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4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综合护理对胸部外伤疼痛评分与满意评分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8月收治的98例胸部外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其护理方法的区别分成观察组(n=49,综合护理措施)、对照组(n=49,常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睡眠时间以及满意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疼痛评分明显较低,其睡眠时间明显较长,满意评分明显较高(P<0.05)。结论胸部外伤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措施进行干预不仅能降低疼痛程度,还可改善其睡眠质量,对维持护患间良好的关系也有着促进的作用。

  • 标签: 胸部外伤 综合护理措施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关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采用椎体成形术治疗对其VAS评分、Cobb角度数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03月—2016年04月诊治的66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3例,对照组行保守治疗,研究组行椎体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VAS评分与Cobb角度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中,选择椎体成形术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VAS评分 Cobb角度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骨科护士对术后患者疼痛评分正确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针对骨科建立“疼痛关爱病房”以来发现护士对疼痛评分正确率低的问题,于2017年7月开展以“提高骨科护士对术后患者疼痛评分正确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通过现状把握、目标设定、解析、对策拟定及实施等对护士及患者两大方面因素加以改善。结果骨科护士对术后患者疼痛评分正确率由改善前的69.04%%提高到改善后的89.83%。结论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不仅提高了骨科护士对术后患者疼痛评分的正确率,规范疼痛评分流程,完善疼痛评估体系,提升骨科患者围术期疼痛管理质量,同时也提高团队的凝集力。

  • 标签: 品管圈 疼痛评分 疼痛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颈后路椎管成形术、C4-5椎间孔扩大术用于多节段颈椎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其对VA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我科收治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98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n=49,单纯颈后路椎管成形术治疗)及研究组(n=49,颈后路椎管成形术联合C4-5椎间孔扩大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VAS评分及颈椎活动度等指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神经麻痹发生率为16.33%(8/49),研究组2.04%(1/49),(P<0.05)。结论颈后路椎管成形术、C4-5椎间孔扩大术联合治疗,有利于缩短手术时间,有效降低手术带来的疼痛程度及神经麻痹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Wells评分和修正Geneva评分在急性肺栓塞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8月至2015年1月期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338例疑似肺栓塞患者的Wells评分、修正Geneva评分资料和CTPA诊断结果。结果338例患者中,经CTPA确诊肺栓塞160例,非肺栓塞178例。Wells评分三级评分低度可能者95例,确诊率为0.00%;中度可能163例,确诊率为58.28%,高度可能者80例,确诊率为81.25%。Wells评分二级评分不可能组162例,确诊率为16.05%,可能组为176例,确诊率76.14%。修正Geneva评分三级评分低度可能组49例,确诊率为40.82%,中度可能组261例,确诊率47.13%,高度可能者28例,确诊率60.71%。修正Geneva评分二级评分不可能组140例,确诊率44.29%;可能组198例,确诊率49.49%。Wells评分和修正Geneva评分各组确诊率之间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绘制ROC曲线,显示Wells评分预测急性肺栓塞诊断的曲线下面积为0.84695%CI(0.805,0.887),修正Geneva评分预测急性肺栓塞诊断的曲线下面积为0.53995%(0.478,0.601)。Wells评分的最佳预测值为3.5,敏感度为88.1%,特异度70.8%。修正Geneva评分的最佳预测值2.5,敏感度为61.3%,特异度为56.2%。结论用于急性肺栓塞的预测诊断,Wells评分优于修正的Geneva评分,其诊断效能高,敏感性及特异性均较好,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Wells评分 Geneva评分 肺栓塞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ICU科4年时间脓毒性休克患者的病死率,及SOFA评分和APACHEⅡ评分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6年12月收住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ICU脓毒性休克的1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脓毒性休克病死率,并根据7d预后分为存活组和病死组,比较两组的年龄、性别、APACHEII和SOFA评分等一般情况,统计SOFA评分和APACHEII评分对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我院ICU脓毒性休克的患者总体病死率为62.8%,4年间病死率无统计学差异(p=0.131);病死组SOFA评分和APACHEⅡ评分明显高于存活组。结论我院ICU患者的7d病死率仍高,为62.8%,且SOFA评分和APACHEII评分可评估患者预后。

  • 标签: 脓毒性休克 SOFA评分 APACHE II评分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产前疼痛宣教对产后疼痛的影响。方法将已分娩的对照组120例,实验组120例作为观察对象。对照组常规产后疼痛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产前疼痛宣教。比较两组产后疼痛程度。结果实验组的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X2=86.84,p<0.001)结论产前疼痛宣教作为产前宣教的常规内容能够改变产妇认知,减轻产后疼痛

  • 标签: 产后 疼痛 宣教
  • 简介:摘要目的针刺治疗对脑出血并发抑郁症患者NIHSS评分及HAMD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7月浙江省淳安县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脑出血并发抑郁症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与针刺组40例。对照组口服奥氮平片,针刺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针灸治疗,总疗程为42天。比较两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NIHSS评分、HAMD评分。结果对照组有效率72.50%,而针刺组有效率9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和HAMD评分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针刺组治疗后NIHSS评分和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治疗对脑出血并发抑郁症患者疗效明显,且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

  • 标签: 针刺 脑出血 抑郁症 神经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癌性疼痛患者疼痛评估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门诊与住院部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所接收治疗的癌性疼痛患者120例,随机进行分组,门诊收治的癌性疼痛患者60例为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治疗,住院部收治的癌性疼痛患者60例为研究组,在使用常规护理方法之前,首先进行疼痛评估,然后依据患者疼痛指数评估情况给予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并将120例癌性疼痛患者治疗期间的心理变化,药物使用依从性情况、缓解疼痛及止疼药物的服用情况进行比对。结果120例癌性疼痛患者在半年治疗期内的随访随查中,120例癌性疼痛患者的心理变化,药物使用依从性、缓解疼痛及止疼药物的服用情况有着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癌性疼痛患者的临床治疗护理过程中,治疗护理前对患者疼痛进行评估,结合疼痛评估情况,对患者有针对性的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提升护理质量,并对患者生存质量也有着极大影响。

  • 标签: 癌性疼痛患者 疼痛 评估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在ACS患者护理中应用GRACE评分和CRUSADE评分,比较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100例ACS患者,随机分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在对照组中应用常规护理,而在观察组中在采用GRACE评分和CRUSADE评分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住院期间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率和出血事件发生率和住院时间呈现出下降的趋势(P>0.05);观察组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ACS患者护理中应用GRACE评分和CRUSADE评分,不仅提升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也降低了住院费用。

  • 标签: GRACE评分 CRUSADE评分 急性冠脉综合征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癌症患者在疾病治疗期间实施疼痛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癌症患者82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癌症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疼痛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前后疼痛程度VAS评分、心理状态SDS和SAS评分的改善幅度、对癌症治疗期间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治疗期间不良事件例数。结果观察组研究对象在护理干预前后疼痛程度VAS评分、心理状态SDS和SAS评分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对癌症治疗期间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达到92.7%,高于对照组的78.0%,组间差异显著(P<0.05);治疗期间仅有2例不良事件出现,少于对照组的8例,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癌症患者在疾病治疗期间实施疼痛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疼痛,使其保持良好心态,减少不良事件,提升患者满意度。

  • 标签: 癌症 疼痛 护理干预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疼痛观察中建立疼痛护理单的临床效果和意义。方法针对疼痛患者,为其构建疼痛护理单一份,对患者疼痛情况进行评估,并对患者遵医嘱用药情况进行充分了解,有效处理爆发痛患者,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随时评估,4分以下患者每日进行2次评估。结果经过疼痛护理单的建立,护理人员可清楚掌握服用止痛剂患者的情况,及时关注服用情况,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结论在疼痛观察中建立疼痛护理单具有明显的疼痛护理效果和临床意义。

  • 标签: 疼痛护理单 疼痛观察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疼痛护理在开腹手术患者术后疼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选2016年12月—2018年6月在本院行开腹手术治疗的200例患者,依据不同护理方法为标准分组实验组100例(予以疼痛护理),参照组100例(予以常规护理),同时观察、比对两组术后疼痛改善情况。结果护理后,实验组护理满意率97.00%(97/100),明显比参照组82.00%(82/100)高,(P<0.05);两组术后VAS评分比较,有差异性(P<0.05)。结论对开腹手术患者术后展开专业护理工作时,予以其疼痛护理的应用效果较显著,可在提升患者术后满意率的基础上,缓解术后疼痛感,建议推荐。

  • 标签: 疼痛护理 开腹手术 术后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肝移植术前评分的演变与进展。方法回顾性分析CTP评分及MELD评分等在肝移植应用中的有关文献。结果CTP评分及MELD评分均可应用于预测终末期肝病的预后,以决定器官分配的优先顺序,MELD评分较CTP评分有其优势。结论现肝移植器官评估主要应用MELD评分,但仍需进一步完善。

  • 标签: CTP评分 终末期肝病模型 肝移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疼痛管理模式对缓解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效果观察。方法进行手术治疗的100例骨科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仅给予骨科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疼痛管理模式给予患者护理。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护理满意度对两组患者进行效果评价。结果根据VAS评分分级和护理满意度,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疼痛管理模式能够降低患者术后疼痛,促进术后功能康复,提高了患者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骨科 术后 疼痛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疼痛护理在内瘘穿刺疼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血液净化中心2017年1月至10月期间使用内瘘穿刺自觉疼痛患者26例作为研究对象,在我院透析期间对其实施疼痛护理,并在护理前、后对患者实施视觉模拟评价(VAS),比较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结果经2周疼痛护理后,患者的VAS评分显著减少,在轻、中、重度疼痛例数方面,护理前后存在显著差异。结论疼痛护理对内瘘穿刺疼痛患者具有一定的护理意义。

  • 标签: 内瘘穿刺 疼痛 疼痛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肛周脓肿手术患者给予护理干预,在缓解患者术后伤口疼痛以及患者伤口换药疼痛方面获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02月~2015年02月收治的肛周脓肿手术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对肛周脓肿手术患者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展开分组;临床对41例观察组肛周脓肿手术患者展开常规护理+护理干预;临床对41例对照组肛周脓肿手术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术后伤口疼痛情况以及患者伤口换药疼痛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在术后伤口疼痛情况以及患者伤口换药疼痛两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肛周脓肿手术患者(P<0.05)。结论对肛周脓肿手术患者,临床选择合理有效的护理方法,可以将患者的伤口疼痛症状以及患者的伤口换药疼痛症状显著缓解,针对患者伤口愈合发挥显著促进作用,将患者的痛苦感有效降低,最终显著提高肛周脓肿手术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护理干预 肛周脓肿手术 伤口疼痛 伤口换药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疼痛护理对缓解肾结石患者疼痛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急诊肾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个性化疼痛护理,对比两组疼痛缓解情况。结果(1)观察组无痛0例,轻度疼痛27例,中度疼痛11例,重度疼痛2例;对照组无痛0例,轻度疼痛12例,中度疼痛20例,重度疼痛8例,P<0.05;(2)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7.5%,P<0.05。结论个性化疼痛护理可有效减轻肾结石患者的疼痛程度,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个性化疼痛护理 肾结石 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