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以往的研究表明超声辐射力可以促进靶向微泡的内皮粘附。在本研究中我们尝试用超声辐射力促进非靶向脂质微泡在大鼠腹主动脉内皮的粘附。方法采用1MHz连续波超声在54.2kPa和73.9kPa两种声压下工作,用扫描电镜和主观评分分析微泡在大鼠腹主动脉内皮的积聚情况。结果我们发现两种声压的辐射力均可提高微泡在主动脉内皮细胞上的局部滞留。73.9kPa超声的应用可使了数以千计的微泡在局部聚集。结论初步证明超声辐射力可促进非靶向微泡的内皮滞留和粘附,以后可能实现通过增加药物负载的微泡促进局部药物的释放。

  • 标签: 超声辐射力 微泡 内皮细胞 粘附
  • 简介:摘要肝细胞癌的靶向治疗药物比较有价值的有索拉菲尼、瑞格非尼、乐伐替尼、克唑替尼、卡博替尼、尼鲁单抗及派姆单抗。其中派姆单抗首个不依据肿瘤来源,而是依据生物标志物进行选择的治疗药物。

  • 标签: 肝细胞癌 靶向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子宫内膜癌患者抗血管生成的靶向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6年3月2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采用贝伐单抗、VEGF-trap治疗方式,并针对络氨酸激酶受体抑制剂在子宫内膜癌花考中的应用做出深入研究,查阅了大量相关文献,结合权威文献报道的治疗方法,所选病例均接受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对其治疗情况进行总结。结果贝伐单抗对子宫内膜癌患者具有一定疗效,VEGF-trap治疗方式,患者有效率反应率为3.8%~7.8%,使用高剂量TSU-86在子宫内膜癌中的使用,具有一定可行性。结论对子宫内膜癌进行血管生成以及靶向治疗,对病情具有一定疗效,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子宫内膜癌 血管生成 靶向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HER阳性晚期胃癌患者采用高压氧与靶向+化疗联合治疗的作用和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4例于我院治疗的HER阳性胃癌晚期患者,纳入时间为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均32例。其中参照组采用靶向+化疗治疗方式,实验组应用高压氧与靶向+化疗联合治疗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治疗不良反应及肿瘤标志物水平。结果实验组恶心呕吐、腹泻、食欲不振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两者差异明显(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癌胚抗原、癌抗原19-9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经治疗两组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均得以有效控制,但实验组治疗后癌胚抗原、癌抗原19-9水平明显低于参照组,两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应用高压氧与靶向+化疗联合治疗胃癌晚期患者,能提高化疗以及靶向治疗有效率,有效缓解胃癌症状,减轻化疗胃肠道毒副反应,促进化疗后胃肠功能的恢复,应予以临床推广。

  • 标签: 高压氧 靶向治疗 化疗 HER阳性 胃癌晚期
  • 简介:摘要胰岛素生长因子-1受体(IGF-1R)是胰岛素生长因子家族主要成员之一,IGF-1R在人类大多数肿瘤中呈过表达,也在肺癌的转化与恶性进展中起重要作用,与肺癌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联。本文就IGF-1R在信号转导通路、与肺癌形成和发展的关系及其在靶向药物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晚期肾细胞癌靶向药物治疗后,手术切除孤立转移灶的效果。方法将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本院接受肾癌根治术+靶向药物治疗的20例晚期肾细胞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出现孤立转移灶,并择期手术切除。统计20例患者的癌灶转移情况、手术情况以及生存情况。结果20例患者中,6例(30.00%)肺转移、6例(30.00%)肾上腺转移、3例(15.00%)骨转移、3例(15.00%)脑转移、1例(5.00%)肝转移、1例(5.00%)腹壁转移,对应制定手术切除方案并择期实施,围术期无严重并发症,恢复良好,术后1年生存率为75.00%,术后3年生存率为50.00%,术后5年生存率为40.00%,无手术相关死亡病例。结论晚期肾细胞癌靶向药物治疗后,利用手术切除孤立转移灶可以适当改善预后,延长生存期。

  • 标签: 晚期肾细胞癌 靶向药物治疗 孤立转移灶 手术切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经皮椎间孔镜靶向穿刺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62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患者实施经皮椎间孔镜靶向穿刺术治疗,对其疗效进行观察。结果所有患者均取得了良好疗效,仅有2例患者出现L4神经根支配区痛觉过敏现象,在经过对症治疗后症状得以好转,未出现复发。同时,患者出院时、末次随访中的腰痛及下肢痛评分改善情况显著,相比较术前更低P<0.05。结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采用经皮椎间孔镜靶向穿刺术治疗,不仅能够取得良好的疗效,而且有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安全性较高,可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经皮椎间孔镜靶向穿刺技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靶向治疗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79例,根据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的突变情况将患者分为突变型组32例和野生型组47例。两组患者均口服吉非替尼。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突变型组和野生型组患者在性别、病理类型及是否吸烟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突变型组患者客观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均高于野生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第19或21号外显子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对吉非替尼治疗较敏感,疗效较好。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 吉非替尼 靶向治疗
  • 简介:目的分析在癌症病人靶向治疗活动中实施肿瘤护理计划的可行性以及其干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4月-2016年1月收治的行靶向治疗的癌症患者50例,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全部患者分成两组,25例对照组患者和25例实验组患者分别给予标准护理方案和肿瘤护理计划;结果在自我护理能力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实验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癌症病人靶向治疗活动中,实施肿瘤护理计划能让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得以有效提升,让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癌症病人 靶向治疗 肿瘤护理计划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应用阿帕替尼靶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至我院进行诊治的86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实验组给予阿帕替尼250mgqd靶向联合希罗达1.5bid口服治疗,而对照组仅给予希罗达3片每天2次治疗。治疗60天后对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者临床控制10例,临床控制率为23.26%(10/43),实验组患者临床控制20例,临床控制率为46.51%(20/43),两组患者之间临床控制率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在希罗达化疗方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帕替尼靶向治疗,可以更加明显地提高患者的近期治疗效果,值得临床上进一步研究应用。

  • 标签: 三阴性乳腺癌 阿帕替尼替尼 靶向治疗 希罗达 近期疗效
  • 简介:摘要麻醉清醒室是手术病人麻醉安全的一个重要部门,是保证病人在这里达到清醒状态,各项生命体征平稳,可以观察病人伤口引流量,出血情况,以便在最短的时间发现问题,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

  • 标签: 清醒室 作用 护理
  • 简介:目的研究与分析诗的心理治疗作用。方法文献研究,理论分析。结果诗体现着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不同于神经症症状表现.从弗蔺克尔的意义疗法和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理论角度分析,诗具有意义治疗中所强调的创造、体验和态度价值。积极想象是荣格心理学中重要的治疗技术之一,诗中包含着丰富的积极想象的成份。因而具备一种治愈和自性发展的功能.最后阅读与欣赏诗也具有转化与治愈的功效。结论诗可以成为一个有帮助的心理治疗方法。

  • 标签: 心理治疗 意义治疗 分析心理学 积极想象
  • 简介:(江西省赣州卫生学校江西赣州341000)摘要随着人类对健康概念的更新,一种非药物、无痛苦、易接受且有效的自然疗法——小儿推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安全无副作用理念促进了小儿推拿的发展,而小儿推拿的临床疗效又提升了小儿推拿的学术地位。放心安全医疗消费是人们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概念的更新和对抗生素的担忧,逐步形成的一种新型医疗消费。小儿推拿正以它独特的魅力倍受世人瞩目,也将成为较有潜力的国际医学交流热门学科。

  • 标签: 中医发展趋势 推拿手法 放心医疗 儿童中图分类号R2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2-2133-01
  • 简介:摘要脑瘫的发病率在世界各国的统计数字相差悬殊。在发达国家有下降趋势,并且有中度和重度患儿增加及年龄加大的特点。例如日本近年统计发病率由1.5‰下降到1‰。据1987年我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推算,在我国目前0~14岁肢体残疾儿童约有62万人,占所有肢体残疾的8.2%,脑瘫是造成儿童肢体残疾的主要原因。据有关单位统计,国内脑瘫的发病率约为1.5~5‰。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我国0~6岁的脑瘫患儿共有31.4万,且每年以4.6万例的速度递增。其中,约有72.3%的患儿需要康复训练与服务,52.4%的患儿需要通过机构进行康复1。临床发现绝大部分脑瘫儿为高危新生儿,其中超过一半为早产儿。

  • 标签: 脑性瘫痪 原因 预防
  • 简介:摘要夏枯草是一种传统的中草药,是一种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匍匐根茎,节上生须根,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夏枯草味辛、苦,寒、归肝、胆经,有清热泻火、明目、散结消肿之效,主要用于治疗目赤肿痛、头痛眩晕、瘰疬、瘿瘤以及乳痈肿痛等,是临床上较为关注的中草药之一。经过多年的临床研究,对夏枯草的药理作用进行分析,以便为夏枯草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夏枯草 药理作用 活血化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全面护理对胆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搜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间在我院进行诊治的胆结石患者16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应用全面护理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6.43%)高于对照组(83.33%),并发症发生率(1.19%)低于对照组(10.71%),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胆结石患者在治疗中应用全面护理,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

  • 标签: 全面护理 常规护理 胆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10000余例临床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方法通过对10000余例临床患者的治疗与护理,尤其是给予积极地心理护理,同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康复出院。结论科学合理的护理尤其是重视和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在患者疾病治疗与康复中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患者的康复。

  • 标签: 心理护理 疾病治疗与康复 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