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是探讨小儿腹泻病的整体护理,增加患儿的治愈率,促进小儿腹泻病的护理工作更好的发展。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118例小儿腹泻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总结临床预防和护理经验。方法对118例腹泻患儿进行严格消毒隔离,根据病情合理治疗,精心护理。结果痊愈出院60例,住院天数最少2d(3例),最多12d(1例),平均住院5.48d;好转出院的患儿58例,住院最少1d(7例),最多9d(3例),平均住院3.71d,无死亡病例。结论我院小儿腹泻病的整体护理质量安全、可行。

  • 标签: 小儿腹泻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基层医院当前科研工作及存在的问题,为基层医院开展科研工作提出意见。方法对2012~2014年昆山市各级医院的科研获奖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基层医院由于种种原因科研能力薄弱,科研活力不足。结论基层医院必须通过加强人才培养、建立激励机制等措施,不断提升医务人员的科研积极性和能力水平。

  • 标签: 科研 基层医院 积极性
  • 简介:欧洲一位专门研究爱情的学者对上千对男女跟踪调研多年后,得出一个结论:只经历过一次恋情的夫妻,感情最稳定、生活最幸福,他们往往能走完相濡以沫的一生。他还进一步分析道:因为只经历过一次恋情的夫妻,杂念最少,情感投入专一,极具排他性,并始终保持爱的温情。

  • 标签: 情感投入 夫妻 恋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及预防控制。方法对病毒性肝炎的预防控制进行分析。结果针对病毒性肝炎的流行性特点做好预防控制工作,加强管理和经济投入,降低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结论病毒性肝炎目前缺乏可靠的特效治疗,慢性及重型肝炎应合理用药。甲型肝炎的预防应采取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同时管理好传染源,必要时进行被动免疫等措施。随着乙肝疫苗的广泛使用,对乙型和丁型肝炎可采取以保护易感人群为主,同时切断传播途径等预防措施。对丙型与戊型肝炎,因其疫苗研制困难很大,因此,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仍应采取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性预防措施。对庚型肝炎目前认识尚不清楚,难以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但仍倾向于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预防措施。

  • 标签: 病毒性肝炎 预防 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屈孕酮治疗先兆流产的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96例先兆流产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8例。观察组给予屈孕酮治疗,对照组给予屈孕酮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雌激素水平以及保胎成功率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屈孕酮与黄体酮均可有效治疗先兆流产,但屈孕酮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地屈孕酮 黄体酮 先兆流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环甲膜穿刺术用于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283例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78例行环甲膜穿刺术,5例咯血未予以穿刺,统计患者环甲膜穿刺成功率及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时的麻醉效果。结果278例患者环甲膜穿刺均一次成功,成功率100%。电子支气管镜检查过程中,麻醉效果优204例,良61例,中13例,差0例,优良率95.32%。结论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前采用环甲膜穿刺术对患者咽喉部进行局部麻醉可有效减轻置管不适,提高患者检查舒适度,对保证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的顺利、安全及有效诊断具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电子支气管镜检查 环甲膜穿刺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不同的护理方式对超声雾化吸入治疗肺炎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56例采用超声雾化吸入治疗肺炎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8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护理方式包括常规的护理以外,还包括心理护理、环境护理、雾化以及排痰护理等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通过不同的方式对患儿进行护理后,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96.4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89.28%),同时观察组患儿的体温恢复时间、哮喘缓解时间以及啰音消失时间较对照组均有一定的缩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配合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治疗率高,能促进患儿的恢复,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 标签: 超声雾化吸入 肺炎 综合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吸入布奈德治疗成人哮喘长期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哮喘患者(≥18岁)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展开分组,分别为A组(45例,布奈德吸入治疗)和B组(45例,地塞米松静滴治疗),结果A组和B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3%(42/45)、80.0%(36/45),对比差异明显(P<0.05);A组和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3/45)、22.2%(10/45),(P<0.05),结论吸入布奈德治疗成人哮喘长期疗效明显,安全性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哮喘 布地奈德 地塞米松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布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把急性喉炎患儿47例随机分为吸入布奈德组(治疗组)29例和地塞米松组(对照组)18例。两组均采用综合治疗,观察组加用布奈德雾化吸入,对照组加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对治疗后症状、体征持续时间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在缓解声嘶、犬吠样咳嗽、喉鸣、呼吸困难的作用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改善较明显。结论布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喉炎能有效缓解喉部炎症、解除喉梗阻、缩短病程,临床疗效优于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 标签: 小儿 布地奈德 急性喉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布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60例。随机进行分组即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布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对临床疗效、肺功能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P<0.05),观察组患者肺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布奈德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症状得到有效缓解,肺功能改善,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布地奈德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布奈德吸入法在小儿肺炎治疗中的效果。实际操作将确诊为小儿肺炎的180例患者随机的平均分成A和B两组,在给予相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A组患者加用布奈德雾化吸入治疗,B组不做改变,一周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A组治愈、好转的有82例,总有效率91.1%,而B组治愈、好转的只有50例,总有效率55.6%,A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布奈德对小儿肺炎的治疗方面效果显著,便于临床应用。

  • 标签: 布地奈德 吸入法 小儿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布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急性喉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地塞米松,观察组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布奈德雾化吸入。结果经过治疗之后,两组患儿呼吸困难、声嘶、喉鸣以及犬吠样咳嗽等症状均得到了不同程度改善,但结果主要表现为观察组的患者有更加良好的效果(P<0.05)。结论采用布奈德雾化吸入对急性喉炎进行治疗能够提高临床上的治疗效果,更加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少,疗效快。

  • 标签: 布地奈德 急性喉炎 雾化吸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布奈德吸入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54例患儿均行布奈德吸入治疗,并对患儿的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经治疗及针对性护理干预后所有患儿均明显好转,其治疗总有效率为100%;无一例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给予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患儿布奈德吸入治疗,同时配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有助于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且安全性高,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 布地奈德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列尔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2015年7月-2016年4月选择我院使用前列尔注射液治疗的患者18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前列尔注射液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记录与统计,对患者的一般资料、原患疾病、不良反应表现、处理和结果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过调查,在1800例患者中,出现不良反应150例,发生率为8.3%;其中皮肤反应37例,循环系统反应77例,神经系统反应18例,其他反应18例;有56例在使用后第1d发生,84例在使用后第2d发生;119例未加处理患者仍可耐受。结论前列尔注射液的不良反应比较常见,多造成循环系统反应、皮肤反应、神经系统反应等,需要临床上合理使用。

  • 标签: 前列地尔注射液 不良反应 神经系统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屈孕酮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6例先兆流产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采用地屈孕酮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黄体酮胶丸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保胎成功率是96.97%,不良反应发生率是6.06%;对照组保胎成功率是84.85%,不良反应发生率是15.15%,两组保胎成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屈孕酮在先兆流产的临床治疗过程中,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地屈孕酮 黄体酮胶丸 先兆流产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提高血液标本临床检验合格率。方法选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待检验的血液标本360份。统计分析临床检验不合格情况,并找出不合格原因,以此提出针对性对策。结果所有的待检测血液标本中,检验不合格的有184份,占51.1%;引发血液标本检验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有标本凝固50份、送检不及时66份、采血不规范68份。结论临床检验血标本期间,存在多种因素引发检验不合格,通过分析其中各类原因,以此采取针对性的对策,降低血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率。

  • 标签: 血液标本 临床检验 原因和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将胃镜活检病理诊断应用于上皮内瘤高级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2016年10月份于我院进行诊治的75例上皮内瘤变高级别的患者,全部患者都采取胃镜活检诊断,把术后病理切片的检查作为对照,分析检查的结果。结果胃镜活检的检查结果和术后的病理切片检查结果相比,差异不够显著,P>0.05;75例患者都没有出现大出血或是其他的并发症。结论将胃镜活检病理诊断应用于上皮内瘤高级别诊断中,其诊断效果比较好,值得应用。

  • 标签: 胃镜活检 病理诊断 上皮内瘤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佐辛在乳腺区段切除术后镇痛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ASAI—II级乳腺区段切除术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A组为佐辛组,B组为对照组。结果在术后镇痛中,A组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短,VAS评分低,且镇痛效果持久,优于B组。结论佐辛用于乳腺区段切除术后镇痛,患者术毕苏醒快,疼痛刺激少,血流动力学平稳,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地佐辛 乳腺 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氯雷他定在慢性荨麻疹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本部队卫生所中2016年4月至2017年6月接诊的72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利用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6例。研究组采用地氯雷他定治疗方案,对照组采用依匹斯汀治疗方案。综合分析两组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比较治疗总有效率等指标。结果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44%,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2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选择氯雷他定对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对症治疗,药物副作用轻,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慢性荨麻疹 地氯雷他定 应用价值 依匹斯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