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护理质量是衡量医院服务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它直接影响着医院的临床医疗质量、经济效益和社会形象等,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护理管理也将发生新的改变。本文分析了护理管理发展的现状,探讨护理管理的发展趋势。

  • 标签: 护理管理 发展
  • 简介:摘要在临床治疗的正畸患者中安氏二类错合占据了很大的比例,因此,这一类错合也引起了医生的注意。我们发现,具有协调的咬合与骨骼形态关系的患者,他们大多数上颌与下颌骨基本是同时发育的,正是这种相互作用形成了更协调和漂亮的侧貌。然而,存在二类错合的患者,通常表现出前后向咬合的不调,伴有或不伴有上下颌骨的不协调。研究发现,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错合患者,其治疗成功的关键在于通过临床治疗达到影响上下颌骨相对生长速率快慢的程度。本文将阐述关于II类错合的骨骼发育、头测量及病因的一些相关问题。

  • 标签: 安氏II类 牙弓形态 头影测量 病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场强腹部MRI检查出现伪的原因,探讨解决方法。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4年1月至2018年8月期间在本院行高场强腹部MRI检查图像有不同程度伪的患者100例,对出现伪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用补偿技术进行解决。结果100例患者中呼吸运动伪、血管搏动伪、化学位移伪、卷褶伪、磁敏感伪、设备伪的发生率分别为38.00%、11.00%、11.00%、16.00%、18.00%、6.00%,经过不同的补偿技术后,伪消失或减轻89例。结论对高场强腹部MRI检查伪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可通过扫描方法或扫描参数等补偿技术促使伪消失,进而达到提高MRI图像质量的目的。

  • 标签: 高场强 腹部MRI 伪影 补偿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颅脑MRI产生运动伪的原因,提出抑制消除措施。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7月间我院接受颅脑MRI检查的10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利用单双号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均采取常规方式进行颅脑MRI检查,观察组患者采取加垫法进行MRI检查,对比两组患者一次扫描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一次扫描成功率为98.00%,对照组患者一次扫描成功率为82.00%,二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1111,P<0.05)。结论加垫法进行颅脑MRI扫描可良好抑制、消除运动伪,保障影像质量,极大程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颅脑 MRI 运动伪影 抑制消除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整形美容手术围术期的个性化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自2016年9月—2017年9月来我院进行整形美容手术的患者52例,随后采取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即常规护理组与个性化护理组,每组各26例。其中常规护理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而个性化护理组患者采取个性化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和恢复时间。结果个性化护理组患者的满意度和恢复时间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形美容手术围术期的个性化护理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 标签: 整形美容手术 围术期 个性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毒供应室和临床科室沟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沟通对策。方法对近年来消毒供应室与临床科室沟通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结果通过消毒供应室与科室间的有效沟通,二者物品供应和需求更加和谐,确保其供应物品为无菌物品。结论依据研究资料显示,说明了消毒供应室与科室间的有效沟通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够有效提高质量管理水平,还能防止疾病感染。

  • 标签: 临床科室 消毒供应室 沟通 存在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数字化X线减技术诊断肋骨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4月到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肋骨骨折患者100例,所有患者都给予常规X线造影与数字化X线减诊断,观察与记录不同方法对于骨折的发现情况。结果在100例患者中,常规X线造影显示骨折92例,而数字化X线减显示骨折100例,为此数字化X线减技术诊断肋骨骨折的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数字化X线减技术诊断肋骨骨折具有很好的显示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数字化X线减影 肋骨骨折 常规X线造影 显示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早期康复护理对中风患者运动功能的积极影响。方法采用临床资料调研法,选取我院2014—2015年收治的163例中风患者,按照护理路径选择不同,分为院方指导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组(N=63)为研究组、家庭训练护理干预组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常规干预组(N=50)三组,1年后比较三组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从神经反射中枢、运动配合指数和自主配合指数、整体功能恢复来看,实施院方早期康复护理指导的中风患者在运动功能总体水平上,比未实施的患者有着明显的比较优势,从整体情况来看,与家庭运动组差异不明显,与未实施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风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对其运动影响效果确切,具有明显的运动功能提升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中风 早期康复护理 运动功能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科肿瘤患者心理护理干预模式规范化程序的实施。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前来我院就诊的96例妇科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且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平均分成A、B两组,每组为48例。其中,A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B组在A组基础上采取规范化程序心理护理干预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均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B组患者相较于A组心理状态评分明显更低、护理满意度明显更高,组间差异显著,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依据规范化程序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模式,能够有效缓解妇科肿瘤患者的不良情绪,保持良好的心理康复心态,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大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妇科肿瘤 心理护理干预 规范化程序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辛伐他汀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5月-2016年4月在我院确诊为冠心病心绞痛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0例在常规药物的基础上增加辛伐他汀治疗,对照组30例在常规药物基础上增加辛伐他汀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辛伐他汀联合低分子肝素钠可以提高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 标签: 辛伐他汀 低分子肝素钠 冠心病心绞痛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循证护理、预见性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急救中的两种护理方式的应用。方法对照组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观察组进行循证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出血次数、止血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的护理效果稍微优于循证护理。

  • 标签: 循证护理 预见性护理 上消化道出血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螺旋CT肾动脉成像和数字减血管造影诊断结果。方法从我院螺旋CT肾动脉成像资料中选择疑似肾性高血压且做过DSA数字减血管造影者24例作为研究对象,对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螺旋CT肾动脉成像诊断结果0级18例,I级3例,II级2例,III级1例,IV级0例;数字减血管造影诊断结果0级19例,I级2例,II级2例,III级1例,IV级0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螺旋CT肾动脉成像诊断结果灵敏度83.3,%,特异度95.0%,假阳性率4.2%。结论螺旋CT肾动脉成像在肾性高血压筛选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螺旋CT肾动脉成像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矫治器治疗儿童下颌后缩伴OSAHS患者治疗前后下颌位置的变化。方法对32例儿童下颌后缩伴OSAHS患者戴用口腔矫治器前和戴用后,进行多导睡眠仪监测、头颅侧位定位片X线头测量检查。结果治疗前后PSG监测AHI、AI、最低SaO2均发生显著变化;X线头测量值变化结果SNA角无明显改善,SNB角明显增大,LL-H线距明显减小;PNS-R、PNS-UPW无明显改善,余SPP-SPPW、U-MPW、TB-TPPW、V-LPW测量值均有增大。结论口腔矫治器治疗儿童下颌后缩伴OSAHS患者,可刺激下颌骨的生长,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口腔矫治器 OSAHS X线头影测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在医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诊治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中抽取150例作研究对象并随机分组,对照组(n=75)接受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n=75)在对照组基础上行个性化护理,对比2组患儿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是97.33%,不良反应发生率是5.33%;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是78.67%,不良反应发生率是32.00%;2组对比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治疗效果肯定,且无严重不良反应,适宜小儿应用。

  • 标签: 个性化护理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点穴止痛、辨证施膳对消化性溃疡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甘肃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治疗的消化性溃疡患者9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治疗及护理,点穴止痛,并将患者辨证分为脾胃虚寒型、肝郁气滞型、火郁伤阴型及血瘀型,并给予相对应的健脾和胃、疏肝清热、滋阴清热、化瘀通络饮食。评价两组护理1个月后疗效和症状积分,随访六个月后生活质量、复发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明显高于对照组(74.1%)。观察组护理1个月后临床症状积分显著低于护理前及对照组。两组护理六个月后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提高。尤其观察组提高更明显。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对消化性溃疡患者采用点穴止痛及辨证施膳护理可提高疗效。

  • 标签: 消化性溃疡 点穴止痛 辩证施膳