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通过阐述缩短平均住院的意义及有效缩短平均住院的具体措施.并分析兵团第六师奇台医院4年来通过强化医疗质量管理,使平均住院持续下降,出院人数持续上升。提高医疗质量管理是缩短平均住院的重要手段。

  • 标签: 医疗质量 缩短 平均住院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分析研究临床路径管理对患者平均住院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5年4月-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患者112例,并11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56例,对分别应用常规护理管理和临床路径管理的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就护理总满意度而言,实验组患者明显高于参照组92.86%vs.73.21%;就平均住院而言,实验组患者明显短于参照组(8.77±3.56)dvs.(14.25±5.56)d,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路径管理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能够大大缩短患者的平均住院,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临床路径管理 患者 平均住院日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士长访谈制度的做法,不断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素质。方法对全院高年资护士长定期培训,业务讲座考核,列为护士长访谈制度人选。结果解决了临床一线疑难问题312例,提高了处理问题的及时性和高效性。结论实施护士长访谈制度后,可以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同时挖掘高年资护理人员的潜力,调动低年资护士学习的劲头,强化和利用中年资骨干力量的作用。

  • 标签: 护士长访谈日 护理质量 护理素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长住院病例的分布特征,探讨缩短超长住院的措施,为医院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从2017年住院病案首页数据库中选择住院大于或等于30的病例共1238例,分析其性别、年龄、住院、疾病分类、出院科室、病例分型等的分布情况。结果超长住院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451;住院天数主要集中在30~39天,占48.2%;60岁以上例数最多,共有496例,占40%;排名前三位疾病类型分别是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其他后果、影响健康状态和与保健机构接触的因素、循环系统疾病;排名前三位出院科室分别是肿瘤科、康复医学科、骨科。超长住院病例中主要是C型病例,有857例,占69.2%。结论对住院日进行监控;加强科室管理及重点病种控制;提高门诊医疗水平,建立良好转诊制度是控制住院时间延长的有效途径。

  • 标签: 超长住院日 分布特征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维吾尔医治疗小儿百咳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维吾尔医药物及物理疗法进行治疗。一个疗程为14~21天。结果60例患儿中全部治愈45例,好转15例,总有效率100%,并治疗期间未见任何毒副作用。结论维吾尔医治疗小儿百咳具有良好临床疗效。

  • 标签: 百日咳 维吾尔医治疗 调节气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点评分析法在患者静脉输液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点评分析法值班护士记录呼叫相关内容,晚交班前集中评价每名责任护士分管患者静脉输液的相关问题。比较实施前后患者呼叫器的使用次数、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静脉输液患者日均呼叫数、输液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均取得较大进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点评分析法是适用于静脉输液管理的一种有效质量改进方法。

  • 标签: 静脉输液 质量控制 护理管理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讨早期康复训练联合电针疗法对卒中偏瘫患者平均住院的影响。方法以威海某医院神经内科新收入院的卒中偏瘫患者120例,对照组和治疗组随机等分各60例。入院病人均按照卒中单元常规治疗和康复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行早康训练和电针治疗。4周后,两组进行Fugl-Meyer评分、ADL及平均住院的比较。结果治疗组Fugl-Meyer、ADL评分优于对照组、效果更加、平均住院明显缩减。结论早期肢体康复训练联合电针治疗取得临床效果显著,决定后期的康复效果,缩减平均住院,节省医疗资源,减轻家庭负担。

  • 标签: 早期康复训练 脑卒中偏瘫 电针 平均住院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益管理在妊娠期糖尿病一门诊流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科针对妊娠期糖尿病一门诊在实际工作中发现流程存在一些缺陷,于2016年4月开始采用精益思维管理方式,即通过质量的提高降低其他方面的指标,通过创新方式改善各个环节的流动,使工作环环相扣,通过集中式服务,合理安排工作人员,弹性排班的方法减少病人等候时间长、来回跑动的次数,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使护士的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掌握了主动权。结果通过患者满意度调查,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益管理在妊娠期糖尿病一门诊中起着重要作用,患者等候时间缩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提高了工作效率。

  • 标签: 精益管理 妊娠期糖尿病一日门诊 流程 优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护联合三级查房制度在放疗科护理个案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放射科选择2例(下面以A、B表示)接受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A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B患者采取医护联合三级查房制度。统计并记录两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评价。结果B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评价显著优于A患者,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联合三级查房制度在放疗科护理个案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以显著改善查房服务质量,突出个性化与人性化护理服务特性,可以更好的改善医患、护患关系,提高临床服务效益。

  • 标签: 医护联合 三级日查房制度 放疗科 护理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对感染预防监控表在腹腔镜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进行探究。方法择取过去一年(2015.5~2016.1)在我院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200例患者进行回顾分析。根据是否对每位患者行感染预防监控表将所有人员均分至对照、研究两组。对照组患者均未进行感染预防监控表,而研究组患者则由医生全程进行感染预防监控表动态记录,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患者切口感染情况。结果进行感染预防监控表动态监控的研究组患者切口感染率与并发症率分别为2%(2/100)和11%(11/1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9%(9/100)和17%(17/100),二者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而在满意度方面,研究组患者满意度为95%(95/100),远高于对照组的76%(76/100),差异显著,P<0.05,统计学意义明显。结论在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中进行感染预防监控表动态监控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切口感染率及并发症率,提升术者满意度,应予推广。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动态监控 感染预防日监控表 切口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我院财务分析的方法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平均住院及人均医疗费用支出进行比较,为2型糖尿病患者选择疗效好且费用低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取80例病人,以血糖值为健康效果测量指标,运用成本效果分析方法评价口服降糖药三种给药方案(A组格列吡嗪十二甲双胍缓释片;B组格列吡嗪+阿卡波糖;C组格列吡嗪+罗格列酮)治疗Ⅱ型搪尿病的药物经济学效果.并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3种方案的有效率分别为83.3%、86.7%、96.7%,C方案疗效要优于A、B方案。使平均血糖下降一个百分点,三方案费用分别为15.29元、27.29元、34.14元。结论3种治疗方案都能将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从药物经学的角度分析,格列吡嗪十二甲双胍方案为佳;格列吡嗪+罗格列酮疗效最好,但成本效果比最高。

  • 标签: 2型糖尿病 成本效果分析 费用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小儿百咳综合征采取白附饮配合中药注射针剂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以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于我门诊部儿科就诊的72例百咳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6例,经统计学检验,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采用注射用乳糖酸红霉素进行为期2周的治疗,研究组患者采取以白附饮配合中药注射针剂进行为期2周的治疗。同时对两组患儿均按传染病防控措施进行隔离,以及采取止咳化痰、雾化吸入等其他对症支持治疗手段。以治疗2周后患儿的临床疗效即有效率作为评价指标。结果经过分析发现,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4.44%和72.22%,研究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00,P=0.011)。结论对于小儿百咳综合征采用白附饮辅以中药注射针剂进行治疗临床疗效良好,可以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白附饮 中药注射针剂 小儿百日咳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测糖仪监测联合延续护理在糖尿病患者发生并发症中应用。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1月到2017年12月收治的80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延续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采用测糖仪监测干预,观察两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餐后2h血糖、空腹血糖数值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出现多种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7.5%,低于对照组的72.5%(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治疗中采用测糖仪监测联合延续护理模式,能够提高护理的针对性与有效性,改善患者血糖参数并降低多种并发症同时发生的概率。

  • 标签: 测糖仪日监 延续护理 糖尿病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精神病专科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变化趋势,为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5—2015年进行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采取个案调查、床旁调查和查阅病历相结合的方法,调查所有住院病人抗菌药物的使用以及病原学送检及药敏试验情况。结果2005年—2015年调查住院患者共7104例,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7.7%、2.9%、5.3%、4.6%、4.5%、5.5%、1.3%、2.4%、4.8%和3.6%,预防性用药率平均为16%,病原学送检率最低4.3%,最高70%。结论精神病专科医院在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特别是预防性用药方面存在不合理性,病原菌送检依从性偏低,需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的监管度,特别是预防性用药的规范性,提高治疗性用药的病原微生物的送检率,使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更趋合理。

  • 标签: 抗菌药物 精神病专科 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对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预防效果观察。方法选取在我院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的128名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平均一组75人,对照组行常规机械通气临床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将两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通过对使用呼吸机的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考虑全面,从各方面来照顾患者,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增强患者对诊疗的信心,从而提高患者住院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为护理工作提出新的想法,不断改进和完善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ICU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综合护理 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