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椎间孔镜靶向穿刺技术治疗腰椎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3

经皮椎间孔镜靶向穿刺技术治疗腰椎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

朱玉萍

(广汉市骨科医院??四川德阳??618300)

【摘要】目的:探究经皮椎间孔镜靶向穿刺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62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患者实施经皮椎间孔镜靶向穿刺术治疗,对其疗效进行观察。结果:所有患者均取得了良好疗效,仅有2例患者出现L4神经根支配区痛觉过敏现象,在经过对症治疗后症状得以好转,未出现复发。同时,患者出院时、末次随访中的腰痛及下肢痛评分改善情况显著,相比较术前更低P<0.05。结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采用经皮椎间孔镜靶向穿刺术治疗,不仅能够取得良好的疗效,而且有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安全性较高,可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经皮椎间孔镜靶向穿刺技术;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6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4-0029-03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percutaneoustransforaminalendoscopicpuncturetechniquetargetingclinicaleffectinthetreatmentoflumbardischerniation.MethodsInourhospitalfromMarch2016March-2017yearperiodweretreated62casesoflumbardischerniationpatientsastheresearchobject,thepatientsweretreatedtopuncturepercutaneoustransforaminalendoscopictargetandthetherapeuticeffectswereobserved.ResultsAllpatientsachievedgoodcurativeeffect,only2patientshadL4nerverootinnervationareahyperalgesiaaftersymptomatictreatment,symptomscanbeimproved,norecurrence.Atthesametime,whenthepatientwasdischarged,thelastfollow-upoflowbackpainandlegpainscoresimprovedsignificantlyComparedwiththepreoperative,lowerP<0.05.ConclusionThetreatmenttopuncturepercutaneoustransforaminalendoscopictargetinlumbardischerniationpatients,notonlycanachievegoodeffect,anditisconducivetotherehabilitationofpatientsafteroperation,highsafety,widepopularizationandapplicationinclinicalpractice.

【Keywords】Percutaneouspercutaneousendoscopicpuncturetechnology;Lumbardischerniation;Clinicaleffect

腰椎间盘突出症为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病症,其发病率较高,不仅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较大威胁,同时会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正常生活。当前,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内镜技术水平的提升,腰椎间盘的摘除术也从传统开窗髓核摘除术逐渐演变为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全内镜下间盘摘除术,也就是今天的经皮椎间孔镜靶向穿刺摘除术[1]。该种手术方法不会对患者的脊柱正常结构造成影响,同时也能够避免医源性脊柱失稳、术后瘢痕黏连等现象的发送,不会增加邻近节段的应力,属于微创手术,有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疗效较为显著[2]。本文主要研究经皮椎间孔镜靶向穿刺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并将研究结果总结如下。

1.对象及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纳入的62例研究对象,皆为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这一时间段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男性患者占32例,女性患者30例,年龄在23~78岁,平均年龄为(49.8±3.26)岁,病程在3周~3.5年,平均病程(2.1±0.24)年;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下肢放射性疼痛、小腿外侧及足外缘麻木、腰痛、小腿三头肌肌力减弱现象,且无鞍区浅感觉异常。所有患者均经过X线片、CT或是MRI检查、腰椎正侧位检查,且均确诊为单节段椎间盘突出,L3-4椎间盘突出占6例,L4-5椎间盘突出占32例,L5-S1椎间盘突出占24例。同时,还有2例患者伴突出间盘钙化,其余60例患者均为软性突出。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SPINEDOS椎间孔镜系统下实施手术操作,具体为:让患者采取侧卧位,并于腰下垫枕,以便病变椎间隙、椎间孔能够略微张开。其次,要在CT或是MRI检查时,确定患者的间盘突出节段以及横断面上突出间盘位置,以便更好的指导穿刺针、工作通道达到相应的部位。之后,对患侧髂嵴、安全线、腰椎后正中线予以标记,并在C臂透视下明确手术节段椎间隙,以确保进针点与进针路线的准确性。针对椎管内椎间盘突出部位,穿刺针要达到椎管的中央;而针对椎间孔型间盘突出,其穿刺针仅需通过椎间孔达到椎弓根内缘;针对于极外侧型突出,其穿刺针要直接穿过突出部位以便达到椎间隙;针对椎间隙水平处突出间盘,穿刺针时要适当减少头倾角度,并指向椎间隙的中央,在L5-S1椎间盘处尽可能的靠近髂嵴;针对向下脱出、游离的椎间盘,要适度增加穿刺针头的倾角度,确保针尖达到下位椎体的后上缘或是椎弓根水平位置处。

在整个手术操作过程中,要在C臂透视下用18号穿刺针结合术前规划路线对病变椎间隙予以穿刺,且穿刺要通过下位椎体上关节突前外侧,经过椎间孔且进入椎管达到椎间盘突出部位,或是直接达到极外侧型的间盘突出椎间孔外间盘突出部位。之后,要对突出部位进行逐级扩张并用环锯切除部分上关节的突前缘骨质,并扩大椎间孔,将工作通道置入到间盘突出位置处。另外,要在椎间隙内注入浓度为10%的亚甲蓝染色破碎髓核,与影像系统、内窥镜进行连接,且在水流冲洗与内镜直视下,用微型抓持钳、镜下环锯、微型剪等,对突出髓核予以取除,并松解受压神经根,用双极射频消融刀进行止血。在保证神经根松弛、腹侧回位无受压、无显著活动性出血、搏动良好良好后,要对工作通道进行调整,让通道的前方斜面适度进入到椎间隙中,并注意斜面朝腹侧,用微型髓核钳将椎间隙内的碎髓核组织予以摘除,并对工作通道再次调整,以便更好的观察神经根,在检查无破碎组织压迫神经根,且无显著活动性出血后,于直视下进行直腿抬高试验,在确保神经根上下滑移效果良好,且无疼痛后,用4mg的曲安奈德注入到神经根周围,并将工作通道拔除,在创口处进行静脉贴拉拢。术后要对患者进行抗感染治疗,并在腰部支具的保护下进行活动。术后6周内要避免扭转躯体、提重物、弯腰等活动,避免间盘突出复发。

1.3效果评定

记录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同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的下肢、腰部疼痛状况进行评价。另外,术后随访6个月,对患者复发状况等进行记录。

1.4统计学处理

利用SPSS19.0软件予以数据处理,“x-±s”为计量资料,其中术前术后VAS比较实用t检验,在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时P<0.05。

2.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其平均手术时间为(120.31±35.64)min,术中出血量为(10.42±2.35)mL,平均住院时间为(6.27±2.36)d。从VAS评分比较看,患者术后、末次随访评分显著低于手术治疗前P<0.05(具体如表1所示)。所有患者均取得了良好疗效,仅有2例患者出现L4神经根支配区痛觉过敏现象,在经过对症治疗后症状得以好转,未出现脑脊液漏、硬膜囊损伤、神经根损伤、感染等并发症,也未出现复发。

表1术前、术后VAS评分比较(x-±s)

时间段腰部VAS评分下肢VAS评分

术前6.82±2.137.86±2.54

术后2.73±1.852.31±2.06

末次随访2.01±1.121.89±0.78

3.讨论

脊柱后方肌肉韧带的复合体通常会对脊柱稳定性造成较大的影响,尤其是病变节段前方椎间盘稳定结构出现改变时,更是要注意保护好脊柱后方稳定结构[3]。在以往腰椎间盘突出治疗中,通常需要对椎旁肌、部分椎板予以剥离与切除,并开放椎管,使得椎旁肌容易出现损伤,并出现失神经电位、瘢痕黏连、腰肌无力、神经根水肿、变性或是坏死等,不仅大大增加患者的疼痛感,而且预后效果较差。

而当前,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技术也得到广泛的应用,该种手术方法具有一定的微创性,视野较为开阔,不易出现系列术后并发症[4]。在本次研究中,仅有2例患者出现L4神经根支配区疼痛敏感,在保守治疗后症状消失,未出现神经根损伤、感染、硬膜撕裂等严重并发症。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经皮椎间孔镜靶向穿刺技术不会对脊柱正常结构造成破坏,且不会导致医源性脊柱失稳现象的发生,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不会增加邻近节段的应力,也不易产生术后瘢痕黏连[5]。

由于椎间盘突出位置处均存在特定的三维空间定位,因此,其影像学表现为横断面上突出间盘位于侧隐窝、椎间孔外、中央管及椎间孔,且矢状面位于椎间隙的水平位置处及上位椎体、下位椎体后方[6]。在实际手术操作时,需要结合影像学资料对间盘突出位置予以确定,并将工作通道置入到间盘突出或是脱出精准位置处,以保证术中对突出或是脱出间盘组织的彻底切除。在本研究中,通过运用靶向技术,以提升工作通道的置入准确性,让致压物得以完全切除,并松解神经根,进而提升手术治疗效果,避免患者术后出现系列并发症。一般,若是患者出现术后腰椎间盘突出复发现象,主要是由于椎间孔镜操作的范围限制,使得摘除范围较小,或是与穿刺位置相关,使得未摘除的破碎髓核经破口突出。因此,在手术操作中,为了避免患者术后复发,要确保穿刺位置的精准性,并增加手术操作视野,并对椎间隙内破碎髓核组织予以彻底清除,以免影响到患者的早期活动,使得破碎髓核经过纤维环裂口脱出而对神经根造成挤压而复发。

以往靶向技术注重的是对突出间盘也就是神经根致压物予以彻底摘除,但未注重对破碎髓核予以处理,导致手术操作不彻底,易出现复发。所以,在本研究中,主要以靶向技术为基础,通过靶向穿刺分步法,来对腰椎间盘予以彻底的摘除,并分为两个步骤,其一是利用靶向技术将工作通道有效置入,将椎间盘外椎管内压迫神经根的间盘予以摘除,避免对神经根造成挤压;其二是对工作通道予以适当的调整,让其更好的进入到椎间隙,将椎间隙中破碎的髓核组织予以摘除[7]。从研究结果也可看出,所有患者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未出现复发,与术前相比较,患者术后、末次随访中的疼痛评分得到了明显的降低P<0.05。

综上所述,将经皮椎间孔镜靶向穿刺术治疗运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能够在取得良好疗效的同时,避免患者复发及系列并发症的发生,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杨硕,杨孝芳.隔药饼灸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腿痛功能及血浆P物质的影响[J].针刺研究,2014,39(06):491-495.

[2]郑少伟,ShaikhAtikBadshah.益气活血补肾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恢复的影响[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5,35(01):137-140.

[3]陈水金,洪昆达.温针灸配合委中穴拍打放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3例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2015,56(12):1034-1037.

[4]韩康,高浩然.经皮椎间孔镜与单纯椎板开窗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比较[J].中华全科医学,2015,13(06):868-871,1037.

[5]陈祖平,董森.中医外治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200例疗效观察[J].中医杂志,2015,56(13):1128-1130.

[6]郑灿磊,焦杨.徐疾补泻手法针刺腰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J].针刺研究,2015,40(03):242-246.

[7]田胜兰,谭伟.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44(04):472-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