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老年人群胶质母细胞是脑恶性肿瘤,预后极差,目前国内尚无明确的治疗指南。本研究主要探讨老年胶质母细胞生存期与各影响因素的关系。方法本研究单因素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曲线法。生存曲线的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生存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通过单存因素生存分析,老年胶质母细胞生存期与患者的治疗方案(放疗、手术局部切除、手术全部切除)、年龄(<75岁、>75岁)、是否服用替莫唑胺、KPS评分(<70分、70~90分、>90分)等因素有显著性关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生存期与肿瘤部位(额、颞、顶、枕叶)、大小(<4cm、>4cm)无显著性关系,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老年胶质母细胞生存期中患者的治疗方案(手术全部切除)、服用替莫唑胺、KPS评分越高(<70分、70~90分、>90分)等因素为保护性因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越大表现为危险因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期与肿瘤部位(额、颞、顶、枕叶)、大小(<4cm、>4cm)等因素的分析提示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表明老年胶质母细胞生存期中患者的治疗方案(手术全部切除)、服用替莫唑胺、KPS评分越高(<70分、70~90分、>90分)等因素为保护性因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越大表现为危险因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肿瘤大小及肿瘤部位对中位生存时间无明显影响。

  • 标签: 老年胶质母细胞瘤 手术切除 替莫唑胺 KPS评分 年龄 生存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节细胞胶质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对本院1例节细胞胶质的临床资料、组织学形态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进行复查,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临床上主要症状为难治性癫痫。镜下由肿瘤性胶质细胞和发育不良的节细胞构成。手术切除预后良好。结论节细胞胶质较少见,易于多种肿瘤混淆,根据其组织学特征并进行相应的免疫组化检测有助于鉴别。

  • 标签: 节细胞胶质瘤 鉴别诊断 免疫组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论儿童髓母细胞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方法,减少并发症,促进恢复。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5年间儿童髓母细胞手术患儿,术前术后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总结护理经验。结论加强术前护理,为手术充分准备,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进行护理,是手术能否成功重要的保障,也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关键环节,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儿童 髓母细胞瘤 颅内高压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胸膜肺母细胞(PleurapulmonaryBlastoma,PPB)临床及病理学特点和影像诊断。方法对1例肺内数枚团状肿块患儿行肺叶切除术,免疫组化和病理学检查,对此病例进行学习讨论。结果2岁男孩手术见右肺三枚大小不等肿块,免疫组化标记检查确诊为PPB。结论PPB是罕见的肺间质恶性肿瘤,临床表现不典型,预后差,确诊需依靠病理及免疫组化相结合。

  • 标签: 儿童 PPB 病理表现 CT影像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儿童神经母细胞(neuroblastoma,NB)伴骨髓转移患儿的临床特点,提高对NB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血液科2014年1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神经母细胞伴骨髓转移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5例患儿中,男3例,女2例。发病中位年龄3岁3月。病程中位数13天。(1)5例患儿中,4例发热,2例关节疼痛,2例腹痛,1例咳嗽,1例走路不稳。(2)5例患儿LDH、SF及CRP均升高。4例NSE升高。5例患儿均贫血,白细胞及血小板未见异常。(3)5例患儿骨髓中均发现肿瘤细胞。(4)影像学证实肿瘤原发部位后纵隔3例,腹膜后1例,肾上腺1例。结论儿童神经母细胞伴骨髓转移者,临床表现呈非特异性,易误诊。

  • 标签: 神经母细胞瘤 骨髓转移 临床分析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成人髓母母细胞的手术治疗效果和预后因素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015年收治及病理确诊的髓母细胞的40例成年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手术治疗方法,并分析影响手术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40例患者,40例患者行手术全切患者占到62.5%(25/40),行大部切除患者占到22.5%(9/40),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患者占到15%(6/40)。经分析,复发转移和放疗方式是成人髓母细胞的危险因素,与患者预后效果有密切关系。结论成人髓母细胞临床特点较为复杂,应有手术治疗效果较好,肿瘤复发转移与患者预后效果存有密切相关性。

  • 标签: 成人 髓母细胞瘤 手术治疗 预后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对肾母细胞患儿术后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40例肾母细胞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肾母细胞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疼痛感、舒适度、哭闹时间、睡眠质量和平均住院时间。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儿的疼痛感、哭闹时间、睡眠质量和平均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舒适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优质护理可以有效改善肾母细胞患儿术后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优质护理 肾母细胞瘤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CT、MRI在诊断软骨母细胞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以2014年6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36例软骨母细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CT、MRI两种诊断方法在软骨母细胞的诊断价值。结果(1)两种检测方法各具特点;(2)CT对边界清晰伴边缘硬化与病灶内钙化检出率高于MRI,而关节积液、骨膜水肿及周围水肿的检出率低于MRI,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种检测手段在膨胀性病变的诊断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MRI在诊断软骨母细胞诊断中各具优势,为提高软骨母细胞诊断的准确率,应该而联合应用两种技术。

  • 标签: CT MRI 软骨母细胞瘤 临床价值 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上将乳腺炎症性肌纤维肉瘤误诊为非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原因及处理措施。方法对我院一例乳腺炎症性肌纤维肉瘤的临床治疗过程进行回顾性的研究,分析其误诊原因。结论由于对乳腺特殊病理类型认识不足;辅助检查不够全面;思想麻痹,急于求成,从而导致误诊。

  • 标签: 乳腺 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 误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小脑延髓裂入路切除儿童第四脑室髓母细胞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儿童第四脑室髓母细胞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采用枕下正中切口,经小脑延髓裂入路小脑延髓裂入路进行手术治疗。结果肿瘤全切除28例,近全切除15例,术后出现假性脑膜膨出12例,经穿刺抽吸及加压包扎后11例缓解,1例再次手术修补漏口,出现小脑缄默3例,3周后逐渐好转,无术后吞咽困难发生,无术后行走不稳加重病例。术后并发脑积水7例,行分流手术治疗。结论经小脑延髓裂入路治疗儿童第四脑室髓母细胞,具有暴露范围广、对小脑损伤小、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和研究。

  • 标签: 髓母细胞瘤 神经外科手术 第四脑室
  • 简介:摘要目的对影响脑胶质预后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随机抽选我院具有完整的脑胶质病例资料的患者4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分析影响脑胶质预后的因素。结果比较患者的年龄、切除病灶程度、病理分型、肿瘤大小、KPS评分以及MGMT蛋白表达各因素之间生存时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上述因素会对预后产生一定的影响;患者的性别和肿瘤数目间生存时间对比,差异不显著,统计学意义不明显(P>0.05),提示二者不能影响预后;KPS≥70分表现为良好独立预后因素,若KPS得分越高,表明预后效果越好;年龄≥40岁、部分病灶切除、病理分型Ⅲ~Ⅳ级、肿瘤直径大于5cm表现为影响预后的独立风险因素。讨论影响脑胶质预后的因素包括患者年龄、切除病灶程度、病理分型、KPS评分、肿瘤大小,高级别脑胶质的病患手术在接受治疗后应化疗治疗,能够促进延长中位生存期。

  • 标签: 脑胶质瘤 预后因素 独立预后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对神经外科治疗脑胶质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收治的脑胶质患者92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6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显微外科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开放手术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出现较少、复发率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显微外科治疗脑胶质安全有效,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适合临床推广。

  • 标签: 显微外科 脑胶质瘤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随着神经电生理监测、显微外科器械,超声吸引器,激光手术刀以及ICU监护的不断发展,脑干肿瘤的手术治疗更加安全1。脑干肿瘤患者的术后病情观察与护理至关重要,现将2015年8月25日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四病区收治的脑干、右侧丘脑胶质患者1例的护理,不仅可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护患双方关系,还可使患者疼痛程度得到明显改善,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应用与进一步的推广。

  • 标签: 脑干 右侧丘脑胶质瘤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院神经外科复发高级别脑胶质再手术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25例复发高级别脑胶质再手术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年龄、复发时卡氏评分(KPS)、复发时间、肿瘤切除范围、肿瘤病理分级,并分析再手术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28例患者中13例全切除,15例次全或者大部分切除。患者总体生存期为2~45个月,平均17.8个月。单因素分析提示患者复发时KPS评分、复发时间、再手术后肿瘤病理分级、再手术肿瘤切除程度以及辅助治疗是患者再次术后生存期的重要影响因素;cox回归分析提示患者复发时KPS评分高、复发时间长是患者再手术预后保护因素,而再手术后肿瘤病理级别高是预后危险因素。结论复发时KPS评分≥70,术后较低的病理级别,复发时间超过6个月的复发高级别脑胶质患者再手术治疗效果比较好。

  • 标签: 复发高级别脑胶质瘤 再手术 预后
  • 简介:摘要神经胶质是一种恶性的颅内肿瘤,其来源于神经上皮细胞的癌变所致,也是最常见和病死率最高的颅内原发性恶性肿瘤,其发生、转移与肿瘤血管的新生有着密切关系。目前关于神经胶质的临床治疗方面取得了较大突破,但是关于病人的预后依然是治疗中的关键问题所在,研究者一直尝试从分子角度对胶质的病理机制进行深入研究,为临床提供胶质的诊断标志物和特异治疗靶点是该领域研究的热点和方向,但是成效并不显著。在此,本文将针对神经胶质的临床治疗及其预后进行总结性的归纳和综述,为神经胶质的术后辅助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 标签: 神经胶质瘤 神经上皮 辅助治疗 基因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颅内脑膜胶质手术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脑膜胶质患者分为对照组49人和观察组52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采用FTS实施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术后不良反应、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术后进食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前禁水时间,首次下床时间,肢体功能锻炼,尿管、引流管留置时间,患者满意度、住院时间短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下,可有效促进颅内肿瘤患者术后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患者舒适度的提升,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颅内肿瘤 快速康复 住院时间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内星形细胞的MRI诊断。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10月收治的颅内星形细胞患者30例MRI诊断表现进行分析。结果MRI显示星形细胞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右颞叶8例,左颞叶4例,脑干6例,小脑半球12例,平扫呈长T1长T2异常信号,强化扫描呈不同程度条、片状强化或无强化。对星形细胞定性准确性达85.8%以上。结论MRI平扫及增强是首选的检查方法,对于显示视神经情况及判断病变范围独具优势。

  • 标签: 颅内星形细胞瘤 MRI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脑胶质术后调强放疗联合应用替莫唑胺化疗不良反应及护理。方法本组34例脑胶质术后调强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化疗,剂量为75mg/m2,每天1次,清晨空腹(进餐前至少一小时)服用。结果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有骨髓抑制、头痛、恶心、呕吐等,经处理及精心护理,全部按计划完成治疗。结论通过护理,提高病人治疗依从性,顺利完成治疗,利于疾病康复。

  • 标签: 脑胶质瘤 替莫唑胺 调强放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旨在探讨miR-34a在胶质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0年8月至2013年5月胶质手术标本45例,尸检脑组织标本共12例作为正常对照,运用原位杂交各组织中miR-34a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胶质临床参数的关系。结果miR-34a阳性表达率在45例胶质组织中为26.7%(12/45例),在对照组中为66.7%(8/1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且miR-34a的表达随着胶质患者临床分期进展而降低。结论miR-34a可能成为胶质患者病情进展预测的潜在生物学标志。

  • 标签: miRNA miR-34a 胶质瘤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对整合素αvβ3与脑胶质恶性程度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方法抽取我院于2014年5月—2016年5月间收治的18例脑胶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且经术后的病理检查得出有9例患者为低度恶性的肿瘤(Ⅰ级与Ⅱ级的脑胶质),另9例为高度恶性的肿瘤(Ⅲ级与Ⅳ级的脑胶质),分别设为甲、乙两组。取所有患者的脑胶质作为标本,行免疫组化分析。结果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灶部位及大小均不影响整合素αvβ3的表达;比较组间整合素αvβ3的表达情况,P<0.05,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结论对于脑胶质的患者而言,其肿瘤的恶性程度可对整合素αvβ3的表达产生较大影响,这一发现可为脑胶质的靶向治疗研究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 标签: &alpha v&beta 3 整合素 脑胶质瘤 恶性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