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外侧游离修复足背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手术配合效果。方法选取30例足背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自2012年1月~2015年1月。对这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总结分析,对患者进行外侧游离移植手术,并在围手术期给予患者积极的手术配合,观察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本组30例足背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患者进行游离修复术后均有效治愈,未出现截肢病例,患者手术创面愈合较好,且未发生感染。患者患侧足背修复后的外形与健侧无明显差别,患侧活动功能恢复良好。满意度方面,患者对疗效和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达到100%。结论外侧游离是修复足背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在围手术期给予患者积极、有效的手术配合,能够巩固手术的效果,促进患侧足背的美观恢复和功能性康复,还能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促进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

  • 标签: 足背 软组织缺损 股前外侧 游离皮瓣 修复 手术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踝部皮肤缺损患者应用胫动脉穿支修复的效果。方法2016年10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踝部皮肤缺损修复治疗的患者中随机抽取26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患者足踝部创面形状以及大小进行设计,将掀起后需要确保血管蒂进入患者分支内,进行转移时应避免出现血管蒂受压、扭曲等现象,观察和分析患者转移成活情况以及术后感染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全部26例患者转移均成活,成活率为100%,随访结果表明患者患肢软组织缺损创面修复效果满意,供区植皮均成活,没有患者出现踝关节功能障碍以及臃肿等现象,1例患者移植部位出现感染现象,采用抗感染治疗后症状消失,患者足踝部功能和外形恢复效果理想。结论踝部皮肤缺损应用胫动脉穿支修复效果理想,可加快患肢外形以及功能恢复,能够使病痛给患者身心健康产生的不良影响得到明显缓解,可为患者恢复正常生活提供便利。

  • 标签: 胫前动脉穿支皮瓣 足踝部皮肤缺损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聚乳酸脂膜对于防止开颅去骨减压术后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自2012年5月至2015年2月间在院具有去骨减压术适应症的患者82例,按照随机分组对照研究原则将上述82例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2例,其中治疗组患者在手术的过程中于颅骨缺损处的硬脑膜和之间放置聚乳酸脂膜,用于防止手术后的和硬脑膜发生粘连。对照组患者在手术的过程中不放置聚乳酸脂膜。6个月后均再行颅骨修补术,观察两组患者发生皮粘连的情况。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的粘连率显著小于对照组(12.5%vs71.4.%),并且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也较对照组短,同时术后并发症也较对照组少,上述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治疗组的患者放置聚乳酸脂膜,术后无排斥反应以及感染等并发症出现。结论研究表明,在进行去骨减压术时,放置聚乳酸脂膜于和颅骨缺损处的硬脑膜之间,可以有效的防止再行颅骨修补术时发生皮粘连的情况,同时还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并且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 标签: 去骨瓣减压术 聚乳酸脂膜 颅骨修补术 术后皮瓣粘连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腹膜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治疗疝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7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0例疝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McVay术式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膜间隙无张力疝修补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日常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显著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复发率、异物感以及慢性疼痛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腹膜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治疗疝的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 股疝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采用腹膜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治疗疝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64例分疝患者。均为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就对照组(传统疝气补修术,n=32)与腹膜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治疗(观察组,n=32)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从并发症发生情况方面对比,观察组(9.375%)少于对照组(2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膜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治疗疝效果较好,手术预后快,疗效显著,且并发症少,在临床中有推广的价值。

  • 标签: 腹膜前间隙无张力 疝修补 股疝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青少年与成人急性髌骨外侧脱位后内侧髌韧带(MPFL)损伤的MRI特点。方法分别对32例青少年和16例成人急性髌骨外侧脱位患者的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分析两组MPFL的损伤特点,并应用χ2检验比较青少年和成人MPFL各种损伤的发生率。结果青少年组与成人组,MPFL完全撕裂发生率及部分撕裂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PFL髌骨侧撕裂与股骨侧撕裂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发半月板损伤两组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侧副韧带损伤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少年与成人比较,急性髌骨外侧脱位后MPFL损伤程度分布无差异,但在损伤部位分布上,二者具有显著差异,成人组损伤以股骨侧多见,其次为髌骨侧,而青少年组以髌骨侧多见,其次为股骨侧。

  • 标签: 青少年 急性髌骨脱位 内侧髌股韧带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游离移植术围手术期的护理。通过对近期本院18例移植术的患者的全方位护理,18例患者均移植成活。结论移植术后做好优质的护理,对于移植的成功以及并发症的预防至关重要。

  • 标签: 游离皮瓣移植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带蒂与游离修复腕部电烧伤创面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腕部电烧伤患者41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带蒂腹部组、吻合血管游离组,予以进一步治疗。结果吻合血管游离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情况,明显优于带蒂腹部组,组间结果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带蒂腹部会显著影响到患者整体功能,不适合对手部精细功能、外形要求高的患者;而游离可适用于对手部外形以及精细功能要求高的患者,整体感觉最佳。

  • 标签: 带蒂腹部皮瓣 吻合血管游离皮瓣 腕部电烧伤
  • 简介:摘要灵敏高效的观察指标对移植术十分重要。针对护理人员循环观察经验有限的科室,我们设计了“再植肢(指)和组织移植术后循环观察表”,指标全面,内容丰富,实现了循环观察的灵敏性、瞬时性和汇总性。通过对我科106例移植手术后的实际运用,能及时早期发现血管危象,对挽救,减少局部坏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 标签: 皮瓣 血管危象 表格 创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应用双蒂推进VSD密闭引流技术治疗跟腱断裂术后伤口感染的临床疗效,探讨治疗跟腱断裂术后伤口感染简单有效的方法。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7例跟腱断裂术后伤口不愈合患者,应用双蒂推进VSD密闭引流技术治疗。观察伤口感染控制机伤口愈合率,随访3个月观察踝关节屈伸活动度及提踵及足跖屈肌力。结果17例患者30天伤口愈合率达100%。其中4例10天撤掉VSD敷料原切口轻度红肿,少许渗出,予以从内侧伤口应用雷夫诺尔纱条深层引流,后伤口全部愈合。随访3个月,除外一例69岁高龄患者遗留背伸障碍外,其他14例踝关节均屈伸自如,15例患者术后提踵及足跖屈肌力均达四级强。结论双蒂推进VSD密闭引流技术治疗跟腱断裂术后伤口感染的临床疗效满意,值得探讨并推广应用。

  • 标签: 跟腱断裂 伤口感染 皮瓣 VSD敷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液口腔冲洗对口腔癌修复术后的效果观察。方法通过对2015年8月—2016年8月我科收治的行口腔癌移植术的患者57例进行输液式口腔冲洗,使患者在口腔舒适度方面、口内皮伤口愈合时间和感染率这3项指标均取得满意效果。结论输液式口腔冲洗对于口腔癌修复术后的患者效果好,舒适度高,患者配合程度高,临床感染率低。

  • 标签: 输液式口腔冲洗 口腔癌皮瓣修复 舒适度 感染率
  • 简介:摘要目的移植术后并发伤口感染致颅内感染的护理措施。方法通过该例移植术后伤口感染致颅内感染患者行腰大池引流置管、植皮及抗感染治疗,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瞳孔、生化检查及饮食等方面了解患者颅内感染控制情况。结果颅内感染得到有效控制。结论通过全程护理要点,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有效地控制感染,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 标签: 伤口感染 颅内感染 腰大池引流 皮瓣护理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如何预防乳腺癌术后坏死及皮下积液的护理体会。方法对56例乳腺癌患者术后采取半坐卧位、负压引流、加压包扎等护理措施。结果发生皮下积液伴坏死2例,皮下积液3例。结论预防的护理关键是于腋窝及肋弓近胸骨旁处置双管引流,保持引流管持续负压引流,适时拔管,半坐卧位,适度的胸带加压包扎。

  • 标签: 乳腺癌根治术 皮瓣坏死 皮下积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主要对手外伤带蒂移植术的护理方式进行研究分析,旨在提高临床护理的水平。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80例需进行手外伤带蒂移植术患者,依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其中行常规护理的患者为参照组,行综合护理干预的患者为试验组,每组各40例,对比两组护理后手部恢复效果。结果参照组护理后优良率为67.5%,明显低于试验组的92.5%,P<0.05,有可比性。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手外伤带蒂移植术患者术前、术中以及术后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手部功能尽早恢复,且效果确切。

  • 标签: 综合性护理 带蒂皮瓣移植术 手外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电击伤致双手多指坏死复杂移植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总结临床经验,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分析1例被高压电击伤致全身多处,双前臂严重烧伤,双手多指坏死的患者,行双手腹股沟带蒂移植修复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及成效。结果患者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后成活,康复出院。结论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床上训练,取得患者积极主动配合,术后患肢严格的体位管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对成活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双手多指坏死 皮瓣移植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腓肠神经营养修复足踝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腓肠神经小隐静脉逆行岛状筋膜皮修复足踝部皮肤缺损12例。结果11例成活、1例完全坏死,最后表面痂脱落,深面可见新生肉芽组织完全覆盖创面。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是修复足踝部皮肤缺损的有效方法。坏死亦能为其深面生长新鲜肉芽组织提供条件,最终达到覆盖创面。

  • 标签: 腓肠神经营养皮瓣 修复 足踝部缺损 皮瓣坏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手外科手术内穿支的临床运用情况,进而为该类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此次研究对象选取我院在2013年3月-2016年3月接收手部创面修复患者50人,全部患者入院之后都使用穿支带蒂转移方法进行修复,并且分析患者术后的活动状况。结果本次研究内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47名患者存活,3名坏死,但是对给予患者相应的换药处理后,瘢痕愈合,受区、供区愈合良好,患者手部功能基本上恢复,所有患者都接受为期一年的随访,外形质地的评价均为良好,功能评价满意率达到95%。结论在修复手部创面中,运用穿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血管变异和口径较小等难题,术后的创面恢复良好,成活率比较高。

  • 标签: 穿支皮瓣 临床运用 手部创面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游离在烧伤整形外科中的应用护理及效果。方法取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所收治的56例烧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均实行游离的治疗,并实行针对性护理,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游离均在3×3~18×24cm的范围内,且的成活率为96.43%。手术后,1例患者感染,3例患者小面积坏死,2例患者发生血肿症状,剩余50例患者均获得较好的恢复效果。结论烧伤患者通过游离治疗联合针对性护理,临床效果较佳,同时可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游离皮瓣 烧伤整形外科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部带蒂移植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25例手外伤及手部损伤应用腹部带蒂移植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患者给予术前充分准备,术后及时止痛,上肢包扎固定并制动,严密观察的血运情况,指导伤肢正确的功能锻炼。结果皮成活率高,肢体功能恢复良好。结论重视围手术期的观察和护理是腹部带蒂移植手术成功的有力保证,术后的康复训练是恢复功能的必要途径。

  • 标签: 腹部带蒂皮瓣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修复术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修复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选取我院住院部(2015年12月15日至2017年1月21日)收治的60例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可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即观察组(穿支修复术)、对照组(胸腹带蒂修复术);并对其临床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穿支修复术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效果显著,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使其手部功能恢复正常,并且还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上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穿支皮瓣修复术 胸腹带蒂皮瓣修复术 手外伤软组织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