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自身抗体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中的检查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9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AID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均空腹采血3mL,2h内分离血清备用。ANA检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IIF)法,用Hep-2细胞/猴肝组织复合片作为抗原片。抗ds—DNA检测采用IIF法,抗原片采用绿蝇短膜虫。抗ENA检测采用免疫印迹法。观察并记录所有患者血清ANA、抗ds—DNA及抗ENA测定结果以及不同ANA荧光模式下各AID疾病的分布情况。结果120例AID患者ANA阳性率84.2%,抗ds-DNA阳性率为38.3%,其中SLE患者抗ds-DNA阳性率为65.2%,特异性达到96.6%,抗ENA阳性率为56.7%。本次研究共检测69例SLE患者,ANA阳性率为91.3%,镜下显示为单一核型以颗粒型阳性最高23.8%,如镜下显示为多种核型则以颗粒/核仁/其他为主,阳性率为36.5%。以上统计结果显示,SLE患者ANA阳性荧光核型图谱以颗粒型为主。PSS患者ANA阳性荧光核型以核仁型为主。结论在AID诊断中,同时检测ANA、抗ds-DNA、抗ENA多肽抗体可以提高检测阳性率,又降低漏检率,不仅能指导诊断,还可以对AID分类和疗效观察提供有效依据。

  • 标签: 自身抗体 自身免疫性疾病 检查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自身免疫性脑炎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诊断为自身免疫性脑炎的60例老年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观察其临床表现、脑脊液、血清免疫抗体以及头颅磁共振成像以及脑电图等情况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并总结。结果60例患者首发症状是癫痫,占比为55.0%(33/60),精神行为异常占比为31.7%(19/60),认知障碍占比38.3%(23/60)。脑脊液白细胞数量为(5.10±3.12)×106/L。患者头颅磁共振成像可见颞叶和海马信号异常、脑电图没有出现痫样放电。治疗后患者均未出现复发情况。结论老年自身免疫性脑炎最初症状是癫痫,脑脊液没有异常情况,对患者的自身免疫相关抗体进行检测可以及早确诊及早治疗。

  • 标签: 老年 自身免疫性 脑炎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的写作目的是对老年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诊断采用临床检验指标进行检验后存在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随机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及非老年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采取临床检验的方式来探讨老年自身免疫性肝炎诊断检验特点、从而提高老年自身免疫性肝炎诊断的精确性。结果老年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采用临床检验方式检验,具有一定的临床特点,老年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的血细胞指标和肾脏功能检验指标异常,与非老年自身免疫性肝炎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利用临床检验血细胞指标和肾脏功能方式对老年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予以诊断的价值明显,特别有助于改善临床诊断准确率,推荐在临床治疗中应用。

  • 标签: 老年 自身免疫性肝炎 血细胞指标 肾脏功能 临床检验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自身免疫病中抗核抗体(ANA)和抗可提取性核抗原(ENA)抗体联合检测情况及联合检测在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自身免疫病患者100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者50例为对照组。进行血清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ANA,免疫印迹法检测ENA多肽抗体。结果对照组血清ANA及ENA抗体检测结果,均为阴性,阳性率0%,观察组ANA检测,阳性率SLE患者96.72%,SS患者90.91%,MCTD患者87.5%,PM/DM患者85.71%;RA患者50.0%;PSS患者80.0%。SLE组抗Ro/SSA抗体检出率最高85.24%,SS组抗La/SSB抗体81.81%,SLE组抗Sm抗体检出37.70%;抗U1-核糖核蛋白抗体检出情况,SLE组77.04%,SS组72.72%,MCTD组87.5%,PSS组20.0%;Scl-70抗体PSS组检出40.0%;抗Jo-1抗体PM/DM组检出57.14%。结论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清ANA和抗ENA抗体检测具有互补性,可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和检出率,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疗效及预后提供临床诊断依据。

  • 标签: 自身免疫病 抗核抗体(ANA) 抗可提取性核抗原(ENA) 诊断
  • 简介:摘要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是抑制T细胞增殖、活化的调控因子,在诱导自身免疫耐受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儿童自身免疫性疾病多与T细胞的免疫功能紊乱有关。多种研究证明,CTLA-4与许多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及测定斑秃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及甲状腺自身抗体水平。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4年1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60例斑秃患者,作为观察组,再选取正常人6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甲状腺激素、游离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水平及阳性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甲状腺激素和游离甲状腺激素与对照组的血清甲状腺激素和游离甲状腺激素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斑秃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及甲状腺自身抗体中的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显著高于正常人,因此患者的阳性率比正常人较高。

  • 标签: 斑秃 甲状腺激素水平 甲状腺自身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适量运动对老年人自身营养状况与机体免疫平衡的变化。方法6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根据长期适量运动与长期不运动分为运动组与非运动组,每组20人,采用微型营养评估法(MNA)评价两组老年人营养状况;采用24h膳食回顾法调查两组老年人膳食特征并分析;收集两组老年人全血并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Th1/Th2的细胞比值。结果两组老年人在饮食结构上无明显差异。运动组老年人营养状况优于不运动组,且适量运动老年人机体免疫维持平衡,不运动老年人免疫平衡偏移。结论适量运动能够改善老年人的机体的营养状况和免疫能力。

  • 标签: 老年人 运动 营养评估 免疫平衡
  • 简介:摘要目的对暗示性心理护理在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中的影响进行探讨,分析其对于焦虑情绪的影响效果。方法90例研究对象选自2016年10月—2017年12月入院并临床诊断为自身免疫性肝炎的患者,随机被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有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暗示性心理护理,分析和比较两组焦虑水平的变化。结果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焦虑情况进行评分,观察组的平均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且中度焦虑和重度焦虑患者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暗示性心理护理的应用可以有效缓解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的焦虑情绪。

  • 标签: 自身免疫性肝炎 焦虑 暗示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采取输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6例AIHA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三组,输注洗涤红细胞治疗的为A组,输注悬浮红细胞的为B组,在输注洗涤红细胞的基础上接受血液置换治疗的为C组。对比并评价三组患者的输血治疗效果。结果三组患者的红细胞及血红蛋白水平相比于治疗前明显升高,网织红细胞及胆红素水平相比于治疗前则显著下降(P<0.05)。此外,C组患者的红细胞、血红蛋白水平以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网织红细胞及胆红素水平则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对于AIHA患者,通过向其输注洗涤红细胞联合血液置换治疗,可有效改善其血液相关指标,促进临床疗效的提高,值得重视。

  • 标签: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 输血治疗 回顾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自身免疫性胰腺炎与胰腺癌的CT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收治的经临床确诊及手术病理证实的62例自身免疫性胰腺炎与胰腺癌患者,其中31例自身免疫性胰腺炎,31例胰腺癌。对两组患者胰腺病灶及脾脏的CT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两组所测CT值。结果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患者病灶部位在增强各期CT值均明显较胰腺癌者,且P<0.05,两组胰腺病变及脾脏CT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增强后CT值对鉴别自身免疫性胰腺炎与胰腺癌具有较高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 胰腺癌 CT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自身凝集反应对113例输血不良反应及输注效果的影响。方法取2015年10月—2018年9月在我站申请接受输注悬浮少白细胞红细胞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依据凝集情况的不同将其随机均分为次侧凝集不高于自身凝集、主侧无凝集的实验组与主次侧均无凝集的参照组,对比分析两组不良反应以及输注效果差异。结果共计12940例,实验、参照两组各有113例、12827例。实验、参照两组输血反应发生率分别为0、0.19%,二者差异较小,P>0.05,无统计学意义。在输血效果方面,实验、参照两组总体分别为10.4g/L/2U、11.3g/L/2U,P>0.05,同样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输血过程中自身凝集反应对113例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以及输注效果均无明显影响。

  • 标签: 自身凝集反应 输注效果 不良反应 血型鉴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甲状腺自身抗体、碘摄入量与Graves病发生、转归相关性。方法对比分析研究组Graves病患者、对照组健康人群;高尿碘Graves病患者、非高尿碘Graves病患者Graves病患者;Graves病转归良好者、Graves病转归不良者TSAb检测值。结果研究组TSAb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高尿碘Graves病患者TSAb活性显著高于非高尿碘Graves病患者(P<0.05);转归良好Graves病者TSAb活性显著低于转归不良Graves病者(P<0.05)。结论临床医生应准确掌握Graves病发生、转归与碘摄入量、血清甲状腺自身抗体相关性,接诊病例后综合判断其实际病情并给予各项对症治疗,从而使患者获得更优疗效、预后。

  • 标签: Graves病 碘摄入量 血清甲状腺自身抗体 发病 转归情况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调查分析急诊医师工作中引起不良情绪的来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降低不良情绪对急诊医师在工作中的负面影响,最大限度提高急诊的工作效率以及医疗质量安全,让急诊患者得到高效安全的救治。方法对孝感市12家有120急救站的综合医院急诊科医生进行问卷调查、访谈及小组讨论了解其工作的不良情绪的来源并进行分析。结果急诊医师基本受不良情绪影响,并且平均得分都在3分以上,不良情绪源分析可见,排首位的是医患关系的紧张,其次是工作本身风险高责任大。男女医师之间不良情绪源之间的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但是我们在具体评分男医师和女医师还是有不同的侧重点,男性医师对职业发展可能有更高的期望,而女性医师受社会家庭因素的影响可能更大。结论通过从“工作风险大责任重、医患关系紧张、工作环境复杂、职业发展前景不明朗、家庭社会因素”五个方面分析急诊医师产生不良情绪的原因,并提出通过完善急救的抢救流程明确医生职责,减少急诊医师工作负荷;优化急诊的就医环境,让急诊医师感受到在安全的环境中工作;细分急诊亚专业,要急诊医师要有专长;同时在工作中加强急诊医生的心理疏导干预,尽可能的缓解不良情绪,让急诊医师愉快的全身心的投入工作中,让医患双方都满意。

  • 标签: 急诊科 医生 不良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本地区原因不明的自然流产患者的相关因素,为自然流产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原因不明的自然流产患者进行相关检查及问卷调查,对可能影响自然流产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以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USA的发生率为8.09%。一项横断面调查发现,USA的发生率为7.61%。通过单因素分析发现观察组与对照组在职业、孕次、人工流产史、叶酸服用状况等方面差异显著。其中职业为农民、孕次及人工流产次数越多、未服用叶酸USA发生率高。进一步通过多因素分析发现,叶酸、孕次、农民、人工流产史与USA发生率有关。结论未叶酸、孕次、农民、人工流产史是USA发生率的重要危险因素。

  • 标签: 原因不明 自然流产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不良事件种类、发生原因,统计不同职称和不同时段的发生率,探讨如何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方法针对对我院截止于2017年年底所上报的所有护理不良事件20起进行资料收集统计,进行最后的分析研究。结果20件护理不良事件中I级16件,Ⅱ级3件,Ⅲ级l件。20件护理不良事件分类情况为管道滑脱(30.00%)、跌倒/坠床(30.00%)、用药错误(15.00%)、手术延期(10.0%)、输液相关事件(5.00%)、其他(5.00%)。此次研究发生护理不良事件所初级职称护士发生率占比最高,占到全部的65%;而接下来的25%为护师职称。晨、午、夜间占65%,剩余35%发生在正常上班期间。结论我院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中,患者多数属于I级伤害,分析发现,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及类别相对集中,而有针对性的制定的预防措施也达到预期效果,切实可行。

  • 标签: 护理 不良事件 原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医院门诊药房配药差错原因。方法本次研究对选取我院门诊药房出现的配药差错100例进行统计分类,收治时间为2015年3月—2018年4月,分析其原因并且提出防范措施。结果医师处方差错20例,药剂师配药差65错例,其他差错15例,医生处方差错以及药剂师配方差错是两个主要原因,控制相同药物的剂型、规格以及品种也尤为重要。结论采取积极有效的防范措施,可以减少或者避免配药差错的发生,进而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 标签: 医院门诊 药房配药差错 原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医院药品调剂差错原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纠正、预防措施,以降低药品差错率,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提高医院医药服务质量。方法通过收集我院及与我院同等级的其他医院的药品发放记录,进行问卷调查,典型案例回顾分析等方法,总结、归纳药品调剂差错的原因,并提出纠正预防措施。结果药品在医院内流动的各个环节,均存在出现导致调剂差错的各种原因,在导致药品调剂差错的主客观原因中,人的因素是关键因素。结论积极主动的防范措施,参与药品调剂业务的人员认真、扎实的工作态度,适当的激励措施是保证降低药品调剂差错,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性,保证医院社会信誉的关键。

  • 标签: 药品调剂 差错原因 分析 预防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门诊护理纠纷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防范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5月期间已经调解的10例门诊护理纠纷并对其发生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纠纷引发的原因为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差、护理技术不过硬、管理制度不健全等。结论作为护理人员应当强化相关法律意识,严格护理操作规程并提高护理技能水平,尽量避免和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

  • 标签: 门诊护理纠纷 原因 防范对策 分析
  • 简介:摘要精神病属于一类常见的疾病,而其危害程度往往与住院的病患存在密切的相关性,特别是对于大部分精神病患来说,虽然多数都是通过科学的治疗,但是临床治疗后,他们中大多数的精神状态也受到了一定的不良影响,因而对于多数病患而言,精神衰退往往是治疗后常见的后遗症之一,而且发病具有反复性。要解决反复多次住院的问题也是当下多数精神病研究专家研究的重点。

  • 标签: 反复住院 精神病人 原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道术后出血的原因和防治方法。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胆道术后大出血20例,对发生原因及处理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例发生术后出血患者,非手术治疗14例,再手术治疗6例,其中胆道结石合并感染13例,肝硬化门脉高压胆道术后2例;胆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后肝外伤术后1例,胆道蛔虫症合并感染胆道出血1例,20例患者经治疗治愈18例,死亡2例。结论确定位出血部位,胆道出血采取适宜的治疗方法,改善胆道大出血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胆道术后出血 原因 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