能够促进治疗效果的提升。

  • 标签: 脑瘫 精细运动功能 作业训练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川崎病患儿实施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将2019年3月~2020年6月某院收治的97例川崎病患儿随机分为A组(49例)和B组(48例),分别实施舒适护理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指标。结果:干预过程中,A组患儿相比B组并发症发生率及SAS、SDS评分较低(P˂0.05)。结论:对川崎病患儿实施舒适护理可提高患儿治疗的安全性,维护患儿父母的良好情绪。

  • 标签: 川崎病 舒适护理 患儿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对小儿消化不良患儿实施整体护理效果。方法:将2020年2月至2020年9月作为研究时段,在此期间至本院儿科加收治疗的72例消化不良的患儿为实验对象,将所有患儿的临床数据调取后随机分组,并命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6例患儿。对实验组患儿给予整体护理,对照组患儿给予传统护理,对比两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低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整体护理应用于小儿消化不良的护理中效果显著,可以加速病情恢复,提高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小儿消化不良 整体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