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8 个结果
  • 简介:神经性厌食属精神性的追食障碍,以故意节食致体重减轻、对肥胖有病态恐惧、拒不维持正常人体的最低体重、女性通有闭经现象等为特征,好发于女性青春期(95%),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均在本病的发病机制申起一定作用。此病多在个体的生活境遇发生重大改变,且自觉难以应封时发病。本文运用心理动力疗法、认知疗法和家庭疗法等,对1例神经性厌食进行心理咨拘,效果良好。提示:(1)探究患者的成长史及人格结构与目前症状的关系,对于改善患者的人格状况、提高应封能力,防止核病复发有效。(2)针封患者认知上的体象障碍,进行认知行为纠正,对于根除症状,预防复发有效.(3)针封与起病有关的家庭因素,进行家庭治疗或家庭干预,有助于患者症状缓解,减少复发。

  • 标签: 神经性厌食症 心理动力疗法 认知疗法 家庭疗法
  • 简介:目的治疗睡眠恐怖和探讨其形成机理.方法采用催眠疗法对睡眠恐怖患者进行心理分析.结果睡眠恐怖被很快治愈。结论睡眠恐怖患者具有童年的性创伤;想满足性欲望与同时害怕引起性痛苦是导致患者产生睡眠恐怖的根源。

  • 标签: 睡眠恐怖症 形成原因 心理分析
  • 简介:为了治疗强迫更有针对性,本文分析了强迫产生的原因.发现强迫的产生是因为观念或行为与某个事件产生了“粘连”,而且经过多次重复形成了一种习惯或“内隐化”联想.从而表现为一种无法控制的力量.所以不断地出现某种行为或观念。而符合形式逻辑规律的推理结论.可以在大脑中产生强烈的“内心确信”.这种“内心确信”的信念是具有较大力量的形式之一.足以对抗因“粘连”而产生的力量。基于这样的认识.本文提出了逻辑对抗的治疗方法。该法在尝试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标签: 强迫症 心理治疗 心理障碍 治疗方法 心理咨询
  • 简介:目的应用神经诊断的诊断标准和方法,探讨各类神经早期发现、早期干预的意义。提高临床医学及综合医院各临床科对神经的认识和了解。方法应用中国精神疾病分频及诊断标准CCMD-3,结合精神科检查,心理测量方法,在综合医院精神科日常门诊中对116例神经进行临床诊断,同时应用整体调整方法进行综合治疗。结果在116例各颠神经神经衰弱伴发焦虑的61例,抑郁性神经29例、癔症13例,强迫及其他神经13例。应用整体调整方法进行综合治疗的99例,对症处理的17例。治疗结果,临床治愈66例,颐效30例,差13例。无效7例。结论愿用中国精神疾病分类及诊断标准CCMD-3,进行心理测量和精神检查并结合神经临床表现追行诊断。是各类神经早期发现及诊断的规范方法。各类神经有着明显的社会、心理诱发因素。应用整体调整方法对16例各类神经追行综合治疗,治疗效果肯定。有效率82%,因此应用整体调整方法,综合治疗各类神经值得在精神科及综合医院临床各科推广应用。

  • 标签: 神经官能症 心理诊断 整体调整 综合治疗
  • 简介:目的在互联网与人们的生活联系越来越紧密的今天.使人们保持清醒的头脑.警惕互联网带给人们的负面影响,增强对网络成瘾心理成困及矫治的了解。方法采用文献综述法对网络成瘾心理成因及矫治策略给予详细阐述。结果阐明了网络成瘾的概念、鉴别与诊断、易患人群、理论模型以及网络成瘾的形成原因,并就网络成瘾的心理矫治策略作简要介绍。结论IAD的矫治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完成,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对待网络这把“双刀剑”。

  • 标签: 网络成瘾症 互联网 心理学 矫治
  • 简介:患者,男,21岁,未婚,初中文化,现役军人(消防武警).患者4年多来总被一种不正常的心理现象折磨着.总感到自己面部表情及眼神充满着恐惧和仇视。怕见人,特别是怕见熟人,每次与人交谈时感到非常紧张、恐惧、说话困难、声音变调、浑身发抖,明知不该紧张,但又无法控制.越害怕越紧张,因而不敢正视他人的目光,怕与之相对视。时间一长,就变得对自己的风度和相貌不相信了,总认为别人看不起自己,而尽量回避社交场合.2001年应征入伍,希望到新的环境后改变上述不正常的心理现象。入伍后,虽能完成训练任务,但与人交往仍感紧张、恐惧.为此,患者非常痛苦,甚至一度产生消极自杀念头,曾多次求医,均未见效.2002年2月经朋友介绍,在我院门诊接受心理治疗。

  • 标签: 社交恐惧症 综合心理治疗 心理分析 解释性心理治疗 认知领悟疗法 系统脱敏疗法
  • 简介:目的了解慢性养治精神分裂患者的心理状态,方法按拟定式表格逐一填窝统计。结果36例患者中有出院意向者27例(75%).认为和家人住在一起,有人照料为23例(63.9%),出院后能独立生活仅4例(14.8%),生活费用来源靠自己劳动赚钱6例(22.2%),其他均靠供养.77.8%的患者认为只能做点小事,结论病人在院住的时间越长,越不愿接触社会,越疏远人群.始动性缺乏,依赖性增加,其社会功能明显下降。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心理状态 康复对策
  • 简介:目的探讨住院精神分裂患者恢复期的心理卫生状况及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76例处于恢复期的住院精神分裂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封其中的38例追行心理谩理干预(干预组),并与对照组(未干预组)退行比较。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于干预前和干预后4周末造行量表抨定。枯果住院精神分裂患者恢复期的主要心理闪题为抑郁、焦虑、人际关系、强迫、敌对、偏执等。干预组在干预后4周末SLC-90的焦虑、抑郁、人际关系3个因子分与干预前相比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强迫、敌对、偏执3个因子分有显着性差异(P〈0.05)。其他各项因子分差异无显着性(P〉0.05);而对照组各因子分干预前后相比无显着性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在SCL-90的焦虑、抑郁、人际关系、强迫、敌对、偏执等6个因子分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住院精神分裂患者恢复期的心理卫生状况,促进病人的康复。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恢复期 心理护理干预 康复
  • 简介:目的探讨警察的心理控制源与其心理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方法对某市112名干警进行了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成人内—外控制量表(ANSHE)的调查。结果干警的心理健康各因子得分除人际敏感外,均高于国内常模,并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心理控制源与心理健康各因子之间呈正相关,也具有统计学显著性。结论心理控制源与警察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相关关系,心理控制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警察的心理健康。

  • 标签: 警察 心理健康 心理控制源
  • 简介:心理健康是一种积极良好的心理状态。心理健康素质就应当是指与维持一个人的积极、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关的稳定的心理品质。外向、神经质、自尊等都是与维持一个人的积极、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关的稳定的心理品质,因此.应当是心理健康素质的组成部分。情绪调节是指外来的和内部的封情绪的调节和监控。不但情绪调节本身是心理健康素质的组成部分,而且这些稳定的人格特质封心理健康的影响都是以情绪调节为中介的。情绪调节与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素质密切相关。因此、在实践工作中如何调节情绪以增进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人们的心理健康素质应成为今后工作的重点。

  • 标签: 心理健康素质 情绪调节 心理品质 心理状态 自尊 心理健康水平
  • 简介:面试考官处于提问者、考察者、评判者的地位,很容易产生一种优越感。面试前要对考官心理进行分析,针对考官可能有的心理状况,采取不同的应战心理

  • 标签: 考官心理 面试考官
  • 简介:目的探求父母心理控制心理和行为的成因,为研究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通过查阅相关中外文献,进行归纳综述。结果从原因看,首因是停滞的互动模式,其次为不健康的“给予者”和“接受者”的心态,其他原因分别是满足父母期望的倾向柯为,心理及行为上的过度依赖。从年龄看,25-35岁的人群是最大受害者,结论心理控制已严重影响人们的心理健康,应给予必要的关注和及时的干预。

  • 标签: 父母 心理控制心理和行为 干预措施 心理健康
  • 简介:朋辈心理咨询是对专业心理咨询的一个重要的补充,是一种实施方便、推广性强、见效快的心理咨询模式,对增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朋辈心理咨询与专业心理咨询的联系和差异的分析;论述了在学校开展朋辈咨询工作的作用和意义。

  • 标签: 朋辈心理咨询 心理健康 健康教育 学校 专业心理咨询
  • 简介:本土心理学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一种研究取向。一些非欧美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心理学者开始在理论和应用方面致力于本土心理学的研究。本土心理学具有研究的独立化和自由化.文化契合性和研究的人文性三个基本特征。中国的本土心理学是世界本土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心理学的中国化,是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心理学。

  • 标签: 本土 心理学 后现代主义 中国化 文化契合性 人文性
  • 简介:本文通过以班为单位随机抽取江西某大学2个学院中16个班的684名在校大学生进行心理冲突相关因素的问卷调查,统计并分析了15项心理冲突相关的心理因素的发生率及在不同性别、年级和生源地的特点,并为大学生提出了相应的心理调适原则。

  • 标签: 大学生心理 心理调适 原则 学院 心理冲突 特点
  • 简介:目的探讨住院抑郁病人自杀言行与病程,起病形式、症状及自杀方式。方法对住院病人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病程起病形式与症状有密切关系。结论起病急、症状重自杀的可能性大。

  • 标签: 抑郁症 自杀言行 症状
  • 简介:目的介绍与遗忘有关的记忆理论及与遗忘有关的内隐记忆研究。方法总结前人的研究.结果为遗忘研究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结论遗忘研究应与记忆研究紧密地结合.相互促进发展。

  • 标签: 遗忘症 内隐记忆 综述 记忆理论
  • 简介:心理护理是研究病人心理的活动规律,促进患者身心健康与治疗护理以利于病人尽快康复的一门交叉学科。心理护理是把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技术运用到临床护理.依据病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实施心理护理.根据不同的病人、痛种、患病的状态进行护理,以增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帮助患者度过思想难关,使病人从患病后的各种奇异心理中解脱出来.给病人提供优雅的环境,尽可能使病人的身心处于最佳状态井接受治疗.提高治疗效果,促进病人康复。根据多年的临床实践总结出患者常见的心理活动如下。

  • 标签: 心理护理 心理活动规律 治疗效果 病人康复 病人心理 交叉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